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接收组件、双向光组件以及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35251发布日期:2023-02-03 18:00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光接收组件、双向光组件以及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接收组件、双向光组件以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2.光纤通信系统已经成为目前的主流通信系统,在光纤通信系统中,接入网(accessnetwork,an)的接入方式为光纤接入(fttx),该接入网也被称为光纤接入网(optical accessnetwork,oan)。其中,为了实现光纤接入,用户侧需要设置光网络终端(optical networkterminal,ont)或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等通信装置,其中,ont和onu 中均包括双向光组件(bidirectional optical sub-assembly,bosa),双向光组件用于接收传输至用户侧的光信号,也用于发送用户侧生成的光信号。双向光组件中具体包括光接收组件(receiving optical sub-assembly,rosa)和光发送组件(transmitting opticalsub-assembly,tosa)。
3.目前,在光接收组件中,往往会设置光电转换芯片,光电转换芯片的感光面具体用于接收传输至用户侧的光信号。随着通信速率的提升,光电转换芯片的感光面设计得越来越小,感光面变小使得光接收组件接收光信号的接收效率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接收组件、双向光组件以及通信装置,该光接收组件接收光信号的接收效率较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接收组件,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封装在一起的管帽,管帽上设置有第一透镜;在底座与管帽形成的封装空间内,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光电转换芯片;以及设置于第一透镜与光电转换芯片的感光面之间的至少一级第二透镜。在上述的光接收组件中,位于管帽上的第一透镜接收光信号,对接收到的光信号的传输方向进行第一次改变,以使得光信号向着靠近位于底座上的光电转换芯片的感光面的区域传输,并且,在第一透镜与光电转换芯片的感光面之间的设置有至少一级第二透镜,那么第一透镜接收的光信号将会传输至至少一级第二透镜,至少一级第二透镜分别对光信号的传输方向进行第二次改变,以使得光信号不断向着靠近光电转换芯片的感光面的区域传输,进而使得光电转换芯片的感光面可以接收到更多的光信号,增加光接收组件的接收光信号的接收效率。
7.可选的,在底座与管帽形成的封装空间内,还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支架,第二透镜固定设置于支架上,并与支架形成容纳腔;光电转换芯片容纳于容纳腔。在该可选方案中,为了实现在第一透镜与光电转换芯片的感光面之间的设置至少一级第二透镜,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支撑第二透镜的支架,该支架设置于底座上,并且将第二透镜固定设置于支架上,进而使得支架与第二透镜之间形成容纳腔,光电转换芯片容纳于容纳腔,那么,位于管帽上的第一透镜接收光信号以后,该光信号会通过至少一级第二透镜然后传输
至光电转换芯片的感光面。
8.可选的,在支架上第二透镜远离光电转换芯片的一侧设置有滤波片。在该可选方案中,位于管帽上的第一透镜接收光信号以后,该光信号先通过滤波片,再通过第二透镜,然后传输至光电转换芯片的感光面,以使得滤波片对第一透镜接收光信号进行滤波,滤除除预定波长以外的其他波长的光信号,将预定波长的光信号通过第二透镜传输至光电转换芯片的感光面。
9.可选的,在支架上第二透镜靠近光电转换芯片的一侧设置有滤波片。在该可选方案中,位于管帽上的第一透镜接收光信号以后,该光信号先通过第二透镜,再通过滤波片,然后传输至光电转换芯片的感光面,以使得滤波片对第一透镜接收光信号进行滤波,滤除除预定波长以外的其他波长的光信号,将预定波长的光信号传输至光电转换芯片的感光面。
10.可选的,第二透镜包括以下任一一种:水滴形透镜、圆球透镜、非球透镜。本技术的实施例对第二透镜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
11.可选的,第一透镜的光轴与第二透镜的光轴重合,第一透镜的光轴与第二透镜的光轴穿过感光面。在该可选方案中,第一透镜的光轴与第二透镜的光轴重合,第一透镜可以将更多的接收到的光信号传输至第二透镜,并且第一透镜的光轴与第二透镜的光轴穿过感光面,那么,通过第一透镜以及第二透镜传输至感光面的光信号也将更多。
12.可选的,感光面的最大尺寸小于等于25微米。在该可选方案中,当感光面的尺寸变小时,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光接收组件的接收光信号的效率的提升将更明显。
13.可选的,第一透镜包括以下任一一种:水滴形透镜、圆球透镜、非球透镜。本技术的实施例对第二透镜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
14.可选的,底座上还设置有包括光电转换芯片的接收电路。在该可选方案中,光电转换芯片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将电信号传输至与光电转换芯片连接的接收电路中,接收电路用于对电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取其中的信息。
15.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双向光组件,包括:具有腔体的外壳;设置于腔体内的波分复用膜片;腔体上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朝向波分复用膜片的反射面,第一开口内耦合有光纤;腔体上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朝向波分复用膜片的反射面,第一开口的轴线与第二开口的轴线成预定夹角,第二开口内耦合有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光接收组件;腔体上还设置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朝向波分复用膜片的透射面,第一开口的轴线与第三开口的轴线重合,第三开口内耦合有光发送组件。
16.可选的,预定夹角为90度。
17.可选的,反射面与第一开口的轴线的夹角为45度;反射面与第二开口的轴线的夹角为 135度。
18.可选的,光发送组件包括电光转换芯片。
19.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双向光组件,包括:具有腔体的外壳;设置于腔体内的波分复用膜片;腔体上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朝向波分复用膜片的反射面,第一开口内耦合有光纤;腔体上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朝向波分复用膜片的反射面,第一开口的轴线与第二开口的轴线成预定夹角,第二开口内耦合有光发送组件;腔体上还设置有第三开口,所第三开口朝向波分复用膜片的透射面,第一开口的轴线与第三开口的轴线重合,第三开口
内耦合有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光接收组件。
20.可选的,预定夹角为90度。
21.可选的,反射面与第一开口的轴线的夹角为45度;反射面与第二开口的轴线的夹角为 135度。
22.可选的,光发送组件包括电光转换芯片。
23.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如上述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双向光组件。
24.其中,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接入网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中的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双向光组件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双向光组件的爆炸图;
29.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双向光组件的截面图;
30.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双向光组件的原理示意图一;
31.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双向光组件的原理示意图二;
32.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光接收组件的主体示意图;
33.图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光接收组件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0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接收组件的截面图;
35.图11为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接收组件的截面图;
36.图12为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接收组件中的透镜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37.图13为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接收组件中的透镜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38.图14为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接收组件中的透镜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39.图15为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接收组件中的支架的结构图一;
40.图16为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接收组件中的支架的结构图二;
41.图17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接收组件的截面图;
42.图18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接收组件的截面图;
43.图19为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接收组件的截面图;
44.图20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接收组件的截面图;
45.图21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双向光组件的截面图;
46.图22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双向光组件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48.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所用的所有科技术语都具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含义相同的含义。在本技术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
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另外,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次序进行限定。
4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技术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50.光纤通信系统已经成为目前的主流通信系统,在光纤通信系统中,接入网(accessnetwork,an)的接入方式为光纤接入(fttx),该接入网也被称为光纤接入网(optical accessnetwork,oan),光纤接入网的光纤接入方式包括光纤到交换箱(fiber to the cabinet; fttcab)、光纤到路边(fiber to the curb;fttc)、光纤到大楼(fiber to the building;fttb) 及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ftth)等。
51.参照图1所示,在ftth中,光纤接入网10包括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 olt)11,光分配网(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12,以及与odn12连接的位于用户侧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光网络终端(optical network terminal,ont) 13。在光纤接入网100工作时,olt11接收光信号,将接收到的光信号传输至odn12,odn12 将接收到的光信号传输至用户侧ont13,用户侧的ont13接收光信号并且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取其中的信息。
52.示例性的,用户侧的ont13也可以生成需要发送的光信号,在ont13生成需要发送的光信号时,ont13将生成的需要发送的光信号传输至odn12,再由odn12将需要发送的光信号传输至olt11,由olt11将需要发送的光信号发送出去。
53.示例性的,在实际的光纤接入网10中,可以包括更多的ont。在ont的数量变多时,odn12 则需要将接收到的光信号传输至用户侧的每一个ont,odn12也需要将每一个用户侧的ont发送的光信号传输至olt101。
54.示例性的,在另一些光纤接入网中,例如在fttb中,位于用户侧的通信装置也可以是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那么onu将用于实现上述的ont的功能,本技术的实施例对光纤接入网的结构不做限定。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双向光组件可以应用于ont 或者onu等通信装置中。
55.参照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通信装置(onu或者ont)中的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连接线20包括两个端口,分别为端口21、端口22,以及连接端口21、端口22 的光纤23,其中,端口21设置有双向光组件(bidirectional optical sub-assembly,bosa),具体是双向光组件用于接收从端口22通过光纤23传输至用户侧的光信号,用于将用户侧生成的光信号通过光纤23以及端口22发送出去。该双向光组件包括管脚211以及管脚212,管脚211以及管脚212与通信装置(onu或者ont)的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电连接,实现信号的传输以及供电。端口22为标准的光口,用与接收光信号或者发送光信号。
56.参照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双向光组件30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双向光组件30的爆炸图,参照图5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双向光组件30的截面图。其中,在双向光组件30中,包括:具有腔体的外壳31,腔体内还设置有波分复用膜片38,腔体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其中第一开口内耦合光纤固定件36,并且光
纤固定件36与光纤37连接,也就是说第一开口耦合有光纤37,腔体的第一开口朝向波分复用膜片38的反射面。腔体上还设置第二开口,其中第二开口内耦合有光接收组件(receivingoptical sub-assembly,rosa)32,腔体的第二开口也朝向波分复用膜片38的反射面,并且腔体的第一开口的轴线与腔体的第二开口的轴线呈预定角度。示例性的,腔体的第一开口的轴线与腔体的第二开口的轴线成90度夹角,其中,可以是波分复用膜片38的反射面与腔体的第一开口的轴线成45度夹角,波分复用膜片38的反射面与腔体的第二开口的轴线成135 度夹角。
57.那么,参照图6所示的双向光组件30的原理示意图,在接收光信号时,通过双向光组件 30中的光纤37接收波长为λ1的光信号,将接收到的波长为λ1的光信号通过波分复用膜片 38传输至光接收组件32。示例性的,在光纤37接收到的波长为λ1的光信号传输至波分复用膜片38的反射面时,波分复用膜片38的反射面将接收到波长为λ1的光信号进行反射,以使得接收到的波长为λ1的光信号反射至光接收组件32,光接收组件32中设置有光电转换芯片,该光电转换芯片具体可以是光电二极管(photo diode,pd)构成的芯片或者pin二极管(pindiode)构成的芯片或者雪崩光电二极管(avalanche photon diode,apd)构成的芯片,光电转换芯片将接收到的波长为λ1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将电信号传输至光接收组件32中与光电转换芯片连接的接收电路,进而实现双向光组件30的接收光信号的功能。
58.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光纤37接收的光信号不仅包括波长为λ1的光信号,还包括其他波长的光信号,那么,还需要在腔体设置有第二开口的一侧再设置滤波固定件34,滤波固定件 34内设置滤波片35,那么波分复用膜片38具体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反射至滤波片35,滤波片35将接收到的其他波长的光信号滤除,将接收到的波长为λ1的光信号传输至光接收组件32,光接收组件32中的光电转换芯片,具体用于接收到的波长为λ1的光信号,将波长为λ1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将电信号传输至光接收组件32中与光电转换芯片连接的接收电路。
59.参照图3所示的双向光组件30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的双向光组件30的爆炸图以及图5所示的双向光组件30的截面图。在双向光组件30中,还包括:在腔体上还设置第三开口,其中第三开口内耦合有光发送组件(transmitting optical sub-assembly,tosa) 33,腔体的第三开口朝向波分复用膜片38的透射面,并且腔体的第一开口的轴线与腔体的第三开口的轴线重合。
60.那么,参照图6所示的双向光组件30的原理示意图,在发送光信号时,通过双向光组件 30中的光发送组件33生成需要发送的波长为λ2的光信号,该波长为λ2的光信号携带用户需要发送的信息,将波长为λ2的光信号传输至波分复用膜片38,波分复用膜片38将波长为λ2的光信号透射至光纤37,以使得光纤37将需要波长为λ2的光信号发送出去,进而实现双向光组件30的发送光信号的功能。
61.示例性的,光发送组件33中包括电光转换芯片,该电光转换芯片具体可以是激光二极管 (laser diode,ld)构成的芯片,其中,电光转换芯片接收携带用户需要发送的信息的电信号,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生成波长为λ2的光信号,且波长为λ2的光信号也携带用户需要发送的信息。然后,光发送组件33将波长为λ2的光信号传输至波分复用膜片38的透射面,波分复用膜片38的透射面将波长为λ2的光信号透射至光纤37。
62.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双向光组件30,可以将光发送组件与光接收组件的位置调
换,形成一个新的双向光组件40,在新的双向光组件40中,包括:具有腔体的外壳;设置于腔体内的波分复用膜片38;腔体上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朝向波分复用膜片38的反射面,第一开口内耦合有光纤;腔体上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朝向波分复用膜片38的反射面,第一开口的轴线与第二开口的轴线成预定夹角,第二开口内耦合有光发送组件33,示例性的,腔体的第一开口的轴线与腔体的第二开口的轴线成90度夹角,其中,可以是波分复用膜片 38的反射面与腔体的第一开口的轴线成45度夹角,波分复用膜片38的反射面与腔体的第二开口的轴线成135度夹角;腔体上还设置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朝向波分复用膜片38的透射面,第一开口的轴线与第三开口的轴线重合,第三开口内耦合有光接收组件32。
63.那么,参照图7所示的双向光组件40的原理示意图,在接收光信号时,通过双向光组件 40中的光纤37接收波长为λ1的光信号,将接收到的波长为λ1的光信号通过波分复用膜片 38传输至光接收组件32。示例性的,在光纤37接收到的波长为λ1的光信号传输至波分复用膜片38,波分复用膜片38将接收到波长为λ1的光信号透射,以使得接收到的波长为λ1 的光信号透射至光接收组件32,光接收组件32中设置有光电转换芯片,光电转换芯片将接收到的波长为λ1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将电信号传输至光接收组件32中与光电转换芯片连接的接收电路,进而实现双向光组件30的接收光信号的功能。
64.此时,如果光纤37接收的光信号不仅包括波长为λ1的光信号,还包括其他波长的光信号,那么,就需要在腔体设置有第三开口的一侧设置滤波固定件,滤波固定件内设置滤波片,那么波分复用膜片38具体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透射至滤波片,滤波片将接收到的其他波长的光信号滤除,将接收到的波长为λ1的光信号传输至光接收组件32,光接收组件32中的光电转换芯片,具体用于将接收到的波长为λ1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将电信号传输至光接收组件32中与光电转换芯片连接的接收电路。
65.参照图7所示的双向光组件40的原理示意图,在发送光信号时,通过双向光组件40中的光发送组件33生成需要发送的波长为λ2的光信号,该波长为λ2的光信号携带用户需要发送的信息,将波长为λ2的光信号传输至波分复用膜片38的反射面,波分复用膜片38的反射面将波长为λ2的光信号反射至光纤37,以使得光纤37将需要波长为λ2的光信号发送出去,进而实现双向光组件30的发送光信号的功能。
66.示例性的,光发送组件33中包括电光转换芯片,电光转换芯片接收携带用户需要发送的信息的电信号,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生成波长为λ2的光信号,且波长为λ2的光信号也携带用户需要发送的信息。然后,光发送组件33将波长为λ2的光信号传输至波分复用膜片 38的反射面,波分复用膜片38的反射面将波长为λ2的光信号反射至光纤37。
67.参照图8所示的光接收组件32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在光接收组件32中,包括底座321 以及与底座321封装在一起的管帽322,其中,底座321上还设置有光电转换芯片323,更具体的,光电转换芯片323通过支撑部件325设置于底座321上面。在管帽322上还设置有透镜324,其中,透镜324的光轴穿过光电转换芯片323的感光面s1。目前,在光接收组件32 中,光电转换芯片323的感光面s1具体用于接收传输至用户侧的光信号。参照图9所示,在光电转换芯片323的感光面s1接收到传输至用户侧的光信号以后,光电转换芯片323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将电信号输至光接收组件32中与光电转换芯片323连接的接收电路中,其中,接收电路具体包括跨阻放大器(trans-impedance amplifier,tia)326以及电容327,其中,电容327设置于电容支撑部件328上面,电容327与光电转换芯片323通过导线电
连接,光电转换芯片323也与tia326的部分管脚通过导线电连接,tia328通过其他管脚通过导线电连接至光接收组件32的端口329a、端口329b以及端口329c,接收电路用于对传电信号进行处理。
68.其中,随着通信速率的提升,光电转换芯片323的感光面s1将设计得越来越小,示例性的,感光面s1的最大尺寸小于等于25微米(μm)。参照图10所示的光接收组件32的截面图,其中,截面图中显示的光电转换芯片323以及光电转换芯片323的支撑部件325重合,为了清楚可以见,将光电转换芯片323的感光面s1特意标出。在光接收组件32接收光信号时,波长为λa的光信号首先被透镜324接收,但是波长为λa的光信号沿远离透镜324的光轴的第一侧传输,尽管透镜324将波长为λa的光信号的传输方向进行第一次改变,以使得波长为λa的光信号向着靠近光电转换芯片323的感光面s1的区域传输,但是由于感光面s1 太小,感光面s1无法准确接收由透镜324传输的波长为λa的光信号。波长为λb的光信号首先被透镜324接收,但是波长为λb的光信号沿远离透镜324的光轴的另一侧传输,尽管透镜324将波长为λb的光信号的传输方向进行第一次改变,以使得波长为λb的光信号向着靠近光电转换芯片323的感光面s1的区域传输,但是由于感光面s1太小,感光面s1无法准确接收由透镜324传输的波长为λb的光信号。只有波长为λc的光信号沿靠近透镜324的光轴传输,感光面s1才能准确接收由透镜324传输的波长为λc的光信号。这样的光接收组件32接收光信号的接收效率比较差。
69.并且,在双向光组件30中,光发送组件33以及光纤37均是通过焊接的形式与具有腔体的外壳31连接,而光接收组件32是通过胶水粘结的方式与具有腔体的外壳31连接,胶水的热胀冷缩也使得光接收组件32发生位移,发生位移以后,光接收组件32中的透镜324将会接收到更多的沿远离透镜324的光轴传输的光信号,该光接收组件32接收光信号的接收效率加剧变差。
70.因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接收组件,该光接收组件接收光信号的接收效率有所提高,该光接收组件可以应用于图3至图7所示的双向光组件。参照图1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光接收组件50的截面图,该光接收组件50中,包括底座321以及与底座321 封装在一起的管帽322,管帽322上设置有透镜324;在底座321与管帽322形成的封装空间内,包括:设置于底座321上的光电转换芯片323;以及设置于透镜324与光电转换芯片323 的感光面s1之间的至少一级透镜500。
71.具体的,上述的光电转换芯片323通过支撑部件325设置于底座321上面,该光电转换芯片具体可以是光电二极管(photo diode,pd)构成的芯片或者pin二极管(pindiode)构成的芯片或者雪崩光电二极管(avalanche photon diode,apd)构成的芯片。其中,感光面 s1的最大尺寸小于等于25微米(μm)。
72.图11是以一级透镜500为例进行说明的,在图11所示的光接收组件50中,在光接收组件50接收光信号时,波长为λa的光信号首先被透镜324接收,透镜324将波长为λa的光信号的传输方向进行第一次改变,以使得波长为λa的光信号向着靠近光电转换芯片323的感光面s1的区域传输,并且,由于在透镜324与光电转换芯片323的感光面s1之间的设置有一级透镜500,那么上述的波长为λa的光信号将会传输至透镜500,透镜500将波长为λ a的光信号的传输方向进行第二次改变,以使得波长为λa的光信号再次向着靠近光电转换芯片323的感光面s1的区域传输,进而使得光电转换芯片323的感光面s1可以接收到波长为λa的
光信号。在光接收组件50接收光信号时,波长为λb的光信号首先被透镜324接收,透镜324将波长为λb的光信号的传输方向进行第一次改变,以使得波长为λb的光信号向着靠近光电转换芯片323的感光面s1的区域传输,并且,由于在透镜324与光电转换芯片323 的感光面s1之间的设置有一级透镜500,那么上述的波长为λb的光信号将会传输至透镜500,透镜500将波长为λb的光信号的传输方向进行第二次改变,以使得波长为λb的光信号再次向着靠近光电转换芯片323的感光面s1的区域传输,进而使得光电转换芯片323的感光面 s1可以接收到波长为λb的光信号。对于波长为λc的光信号而言,透镜500的存在不影响其原本的传输方向或者对原本的传播方向影响较小,光电转换芯片323的感光面s1依然可以接收到波长为λc的光信号。
73.需要说明的是,透镜324以及透镜500均是凸透镜,透镜324以及透镜500的功能是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汇聚。那么,在透镜324与光电转换芯片323的感光面s1之间设置更多级的透镜500时,每一级的透镜500均是实现对光信号传输方向的改变,以使得光电转换芯片323的感光面s1可以接收到光信号。
74.具体的,参照图12至图14所示,透镜500可以是图12所示的水滴形透镜,并且还需要设置透镜的支撑结构以支撑水滴形透镜。或者,透镜500可以是图13所示的圆球透镜,并且还需要设置透镜的支撑结构以支撑水滴形透镜。或者透镜500可以是图14所示的非球形透镜,并且还需要设置透镜的支撑结构以支撑水滴形透镜。本技术的实施例对透镜500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
75.示例性的,透镜324也可以是图12所示的水滴形透镜,该水滴形透镜设置于管帽322上,管帽322可以被认为是透镜的支撑结构。或者,透镜324可以是图13所示的圆球透镜,该圆球透镜设置于管帽322上,管帽322可以被认为是透镜的支撑结构。或者透镜324可以是图 14所示的非球形透镜,该非球形透镜设置于管帽322上,管帽322可以被认为是透镜的支撑结构。
7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透镜324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并且透镜324的形状可以与透镜500相同或者与透镜500不同。
77.在上述的光接收组件中,位于管帽上的第一透镜(也就是上述的透镜324)接收光信号,对接收到的光信号的传输方向进行第一次改变,以使得光信号向着靠近位于底座上的光电转换芯片的感光面的区域传输,并且,在第一透镜与光电转换芯片的感光面之间的设置有至少一级第二透镜(也就是上述的透镜500),那么第一透镜接收的光信号将会传输至至少一级第二透镜,至少一级第二透镜分别对光信号的传输方向进行第二次改变,以使得光信号不断向着靠近光电转换芯片的感光面的区域传输,进而使得光电转换芯片的感光面可以接收到更多的光信号,增强光接收组件的接收光信号的接收效率。
78.示例性的,参照图15以及图16所示,为了在透镜324与光电转换芯片323的感光面s1 之间设置透镜500,需要设置支架501以支撑透镜500,其中,图15所示的支架501包括两个支撑杆以及与透镜500接触的连接轴,图16所示的支架501中,两个支撑杆上还设置有凸起结构,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支架501的结构不做限定。
79.那么,参照图17以及图18所示,其中,图17使用图15所示的支架501,图18使用图 16所示的支架501。具体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光接收组件50,在底座321与管帽322 形成的封装空间内,还包括:设置于底座321上的支架501,透镜500固定设置于支架501 上,并
与支架501形成容纳腔;光电转换芯片323容纳于容纳腔。
80.示例性的,为了使得透镜324可以将更多的接收到的光信号传输至透镜500,工艺上可以将透镜324的光轴与透镜500的光轴设置得重合,当然,为了满足工艺制造的误差,透镜 324的光轴与透镜500的光轴之间的距离允许小于等于预设阈值。同样的,当透镜500的光轴与透镜324的光轴穿过感光面s1时,感光面s1也接收到的更多的光信号,理想状态下,透镜500的光轴与透镜324的光轴穿过感光面s1的圆心,为了满足工艺制造的误差,本技术的实施例要求透镜500的光轴与透镜324的光轴穿过感光面s1即可。
81.其中,图17以及图18所示的光接收组件50,可以直接设置于图3至图7所示的双向光组件30,也就是将图3至图7所示的光接收组件38替换成图14或图15所示的光接收组件 50,以使得双向光组件的接收光信号的接收效率提高。
82.示例性的,还可以在图15所示的支架结构501上设置滤波片502,其中,在支架501上透镜500远离光电转换芯片323的一侧设置滤波片502,或者,在支架501上透镜500靠近光电转换芯片323的一侧设置滤波片502。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滤波片的设置位置不做限定,参照图19所示的光接收组件50,以在支架501上透镜500远离光电转换芯片323的一侧设置滤波片502为例进行说明,该光接收组件50中,由透镜324传输的光信号,先通过滤波片 502,再通过透镜500,然后被光电转换芯片323的感光面s1接收。其中,滤波片502用于将透镜324传输的光信号中的其他波长的光信号滤除,以使得光电转换芯片323的感光面s1 接收到的是预定波长的光信号。
83.示例性的,还可以在图16所示的支架结构501上设置滤波片502,其中,在支架501上透镜500远离光电转换芯片323的一侧设置滤波片502,或者,在支架501上透镜500靠近光电转换芯片323的一侧设置滤波片502。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滤波片的设置位置不做限定,参照图20所示的光接收组件50,以在支架501上透镜500靠近光电转换芯片323的一侧设置滤波片502为例进行说明,并且,支架501上的凸起结构用于支撑滤波片502。该光接收组件50中,由透镜324传输的光信号,先通过透镜500,再通过滤波片502,然后被光电转换芯片323的感光面s1接收。滤波片502用于将透镜324通过透镜500传输的光信号中的其他波长的光信号滤除,以使得光电转换芯片323的感光面s1接收到的是预定波长的光信号。
84.那么,可以将图19或图20所示的光接收组件50设置于图3至图7所示的双向光组件 30中,并且,该双向光组件不需要再设置滤波片35,光接收组件50中的滤波片502代替滤波片35以实现将其他波长的光信号滤除,并且将预定波长的光信号传输至光电转换芯片323 的感光面s1。当然,保留双向光组件30中的滤波片35也可以,那么双向光组件30将可以对传输至用户侧的光信号进行两次滤波,增强其滤波效果。
85.示例性的,参照图21所示的双向光组件60的示意图,其中,该双向光组件60中设置有如图19光接收组件50,并且该双向光组件60中不需要再设置滤波片38。该双向光组件60 接收光信号的接收效率较高。
86.参照图22所示的双向光组件70的示意图,其中,该双向光组件70中设置有如图20光接收组件50,并且该双向光组件70中也不需要再设置滤波片38。该双向光组件60接收光信号的接收效率较高。
87.在图21以及图22所示的双向光组件应用于通信装置时,也可以提升通信装置接收光信号的接收效率。
88.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技术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技术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