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片组件、光束消散斑装置以及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4237发布日期:2023-04-19 20:58阅读:93来源:国知局
扩散片组件、光束消散斑装置以及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投影显示,具体地,涉及一种扩散片组件、光束消散斑装置以及投影仪。


背景技术:

1、光束投影显示技术,能够最真实地再现客观世界丰富、绚丽的色彩,提供震撼的表现力,其中,消除散斑是光束投影技术中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其原理主要通过降低光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相干性。

2、现有消除光束散斑结构多采用旋转型的扩散轮形式,其原理为单位时间内多个独立散斑图案的叠加,在转速一定的情况下,增加单位时间内扩散片的随机相位数量,即可获得更好的消斑效果。靠近光束光源的扩散片用于消除更小的光斑,所需要的扩散片的尺寸更小,但是针对旋转型的扩散轮,小尺寸扩散片提供的随机相位少,消斑效果差。另外,增大扩散轮的尺寸需要配合尺寸更大的旋转轮,实际应用到的面积有限,无法实现扩散片应用面积的最大化,消散斑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扩散片组件、光束消散斑装置以及投影仪,该扩散片组件能够增加单位时间内扩散片的随机相位数量,消散斑效果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扩散片组件,所述扩散片组件用于设置于投影仪的光束消散斑装置内,所述扩散片组件包括第一移动层、基座、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二移动层以及供光束穿设的扩散片,所述扩散片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层,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

3、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层和所述第二移动层,且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在光束穿设方向上对所述第二移动层进行支撑,所述第一移动层对所述第二移动层进行套设且两者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

4、所述第一弹性件配置为:能够沿平行于所述扩散片的第一方向发生变形,以使所述第二移动层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移动层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5、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层和所述基座,且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在光束穿设方向对所述第一移动层进行支撑;

6、所述第二弹性件配置为:能够沿平行于所述扩散片的第二方向发生变形,以使所述第一移动层和所述扩散片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7、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移动层在所述第一移动层内相对于所述第一移动层在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层和所述第二移动层相对于所述基座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8、可选地,所述第一移动层构造为框架结构,所述第二移动层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内并与所述框架结构在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移动层和所述基座在光束穿设方向间隔设置;

9、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移动层在所述框架结构内且相对于该框架结构在所述第一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层和所述第二移动层相对于所述基座沿所述第二方向往复移动。

10、可选地,所述框架结构包括依次并首尾连接的第一框架板、第二框架板、第三框架板以及第四框架板,所述第一框架板和所述第三框架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框架板和所述第四框架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移动层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背设置的两个第一外侧面,两个所述第一外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板和所述第三框架板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两个第一簧片,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簧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外侧面与所述第一框架板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一簧片设置在另一个所述第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三框架板之间;和/或,

12、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两个第二簧片,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簧片与所述第二框架板的外侧面相对,另一个所述第二簧片与所述第四框架板的外侧面相对。

13、可选地,所述第一簧片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簧片本体,所述第一簧片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层连接,所述第一簧片本体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变形;和/或,

14、所述第二簧片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簧片本体,所述第二簧片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第二簧片本体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变形。

15、可选地,所述第一簧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簧片本体连接的第一支撑片,所述第一支撑片与所述第一外侧面连接;和/或,

16、所述第二簧片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簧片本体连接的第二支撑片,所述第二支撑片与所述第二框架板的外侧面或所述第四框架板的外侧面连接。

17、可选地,所述第一簧片本体上形成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两端封闭的第一长条口,所述第一长条口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内边缘,所述第一支撑片设置于所述第一长条口内且所述第一支撑片的一端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内边缘,所述第一支撑片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内边缘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和/或,

18、所述第二簧片本体上形成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两端封闭的第二长条口,所述第二长条口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三内边缘,所述第二支撑片设置于所述第二长条口内且所述第二支撑片的一端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三内边缘,所述第二支撑片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三内边缘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19、可选地,所述第一长条口还包括沿光束穿设方向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二内边缘,且所述第一支撑片与两个所述第二内边缘均沿光束穿设方向间隔设置;和/或,

20、所述第二长条口还包括沿光束穿设方向相对布置的两个第四内边缘,且所述第二支撑片与两个所述第四内边缘均沿光束穿设方向间隔设置。

21、可选地,所述第一簧片本体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二移动层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移动层设置有第二卡块,两个所述第一卡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卡接;和/或,

22、所述第二簧片本体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个第二卡槽,所述第一移动层设置有第三卡块,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四卡块,两个所述第二卡槽分别与所述第三卡块和所述第四卡块卡接。

23、可选地,所述第一外侧面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支撑片相对贴合并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上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二框架板的内侧或所述第四框架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卡块;和/或,

24、所述第二框架板的外侧面或所述第四框架板的外侧面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二支撑片相对贴合连接,所述第四部分上设置有第三卡块。

25、可选地,所述基座包括互相连接的基座框架和基座底板;所述第二移动层上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扩散片封堵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基座底板上形成有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二开口沿光束穿设方向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设置。

26、可选地,所述基座框架包括相互连接的基座框架本体和基座框架侧板,所述第一移动层和所述基座框架本体在光束穿设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基座底板封堵设置于所述基座框架本体内,所述基座框架侧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在光束穿设方向上凸出于所述基座框架本体,所述基座框架侧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端部设置有所述第四卡块,以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簧片本体上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槽卡接。

27、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驱动磁铁和第一通电导体,所述第一驱动磁铁和所述第一通电导体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层,另一者设置于所述基座;和/或,

28、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驱动磁铁和第二通电导体,所述第二驱动磁铁和所述第二通电导体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层,另一者设置于所述基座。

29、可选地,所述基座包括基座框架和基座底板;

30、所述第一通电导体和所述第二通电导体均设置于所述基座底板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移动层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一驱动磁铁安装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移动层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二驱动磁铁安装的第二安装槽。

31、可选地,所述扩散片组件还包括铺设于所述基座底板的内表面的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通电导体和所述第二通电导体均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

32、可选地,所述扩散片组件还包括控制器、第二检测元件以及第二检测元件,所述第二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移动层的第一运动信息,所述第二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移动层的第二运动信息,所述第二检测元件、所述第二检测元件、所述第一通电导体以及所述第二通电导体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33、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检测元件检测的所述第一运动信息控制所述第一通电导体工作,且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检测元件检测的所述第二运动信息控制所述第二通电导体工作。

34、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磁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单体磁铁和第二单体磁铁,所述第一单体磁铁和所述第二单体磁铁的n极和s极均沿光束穿设方向布置,且所述第一单体磁铁和所述第二单体磁铁的磁极方向相反;

35、所述第一通电导体构造为第一通电线圈,所述第一通电线圈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电流方向相反的两个所述第一直线段,两个所述第一直线段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单体磁铁和所述第二单体磁铁相对设置;

36、和/或,所述第二驱动磁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三单体磁铁和第四单体磁铁,所述第三单体磁铁和所述第四单体磁铁的n极和s极均沿光束穿设方向布置,且所述第三单体磁铁和所述第四单体磁铁的磁极方向相反;

37、所述第二通电导体构造为第二通电线圈,所述第二通电线圈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电流方向相反的两个所述第二直线段,两个所述第二直线段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三单体磁铁和所述第四单体磁铁相对设置。

38、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磁铁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单体磁铁和所述第二单体磁铁之间的第一中性层,所述第一中性层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驱动磁铁相对于所述第一通电线圈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中性层能够使得与所述第一单体磁铁相对的所述第一直线段不会与所述第二单体磁铁相对,并能够使得与所述第二单体磁铁相对的所述第一直线段不会与所述第一单体磁铁相对;

39、和/或,所述第二驱动磁铁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单体磁铁和所述第四单体磁铁之间的第二中性层;所述第二中性层配置为:在所述第二驱动磁铁相对于所述第二通电线圈沿所述第二方向往复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中性层能够使得与所述第三单体磁铁相对的所述第二直线段不会与所述第四单体磁铁相对,并能够使得与所述第四单体磁铁相对的所述第二直线段不会与所述第三单体磁铁相对。

40、可选地,所述扩散片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向支撑件,所述第一导向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层上并沿光束穿设方向将所述第二移动层支撑在所述第一动层内。

41、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支撑件包括沿光束穿设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层上的两个第一导向支撑柱,所述第二移动层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支撑柱之间。

42、可选地,所述扩散片组件还包括第二导向支撑件,所述第二导向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并沿光束穿设方向将所述第一移动层支撑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一移动层。

43、可选地,所述第二导向支撑件包括沿光束穿设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两个第二导向支撑柱,所述第一移动层沿所述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支撑柱之间。

44、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光束消散斑装置,包括光束发射器、缩束组件、匀光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缩束组件和所述匀光组件之间的散射件,所述散射件包括所述的扩散片组件。

45、本公开另外还提供一种投影仪,所述投影仪包括所述的光束消散斑装置。

4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第一弹性件能够沿平行于扩散片的第一方向发生变形,第二弹性件能够沿平行于扩散片的第二方向发生变形,该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一方面可以起到复位的作用,另外一方面可以提高扩散片移动的稳定性。而由于动态消散斑的原理为单位时间内多个独立散斑图案的叠加,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扩散片的随机相位数量即可获得更好的消散斑效果,而移动式的扩散片对比传统的旋转式的扩散片,充分地利用了扩散片上所有位置的不同相位发散角,能够更好地减弱光束的相干性,在相同尺寸下能够提供更好的消散斑效果。通过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分别驱动扩散片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随机相位数量也会增加,提高扩散片的面积利用率,更好地减弱光束的相干性,提高消散斑效果。

47、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