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光学扫描组件的复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115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光学扫描组件的复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一般说来,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复印纸上复印原稿的静电照像复印机,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复印机是装有复印纸传送机构,带有一种光学扫描组件的双操作周期复印机。
一般讲,在这种静电顾象复印过程中,将一个光电导部件充电至一个基本均匀的电位,使其易于感光。该光电导表面的充电部分,被曝光成要复印的原稿的亮像,这就在光电导部件上记录了一个包含在原稿中的信息领域相对应的静电潜影。在静电潜影被记录在光电导部件以后,该潜影被一种靠摩擦电而吸附到载体上的色粉显影,该色粉被从载体上吸引到静电潜影上,形成一个色粉影像,该影像然后被转移到复印纸上。此后,该色粉像以影像的形式永久地被固定在复印纸上。
一般讲,有关光电导部件的充电曝光、显影、转影、清洁和消电各种装置是由分别的装置处理的,如果各种单独的装置可以被组合成双份功能的话,则复印机的复杂性和与之相联系的成本可能会显著降低。在此之前,为了实现上述简化,进行了各种尝试。特别是,已经为使用电导鼓的静电照复印机设计了多种组合装置。
美国专利3,637,306(Cooper)公开了一种使用组合的显影/清洁装置的静电照像复印机,该组合装置在复印工序的适当时间,可以执行两种功能的一种功能而进行操作。该装置是一种磁性刷子显影装置,在系统中,既可以作为显影器、双可以作为清洁器。
美国专利3,647,293(Queener)也描述了一种组合显影清洁装置,其磁性刷子在系统中既作为显影器、又作为清洁器。在显影状态中,该装置载体上的色粉被吸引到光电导层上,当用于清洁状态时,刷子旋转,该显影清洁组合装置对着光电导层刷,清除残留在光导层表面上的色粉。
美国专利4,087,170(Sawaoka等人)公开了一种具有可以旋转光电导鼓的静电复印机。该复印机包括充电/转移、曝光/消电、以及显影/清洁装置。在这个鼓的第一次旋转期间,充电、曝光和显影起作用。在第二次旋转期间,实现转移、消电和清洁。该充电/转移装置执行充电和转移的功能,该曝光/消电装置执行曝光和消电的功能,以及该显影/清洁装置执行显影和清洁的功能。
美国专利4,372,669(Fantuzzo等人)描述了一种类似的设备,该设备将用作成像表面的充电导鼓替代成一个在重复循环通道中移动的光电导带。
以上描述的复印设备,特别是美国专利4,372,669(Fantuzzo等人)围绕成像表面将两种功能组合成具有同样功能的一种装置中,经济地制造出复印设备。另外Fantuzzo等人的专利中,能够利用顶部纸通道,把复印纸从复印机最“脏”的位置上移开(所谓最“脏”的位置是指显影器和清洁器箱),因而可以使复制品的复制,得到最浅的底色和最低限度的污染。但是,在Fantuzzo等人描述的复印设备中却存在着下列缺点,因为该设备有一个移动的台面,在不增加台面移动速度的情况下,要显著增加复印速率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台面速度增加了,在复制大而重的,诸如字典和其他大书,原稿时,由于该台面的操作惯性,则要求该台面扫描机构的机械另外承受非常大的负荷,从而增加了成本。进一步说来,如果扫描台面移动速度太快,这会使复印人员感到处于一种不安全的条件下,因而不愿意使用这种复印机。因此,存在着一种要求,即在不增加复印机台面扫描速度情况下,去增加复印机的复印速率。正如Fantuzzo等人的美国专利4,372,669中所描述的那样。另外,Fantuzzo等人的复印设备提供了一个比较长的转移区,在转移区中复印纸在其行程的大部分与光电导带接触,这可以导致充在光电导带上的静电泄放到复印纸上,因而降低了转移效率,和降低了在复印纸上形成的影像的密度。因此,在这样一种复印设备中,要求提供一个短的转移区。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静电照像复印设备,该设备是利用光电导带型式的,每复印一份复印件,该光电导带完成两个操作周期。该设备包括一个透明的取像台面,并在取像台面与光电导之间配置一个光学扫描组件。该光学扫描组件中包含有复印纸对准辊,该对准辊从位于扫描位置端点的供纸机构中,拾取单张的复印纸,并在光扫描组件器扫时,将复印纸返回到扫描位置的起始点附近,其中复印纸的前沿被按时地输送到光电导带上相对于已显影的色粉影像的前沿,然后将色粉影像转移到复印纸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殊方面中,该光电导带有一部分通道与取像台面分开一定间隔,并平行于取像台面。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该光扫描组件包括一个组合的充电/转移电晕发生装置,在第一次操作周期中,对该光电导带均匀地充电,先成像,然后在第二个操作周期中,把光电导带,已显影的充电色粉,转移到复印纸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说的光电导带被支撑在两个支撑辊之间,一个辊在扫描位置的起始端,另一个在扫描位置的终端。其中复印纸与其上面存在有色粉影像的光电导带同步传送,在扫描位置的起始端附近,围绕着光电导带支撑辊转移色粉影像,因此提供了一个短的色粉转移区。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该光学扫描组件包括一个将原稿照在取像台面上的顾明光源,和将原稿的光像聚会到光电导带的充电部分的装置,并具有电晕产生装置的聚会装置,和根据扫描方向安装在光扫描组件上的复印纸对准辊。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情况中,有一些装置,用来在光学扫描组件的扫描取像台面时,移动取像台面和光电导带。这一特点的一个特殊方面是,在光学组件沿扫描方向以一定的速度扫描的同时,台面将以同一给定速度,沿与扫描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与此同时,光电导带沿相反于扫描方向的方向,以两倍于给定的速度移动,使取像台面与光电导带之间,在成像期间彼此相对不动。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情况中,提供一个组合的显影/清洁装置,它在光电导带通过该组合装置的第一个操作周期期间,将一个静电潜影显影,并在色粉影像被转移到复印纸上以后,在第二个操作周期期间,清除残留的已充电的色粉。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情况中,提供一种在不增加台面扫描速度情况下,提高复印速率的静电照像复印设备。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情况中,提供一种静电照相复印设备,该设备具有比较短的转移区,而该转移区具有最高的转移效率。
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光学扫描组件的静电照像复印机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以最佳方式工作的复印设备的,简化了的剖视图。其中光学扫描组件在扫描位置的起始端,取像台面在原始位置。
图3是图2中说明的最佳实施例的简化剖视图,其中光学扫描滑架在扫描位置的终端,取像台面也在扫描位置的终端,在光学扫描滑架上的对准辊已拾取一张复印纸。
图4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一个简化图,其中光学扫描滑架已返回到转移位置,取像台面已返回到原始位置,并且由光学扫描组件拾取的复印纸与在光电导带上的像同步传送,以便转移色粉影像。
图5和图6说明用于驱动该光扫描滑架的,和该取像台面的驱动机械的可选择的方案。
现在参考根据本发明的静电照像复印设备的最佳实施例描述本发明。
附图示意性地描述了包含有本发明技术特征的静电照像复印机的各种部件。在附图中和说明书的同一个参考号码,自始至终用于表示同一个部件。从下面的论述显然可以看出;这些技术特征同样可以广泛适用于各种各样的静电照像复印机,而不局限于在这里所描述的特定实施例的应用。
现在参考附图1,如图所示,该静电照像复印机使用一个在导电基质上喷镀而成的光电导表面的光电导带10。更为可取的是该光电导表面是由一种用铝合金制成的,具有导电基质的固有光电导体构成的。光电带10沿箭头12方向移动,以连续地推进光电导表面的位置,从而完成其移动路径上有关的程序的处理。辊14、16和18保持光电导带10具有适当的张力。辊14与驱动机20相连,辊16和18被安装在适宜的轴承上自由旋转,起到一个托辊的作用。电动机20驱动辊14去带动光电导带10朝箭头12的方向移动。
一件原稿22面朝下,放置在透明的台面24上。台面24安装在一个框架26上,框架26可以如箭头27指示的那样在水平方向复往运动。光电导带10在一个重复循环的途径中移动,为了复印出一件原稿的复制件,光电导带10通过重复循环的途径,完成两个完整的操作周期。
在第一个周期中,光电导带被均匀地充电,台面上的一件要复印的原稿被曝光,并产生静电潜影,在组合的显影/清洁装置50中用带电的色粉显影。在第二个周期中,存在于光电导带上的色粉影像,以影像的形式被转移到复印纸上,并且将光电导带再次返回到组合的显影/清洁装置50中,清洁残余色粉,为下一个成像周期作准备。如在图1中所表示那样,在成像阶段期间,该台面向左扫描,同样光电导带也向左移动,而光扫描组件则向右移动,趋向扫描位置的终端。在第一个操作周期期间,随着光电导带10的移动,在扫描方向上向右移动的光学组件下面的光电导表面的连续区段,被电晕发生器42充电,电晕发生器42设置在“U”形屏蔽罩40之中,“U”形屏蔽罩具有一个朝着充电导带10的光电导表面的开口。电晕发生器均匀地对充电导带10的表面充电至比较高的电位。在电晕发生器42均匀地充电之后,随着取像台面向左移动,利用光源44,光电导带紧接着对着在取像台面上逐渐增加的原稿影像部分曝光。光源可以是一个细长的钨丝灯泡44和反光镜46,以便使光线从光源44投射到随着该台面24向箭头27方向移动的面朝着透明的台面24放置的原稿22上。从原稿22上反射的光线被传送到由参考号码48表示的一束传输光纤上。传输影像的光纤48是一束梯度指数光学纤维。在1972年授与Kitano等人的美国专利3,658,407中描述了诸如这样的光纤。Kitano等人描述了一种由玻璃或合成树脂制造的光导纤维,这种光纤具有一种由其截面中心向外作连续地抛物线地变化的折射指数截面分布。每一根光纤起到一个聚焦透镜的作用去传输处于光纤一端,或光纤一端附近的部分影像;在一个交错二行阵列的光纤系统中,传输和聚焦一个完整目标的影像。这种光纤透镜以“SELFOC”的商品名称生产,这一商标是在日本注册的,归Nippon Sheet Glass ComPany,Limited所有。这种梯度指数透镜阵列在静电照像复印机中用来取代常规的光学系统。这些技术已经公开在1976年授与Hamaguchi等人的美国专利3,947,106中和1976年授与Tanaka等人的美国专利3,977,777之中。因此,上述专利的有关部分纳入到本发明公开之中。从原稿反射来的光线通过影像传输光纤,制送到光电导带10的光电导表面的充电部分,有选择地消除光电导表面上的充电电荷。这样,根据包含在原稿22中的信息,在光电导带10的光电导表面上记录了一个静电潜影。
而后,光电导带10将记录在光电导表面的静电潜影移动到一个由参考号码50指示的组合显影/清洁装置上。组合显影/清洁装置50包括一个显影辊47。显影辊47由一个固定在管状部件49内的细长的圆柱型磁体52所组成。电压源56与管状部件有电连接,使管状部件49加上约为50V到500V的编置电压。一个特别选择的电位电平是取决于该潜影的电位电平,和该底色范围的电位电平。在显影期间,编置电压介于底色电平和潜影电平之间。输送器58由具有许多叶片62的筒形部件60组成,朝着显影辊47输送显影材料。显影材料是由具有靠摩擦电吸附色粉的磁性载体组成的。显影辊47吸引显影材料。当管状部件49按箭头54方向旋转时,传递该显影材料使其与潜影接触,载体上的色粉被吸引到潜影上去。用这种方法,在光电导带10的光电导表面形成了一个色粉影像。螺旋搅拌器64将色粉与载体混合。管状部件49最好用非磁性材料例如用铝来制造,并具有粗糙的外圆周表面。磁性部件52最好用多磁极的钡铁氧体制造。一个配置片(未表示出)可用于确定管状部件49之间的间隙,显影材料是从这个间隙中通过的。这种间隙控制传递过去的,与记录在光电导带10的光电导表面的静电潜像相接触的显影材料的数量。这时在光电导带上已显影的影像准备传送到转移状态,在转移状态中,这个影像可以移到一张复印纸上。
继续参看图1,另外参看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的图2、图3和图4,更加详细地描述光学扫描组件的工作原理。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具有在扫描位置起始端的扫描光学组件,当复印机启动的同时,驱动光电导带10,以前面已指出的方式围绕着辊14、16和18移动,并且驱动在两个托辊35之间,沿箭头27方向移动的,固定在驱动带33顶运行部位的台面。同时,电动机34以往复移动的形式,驱动位于光学组件滑架32上的,并且固定在驱动带33下部运行部位的光学组件30。起初,光学组件以与光电导带的和上面载有要复印的原稿的取像台面的运行方向相反的方向向右驱动。当光学扫描组件相对于光电导带移动时,它一开始就对移动的光电导带的逐步增加部分充电,而且几乎是紧接着对扫描台面上的原稿的逐步增加的部分曝光。示于图2、图3和图4的最佳实施例中,一个取像台面24以给定速度,载着原稿22向左移动。该扫描光学组件以同样的给定速度向右移动。现在,如果光电导带以两倍的给定速度,以图2所示方向向左驱动,则在取像台面上要复印的原稿的逐渐增加的部分,相对于在其上成像的光电导带上逐渐增加部分,保持静止不动。从而在光电导带上得到一个待复印原稿的清晰的复制影像。
图3说明在扫描位置终端的光学扫描组件30和也在左边扫描位置终端的取像台面。当光学组件到达扫描位置终端时,复印纸输送器68动作,并把一张复印纸66从托盘中向着扫描光学组件上的对准辊36推出。最好的复印纸输送器68包括一个可旋转的,安装在一个圆筒上的并具有多个向外申着,分开排列的挠性爪所组成。每个爪的自由端逐次拾取托盘70中最上面一张复印纸66。与复印纸输送器动作的同时,在扫描光学组件上的对准辊36也动作,精确地夹住由复印纸输送器已经输送过来的第一张复印纸66的前沿。只要复印纸66的前沿被对准辊36夹住,则取像台面24可以分别按图3中箭头所指示的方向移动,返回到其扫描的起始位置或原有位置。同时,该扫描光学组件按图3所示方向被驱动到转移位置。
与扫描光学组件获取复印纸托盘中最上面一张复印纸的同时,其全部光电导带上的连续成像部分在显影/清洁装置50中,以前面所描述的方式连续地显影。当扫描光学组件返回到如图4所示的馈纸和转移位置时,对准辊36再次动作,并且复印纸66通过馈纸滑道38馈送,以便准时的使复印纸的前沿与在光电导带上的色粉影像的前沿相吻合。对准辊36馈送复印纸到转移位置的同时,光电导带以相同的速度被输送到转移位置上。另外,如进一步结合图4说明的那样,由对准辊36输送的复印纸66,与光电导带正好在光电导带绕在辊14之前相接触,以提供一个短的转移区。由电晕发生装置42对与光电导带相接触的复印纸的背面进行离子喷雾,这些离子把光电导带上的色粉影像吸引到复印纸上来。在转移之后,复印纸与光电导带10一道移动一段非常短的距离,直至当光电导带绕过辊14时,纸的捲轴力使复印纸与光电导带分离。当复印纸与光电导带10分离后,复印纸被输送到一个由参考号码16指示的一个保险装置上,该装置包括辊78和80。复印纸通过施加有压力的辊78和80之间,使色粉影像永久地固定在复印纸上。此后,出口辊84按箭头86方向传输复印纸到一个复印纸收集器38中,以便一段时间以后,由复印人员将复印纸从复印机中取走。应该注意,一旦复印纸的尾沿通过转移区,则该复印机立即可以按下一个复印周期工作,因为光电导带10的清洁增强段立即靠近该电晕发生装置和光学系统。现在,该扫描光学组件可以移到如图2所示的扫描位置起始端。
色粉影像转移到复印纸66上以后,光电导带上可能留有一些未能转移到复印纸上的色粉。这些色粉,在前面所描述的光电导带通过该复印机的第二个操作周期中,由组合的显影/清洁装置予以清除。在第二个操作周期期间,电压源56使管状部件49加上编置电压,产生一个高于该潜影电位的电位。因此在清洁期间,电压源56给管状部件49加编压,使其电位在幅度上高于第一操作周期中的显影电位。用这种方法把色粉吸引到附着于筒形部件49的载体上来。因此,将残余色粉从光电导表面清除干净,并返回到该组合的显影/清洁装置,以便接着使用。
从光电导带10的表面清除了残余色粉之后,任何遗留在光电导表面的残余电荷,可以用来自一个光源90(见图1)的光线照射光电导表面的方法予以清除。
简单地概括说明从图2开始的用图加以说明的最佳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开始时,扫描光学组件以静止的状态处于取像台面左边的扫描位置的起始端,而复印选择器则处于启动状态。同时,该扫描光学组件以给定的速度向右驱动,而取像台面以同一给定速度向左驱动,与取像台面分隔配置,并与之平行的光电导带以两倍的给定速度向左驱动。在扫描期间,该相对速度能使取像台面,以及台面上的任何原稿相对于移动的光电导带10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整个原稿被扫描过以后,该光学组件到达如图3所示的扫描位置的终端静止不动。此时,光电导带的成像部分将通过显影/清洁组合装置,以便给这样形成的静电潜影显影。随着扫描光学组件到达扫描位置的终端,供纸机构启动,储纸托盘中最上面的一张复印纸朝着对准辊输送,该对准辊的两个辊之间的间隙,精确地夹获一张复印纸的边缘,一旦该复印纸被光学扫描组件夹获,则该光学组件重新向左驱动以便传送纸,和到达转移位置,而取像台面则返回到右面原来位置。现在对准辊起到了复印纸输送辊的作用,启动该对准辊,因而复印纸的前沿与光电导带上的显影影像的前沿同步地输送。在这个位置上,光学扫描装置上的电晕发生装置作为一种转移电晕光电装置,将影像转移到复印纸上。然后,该复印纸被输送到保险装置上,当复印纸的后缘通过了转移位置时,光学组件可以返回到扫描位置的起始位置。
另一方面,在如上所述的最佳实施例中,当论及以相同速度,相反方向驱动的取像台面和扫描光学组件,以两倍的速度在取像台面方向上驱动的光电导带时,人们可以理解到,取像台面和扫描光学组件的速度是可以改变的,以使得在扫描/成像功能期间,台面上要被复印的原稿的逐渐增加部分的相对速度对在其上成像的光电导带的逐渐增加部分保持相对静止。关于这一点,例如光电导带以速度X移动。和光学组件以速度Y移动(Y小于X),则该台面的速度应为X-Y。总而言之,必须维持的关系是光学扫描速度和台面速度之和等于光电导带的速度。
图5和图6表示已一般地表示在图1中可供选择的台面和扫描光学组件的驱动机构对光电导带的驱动机构。在图5表示的机构中,台面和扫描光学组件是以相同的速度,不同的方向驱动的。作为一个固定的主动齿轮96,它可以用任何适当的方式诸如电动机34推动,使它按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样,它驱动装有台面支架26的齿条92向左移动。同时,通过装有光学组件的齿条94推动光学组件90向右移动。同样,在图6中,利用一个大的主动齿轮98,驱动台面支架26,利用安装在同一个轴102上的小主动齿轮100,来驱动光学组件向右移动,两个部件的相对运动速度可以按要求调整。如图所说明的那样,台面的速度高于光学组件的速度。
在已说明过的机械结构中,各部件的传动机构,已就有关通过一些适当的控制器,用以推动扫描光学组件,光电导带以及成像台面的单独电动机作过一般的说明。人们可以理解,特殊的驱动机构不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它可以由现有技术中任何众所周知的,可以利用的方式实现。重要的是在成像和转移操作期间,以准确的时间关系,驱动光电导带,台面和光学组件,以获得必要的同步。
因此,根据本发明已经提供了一个新颖的静电照像复印设备。进一步说来,提供了一种具有比较短的转移区,以保证最高的转移效率的复印设备。此外,所描述的复印设备,在不增加台面移动速度的情况下,提高复印的效率。而且,利用了在公开的复印设备中所指出的,顶部复印纸通道,它具有提供从第一页到第末页一组原稿的复印,并且能不用反转器从第一页到第末页收集这些排序的原稿复印件的能力。
涉及到本说明书中的一些专利公开,具体地和总地包括到参考文献中。
另一方面,结合参考一个特殊的实施例描述的本发明,可以做出许多可供选择的方案,修改方案和各种各样的方案,这对于这一技术领域
中的专业人员讲,是明显的。例如,与在最佳实施例中,业已指出的设备,可以作为在逐张复印在成像台面上的原稿的同时,应当理解到,用改变成像台面、扫描光学组件和光电导带的各种速度,可以得到取像台面上的像沿扫描方向上的放大复制。因此,本发明打算包含所有这些改变和修改,因为这些都可以落入附加权利要求
的精神和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个静电照像复印机,包括一个用于支撑被复印的原稿的透明取像台面,一个配置在所说的取像台面下面,安排在一个往复循环途径中移动的,每次复印完成两个操作周期的光电导带,一个配置在所说的取像台面和所说的光电导带之间的光学扫描组件,它包括用于从扫描位置的起始端到扫描位置的终端,扫描所说的取像台面,把所说的台面上的原稿的影像复制在所说的光电导带上的装置,用充电的色粉将所说的像,显影在光电导带上的装置,所说的光学扫描组件还包括复印纸对准辊,一个在扫描位置终端的复印纸输送器;一个在所说的光学扫描组件处于扫描位置终端时,所说的复印纸输送器向所说的对准辊输送一张复印纸的装置;一个使光学扫描组件回到扫描的起始位置的装置,一个按同步的时间关系将所说的光学组件中的所说的复印纸的前沿输送到与所说的光电导带上的色粉影像前沿接触的装置;和一个将所说的色粉影像从所说的光电导带转移到所说的复印纸上的装置。
2.在权利要求
1的复印设备中,所说的光电导带有一部分途径与取像台面隔开一定距离,并与之平行。
3.在权利要求
1的复印设备中,所说的光学扫描组件进一步包括一个组合的充电/转移电晕发生装置,用以在成像之前对光电导带均匀地充电,并逐步地将在光电导带上已曝光的影像中的带电色粉静电转移到复印纸上。
4.在权利要求
3的复印设备中,所说的光学扫描组件进一步包括一个光源,用以照射在取像台面上准备复印的原稿上,和一个设备,用以将原稿的光像聚焦到所说的光电导带上已充电部分,所说的聚焦装置,电晕发生装置以及复印纸对准辊沿扫描方向按这个顺序被安排在所说的组件中。
5.权利要求
1的复印设备进一步包括一个装置,它在所说的光学组件扫描所说的取像台面时,移动所说的取像台面和所说的光电导带。
6.在权利要求
5的复印设备中,在成像期间,所说的光学组件在扫描方向上扫描,所说的台面沿与扫描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而所说的台面沿与扫描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而所说的光电导带则以给定的速度,沿与扫描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所说的台面和光学组件的合成速度等于给定速度,而因此在成像期间,所说的取像台面与所说的光电导带之时彼此没有相对运动。
7.在权利要求
5的复印设备中,在成像期间,所说的光学组件以给定速度沿扫描方向扫描,所说的台面以同一给定速度沿与扫描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而所说的光电导带则以两倍于给定的速度沿与扫描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而因此,在成像期间,所说的取像台面与所说的光电导之间彼此没有移动。
8.在权利要求
1的复印设备中,所说的将像显影在光电导带上的装置,包括一个显影/清洁组合装置,在其中,第一周期期间,所说的光电导带被均匀地充电,被曝光成取像台面上的原像,并用带电的色粉显影;在第二个周期中,色粉被转移到复印纸上,光电导带上的残余色粉被清除。
9.在权利要求
5的复印设备中,所说的光电导带被支撑在两根支支撑辊之间,一根靠近扫描位置的起始端,一根靠近扫描位置的终端,其中复印纸与光电导带同步输送,以便在围绕扫描位置起始端附近的支撑辊的光电导带上转移色粉,从而提供一个短的色粉转移区。
10.在权利要求
1的复印设备中,所说的显影/清洁装置包括一个可旋转的固定的管状部件和一个静止地装在管状部件内部,并与之有一间隔的磁性部件。
11.在权利要求
1的复印设备中,用以将所说的像显影在所说的光电导带上的设备包括一个显影/清洁装置,设置在不是所说的取像台面下面的那个光电导带的部分循环途径附近。
12.用于在静电照像复印设备中的光扫描组件扫描要复印的原稿,所说的组件包括一个照射原稿的光源,一个聚焦原稿光像的装置,一个由电晕发生装置和一个复印纸对准装置,所说的聚焦装置,电晕发生装置以及复印纸对准装置在扫描方向上,按这个顺序被安排在组件中。
13.在权利要求
12中所说的光学扫描组件中,所说的复印纸对准装置包含一对对准输送辊,和复印纸输送滑运道一起,以便在电晕发生装置之下面的辊输送复印纸时,导引复印纸。
14.在权利要求
12的复印设备中,所说的聚焦装置包括一列传输光的光导纤维,它们以细长束的形式被安排在扫描方向的横向上。
专利摘要
一个具有两种操作过程的,在其中具有一个被安排成在循环途径中移动的光电导带的静电照像复印机,包括一个透明的取像台和一个置于该取像台面与光电导带之间,用以扫描取像台面的光学扫描组件,该组件包括一个复印纸对准辊,它在扫描位置终端夹住复印纸的前沿,并将复印纸返回到扫描位置起始端附近的转换位置,与光电导带上已显影的色粉影像前沿同步输送复印,该光电导带由一根支撑辊支撑,因而提供了一个短的转移区。
文档编号G03G15/28GK85105614SQ85105614
公开日1987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1985年7月23日
发明者J·范图索, E·R·蒙凯班恩, H·R·帝尔 申请人:施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