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彩色照片冲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7099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彩色照片冲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可连续完成扩印和冲洗工作的照片冲扩装置,尤其是用于扩冲彩色照片的冲扩装置。
在彩色摄影日益普及的情况下,为彩色照片提供扩印和冲洗的设备也越来越多。由于彩色照片的扩印和冲洗要求高,过程复杂,因此目前的冲扩设备多为大型化和自动化形式。这种设备的不足之处是不便移动,适用范围局限性大。中国专利88220549.8虽介绍了一种微型便携式的扩印装置,但也仅解决了扩印方面的问题,不能完成与冲洗过程的连续操作。另一方面,目前的彩色照片扩印装置一般都只能对135照片作定比放大,而能适应不同规格的底片和/或作不同比例放大的设备又只能局限于对个别照片作艺术加工处理而不能供连续大批量冲扩照片使用。
本实用新型首先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连续完成扩印和冲洗两过程的微型彩色照片冲扩装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连续完成扩印和冲洗两过程,又能适用不同规格的照像底片和/或对照片作不同比例放大的微型彩色照片冲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冲扩装置包括有扩印和冲洗两大部分结构在内,前者将已扩印曝光并截断的相纸送入与其相互衔接的冲洗部分中去。在扩印部分中,包括光源在内的光源组件中的混色腔体以采用可减小体积的折角型为好。在光源与混色腔体之间沿光路依次设置了前置滤色片组和截止滤色片组两组滤色片。将截止滤色片紧靠在前置滤色片之后的这种设置方式可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这是因为扩印装置中的光源一般均属点光源,其照射面积的大小在混色腔体的前后不同位置上是有着显著差异的。传统方式均将截止滤色片设置在混色腔体之后,势必要用较大面积的二色性干涉膜制成的滤色片才行,除其价格昂贵外,面积大导致了重量也大,其自身以及必须采用的较大规格的驱动装置要占据很大的空间。这些在使设备实现微型化上显然是不利的。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设置方式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只须采用很小面积的滤色片即可,不仅可使此部分的费用消耗降低约80%,而且滤色片及其驱动机构所占的空间体积也可减少约2/3。这样设置的滤色片无论对于加色法还是减色法中的哪种曝光方式操作都能适用且更加方便。混色腔体后沿光路按常规还顺序设置有底片夹,镜头组件及由供、收纸轮和内切纸机构等组成的供一收纸机构。在供一收纸机构中采用了结构简单的内切纸机构,不仅体积比外切低机构减小,还可省略打孔等许多附加装置,也有助于使整个装置微型化。被切纸机构截断后的已曝光相纸由传送带等传送机构经与之相衔接的冲洗部分入口送入冲洗部分进行冲洗。
在冲洗部分中依次设置有显影、漂定及水洗等冲洗液槽。由分段式导向结构和使其相互联接并具有推送照片运行功能的滚轴共同构成的照片冲洗通道采用回旋方式设置并依次通过各冲洗液槽。照片冲洗通道的末端与烘干输出机构联接,将完成冲洗过程的照片用热风或/和热滚挤压等方式烘干后送出冲扩装置。将照片冲洗通道设置成回旋形式是压缩冲洗部分体积的措施之一。在该通道回旋过程中,若将各相邻且其中的照片运行方向相反的通道段相互靠拢,并进一步将其相互靠拢一侧的各自联接用的滚轴用一组共用滚轴取代,还可将回旋式的冲洗通道所占空间进一步压缩。除此以外,还可以采用如成对设置于冲洗液槽相对的两内侧壁上的导向轨形式的导向结构取代目前结构复杂,体积大的不锈钢制的导向板式导向结构,不仅大大简化了结构,也减少了体积和重量。同时这种导向轨甚至还可以通过注塑等方式得到与所在的冲洗液槽壁成整体结构的形式,进一步完全取代了不锈钢材料,结构也更为简化,既有利于降低费用消耗,又有利于加工制造和安装,还可使冲洗部分的空间更为减小,重量进一步减轻。随着冲洗部分体积的压缩,所需的冲洗液量也可减少,通过适当调节补充新液的速度和补充量,可更灵活地适应冲洗照片数量多少的变化,减少了药液的浪费损失。
为适应扩印不同规格照片的需要,可采取不同的措施。更换不同焦距的镜头是措施之一,通过将不同焦距的若干镜头分别设置在可完成更换镜头操作的活动支承机构,如推拉式或旋转式等支承机构上即可实现。但这种方式的适用范围有限。另一种措施是将供一收纸机构联接或设置于可移动调节的支承结构上,通过改变和调节供一收纸机构与底片夹之间的距离来实现扩印不同规格照片的目的。如果同时采用上述二种措施将会获得更满意的效果,使扩印规格范围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上述的各种调节操纵机构既可由手动完成,也可由机电控制执行完成。
在扩大适用范围方面,为满足扩印不同规格底片的需要,可将底片夹设计成在长宽各方向上长度可调的形式和/或可以其平面中心的作平面内旋转的形式。这些结构形式的实现在目前是不会有困难的。
由上述内容不难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冲扩装置在使其体积和重量减小实现微型化的同时,又扩大了功能范围,增强了适应性,可满足彩色照片各种不同的冲扩需要,其中许多甚至是目前的各种大型自动化冲扩设备都不具备和无法具备的。
以下将以附图所示的一个实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实例。


图1 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形式图2
图1的A-A视图由图可见,在本实用新型整体封闭型的冲扩装置中可分为相互联接的扩印部分22和冲洗部分23两部分结构。
在扩印部分中,自光源1起,沿光路依次设置有前置滤色片2和截止滤色片3,其操纵可由按通常方式设置的电磁驱动机构控制。滤色片组之后设置了一个折角型混色腔体4,其末端是凸透镜组5。混色腔体之后依次设置有底片夹6,与伸缩皮腔7相联接的镜头组件和由供纸轮25,收纸轮26和内切纸机构27等结构共同组成的供一收纸机构11。其中底片夹6为其长宽两侧的边框均可作滑动调节并可在其平面内绕其中心作90°水平旋转的形式。镜头组件设置在可绕调焦杆21旋转的支承转盘9上,转盘9同时又是可沿调焦杆21上下移动调节焦距的调焦机构,其上设置了若干不同焦距的镜头8,需要时旋转转盘9即可更换镜头。镜头下方为快门10。兰硅检测器可按常规设置在镜头组件中的适当位置上。供一收纸机构11设在可沿螺杆13作升降调节移动的支承机构12上,该机构的升降调节可由手动或由机电控制执行。被切纸机构27截断了的已曝光相纸落在传送带14上被送至冲洗部分入口处。在冲洗部分中依次设置有显影槽15,漂定槽16和水洗槽17。各冲洗液槽相对位置的两槽壁内侧面上相对应地设置有与槽壁整体注塑而成的分段式导向轨19,其间由滚轴18相互联接而成可推动照片向前运行的照片冲洗通道。通道呈回旋方式设置并使其依次通过各冲洗液槽。该通道在冲洗液槽中的每相邻且运行方向相反的一组回旋通道段间采取了用具有一个中间共用滚轴的三轴一组的滚轴组同时联接此两通道段的设置形式。此种设置方式可使冲洗部分的空间体积被压缩到仅为具有同样冲洗速度的目前各类冲洗设备体积的1/10左右,极有利于微型化的实现。由传送带14送至冲洗部分入口处的待冲洗照片在滚轴18推动下进入冲洗通道,依次经过各冲洗液槽进行冲洗,然后被送入烘干室20,用热风及热滚挤压烘干,边烘干边继续向前传递,最后将烘干的照片由出口24送出冲扩装置,进行分户处理。
采用上述结构的冲扩装置可以使用各种不同规格的底片,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调整冲扩照片的尺寸规格,例如可用5R相纸在1寸到7寸间任意选择不同规格。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还可以具有目前各种冲扩设备都尚难以实现的对单张照片进行冲扩的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照片冲扩装置,包括有相互联接的扩印和冲洗两大部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扩印部分中自光源(1)起沿光路依次设置有由前置滤色片(2)、截止滤色片(3)、混色腔体(4)和透镜组(5)组成的光源组件,底片夹(6),由镜头机构(8)、快门(10)组成并与伸缩皮腔(7)相联接的镜头组件,包括有供纸轮(25)、收纸轮(26)和内切纸机构(27)的供一收纸机构(11)以及照片传送机构(14),冲洗部分的入口与照片传送机构(14)相衔接,其后依次设置有显影槽(15),漂定槽(16)、水洗槽(17)和照片烘干输出机构(20),在冲洗部分入口与烘干输出机构(20)之间由分段式导向结构(19)和使其相互联接的滚轴(18)构成的照片冲洗通道依次回旋式地设置并通过显影槽(15)、漂定槽(16)和水洗槽(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镜头组件设置在可更换镜头的活动支承机构(9)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活动支承机构(9)为可旋转的转盘形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活动支承机构(9)联接在调焦机构(21)上。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供一收纸机构(11)联接在可调节与底片夹(6)间距离的活动支承结构(12)上。
6.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底片夹(6)为长宽两方向长度可调节的活动式。
7.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底片夹(6)为可以以其平面中心垂线为轴作平面旋转的形式。
8.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构成照片冲洗通道的导向结构(19)为成对设置于冲洗液槽内的导向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导向结构(19)为成对设置于冲洗液槽相对两壁内侧面并且与该槽壁成整体结构形式的导向轨。
10.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滚轴(18)联接导向结构(19)所成的回旋设置的照片冲洗通道中相邻且运行方向相反的通道段间采用带有共用滚轴的滚轴组形式同时联接该两通道段的设置方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连续完成扩印和冲洗工作的微型彩色照片冲扩装置。在结构上通过将依次排布的前置滤色片与截止滤色片均设置在光源与混色腔体之间、设置可调节的活动式底片夹、镜头更换装置、可调节像距的供一收纸机构以及由滚轴和成对设置的导向轨构成并依次通过各冲洗液槽的回旋式照片冲洗通道等措施,达到既使装置微型化,又能增加使用功能和适应性的目的。
文档编号G03B27/46GK2092770SQ91214168
公开日1992年1月8日 申请日期1991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1991年2月11日
发明者徐忠 申请人:徐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