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航空校飞遥感仪器的传递光路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30392发布日期:2023-04-22 10:58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航空校飞遥感仪器的传递光路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航空校飞遥感仪器的传递光路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1、傅里叶光谱测量技术具有高光谱分辨率、高光通量、多通道、宽光谱覆盖等优点,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高分辨率光谱分析技术。特别是宽波段红外光谱辐射测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空间遥感、目标特性研究、大气探测、物质分析、安防防化、计量、实验室、环境、医疗等多个领域。

2、但是,现有的光路转换装置,对于折转镜的安装不稳定,导致信号传递质量差,同时装置的密闭,也起不到对光路的保护,整体结构也达不到质量轻的同时兼顾其刚性,从而无法满足实际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航空校飞遥感仪器的传递光路转换装置,用以解决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用于航空校飞遥感仪器的传递光路转换装置,包括:

4、框架,该所述框架的底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设有进光口和出光口;

5、呈相对设置于所述框架两端面的光路折转组件,所述光路折转组件包括:嵌设于所述框架上且呈镂空状的镜室框、所述镜室框朝向所述框架的一端面向外延伸有环形凸棱、所述镜室框上开设有第一凹槽、该所述第一凹槽内形成有阻挡边、与所述框架相配合且一端面抵靠于所述阻挡边的折转镜、以及设于所述框架和折转镜相接触面之间的胶层。

6、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光路传递时,光源经过与该装置连接的前光路转换装置传递后,从框架的进光口进入其内部,之后光源照射在一折转镜的镜面上,经过这一折转镜折射90°后,改变其传播路径,照射到另一折转镜的镜面上,经过另一折转镜折射90°后,再次改变传播路径从框架的出光口射出,然后进入后光路的探测仪中进行后续处理。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框架的前端面和顶端面均由密封板进行密封,所述框架上开设有与所述密封板相互配合的第二凹槽。

8、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将密封板装入第二凹槽内,并通过螺丝将其固定在框架上,除上述进光口和出光口,使得框架形成密闭空间,能够起到保护光路信号传递的作用。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框架上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凸棱相配合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处设有容纳所述环形凸棱边角的第一弧形凹槽。

10、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镜室框时,将环形凸棱嵌设到第三凹槽内,其边角处置于第一弧形凹槽,是为了防止该接触面积较大,影响安装精度以及后续的装置运行。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折转镜和第一凹槽为间隙配合。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凹槽处开设有容纳所述折转镜边角的第二弧形凹槽,并在所述第二弧形凹槽处进行注入胶体以固定所述折转镜。

13、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在折转镜安装完成后,在第二弧形凹槽处进行打胶,由于该折转镜的安装为间隙配合,胶体可以流入到折转镜和镜室框的接触面之间,形成上述胶层,使折转镜得到稳固。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镜室框的四个边角处朝向所述框架的一面设有第一凸台,所述框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台相配合的第二凸台。

15、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精密配合,保证了镜室框的安装精度,从而使折转镜的光路传播路径更趋近于理论设计。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配合面之间设有铜垫片。

17、实现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中的铜垫片可以选用0.02mm、0.05mm、0.1mm、0.2mm等厚度不同的铜垫片及其之间的组合,以调整镜室框安装在框架上的姿态,从而达到调整折转镜角度的目的,提升了其适用性。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折转镜的接触面为精加工面,且所述精加工面采用表面镀金。

19、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能更好的传递光学信号。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框架和镜室框均采用钛合金材质制成。

21、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该装置的质量更轻,且硬度更大,保证了机械结构的刚性和精度。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3、通过光路折转组件的设置,保证了折转镜的安装稳定性,避免信号传递质量变差,同时仅留有进出光口,确保了装置的密闭化,可以实现对光路传递的保护,而该装置的主体结构采用钛合金材质,起到了轻量化的设计,即保证了结构的刚性又减轻了整机的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航空校飞遥感仪器的传递光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航空校飞遥感仪器的传递光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前端面和顶端面均由密封板进行密封,所述框架上开设有与所述密封板相互配合的第二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航空校飞遥感仪器的传递光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凸棱相配合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处设有容纳所述环形凸棱边角的第一弧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航空校飞遥感仪器的传递光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转镜和第一凹槽为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航空校飞遥感仪器的传递光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处开设有容纳所述折转镜边角的第二弧形凹槽,并在所述第二弧形凹槽处进行注入胶体以固定所述折转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航空校飞遥感仪器的传递光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室框的四个边角处朝向所述框架的一面设有第一凸台,所述框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台相配合的第二凸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航空校飞遥感仪器的传递光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配合面之间设有铜垫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航空校飞遥感仪器的传递光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折转镜的接触面为精加工面,且所述精加工面采用表面镀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航空校飞遥感仪器的传递光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和镜室框均采用钛合金材质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光学领域,公平了一种用于航空校飞遥感仪器的传递光路转换装置。包括:框架,该框架的底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设有进光口和出光口;呈相对设置于框架两端面的光路折转组件,光路折转组件包括:嵌设于框架上且呈镂空状的镜室框、镜室框朝向框架的一端面向外延伸有环形凸棱、镜室框上开设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内形成有阻挡边、与框架相配合且一端面抵靠于阻挡边的折转镜、以及设于框架和折转镜相接触面之间的胶层。上述设置保证了折转镜的安装稳定性,避免信号传递质量变差,同时仅留有进出光口,确保了装置的密闭化,可以实现对光路传递的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高站伟,孙越高,祁昌恒,朱亦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科技术物理苏州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0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