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液晶书写装置的电路引出结构及液晶书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99577发布日期:2022-11-08 22:39阅读:49来源:国知局
用于液晶书写装置的电路引出结构及液晶书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液晶书写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液晶书写装置的电路引出结构及液晶书写装置。


背景技术:

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3.液晶书写装置一般包括第一导电膜(即上膜)、双稳态液晶层和第二导电膜(即下膜),上膜和下膜分割成相互绝缘的多个导电区域,沿x方向(即第一方向)的导电区域通过液晶书写装置的y方向(即第二方向)一边通过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压接引出,沿y方向的导电区域通过液晶书写装置的x方向一边通过fpc压接引出,x方向一边和y方向一边均需要多个fpc。
4.以图1为例,x方向需要8个fpc,每两个fpc与一个电路板上的驱动芯片连接,即需要四个驱动芯片及对应电路板,y方向需要7个fpc,每两个fpc与一个电路板上的驱动芯片连接,即需要四个驱动芯片及对应电路板,即使有三个fpc共用一个驱动芯片也需要三个驱动芯片及对应电路板,各个驱动芯片对应的电路板依次串接后与主控芯片连接。
5.发明人发现,现有的连接布局方式,需要多个fpc,且fpc均为矩形设计,每个fpc仅采用一侧与液晶书写装置的导电区域连接,存在较大的fpc浪费;x方向和y方向均需要多个承载驱动芯片的电路板,电路板数量较多且电路板面积较大,提高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液晶书写装置的电路引出结构及液晶书写装置,每个方向的导线区域分成两部分,每部分对应一个置有驱动芯片的柔性电路板,每个方向对应的两个柔性电路板由一块矩形柔性电路板沿分割线对称设计,极大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液晶书写装置的生产效率,提高了电路引出结构的可靠性。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液晶书写装置的电路引出结构。
9.一种用于液晶书写装置的电路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
10.包括:第一方向上分别置有驱动芯片的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第二方向上分别置有驱动芯片的第三柔性电路板和第四柔性电路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11.第一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用于与液晶书写装置的第一方向的多个导电区域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用于与液晶书写装置的第一方向剩余导电区域连接;
12.第三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用于与液晶书写装置的第二方向的多个导电区域连接,第四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用于与液晶书写装置的第二方向剩余导电区域连接;
13.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分别与第一连接电路板连接,第三柔性电路板和第四柔性电路板分别与第二连接电路板连接,第一连接电路板与第二连接电路板连接,
第一连接电路板或者第二连接电路板与主控板连接。
14.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由一块矩形柔性电路板沿分割线对称设计,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去除压排线部分后为直角三角形结构;
15.第三柔性电路板和第四柔性电路板由一块矩形柔性电路板沿分割线对称设计,第三柔性电路板和第四柔性电路板去除压排线部分后均为直角三角形结构。
16.作为进一步的限定,第一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一直角边的位置,第一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位于第二直角边的位置;
17.第二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三直角边的位置,第二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位于第四直角边的位置;
18.第一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与第二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位置相对。
19.作为进一步的限定,第一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一直角边的位置,第一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位于第二直角边与第一斜边的夹角的位置;
20.第二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三直角边的位置,第二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位于第四直角边与第一斜边的夹角的位置;
21.第一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与第二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位置相对。
22.作为进一步的限定,第三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五直角边的位置,第三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位于第六直角边与第三斜边的夹角的位置;
23.第四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七直角边的位置,第四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位于第八直角边与第四斜边的夹角的位置;
24.第三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与第四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位置相对。
25.作为进一步的限定,第三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五直角边的位置,第三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位于第六直角边的位置;
26.第四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七直角边的位置,第四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位于第八直角边的位置;
27.第三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与第四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位置相对。
28.作为进一步的限定,第一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一直角边,第二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三直角边,第一直角边和第三直角边平行或共线;
29.第三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五直角边,第四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七直角边,第五直角边和第七直角边平行或共线。
30.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驱动芯片采用lqfp、qfn、lga、tsop或者ssop封装在第一柔性电路板上,驱动芯片采用lqfp、qfn、lga、tsop或者ssop封装在第二柔性电路板上。
31.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第一连接电路板与第二连接电路板通过杜邦线或者扁平线连接。
32.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书写装置。
33.一种液晶书写装置,包括:第一导电层、双稳态液晶层和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分割成相互绝缘的多个导电区域;
34.第一方向上分别置有驱动芯片的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第二方向上分别置有驱动芯片的第三柔性电路板和第四柔性电路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35.第一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与液晶书写装置的第一方向多个导电区域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用于与液晶书写装置的第一方向剩余导电区域连接;
36.第三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与液晶书写装置的第二方向的多个导电区域连接,第四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用于与液晶书写装置的第二方向剩余导电区域连接;
37.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分别与第一连接电路板连接,第三柔性电路板和第四柔性电路板分别与第二连接电路板连接,第一连接电路板与第二连接电路板连接,第一连接电路板或者第二连接电路板与主控板连接。
38.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由一块矩形柔性电路板沿分割线对称设计,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去除压排线部分后为直角三角形结构;
39.第三柔性电路板和第四柔性电路板由一块矩形柔性电路板沿分割线对称设计,第三柔性电路板和第四柔性电路板去除压排线部分后均为直角三角形结构。
40.作为进一步的限定,第一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一直角边的位置,第一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位于第二直角边的位置;
41.第二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三直角边的位置,第二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位于第四直角边的位置;
42.第一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与第二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位置相对。
43.作为进一步的限定,第一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一直角边的位置,第一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位于第二直角边与第一斜边的夹角的位置;
44.第二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三直角边的位置,第二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位于第四直角边与第一斜边的夹角的位置;
45.第一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与第二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位置相对。
46.作为进一步的限定,第三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五直角边的位置,第三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位于第六直角边与第三斜边的夹角的位置;
47.第四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七直角边的位置,第四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位于第八直角边与第四斜边的夹角的位置;
48.第三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与第四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位置相对。
49.作为进一步的限定,第三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五直角边的位置,第三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位于第六直角边的位置;
50.第四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七直角边的位置,第四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位于第八直角边的位置;
51.第三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与第四柔性电路板的控制引脚位置相对。
52.作为进一步的限定,第一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一直角边,第二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三直角边,第一直角边和第三直角边平行或共线;
53.第三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五直角边,第四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七直角边,第五直角边和第七直角边平行或共线。
54.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驱动芯片采用lqfp、qfn、lga、tsop或者ssop封装在第一柔性电路板上,驱动芯片采用lqfp、qfn、lga、tsop或者ssop封装在第二柔性电路板上。
55.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第一连接电路板与第二连接电路板通过杜邦线或者扁
平线连接。
5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57.1、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液晶书写装置的电路引出结构及液晶书写装置,每个方向的导线区域分成两部分,每部分对应一个置有驱动芯片的柔性电路板,无需将驱动芯片单独设置在额外的电路板上,降低了电路板的面积,降低了电路板成本。
58.2、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液晶书写装置的电路引出结构及液晶书写装置,每个方向对应的两个柔性电路板由一块沿对角线对称设计的矩形柔性电路板沿对角线分割而成,避免了柔性电路板的浪费,降低了柔性电路板的成本。
59.3、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液晶书写装置的电路引出结构及液晶书写装置,减少了柔性电路板的使用量和连接电路板(即连接座)的数量,降低了加工费用,同时将驱动芯片搭载在柔性电路板上,极大的提高了液晶书写装置的可靠性,降低了柔性电路板与液晶书写装置的绑定对位时间,降低了液晶书写装置的整体组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60.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61.图1为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技术的电路结构连接示意图。
6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电路结构连接示意图。
6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分割示意图。
6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电路结构连接示意图。
6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提供的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示意图。
6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提供的第三柔性电路板和第四柔性电路板示意图。
67.其中,1-主控板;2-第一柔性电路板;3-第二柔性电路板;4-第三柔性电路板;5-第四柔性电路板;6-第一驱动芯片;7-第二驱动芯片;8-第三驱动芯片;9-第四驱动芯片;10-第一连接电路板;11-第二连接电路板;12-第一直角边;13-第二直角边;14-第一斜边;15-第三直角边;16-第四直角边;17-第二斜边;18-第五直角边;19-第六直角边;20-第三斜边;21-第七直角边;22-第八直角边;23-第四斜边;24-压排线区域;25-金属子;26-分割线;27-控制线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68.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69.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70.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
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71.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72.实施例1:
73.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用于液晶书写装置的电路引出结构,包括:第一方向(即x方向)上分别置有驱动芯片的第一柔性电路板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3,第二方向(即y方向)上分别置有驱动芯片的第三柔性电路板4和第四柔性电路板5,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具体的,第一柔性电路板2上集成封装有第一驱动芯片6,第二柔性电路板3上集成封装有第二驱动芯片7,第三柔性电路板4上集成封装有第三驱动芯片8,第四柔性电路板5上集成封装有第四驱动芯片9。
74.具体的封装工艺可以采用lqfp、qfn、lga、tsop或者ssop,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工况进行选择,这里不再赘述。
75.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驱动引脚用于与液晶书写装置的第一方向的多个导电区域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3的驱动引脚用于与液晶书写装置的第一方向剩余导电区域连接;
76.第三柔性电路板4的驱动引脚用于与液晶书写装置的第二方向的多个导电区域连接,第四柔性电路板5的驱动引脚用于与液晶书写装置的第二方向剩余导电区域连接;
77.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各个柔性电路板通过压接的方式与液晶书写装置的导电膜连接,采用的是现有连接工艺,这里不再赘述。
78.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控制引脚和第二柔性电路板3的控制引脚分别与第一连接电路板10连接,第三柔性电路板4的控制引脚和第四柔性电路板5的控制引脚分别与第二连接电路板11连接,第一连接电路板10与第二连接电路板11连接,第一连接电路板10的或者第二连接电路板11的与主控板1的控制引脚连接。
79.如图3所示,第一柔性电路板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3由一块矩形柔性电路板沿分割线26设计而成,第一柔性电路板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3去除压排线区域24均为直角三角形结构,压排线区域上设有多个金属子25,每个金属子25与一个对应的导电区域连接,控制线接口27设置在第一柔性电路板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3的边缘位置。
80.可以理解的,第三柔性电路板4和第四柔性电路板5由一块矩形柔性电路板沿分割线设计而成,第三柔性电路板和第四柔性电路板去除压排线区域均为直角三角形结构,压排线区域上设有多个金属子,每个金属子与一个对应的导电区域连接,控制线接口设置在第三柔性电路板和第四柔性电路板的边缘位置。
81.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一直角边12的位置,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控制引脚位于第二直角边13与第一斜边14的夹角的位置;
82.第二柔性电路板3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三直角边15的位置,第二柔性电路板3的控制引脚位于第四直角边16与第一斜边17的夹角的位置;
83.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控制引脚与第二柔性电路板3的控制引脚位置相对。
84.同样的,第三柔性电路板4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五直角边18的位置,第三柔性电路板4的控制引脚位于第六直角边19与第三斜边20的夹角的位置;
85.第四柔性电路板5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七直角边21的位置,第四柔性电路板5的控制引脚位于第八直角边22与第四斜边23的夹角的位置;
86.第三柔性电路板4的控制引脚与第四柔性电路板5的控制引脚位置相对。
87.本实施例中,第一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一直角边12与第二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三直角边15,第一直角边12和第三直角边15平行或共线。
88.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电路板与第二连接电路板通过杜邦线或者扁平线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工况进行选择,这里不再赘述。
89.实施例2:
90.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用于液晶书写装置的电路引出结构,包括:第一方向(即x方向)上分别置有驱动芯片的第一柔性电路板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3,第二方向(即y方向)上分别置有驱动芯片的第三柔性电路板4和第四柔性电路板5,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具体的,第一柔性电路板2上集成封装有第一驱动芯片6,第二柔性电路板3上集成封装有第二驱动芯片7,第三柔性电路板4上集成封装有第三驱动芯片8,第四柔性电路板5上集成封装有第四驱动芯片9。
91.具体的封装工艺可以采用lqfp、qfn、lga、tsop或者ssop,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工况进行选择,这里不再赘述。
92.本实施例中,各驱动芯片可以采用max6922、max6921、max6934、pt6392等型号,这里也可以采用其他型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工况进行选择,这里不再赘述。
93.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驱动引脚用于与液晶书写装置的第一方向的多个导电区域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3的驱动引脚用于与液晶书写装置的第一方向剩余导电区域连接;
94.第三柔性电路板4的驱动引脚用于与液晶书写装置的第二方向的多个导电区域连接,第四柔性电路板5的驱动引脚用于与液晶书写装置的第二方向剩余导电区域连接;
95.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各个柔性电路板通过压接的方式与液晶书写装置的导电膜连接,采用的是现有连接工艺,这里不再赘述。
96.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控制引脚和第二柔性电路板3的控制引脚分别与第一连接电路板10连接,第三柔性电路板4的控制引脚和第四柔性电路板5的控制引脚分别与第二连接电路板11连接,第一连接电路板10与第二连接电路板11连接,第一连接电路板10的或者第二连接电路板11与主控板1的控制引脚连接。
97.如图3所示,第一柔性电路板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3由一块沿对角线对称设计的矩形柔性电路板沿对角线分割而成,第一柔性电路板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3均为直角三角形结构。
98.可以理解的,第三柔性电路板4和第四柔性电路板5也是由一块沿对角线对称设计的矩形柔性电路板沿对角线分割而成,第三柔性电路板4和第四柔性电路板5均为直角三角形结构。
99.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一直角边12的位置,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控制引脚位于第二直角边13的位置;
100.第二柔性电路板3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三直角边15的位置,第二柔性电路板3的控制引脚位于第四直角边16的位置;
101.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控制引脚与第二柔性电路板3的控制引脚位置相对。
102.同样的,第三柔性电路板4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五直角边18的位置,第三柔性电路板4的控制引脚位于第六直角边19的位置;
103.第四柔性电路板5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七直角边21的位置,第四柔性电路板5的控制
引脚位于第八直角边22的位置;
104.第三柔性电路板4的控制引脚与第四柔性电路板5的控制引脚位置相对。
105.本实施例中,第一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一直角边,第二柔性电路板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三直角边,第一直角边12和第三直角边15平行或共线;
106.第三柔性电路板4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五直角边,第四柔性电路板5的驱动引脚位于第七直角边,第五直角边18和第七直角边21平行或共线。
107.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电路板与第二连接电路板通过杜邦线或者扁平线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工况进行选择,这里不再赘述。
108.实施例3:
109.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液晶书写装置,包括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的用于液晶书写装置的电路引出结构。
11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