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21983发布日期:2024-05-17 12:52阅读:9来源:国知局
定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


背景技术:

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通过由环形线构成的输送部件输送转印件,利用辐射热对转印到转印件的未定影调色剂像进行加热熔融。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4897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在此,作为在以非接触的方式对纸张等记录介质的正面进行加热的加热部中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部,使用了与记录介质的背面接触的输送部的情况下,输送部随着加热部的运转而逐渐被加热,通过被加热的输送部,记录介质的背面被加热。而且,在加热部的运转初期和加热部的运转继续时,由于记录介质的背面通过输送部加热的程度不同,因此存在加热部的加热温度的控制变得复杂的情况。

3、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与在使正面与加热部相对的同时输送记录介质时记录介质的图像区域内的背面与装置的结构部接触的情况相比,减少从记录介质的背面受到的热的影响。并且,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与定影有图像的记录介质的背面与装置的结构部接触的结构相比,减少记录介质的背面的被定影的图像所受到的热的影响。并且,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与在使正面与加热部相对的同时输送记录介质时不对记录介质的背面吹送风的无风状态的结构相比,减少从记录介质的背面受到的热的影响。并且,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与在使正面与加热部相对的同时输送记录介质时记录介质的前端侧不被保持而处于自由状态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从记录介质的背面受到的热的影响,并输送至加压部。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本发明的第1方式是一种定影装置,其具有:加热部,其以非接触的方式对记录介质的正面进行加热;输送部,其使所述正面与所述加热部相对的同时输送所述记录介质;以及维持部,其以如下方式维持非接触状态:通过所述输送部,以如下的背面成为该非接触状态的方式输送所述记录介质,该背面是与所述正面相反的一侧的背面、且是在所述正面形成有未定影图像的图像区域内的背面。

6、本发明的第2方式是一种定影装置,其具有:加热部,其以非接触的方式对记录介质的正面进行加热;以及维持部,其以如下方式维持非接触状态:以位于如下的记录介质的与所述正面相反的一侧、且定影有图像的记录介质的背面成为该非接触状态的方式输送所述记录介质,其中,该记录介质使所述正面与所述加热部相对的同时被输送。

7、本发明的第3方式是第1方式或第2方式的定影装置,其具有:加压部,其位于所述加热部的下游侧,并且该加压部对通过所述加热部被加热的所述记录介质进行加压;以及输送部,其使所述正面与所述加热部相对的同时输送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加热部至到达所述加压部为止,所述输送部保持所述记录介质而进行输送。

8、本发明的第4方式是第1方式至第3方式中任一方式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维持部是向所述记录介质的背面吹送空气的送风部。

9、本发明的第5方式是一种定影装置,其具有:加热部,其以非接触的方式对记录介质的正面进行加热;输送部,其使所述正面与所述加热部相对的同时输送所述记录介质;以及送风部,其向通过所述输送部输送的记录介质的背面吹送空气。

10、本发明的第6方式是第4方式或第5方式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送风部是被设置成送风口仅与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背面相对、不与所述正面相对的送风部。

11、本发明的第7方式是第4方式至第6方式中任一方式的定影装置,所述送风部是被设置成包含比所述加热部靠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的送风部。

12、本发明的第8方式是第7方式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热部具有反射板,所述反射板包含位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的上游侧反射板,所述送风部是包含相比于比所述上游侧反射板靠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更上游侧而形成送风区域的送风部。

13、本发明的第9方式是第3方式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维持部是向所述记录介质的背面吹送空气的送风部,所述加压部与所述加热部之间的距离被设定成比所述加压部与所述送风部之间的距离小。

14、本发明的第10方式是第9方式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热部包含加热源,所述加压部与所述加热源之间的距离被设定成比所述加压部与由所述送风部形成的送风区域中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下游端之间的距离小。

15、本发明的第11方式是第1方式、第3方式至第10方式中任一方式的定影装置,其具有保持部,所述保持部被包含于所述输送部,该保持部至少保持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侧。

16、本发明的第12方式是第4方式至第10方式中任一方式的定影装置,其具有通气部,所述通气部具有多个通气孔,该多个通气孔使从所述送风部朝向所述记录介质的背面吹送的空气通过。

17、本发明的第13方式是一种定影装置,其具有:加热部,其以非接触的方式对记录介质的正面进行加热;加压部,其对通过所述加热部被加热的所述记录介质进行加压;输送部,其使所述正面与所述加热部相对的同时将所述记录介质输送至所述加压部;以及保持部,其被包含于所述输送部,该保持部至少保持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侧。

18、本发明的第14方式是第13方式的定影装置,妻子,所述保持部保持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侧和后端侧。

19、本发明的第15方式是引用第3方式的第11方式、第13方式、第14方式中任一方式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压部具有:加热部件,其配置在相对于所述加热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该加热部件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加热;以及加压部件,其在与所述加热部件之间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加压,该加压部件在外周面形成有供所述保持部进入的凹部。

20、本发明的第16方式是第15方式的定影装置,其具有:被抵接部,其设置于所述加热部件;以及抵接部,其设置于所述加压部件的相对于所述凹部的轴向外侧,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被抵接部抵接而保持所述加热部件与所述加压部件之间的轴间距离。

21、本发明的第17方式是第3方式、第13方式至第16方式中任一方式的定影装置,所述加热部与所述加压部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比所使用的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小的距离。

22、本发明的第18方式是第1方式至第17方式中任一方式的定影装置,其中,使干式调色剂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

23、本发明的第19方式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图像形成部,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第1方式至第18方式中任一方式的定影装置,其使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的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以及翻转机构,其使通过所述定影装置定影有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正面和背面翻转。

24、发明效果

25、根据所述第1方式,与在使正面与加热部相对的同时输送记录介质时记录介质的图像区域内的背面与装置的结构部接触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从记录介质的背面受到的热的影响。

26、根据所述第2方式,与定影有图像的记录介质的背面与装置的结构部接触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记录介质的背面的被定影的图像所受到的热的影响。

27、根据所述第3方式,能够从加热部至设置于加热部的下游侧的加压部为止,保持所述记录介质而进行输送。

28、根据所述第4方式,与在使正面与加热部相对的同时输送记录介质时记录介质处于自由状态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从记录介质的背面受到的热的影响。

29、根据所述第5方式,与使正面与加热部相对的同时输送记录介质时设成不向记录介质的背面吹送空气的无风状态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从记录介质的背面受到的热的影响。

30、根据所述第6方式,与使用以送风口与记录介质的正面相对的方式设置的送风部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紊乱。

31、根据所述第7方式,与送风部设置于比加热部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靠下游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在记录介质输送到加热部之前使记录介质的姿势稳定。

32、根据所述第8方式,与送风部设置于比划分加热部的加热区域的上游侧反射板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靠下游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在记录介质被加热之前使记录介质的姿势稳定。

33、根据所述第9方式,与将加压部与加热部之间的距离设定成比加压部与送风部之间的距离大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不使加压部中的记录介质的温度降低而向加压部输送记录介质之前,使记录介质的姿势稳定。

34、根据所述第10方式,与将加压部与加热源之间的距离设定成比加压部与送风区域的开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大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不使加压部中的记录介质的温度降低而向加压部输送记录介质之前,使记录介质的姿势稳定。

35、根据所述第11方式,与记录介质的前端侧不被保持而处于自由状态的结构相比,能够稳定地输送记录介质,并且能够减少从记录介质的背面受到的热的影响。

36、根据所述第12方式,与从送风部吹送的空气不通过通气孔而直接碰到记录介质的背面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空气不均匀地碰到记录介质的背面。

37、根据所述第13方式,与在使正面与加热部相对的同时输送记录介质时记录介质的前端侧不被保持而处于自由状态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从记录介质的背面受到的热的影响,并且能够输送到加压部。

38、根据所述第14方式,与在使正面与加热部相对的同时输送记录介质时保持部仅保持记录介质的前端侧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小记录介质的前端侧与加热部之间的距离跟记录介质的后端侧与加热部之间的距离的偏差。

39、根据所述第15方式,与在未形成有凹部的加压部件与加热部件之间对记录介质进行加压的结构相比,在对记录介质进行加压时,保持部不易被干扰。

40、根据所述第16方式,与在未保持轴间距离的加压部件与加热部件之间对记录介质进行加压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对记录介质进行加压的压力的变动。

41、根据所述第17方式,与加热部与加压部之间的距离比所使用的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长的情况相比,记录介质的后端侧的姿势稳定。

42、根据所述第18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使用干式调色剂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画质降低的定影装置。

43、根据所述第19方式,与通过不具有所述第1方式至所述第16方式中任一方式的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图像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形成于记录介质的背面的定影完毕的图像熔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