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组件侧边及端面的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20047发布日期:2024-05-10 23: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学组件侧边及端面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组件侧边及端面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阻光油墨层的制备中,黑灰阻光油墨的施涂方式可以为丝印、喷印、压印或涂布,固化处理是在环境压力为-0.05~-0.12mpa、环境温度为80-100℃条件下处理50-6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组件侧边及端面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黑灰阻光油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性聚氨酯树脂50-65份、填料20-25份、分散剂5-6份、消泡剂3-5份、流平剂1-5份、光稳定剂0.5-1.5份、水45-55份;每份所述填料是由炭黑、石墨、氟化铜、硫化钙以重量比为(2-4):(5-7):1:(1-2)混合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组件侧边及端面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灰阻光油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性聚氨酯树脂50-65份、填料30-40份、分散剂5-8份、消泡剂3-5份、流平剂1-3份、光稳定剂0.3-1.2份、水40-50份;所述填料为碳酸钙和/或钛白粉。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光学组件侧边及端面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学组件侧边及端面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醇是由聚碳酸酯二元醇和聚己内酯二元醇以重量比为1:(2-4)混合组成;所述二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二环己基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学组件侧边及端面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第一预聚体、硅烷偶联剂和聚四氟乙烯的混合重量比为(12-15):(2-3):1;所述成盐剂为三乙胺。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光学组件侧边及端面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改性填料,通过如下步骤改性制备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光学组件侧边及端面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消泡剂为聚醚嵌段型消泡剂和/或有机硅类消泡剂;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类流平剂和/或有机硅类流平剂;所述光稳定剂为光稳定剂1084和/或光稳定剂am-101。

10.一种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成型工艺制得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组件本体,所述组件本体上表面的四周边缘设置有第一阻光油墨层,组件本体三个侧边的端面均设置有第二阻光油墨层;所述组件本体为导光板、导光膜、扩散板或增光板。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显示面板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光学组件侧边及端面的成型工艺。该光学组件包括组件本体,组件本体上表面的四周边缘设置有第一阻光油墨层,组件本体的三个侧边端面均设置有第二阻光油墨层;组件本体为导光板、导光膜、扩散板或增光板;第一阻光油墨层由黑灰阻光油墨经涂布后固化制得,第二阻光油墨层由白灰阻光油墨经涂布后固化制得。本申请制得的光学组件能防止光源从除入光侧外的三侧边漏光,且能防止光源从光学组件的上边缘漏光,应用封装制得的显示面板周边不易出现边缘亮边亮线的问题,减少漏光和光损情况,提高光能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黄爱群,张佳奕,徐大良,程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元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