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细管放电极紫外光刻双真空光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6144发布日期:2023-12-14 07:05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毛细管放电极紫外光刻双真空光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极紫外光刻光源,具体为一种毛细管放电极紫外光刻双真空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1、波长为13.5nm的极紫外(euv)光源既可提供10nm以下的可分辨极限线宽,还能够保持一定的焦深,适于极紫外光刻(euvl)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极紫外光源一般来源于同步射源、激光等离子体光源、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光源和激光放电复合等离子体光源,各种极紫外光源的产生及其特性如表1所示。同步辐射源造价高,装置复杂,操作难度大,电子注入麻烦,难以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激光等离子体光源先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再转换为等离子体的辐射能,降低了能量转换效率。激光等离子体光源实质上是利用等离子体的瞬态发光,等离子体的温度和密度难以控制,这些参数影响到等离子体的发光过程,如果参数控制不好,即便产生了所需的离子,也不一定发出所需波长的极紫外光。此外,激光参数也是需要调控的主因,还有诸如靶材选取、靶形加工、真空控制、打靶碎屑、光源杂质等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该光源很少直接用于极紫外光刻工业化生产。

2、极紫外光源是极紫外光刻技术的源头。极紫外光刻技术通常采用反射曝光系统,钼硅多层膜反射镜对于13.5nm的极紫外光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因此,极紫外光刻所用波长为13.5nm的极紫外光。此外,波长为13.5nm的极紫外光在确保足够焦深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极高的分辨率。

3、激光等离子体和放电等离子体都可以输出13.5nm的极紫外光。激光打锡靶是个不错的选择,金属锡的价格也便宜。激光等离子体光源和放电等离子体光源辐射极紫外光的功率都较低,极紫外光需要经过一系列光路传输后才能到达曝光平台,较低的功率难以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如果将激光打靶的频率或放电的重复频率增加到数百或数千赫兹,可以提高极紫外光的总输出功率。当然高重复频率打靶或放电必然伴随大量碎屑,激光等离子体伴生杂质碎屑和喷溅碎屑;放电等离子体伴生电极碎屑等,毛细管放电装置则伴生管壁碎屑和电极碎屑。所有碎屑如果发出杂光,影响到光源的纯净度,也可能吸收13.5nm的极紫外光,降低了光效。

4、因此,现有技术中陶瓷毛细管放电时,存在以下问题:1、毛细管放电一般会发生电极烧蚀,产生电极碎屑;2、毛细管放电通常会伴随内壁剥蚀,产生管壁碎屑;3、毛细管内的工作物质在等离子体状态下可能与碎屑发生反应,生成光源杂质,所有碎屑和光源杂质可能辐射其他波长的杂光,也可能吸收有用的极紫外光;4、毛细管放电一般会采用端面收集方式,收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细管放电极紫外光刻双真空光源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毛细管和电极,所述毛细管的两端还设有电极,所述电极与电源连接,所述毛细管外部还套设有放电室,所述放电室上还设有收集孔和观察孔,所述毛细管内部还与外界的供气系统连通,供气系统所提供的气体为氙气,氙气的气压维持在10几帕或几十帕。

2、毛细管的管内径为10mm,管壁厚2-3mm,长度400mm,放电时的电压为15-35kv,放电电流最高峰值达30ka,脉宽150ns。

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电室为圆柱形不锈钢壳体,所述毛细管与所述放电室之间还设有密封环。

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极采用金属钼材质,包括阴极和阳极,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分别设在所述毛细管的两端。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毛细管上还设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气管与外界的所述供气系统连接,且所述进气管上还设有气阀。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排气管与所述毛细管的连接端点,位于所述毛细管与所述放电室之间。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集孔开设在所述放电室的侧部中央,所述观察孔开设在所述收集孔的偏下方,收集孔径为150mm,观察孔径70mm。

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高了极紫外光的输出功率,较低的放电重复频率即可满足极紫外光刻生产的要求;极大减少了电极碎屑、管壁碎屑和光源杂质,有利于极紫外光的输出;采用气动系统供气,提高了极紫外光的纯净度;延长了毛细管的长度,并采用侧面收集方式,相比于传统的端面收集,收集面大大提高,极紫外光的收集效率也增加。



技术特征:

1.一种毛细管放电极紫外光刻双真空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毛细管(2)和电极,所述毛细管(2)的两端还设有电极,所述电极与电源(1)连接,所述毛细管(2)外部还套设有放电室(3),所述放电室(3)上还设有收集孔(10)和观察孔(11),所述毛细管(2)内部还与外界的供气系统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细管放电极紫外光刻双真空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室(3)为圆柱形不锈钢壳体,所述毛细管(2)与所述放电室(3)之间还设有密封环(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毛细管放电极紫外光刻双真空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采用金属钼材质,包括阴极(7)和阳极(8),所述阴极(7)和所述阳极(8)分别设在所述毛细管(2)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毛细管放电极紫外光刻双真空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2)上还设有进气管(5)和排气管(6),所述进气管(5)与外界的所述供气系统连接,且所述进气管(5)上还设有气阀(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毛细管放电极紫外光刻双真空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5)和所述排气管(6)与所述毛细管(2)的连接端点,位于所述毛细管(2)与所述放电室(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细管放电极紫外光刻双真空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孔(10)开设在所述放电室(3)的侧部中央,所述观察孔(11)开设在所述收集孔(10)的偏下方。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毛细管放电极紫外光刻双真空光源装置,涉及极紫外光刻光源技术领域,旨在解决陶瓷毛细管放电时,产生电极碎屑、管壁碎屑,存在光噪声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毛细管和电极,毛细管的两端还设有电极,毛细管外部还套设有放电室,放电室上还设有收集孔和观察孔,毛细管与供气系统连通,本发明提高了极紫外光的输出功率,较低的放电重复频率即可满足极紫外光刻生产的要求;极大减少了电极碎屑、管壁碎屑和光源杂质,有利于极紫外光的输出;采用气动系统供气,提高了极紫外光的纯净度;延长了毛细管的长度,并采用侧面收集方式,相比于传统的端面收集,收集面大大提高,极紫外光的收集效率也增加。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强,赵军滨,高丽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极紫外半导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