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的再现方法

文档序号:97396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的再现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用激光聚焦在光记录媒介(光盘)上,使记录信号再现的方法。
关于在光盘表面上敷设一层记录材料,用激光聚焦,记录並再现信号的研究,总是希望能实现大容量,高密度信息的存储。但是,记录密度受激光波长的限制。如图2所示,信息记录在光盘的U型槽1上,即使激光聚焦在折射界限内,为了充分减少邻近槽之间产生的串扰,两槽的间隔(轨迹间距)约为激光波长的2倍。图3是V型槽,以斜面2作为信息记录面的光盘。V型槽峰与峰之间的间隔也和U型槽一样,约为激光波长的2倍,才能减小邻近斜面的串扰。也就是说,V型槽比U型槽的轨迹间距可以缩小一半,记录密度可以增加一倍。(M.Nagashima;Applied Physics Letters Vol.42,P.144 1983年)光盘上记录並再现信息用的光源,是采用小型可直接调制的半导体激光器。为了保证记录用高功率激光器的实用寿命,如图4所示发光面3,及发光图形4为椭圆形,振荡波长为0.8μm,激光功率大约为25mw,为了在光盘上使光聚焦成圆形光点,需要扩大椭圆形的短轴(L),使其整形略成圆形光束。图5为记录再现信息的光学系统。从半导体激光器5射出的激光,通过准直透镜6成为平行光;再通过由两个棱镜组成的光束放大器7,就成为略呈圆形光束。这一激光束再通过偏光光束分离器8, 1/4 波长片9,由物镜10聚焦在光盘记录面11上。而反射光,再一次通过物镜10, 1/4 波长片9,在偏光光束分离器8上被反射,而与入射光分开,通过透镜12而会聚,在反光镜13上被反射的激光束,在检测器K上形成焦点,用作焦点控制。而未经反光镜13反射的激光束,由检测器M接收,作为信息再现和跟踪控制。
反射光束形状和光检测器M的形状,如图6,图7所示。图2中U型槽光盘再现用图6的光检测器。在光检测器14,15上接收光束16的光量,以其光量相等进行跟踪,以其光量和作为信息再现。如图3所示V型槽光盘的再现,是用图7的光检测器17,18,在V型槽斜面跟踪时,V型槽有微小摆动,从17,18接收的光量差中去除摆动频率后,再控制跟踪。
由于光束需要整形,光学系统的光能传递效率不超过40%,而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光功率为25mw,光盘上的功率就只有10mw。例如使用记录材料为TeOX(T.Ohta,et al.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Vol53、P8497 1982年,和、M.Takenaga et.al.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Vol 54 P5376 1983年)用波长为0.83μm的半导体激光器作记录再现光于以说明如下对于U型槽使用数值孔径(NA)为0.5的物镜,而V型槽用NA0.6物镜,相当于0.5物镜的中央部分射入光束。光盘转速每分钟1800转,在半径75mm处(线速度为14m/See)记录再现,记录功率为8mw,再现功率为1mw,可以使频率为10MHz的信号(记录位长为0.7μm)达到C/N比为50dB(带宽30KHz)在处理高质的情报(如MuSE式高质量电视信号)时,就需要能够记录再现较高频率的信号。
V型槽与U型槽相比较,轨迹间距缩小一半,而记录密度为U型槽的2倍,但在轨迹方向上的线密度,两者还是相同的,能够记录再现信息的性质不变。现在先理解一下由光盘反射光束的动作,再说明激光波长和物镜的数值孔径,对线密度是怎样限制的。
如图8,物镜2将激光聚焦在光盘上,在它的入射光瞳上设一直角座标系(X-y),激光光束的振幅分布用A(X,y)来表示。在光盘记录面11上设直角座标系(ξ-η),ξ轴和η轴分别和X轴、y轴相平行。同时ξ轴为光盘半径方向,η轴为轨迹的切线方向,影响激光光点反射振幅的光盘上复数反射率的分布用R(ξ,η)表示,在光盘记录面11上设定一个周期,如令ξ方向为P,η方向为q,则R(ξ,η)可用傅里叶级数展开,如下式R(ξ,η)=ΣlΣm]]>Rlmexp{2πi( (l)/(p) ξ+ (m)/(q) η)}……(1)从光盘上发出的反射光,在物镜10的出射光瞳上设一直角座标系(u-v)u,v轴与x,y轴相一致。光盘反射光在出射光瞳上振幅分布用下式表示,E(u,v)=
Elm(u,v)Elm(u,v)=RlmA(-u+ (λl)/(p) f,-v+ (λm)/(q) f)……(2)这个式子具有以下意义光盘反射的反射光,可分成许多折射光Elm,各折射光与入射光A(x,y)属于相似形。其振幅的绝对值和相位,由R(ξ,η)的傅里叶级数的系数Rlm来决定。另外,各折射光的中心,在u轴方向只间隔 (λlf)/(p) ,v轴方向间隔 (λmf)/(q) ,式中f为物镜2的焦距。这些反射折射光互相重叠(互相干涉),而形成反射光的振幅分布E(u,v)。光强度为振幅绝对值的平方,反射光强度分布为I(u,v)=|E(u,v)|2……(3)为了计算线密度,复数反射率分布R(ξ,η)在η方向只取一次分布,ξ方向为了简便也一样。因此,(1)式(2)式化简为R(η)=∑mRmexp{2πi (m)/(q) η}……(4)E(u,v)=Σm]]>Em(u,v) ……(5)Em(u,v)=RmA(-u,-u+ (λmf)/(q) )在光盘记录面上,记录部分长度为 1/2 q(反射率r2),未记录部分(反射率为r1),以周期q而排列(如图9)。这时复数反射率R(η)用下式表示
(6)式的傅里叶级数的系数如下Rm=r1Sinc(πm)+ (r2-r1)/2 Sinc( (πm)/2 )……(7)式中函数Sinc(X)为 (Sinc(X))/(X) 。光盘在+η方向上以Vt移动时,复数反射率分布以
(η)表示,用下式表示(如图10)
(η)=Σm]]>
mexp{2πi (m)/(q) η}=R(η-Vt)……(8)由(4)式和(8)式可以求出随时间变化的傅里叶级数的系数如下
m=Rmexp(-2πi (m)/(q) Vt)……(9)以前的再现方法,如图6、图7所示,只接收反射光特定区域的光强度。现在用以前的方法说明线密度和再现信号的关系。
用图2U型槽方式说明如下将激光聚焦在光盘上的物镜(图8中10)的入射光瞳,出射光瞳和焦距f相等(NA=0.5),入射光由物镜射入,反射光如图6所示为半圆形,现在按园形考虑。图11上表示出射光瞳上的折射光E0(中心0),E+1(中心0+1),E-1(中心0-1)。图9、图10上的周期q只考虑小于激光波长入的2倍情况。这时在图11中,中心0和中心0+1的间隔,以及中心0和中心0-1的间隔比 1/2 f大。各折射光和入射光相似。因此各折射光的半径为 1/2 f。图11中E0的园和出射光瞳相同,其中B部分为E0和E+1相干涉,C部分为E0和E-1相干涉,A部分只有折射光E0存在。为简单起见,入射光振幅分布假定为A0B、C部分内各点的振幅EB和Ec可由(5)、(7)、(9)式求出如下EB={ (r1+r2)/2 + (r2-r1)/(π) exp(-2πi (Vt)/(q) )}A0Ec={ (r1+r2)/2 + (r2-r1)/(π) exp(2πi (Vt)/(q) )}A0…(10)这些光强度IBIc的时间变化成分,可由(3)式求出如下IB(t)=Ic(t)={ (r1-r2)/(π) Cos(2π (Vt)/(q) )}|A0|2…(11)式中r1、r2为反射率,作为实数,可以说在记录材料TeOx的记录部分只有反射率的变化,而相位和不记录部分一样无变化。但是以下把r1,r2作为复数,也是一样。在A部分的光,没有时间变化成分。B、C部分的面积为a= 1/2 f2〔Cos-1(λ)/(q) - 1/2 Sin{2Cos(-1(λ)/(q) )}〕……(12)BC部分和的再现信号S(t)如下S(t)= 2/(π) a(△R)|A0|2Cos(2π (Vt)/(q) )……(13)
式中△R=r22-r21其振幅随周期q的变化如图12。
信号的再现是0次折射光E0和+1或-1次折射光E+1,E-1相互干涉而产生,在不产生干涉时(q≤λ)(图11中没有B、C部分)。再现光没有时间变化。当记录材料为TeOx,激光波长为0.83μm时,如前所述,能够充分产生记录位长为0.7μm,(q=1.4μm)的信号(C/N比50dB)。这时再现信号的振幅,当入射光量为I0(I0=π( (f)/2 )2|A0|2),由(13)式可知等于0.186(△R)I0。
以下简单叙述V型槽的再现,物镜(图8中10)的入射光瞳,出射光瞳的直径为焦距的1.2倍(NA=0.6)。如图13入射光束20为椭园形,在光盘半径方向(X轴)的直径与焦距相等。在V型槽再现时,需要有效地利用光盘半径方向(X,ξ,u,轴方向)偏向的折射光(特开昭57-105828)如图9图10图11所示,取一次项是不充分的,需要像(1),(2)式那样用两个附加字l,m,函数进行计算。在出射光瞳面上如图14按二次项来考虑。但是信号的再现是依靠折射光相互干涉而产生,其原理相同。V型槽再现的部分是在图14中直线9的外侧(斜线部分)。如图14中的E00,E10为中心在V轴上排列的折射光。而中心在V轴方向移动的折射光为E01,E11在这区域中产生干涉而得到再现的信号。为了避开复杂情况,不记算l=-1 m=-1的折射光,如果线密度过高,就不产生干涉,也就不使信号再现,这同U型槽是一样的。
即使线密度受到限制,如果提高光盘的转速,也能拾取高频信号。也就是说,相同的记录位长,如加快轨迹的线速度,频率也能提高。但是记录材料的度是有限度的,即使加快了轨迹的线速度,为了记录还需要较高的激光功率,如前所述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光功率也是有限度的。为了提高光盘上的激光功率,就需要提高光学系统的传输效率。因此就要缩小入射激光束的扩大率,图15即表示这时物镜入射光瞳面上的情况。入射光束21是光轴上光强度1/e的部分。被聚焦在光盘上的激光光点如图16,在轨迹方向(η方向)完全变成长形椭园形,使线密度降低。没有显出线速度提高的效果,也不可能再现高频信号。以下根据上述情况,仍然以物镜上出射光瞳上折射光情况加以说明。
在图15中椭园光束其短轴长是物镜焦距f的0.5倍。为简单起见,只在椭园形内有均匀的光强分布|A1|2。这时光学系统的光传输效率可达到60%左右。如果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为25mw,在光盘上最多能集中15mw。如果使用记录材料TeOx直径为20Cm的光盘,转速为3600转/分。即可充分记录。在物镜的出射光瞳上,各折射光同入射光是相似形,具有相同的放大率。如图11采用一次项处理,在记录位长0.7μm(q=1.4μm),激光波长0.83μm时,折射光的形状如图17。相邻折射光中心间隔约为0.6f。没有干涉的区域,再现信号也没有时间变化。为了能够充分再现,就要求记录位长尽量大于1.4μm,在半径75mm处不超过10MHz(3600r.p.m)。也就是说即使提高传输效率,加快光盘转速,然而由于线密度降低不能记录再现高频信号。
在已有的技术中,记录位的长度被缩小,因此在物镜的出射光瞳面上,折射光中心互相离开而不产生干涉,也就不可能再现高频信号。
本发明采用了使轨迹切线方向的+1次或-1次折射光,同0次折射光强行干涉的方法,用检测器来接收干涉后的光。因此,解决了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能够记录再现高频信号的方法。从而能处理高质量的信息。
第一图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子的光学系统结构的截面图。第二图是U型槽光盘的侧视截面图,第三图是V型槽光盘的侧视截面图,第四图是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光图形的说明图,第五图是已有的光学系统的结构截面图,第六图以及第七图是已有各种方式中U型槽、V型槽光盘再生用光检测器的设置图,第八图是光盘再生原理的说明图,第九图以及第10图是记录面复数反射率分布的说明图,第11图依据已有方式而在物镜出射光瞳面上产生的折射光设置图,第12图,依据已有方式而产生的再生信号振幅频率特性的图表,第13图,V型槽再生用的入射光光束形状说明图,第14图,V型槽再生时物镜出射光瞳面上折射光设置图,第15图,高传输效率的入射光光束形状说明图,第16图,高传输效率时激光光点的形状图,第17图,高传输效率时的物镜出射光瞳面上的折射光设置图,第18图以及第19图,本发明实施例1中U型槽,V型槽光盘再生用光检测器的结构图,
第20图说明折射光方向的截面图,第21图,本发明实施例1中棱镜结构图,第22图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干涉领域的说明图,第23图,在本发明实施例1中,由强行干涉而得到的再生信号振幅频率特性的图表,第24图,本发明实施例1的再生信号振幅特性的图表,第25图,在本发明实施例1中,集中物镜外面光线镜头的其它实施例子的结构图,第26图,本发明实施例2的重要部分的结构图的截面图,第27图,本发明实施例2的再生信号振幅频率特性的图表,第28图,本发明实施例3重要部分结构的截面图,第29图,本发明实施例4的光学系统的截面图,第30图,本发明实施例4的物镜出射光瞳面的干涉领域说明图,第31图,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物镜出射光瞳面上折射光布置图,第32图,本发明实施例4的强行干涉领域的说明图,第33图,本发明实施例4中,由强行干涉而得到的再生信号振幅频率特性的图表,第34图,本发明实施例4的再生信号振幅的频率特性的图表,第35图,MUSE方式的高质量电视调频(FM)信号的说明图。
8-偏光光束分离器9- 1/4 波长片10-物镜11-光盘记录面
23-镜头24-棱镜25-反光镜26-半透半反镜27-透镜28-反光镜F.G.K-光检测器以下用实际例子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例中的再现光学系统。激光从X方向射入,其入射光学系统同图5中的例子相同,所以将偏光束分离器8以前的部分省略了。图中重要部分,同以前例中相同部分均使用统一编号。而略去说明,图1表示由光盘记录面11的反射光,箭头1为轨迹的切线方向。没有反射到物镜10的反射光,由透镜23会聚,形成平行光,经过棱镜24与物镜10的光轴平行。也就是说用凸透镜和棱镜可以维持物镜以外的反射光的可干涉性。物镜10内外的反射光,均通过 1/4 波长片9,在偏光光束分离器8上被反射同入射光分离。通过物镜10的反射光的一部分,在反光镜25上被反射,通过半透半反镜26,和物镜以外的反射光相干涉。用检测器F和G接收。通过物镜10反射光的残留部分通过透镜27以及反光镜28,会聚在检测器K上,与已有技术一样,被用作焦点控制。检测器F和G形状相同,对U型槽如图18,对V型槽如图19,跟踪控制同图6,图7一样。物镜10,透镜23,棱镜24,被装在一个镜筒中,可以同时进行焦点和跟踪控制。
再一次说明折射光的方向是如何表示的。记录面上周期为q,激光波长为λ时。则1次反射光的方向θ满足下式的关系Sinθ= (λ)/(q) ……(14)如图20所示,物镜10可以形成平行光,同光轴的距离被设计为
ob=fSinθ(
bc=f)……(15)一次折射光和在出射光瞳面上的光轴的距离为λf/q已由(2)式说明。
以U型槽为例,说明此实例中线密度的提高。透镜23的焦距和物镜10的焦距f相同,收集光盘半径方向0.75f,和轨迹切线方向上0.25f的矩形内的反射光,棱镜24有如图21所示的结构,光盘半径方向仍为0.75f,经两个棱镜后,反射光束直径被放大2倍,图1中若α=50°,由(14)式记录位长是激光波长的0.65倍(q=1.3λ),一次反射光的中心,沿透镜23的光轴方向射入。
图22为物镜10的出射的光瞳面,由透镜23集中,经棱镜24所放大的Q区域的反射光,与物镜10内R区域的反射光,在半透半反镜26上互相干涉,干涉区面积为0.33f2。
为简单起见,设入射光为均匀分布(振幅A0),Q区的反射光束直径增加2倍,所以振幅为12= 0.71]]>倍,Q区折射光振幅也是均匀地为0.71A0,与(10)(11)式相同,在半透半反镜26上干涉后的振幅EQR和光强度IQR分别如下式
EQR={ (r1+r2)/2 +0.71 (r2-r1)/(π) exp(-2πi (Vt)/(q) )}A0…(16)IQR={ 0.71/(π) (△R)Cos(2π (Vt)/(q) )}|A0|2……(17)信号振幅为0.095(△R)I0,因为R区的面积是0.33f2。一次折射光是半径为 1/2 f的园,与中心成α=50°角。而形成在轨迹切线方向为0.25f,光盘半径方向为0.75f的矩形。如果考虑R区的形状,在一次折射光与中心角大于33°,小于62°时,则R区的折射光,和0次折射光产生干涉。这个角度适用记录位长为0.56λ~0.91λ之间。在此范围以外,R区的0次和1次折射光不产生干涉,图23表示R区及Q区相干涉而再现的信号的振幅频率特性。
在图1的实施例中,出射光瞳面上V正区域用已有的方式。如图11,B区域光由检测器K接收。另外,出射光瞳面上V负区域光,采用图22所用的R和Q的相干涉方法。因而,图1例中所得到的再现信号的振幅,是图12的一半信号振幅和图23信号振幅的和。在图24中以实线表示,图中的虚线为已有方法的振幅(如图12)。在此例中当记录位长为0.87λ以上时比已有方式再生信号有所缩小,在以下时振幅加大频率特性有所改良。
图1中的透镜23,在轨迹切线方向l上,接收0.25f宽的反射光,相当于NA=0.125,这时使用一片透镜可以不计像差,而在光盘半径方向上需要接收0.75f宽的反射光,当NA=0.375时,恐怕要产生像差。因而,用3个边长为0.25f的正方形透镜排列起来,作为透镜用,如图25,就可不计像差。
对于V型槽光盘,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达到提高线密度的目的。
〔实施例2〕图26是实例2中的物镜部分。在轨迹切线方向上,物镜10的两侧,将物镜外的反射光维持其可干涉性而引出。增加透镜29和棱镜30。在物镜10的出射面上,在V轴的正负两侧设置如实例1一样装置。因此,再现信号的振幅为图23的两倍,其频率特性如图27所示。
现在来探讨采用图26透镜系统时的控制方法。跟踪控制与图1相同,利用半透半反镜26上的干涉光,焦点控制是在物镜的出射光瞳上使V轴方向正侧反射光同图1一样,在半反半透镜上产生干涉,将干涉光用透镜聚焦,由图1,图5中分为两半的检测器接收而实现。
记录位长达到0.55λ时,便能充分再现,激光波长为0.83μm,在半径75mm处,每分钟1800转情况下,15.5MHz的信号可以得到高质的记录和再现。
〔实施例3〕前两例中,为了将物镜外的反射光维持其可干涉性而导出,需要用透镜和棱镜的组合。用单一模式光缆传送波形也可维持可干涉性。因此,在图28中是采用单一模式光缆31,引导到再现光学系统的例子。使用方式与实例2相同。
〔实施例4〕本发明的实例4的光学系统如图29所示。在此例中,与以前三例有所不同,而由物镜内的不同折射光相干涉。激光束由X方向射入,入射光学系统同图5,所以在偏光光束分离器8以前部分被省略。图中重要部分,与以前例中相同的仍用同一编号,而将说明省略。图29是表示由记录面11出射的反射光,由偏光光束分离器8反射,从入射光路中分离出来的反射光中间,一半(半园形)经透镜32及棱镜33,聚焦在分为两半的检测器K上,用作焦点控制。检测器K上信号在以前是用于信号再现。残留的反射光(也是半园形),即图30中物镜出射光瞳面上的S区,T区,用三个反光镜34a,34b,34c在半反半透镜上相干涉,而由检测器F,G,(图18图19)接收。被用于跟踪控制,並作为本发明的再现信号的第二手段。
在记录面11上,为了会聚高功率激光束,而不扩大光束,像图15所示以椭园形射入,可以提高光学系统的传输效率。设入射光在图15中光束21内为均匀分布(振幅A1)。如果图5中光束直径增大2倍,光强密度为2倍,可得A1=2AO]]>的关系。以U型槽为例,研究此例中的线密度。记录位长为入时(q=2λ),物镜出射光瞳上反射光,如图31所示相互不重合,再现信号为零。但是在此例中能够让折射光E0E1相干涉,其图形如图32,干涉区W(斜线部分)的面积约为0.15f2,W区的振幅EW,光强度IW和(10)(11)式同样表示如下EW={ (r1+r2)/2 +2]]>(r2-r1)/(π) exp(-2πi (Vt)/(q) )}A0……(18)IW= 2/(π) △RCos(2π (Vt)/(q) )|A0|2……(19)
可以算出再现信号振幅为0.086(△R)I0,记录位长比λ短时,折射光E1中心远离E0中心,W区变小,使再现信号振幅变小。记录位长小于0.63λ时,一次折射光不射到物镜上,也不能再现,图33表示图32的W区上再现信号的振幅频率特性,实施例4的再现信号振幅频率特性是图12的一半和图33之和,如图34所示。
线密度与已有方式比较,没有多大变化,光盘记录面11的激光功率可提高,转速也可以加快。在以前得到C/N50dB,再现信号振幅为0.186(△R)I0的情况下,相当此例中q=1.87λ,转速为3600转/分,于75mm半径处(线速度为28m/Soc)用激光波长0.83μm时,可以记录再现高质量的18MHz的信号。
用图35所表示的频带信号,为MuSE方式高质量电视信号,轨迹间隔为1.67μm的光盘以23m/Soc等线速度转动,直径20Cm,(记录半径5~10Cm),能够记录再现10分钟,对V型槽光盘同样可以提高线密度。
根据本发明,将轨迹切线方向的1次或-1次折射光与0次折射光强行干涉,从而可以记录再现高频信号。
权利要求
1.将激光束聚焦在光盘上的光学记录信号再现方法,其特征是把轨迹切线方向反射折射的1次或-1次折射光,与0次折射光进行强制干涉,将干涉后的光于以接收,以实现再现。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光学记录信号再现方法,其特征是光盘上激光束不能反射到物镜时,使1次或-1次折射光维持可干涉性,而设置引导光路与通过物镜的0次折射光相干涉。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光学记录信号再现方法,其特征是在维持干涉性,将折射光导出的光路由透镜和棱镜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光学记录信号再现方法,其特征是在维持干涉性,导出折射光的光路由单一模式的光导纤维束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光学记录信号再现方法,其特征是在通过物镜的反射光中,将其中心附近的0次,物镜周围的一次或-1次折射光强制干涉。
专利摘要
将激光聚焦在光盘上,使记录的信号再现。这种方法是让沿轨迹切线方向的+1次,或-1次的反射折射光,同0次反射折射光经过强制干涉,再检测干涉后的光,这样就能再现记录的高频信号。
文档编号G11B7/00GK86100753SQ86100753
公开日1986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1986年1月30日
发明者永岛道芳, 竹村佳也, 小原和昭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