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96637发布日期:2022-06-14 19: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活动部,用以连接一光学元件;一固定部,该活动部可相对该固定部运动;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运动;以及一第一支撑组件,该活动部经由该第一支撑组件的支撑可相对该固定部运动,其中该第一支撑组件至少部分位于该活动部与该固定部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组件包括:一第一支撑元件,具有长条形状,并沿着一第一轴延伸;一第一容纳结构,具有凹陷结构,并用以容纳该第一支撑元件;一第一中间元件,对应该第一支撑元件,其中该第一中间元件位于该第一容纳结构;以及一第一连接元件,直接接触该第一中间元件以及一第一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其中该第一连接元件设置于该第一容纳结构,其中该第一中间元件固定地连接该第一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其中该第一中间元件具有曲面结构,其中该第一中间元件具有球体结构,其中该第一中间元件直接接触该第一支撑元件,其中该第一支撑元件可相对该第一中间元件运动,其中于垂直该第一轴的一第二轴上,该第一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不同于该第一支撑元件的最大尺寸,其中该第二轴与该第一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垂直,其中在该第二轴上,该第一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大于该第一支撑元件的最大尺寸,其中沿着该第一轴观察时,该第一中间元件与该第一支撑元件不重叠。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一第二中间元件,对应该第一支撑元件;一第二中间元件凹槽,该第二中间元件位于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一第二连接元件,直接接触该第二中间元件以及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的一第二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以及一第二中间元件凹槽表面,形成于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并对应该第二中间元件,其中该第一中间元件的中心及该第二中间元件的中心的排列方向与该第一轴不平行,其中该第一中间元件的中心及该第二中间元件的中心的排列方向与该第一轴垂直,其中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具有凹陷结构,并邻近该第一容纳结构,其中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形成于该第一容纳结构,其中该第二连接元件设置于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其中该第一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与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不平行,其中具有平面结构的该第一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与具有平面结构的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垂直,其中该第二中间元件固定地连接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其中该第二中间元件具有曲面结构,
其中该第二中间元件具有球体结构,其中在该第二轴上,该第二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与该第一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不同,其中在该第二轴上,该第二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与该第一支撑元件的最大尺寸不同,其中在该第二轴上,该第二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大于该第一支撑元件的最大尺寸。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中间元件直接接触该第一支撑元件,其中该第一支撑元件可相对该第二中间元件运动,其中沿着该第一轴观察时,该第二中间元件与该第一支撑元件不重叠,其中具有平面结构的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表面与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不平行,其中该第二中间元件与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表面的最短距离不同于该第二中间元件与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的最短距离,其中该第二中间元件与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表面的最短距离大于该第二中间元件与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的最短距离,其中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表面与该第一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面朝相同方向。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一第三中间元件,对应该第一支撑元件;一第三中间元件凹槽,其中该第三中间元件位于该第三中间元件凹槽;以及一第三连接元件,直接接触该第三中间元件以及该第三中间元件凹槽的一第三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其中该第一中间元件的中心及该第三中间元件的中心的排列方向与该第一轴不平行,其中该第一中间元件的中心及该第三中间元件的中心的排列方向与该第一轴垂直,其中该第一中间元件的中心及该第三中间元件的中心的排列方向与该第二中间元件的中心及该第三中间元件的中心排列方向不平行,其中该第一中间元件的中心及该第三中间元件的中心的排列方向与该第二中间元件的中心及该第三中间元件的中心排列方向不垂直,其中该第一中间元件的中心及该第三中间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不同于该第二中间元件的中心及该第三中间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其中该第一中间元件的中心及该第三中间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大于该第二中间元件的中心及该第三中间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其中该第三中间元件凹槽具有凹陷结构并邻近该第一容纳结构,其中该第三中间元件凹槽形成于该第一容纳结构,其中该第三连接元件设置于该第三中间元件凹槽,其中该第三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与该第一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不平行,其中具有平面结构的该第三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与该第一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垂直,其中该第三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与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面朝相反方向,其中该第三中间元件固定地连接该第三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其中该第三中间元件具有曲面结构,
其中该第三中间元件具有球体结构,其中在该第二轴上,该第三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与该第一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不同,其中在该第二轴上,该第三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与该第二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相同,其中该第三中间元件直接接触该第一支撑元件,其中该第一支撑元件可相对该第三中间元件运动,其中沿着该第一轴观察时,该第三中间元件与该第一支撑元件不重叠。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一第四中间元件,对应该第一支撑元件;一第四中间元件凹槽,该第四中间元件位于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一第四连接元件,直接接触该第四中间元件以及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的一第四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以及一第一挡止面,对应该第一支撑元件,其中沿着该第一轴观察时,该第四中间元件与该第一支撑元件至少部分重叠,其中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具有凹陷结构并邻近该第一容纳结构,其中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形成于该第一容纳结构,其中该第四连接元件设置于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其中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与该第一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不平行,其中具有平面结构的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与该第一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垂直,其中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与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不平行,其中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与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垂直,其中沿着该第一轴观察时,该第一挡止面至少部分与该第一支撑元件重叠,其中该第一挡止面位于该第一容纳结构与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之间,其中在该第一轴上,该第一挡止面与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的最短距离不同于该第四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其中在该第一轴上,该第一挡止面与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的最短距离小于该第四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其中该第四中间元件固定地连接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其中该第四中间元件具有曲面结构,其中该第四中间元件具有球体结构,其中在该第二轴上,该第四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与该第一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不同,其中在该第二轴上,该第四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与该第二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不同,其中该第四中间元件直接接触该第一支撑元件,其中该第一支撑元件可相对该第四中间元件运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一第二容纳结构,具有凹陷结构并用以容纳该第一支撑元件;一第八中间元件,对应该第一支撑元件;一第八中间元件凹槽,该第八中间元件位于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一第八连接元件,直接接触该第八中间元件以及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的一第八中间元
件凹槽支撑表面;以及一第二挡止面,对应该第一支撑元件,其中该第一支撑元件位于该第一容纳结构及该第二容纳结构之间,其中沿着该第一轴观察时,该第八中间元件与该第一支撑元件至少部分重叠,其中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具有凹陷结构并邻近该第二容纳结构,其中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形成于该第二容纳结构,其中该第八连接元件设置于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其中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与该第一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不平行,其中具有平面结构的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与该第一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垂直。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与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不平行,其中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与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垂直,其中沿着该第一轴观察时,该第二挡止面至少部分与该第一支撑元件重叠,其中该第二挡止面位于该第二容纳结构与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之间,其中在该第一轴上,该第二挡止面与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的最短距离不同于该第八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其中在该第一轴上,该第二挡止面与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的最短距离大于该第八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其中在该第一轴上,该第二挡止面与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的最短距离不同于该第一挡止面与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的最短距离,其中在该第一轴上,该第二挡止面与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的最短距离大于该第一挡止面与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的最短距离,其中在该第一轴上,该第一支撑元件与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的最短距离较该第四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大0.1毫米以上,其中在该第一轴上,该第一支撑元件与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的最短距离较该第八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大0.1毫米以上。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一第四中间元件,对应该第一支撑元件;一第四中间元件凹槽,该第四中间元件位于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一第四连接元件,直接接触该第四中间元件以及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的一第四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以及一第二中间元件凹槽第二支撑表面,形成于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并对应该第二中间元件,其中沿着该第一轴观察时,该第四中间元件与该第一支撑元件至少部分重叠,其中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具有凹陷结构并邻近该第一容纳结构,其中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形成于该第一容纳结构,其中该第四连接元件设置于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其中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与该第一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不平行,
其中具有平面结构的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与该第一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垂直,其中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与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不平行,其中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与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垂直,其中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第二支撑表面与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面朝相同方向,其中在该第一轴上,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第二支撑表面与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的最短距离大于该第四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其中该第四中间元件固定地连接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其中该第四中间元件具有曲面结构,其中该第四中间元件具有球体结构,其中在该第二轴上,该第四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与该第一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相同,其中该第四中间元件直接接触该第一支撑元件,其中该第一支撑元件可相对该第四中间元件运动。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一第二容纳结构,具有凹陷结构并用以容纳该第一支撑元件;一第八中间元件,对应该第一支撑元件;一第八中间元件凹槽,该第八中间元件位于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以及一第八连接元件,直接接触该第八中间元件以及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的一第八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其中该第一支撑元件位于该第一容纳结构及该第二容纳结构之间,其中沿着该第一轴观察时,该第八中间元件与该第一支撑元件至少部分重叠,其中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具有凹陷结构并邻近该第二容纳结构,其中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形成于该第二容纳结构,其中该第八连接元件设置于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其中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与该第一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不平行,其中具有平面结构的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与该第一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垂直,其中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与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不平行,其中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与该第二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垂直,其中在该第一轴上,该第一支撑元件与该第四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的最短距离较该第四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大0.1毫米以上,其中在该第一轴上,该第一支撑元件与该第八中间元件凹槽支撑表面的最短距离较该第八中间元件的最大尺寸大0.1毫米以上。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一活动部、一固定部、一驱动组件以及一第一支撑组件。活动部用以连接一光学元件。活动部可相对固定部运动。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活动部经由第一支撑组件的支撑可相对固定部运动。第一支撑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活动部与固定部之间。至少部分位于活动部与固定部之间。至少部分位于活动部与固定部之间。


技术研发人员:吴亚修 陈怡和 王英任 胡朝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8
技术公布日:2022/6/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