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框架、显影盒、处理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49509发布日期:2023-08-27 08:18阅读:19来源:国知局
显影框架、显影盒、处理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照相成像,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显影框架,以及设置有该显影框架的显影盒、包括上述显影盒的处理盒和设置有上述处理盒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1、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如激光打印机)是一种利用电子照相原理,至少经过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定影、清洁的过程,在图像形成介质(如纸张)上形成图像的设备,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上使用的打印耗材的材料装置一般称为处理盒。

2、现有的一类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处理盒容纳腔内设置有限位凸起,相应地,现有的一类与上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相匹配的处理盒上设置有与上述限位凸起相匹配的第一凹位,以在当处理盒安装至该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时,处理盒上的第一凹位能够与处理盒容纳腔内的限位凸起相互卡合。如图1所示,图1示出现有的一种适配于上述类型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处理盒9,该处理盒9包括显影盒91和鼓盒92,显影盒91安装在鼓盒92上,且显影盒91的显影辊912与鼓盒92的感光鼓921邻接。显影盒91的显影框架911通常包括粉仓底座9111和粉仓盖9112,结合图2,上述的第一凹位91111成型于粉仓底座9111上,且第一凹位91111在粉仓底座9111内侧形成第一凸起91112,而粉仓底座9111和粉仓盖9112之间是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连接的,为了保证粉仓底座9111与粉仓盖9112两者之间整体焊接后的密封性,粉仓盖9112在粉仓底座9111的第一凹位91111处设置了第二凹位91121,第二凹位91121在粉仓盖9112的内侧出形成第二凸起91122,以当粉仓盖9112与粉仓底座9111装配后,第一凸起91112位于第二凹位91121内并与第二凹位91121邻接;其中,粉仓盖9112与粉仓底座9111之间的焊缝91113位置如图3所示。

3、结合图4,上述处理盒9存在的缺陷是:第二凸起91122覆盖第一凸起91112面积过大,使得第二凸起91122体积过大,导致显影辊912的圆周面与第二凸起91122之间的最小距离l1较小,因此,该处理盒9仅能够适用于直径较小(直径为10.2毫米)的显影辊912(下称“第一显影辊912”),但第一显影辊912的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径向弹性变形,从而影响处理盒9的显影效果。

4、虽然现有有一种直径较大(直径为12毫米)的显影辊912(下称“第二显影辊912”),其由于显影效果好、稳定性好且不易发生弹性变形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型号的显影盒91中,但由于上述处理盒9自身存在的缺陷,使得当将第二显影辊912安装于上述处理盒9中时,第二显影辊912的圆周面与第二凸起91122之间的最小距离l1会变得更小,使得第二凸起91122处的碳粉无法完全流通,导致第二凸起91122处的碳粉容易堆积、结块,从而影响成像质量;甚至当第二显影辊912安装到上述处理盒9后,第二显影辊912的圆周面第二凸起91122接触,使得第二显影辊912与第二凸起91122相互摩擦,进而导致第二显影辊912损坏,因此,上述的处理盒9目前仍无法适配第二显影辊912,使得处理盒9的显影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适用直径较大的显影辊,提高显影效果的显影框架。

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显影框架的显影盒。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显影盒的处理盒。

4、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处理盒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5、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框架,包括粉仓底座和粉仓盖,粉仓底座具有第一粉仓腔,粉仓底座上成型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自粉仓底座的外侧向粉仓底座的内侧凹陷,第一凹槽凹陷处在粉仓底座的内侧形成第一凸起,粉仓盖具有第二粉仓腔,粉仓盖安装在粉仓底座上,第二粉仓腔与第一粉仓腔围成粉仓,第一凸起位于粉仓的出粉口处,粉仓盖在第一凸起处成型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自粉仓盖的内侧向粉仓盖的外侧凹陷,第二凹槽凹陷处在粉仓盖的外侧形成第二凸起,第一凸起位于第一凹槽内,粉仓盖面向粉仓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焊线槽,其中,粉仓盖具有避空位,避空位沿显影框架的长度方向贯穿部分第二凸起和部分第二凹槽,第二凸起位于出粉口与避空位之间,且部分第一凸起位于避空位内,焊线槽经过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

6、由上可见,通过设置避空位以及对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的优化设计,使得当显影辊安装至显影框架上时,第二凸起与显影辊的外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要比现有的显影框架上的凸起(与上述第二凸起相对应)与显影辊的外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更大,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框架能够适用于直径较大(如直径为12毫米)的显影辊,从而既能够提高设置有该显影框架的显影盒和处理盒的显影效果,又能够避免显影辊与第二凸起相互摩擦,防止显影辊损坏;同时,上述设计还使得碳粉在第二凸起处的流动更加顺畅,以防止碳粉在第二凸起处堆积、结块,提高成像质量。

7、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粉仓盖的与粉仓底座连接的连接端成型有第一翻边,第二凹槽、第二凸起和焊线槽均成型于第一翻边上,第二凹槽贯穿部分第一翻边,焊线槽围绕在第二粉仓腔的周向上,焊线槽靠近第一翻边的外边缘处设置,焊线槽在第二凹槽处具有折弯段,折弯段具有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和连接部,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均向第二粉仓腔折弯,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分别位于第二凸起的两端处,连接部穿过第二凸起,连接部分别与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连通。

8、由上可见,第一翻边为第二凹槽、第二凸起和焊线槽提供设置空间,并可更好的优化粉仓盖的结构,减小粉仓盖的体积;而通过对在焊线槽上设置折弯段,使得焊线槽不发生中断,且使得粉仓盖和粉仓底座在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处能够进行可靠且紧密地连接,进而避免粉仓内的碳粉从该处发生泄漏。

9、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粉仓盖还具有第一连接耳部和第二连接耳部,在长度方向上,第一连接耳部和第二连接耳部分别位于粉仓盖的两端处,第一连接耳部和第二连接耳部位于出粉口处,粉仓底座还具有显影位,第一连接耳部、第二连接耳部和显影位之间形成显影仓,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均位于显影仓内。

10、由上可见,第一连接耳部和第二连接耳部为显影辊的安装提供安装空间,并使显影框架的整体设计更加的合理、优化,显影仓的设置则用于容纳显影辊,以避免显影辊过度裸露在显影框架外,从而防止显影辊受到刮擦、损伤。

11、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连接耳部和第二连接耳部上均成型有部分焊线槽,粉仓底座上设置有与焊线槽相匹配的焊线。

12、由上可见,将部分焊线槽设置在第一连接耳部和第二连接耳部上能够使得第一连接耳部和第二连接耳部发生翘曲、变形,进而保证显影辊的安装位置准确,以及防止显影辊在转动过程中出现位置偏移,从而保证成像质量。

13、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凸起的厚度介于0.6毫米至1.5毫米之间,第二凸起的厚度方向垂直于长度方向。

14、由上可见,通过对第二凸起的厚度设计,既使得粉仓盖和粉仓底座能够在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处进行可靠、紧密的连接,又能够使安装在显影框架上的显影辊与第二凸起之间的最小距离尽可能的最大化,从而使得显影框架能够适用直径较大的显影辊,以提高显影框架的适配性及碳粉在第二凸起处的流动性,防止碳粉在第二凸起处堆积、结块,并防止显影辊与第二凸起相互摩擦。

15、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盒,包括显影辊,其中,还包括上述的显影框架,显影辊绕自身的回转轴芯可转动地安装在显影框架上。

16、由上可见,设置有上述显影框架的显影盒可安装直径较大(如直径为12毫米)的显影辊,且能够提高碳粉在第二凸起处的流动性,防止碳粉在堆积、结块,并防止显影辊与第二凸起相互摩擦而出现损坏。

17、进一步的方案是,显影辊的外周面与第二凸起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2.3毫米。

18、由上可见,上述设计使得显影框架上安装直径较大的显影辊后,碳粉仍能够在第二凸起处自由流通而不出现堆积、结块。

19、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盒,包括鼓盒,鼓盒包括鼓框架和感光鼓,感光鼓绕自身的回转轴心可转动地安装在鼓框架上,其中,处理盒还包括上述的显影盒,显影盒安装在鼓框架上,显影辊和感光鼓邻接。

20、由上可见,设置有上述显影盒的处理盒可安装直径较大(如直径为12毫米)的显影辊,且能够提高碳粉在第二凸起处的流动性,防止碳粉在堆积、结块,并防止显影辊与第二凸起相互摩擦而出现损坏。

21、进一步的方案是,处理盒还包括驱动力接收头,驱动力接收头安装在感光鼓的端部或安装在处理盒的端部,第一凹槽位于粉仓底座靠近驱动力接收头的一端处。

22、由上可见,将第一凹槽设置于处理盒靠近驱动力接收头的一端处,能够配合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处理盒安装腔内的限位凸起对处理盒进行限位,进而防止处理盒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工作过程中出现跳动,以保证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成像质量。

23、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处理盒安装腔,处理盒安装腔内设置有限位凸起,其中,处理盒安装腔内安装有上述的处理盒,限位凸起与第一凹槽卡合连接。

24、由上可见,设置有上述处理盒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能够具有更好的成像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