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底片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276523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相底片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读出在照相底片上所设的磁记录部分记录的磁信息并进行印相等处理的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对设有磁记录部分的照相底片进行印相等处理的处理装置。
如图6所示,是根据过去提出的方案,在照相底片上、特别是在负片2上涂敷的透明磁性体,借以沿负片的输送方向形成磁记录部分,用来记录有关负片2或其图像的各种信息(用照相机摄影时各幅照片的拍摄日期及摄拍条件、或印相条件等)。
在用这种负片进行印相时,如图7所示,利用读写装置的磁头100,读出照相底片110的磁记录部分M上的信息,用以控制印相处理,利用读写装置将经过检测装置等在一幅图像上检测到的爆光条件的修正值等一类的处理条件写入磁记录部分M上。
因此,当日后再进行处理时,通过读出磁记录部分M上所记录的前一次的处理条件,就能获得可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处理的效果。
但是,如果照相底片的输送速度不稳,或者在记录部分M上有缺陷或有灰尘等方面的原因都会使信息消失,受到噪声等的影响则会使信息内容发生变化等,往往在读出照相底片的磁记录部分M上所记录的信息时出现读出效果不良现象。
例如,在读写用的磁头100的表面和照相底片110的磁记录部分M之间有灰尘等杂物120时,在读取照相底片110上记录的信息时往往会产生读出效果不良的现象。
特别是在照相机中,如果在照相底片的磁记录部分M上写入时的条件不好,就容易使写入信息的读出效果不良。例如,当照相机内安装的是小型电池时,照相底片的输送力矩就容易发生变化,输送速度容易不稳,另外,还往往由于照相机的使用环境不同,例如高温或低温、潮湿、振动、进入尘埃等,也会造成信号记录不能令人满意。
这样,由于记录的环境不好,或者保存的条件不好,就会使照相底片的磁记录部分M上的信息,有的会出现读出放果不良,有的会产生信息内容变化的危险,问题较为突出。
因此,根据信息处理理论,特开平5—181209号公报中发表了使用奇偶校验或CRC等错误校验装置,采用RS码(ReadSolomon Code)等纠错码的方法。
可是,即使采用这种纠错码等高超的方法,也会产生不能充分纠正严重的读出效果不良的现象。
另外,像照相机这样在其大小、电源、价格等受限制的条件下,很难实现复杂的数据处理功能。
还有,由于设备长期使用所造成的磁头自身的磨损等也会使磁头的功能降低,产生照相底片上记录的信息读出效果不良现象。
这样,当产生读出效果不良现象时,如果该信息是印像尺寸等一类的重要信息,则会使处理过程停止,在这种情况下,操作者还需要设定适当的代替数据。
因此,操作者必须在适当的时间内进行清洗或更换读写用的磁头等维修工作,借以排除读出效果不良现象。
但是,这种维修的周期是要取决于操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适当规定的基准。
这样的话,如果操作者不同,其基准也就不同,如果操作者缺乏经验,就很难确定适当的维修周期。另外,即使操作者的经验丰富,由于条件变化等方面的原因,也往往会使所定的维修周期不当。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根据照相底片处理装置中的照相底片的磁记录部分上记录的信息进行适当处理,不受时间变化或错误影响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照相底片处理装置备有读出照相底片的磁记录部分记录的磁信息的信息读出装置;判断是否发生读出不良效果现象的信息判断装置;以及处理照相底片的处理装置,该照像底片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备有对于读出效果不良现象的发生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装置;以及当计数的发生次数超过设定的极限次数时输出维修要求信号的输出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的照相底片处理装置中备有读出照相底片的磁记录部分记录的磁信息的信息读出装置;判断是否发生读出效果不良现象的信息判断装置;以及处理照相底片的处理装置,该照相底片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备有对于读出效果不良现象的发生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装置;检测读出量或读出时间、存储累积处理量的累积装置;计算累积处理量与读出效果不良现象的发生次数之间的比率的运算装置;以及当上述比率超过设定的极限比率时输出维修要求信号的输出装置。
本发明第3个方面的照相底片处理装置备有读出照相底片的磁记录部分记录的磁信息的信息读出装置;判断是否发生读出效果不良现象的信息判断装置;以及处理照相底片的处理装置,该照相底片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备有测量信息读出装置中的照相底片的通过量并存储累积通过量的累积装置;以及当累积通过量超过设定的极限通过量时输出维修要求信号的输出装置。
本发明第4个方面是照相底片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在其处理装置中备有读出照相底片的磁记录部分记录的磁信息的信息读出装置;判断是否发生读出效果不良现象的信息判断装置;以及处理照相底片的处理装置,该照相底片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为在信息判断装置中,当判定未曾发生读出效果不良现象时,根据读出的信息进行处理;当在信息判断装置中,判定业已发生过读出效果不良现象时,判断该信息是否可置换成预定的标准信息,如果判定是可置换的信息,便置换成标准信息,然后进行处理,如果判定不是可置换的信息,则要求从外部输入信息,并根据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
本发明第5个方面的照相底片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在其处理装置中备有读出照相底片的磁记录部分记录的磁信息的信息读出装置;判断是否发生读出效果不良现象的信息判断装置;以及处理照相底片的处理装置,该照相底片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为根据使用条件,变更预定的判断基准;在信息判断装置中,当判定未曾发生过读出效果不良现象时,根据读出的信息进行处理;在信息判断装置中,当判定业已发生过读出效果不良现象时,根据上述的判断基准,判断该信息是否可置换成预定的标准信息,如果判定是可置换的信息,便置换成标准信息,然后进行处理,如果判定不是可置换的信息,则要求从外部输入信息,并根据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
本发明第6个方面的照相底片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在处理装置中备有读出照相底片的磁记录部分记录的磁信息的信息读出装置;判断是否发生读出效果不良现象的信息判断装置;以及处理照相底片的处理装置,该照相底片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为根据使用条件变更预定的标准信息;在信息判断装置中,当判定未曾发生过读出效果不良现象时,根据读出的信息进行处理;在信息判断装置中,当判定业已发生过读出效果不良现象时,判断该信息是否可置换成预定的标准信息,如果判定是可置换的信息,便置换成标准信息,然后进行处理,如果判定不是可置换的信息,则要求从外部输入信息,并根据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
如果采用本发明第1个方面的发明,则在按规定程序对含有磁记录部分的照相底片进行处理的照相底片处理装置中,当信息读出装置读出照相底片的磁记录部分记录的磁信息时,由信息判断装置判断是否发生读出效果不良现象,即判断所读出的信息是否是准确地读出的信息,并由计数装置对于读出效果不良现象发生的次数进行计数。
当发生次数的计数值超过设定的极限次数时,输出装置便输出维修要求信号。
因此操作者能够知道客观的维修时间。
如果采用本发明第2个方法的发明,与上述情况相同,对读出效果不良现象的发生次数进行计数。
另一方面,在累积装置中获得检测读出量或读出时间的累积处理量,在运算装置中对于上述累积处理量与发生次数之间的比率进行运算。
而且,当上述比率超过设定的极限比率时,输出装置便输出维修要求信号。
因此,操作者能够知道客观的维修时间。
如果采用本发明第3个方面的发明,则由于检测通过从照相底片上读出磁信息的信息读出装置部分的照相底片的通过量,并存储累积通过量,当该累积通过量超过设定的极限通过量时,输出装置便输出维修要求信号,因此,操作者能够知道客观的维修时间。
如果采用本发明第4个方面的发明,则在读出装置中,从照相底片的磁记录部分读出磁信息,在信息判断装置中由奇偶校验等装置判断所读出的信息是否合适。
如果合适,则由处理装置根据读出的信息进行处理。
如果不合适,则判断该信息是否可置换成预定的标准信息,如果可置换,便由处理装置根据置换后的信息进行处理。
另外,如果不合适,而且该信息又不是可置换的信息,则要求从外部输入信息,并由处理装置根据所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
所谓可置换信息是指例如拍摄日期信息、拍摄距离信息、胶片的感光灵敏度信息、照片张数等。
所谓不可置换信息是指例如冲相尺寸数据、闪光灯闪亮数据、背面灯光点亮数据、底片装载方向数据、照明或日光数据等。
如果采用本发明第5个方面的发明,则由于能根据使用条件变更判断基准,所以能根据照相底片处理装置的操作者的熟练情况或所使用的摄影胶片的性能,按最佳判断基准进行处理。
如果采用本发明第6个方面的发明,则由于能根据使用条件变更标准信息,所以能根据照相底片处理装置的操作者的熟练情况或所使用的印象机的性能,按最佳判断基准进行处理。


图1是表示以本发明的照相底片处理装置的实施例为例的印相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照相底片处理装置中的维修管理程序的流程图。
图3是照相底片处理装置中的维修管理程序的一部分的详细流程图。
图4是照相底片处理装置中的读写磁头更换管理程序的流程图。
图5是照相底片处理装置中的变更程序的流程图。
图6是备有磁记录部分的照相底片的平面图。
图7是读写装置和照相底片的接触部分的放大图。
下面以表示本发明的照相底片处理装置的实施例为例的印相装置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照相底片处理装置。
在表示该实施例的印相装置结构的图1中,标号1是印相装置,它备有按规定程序对负片进行印相处理的处理装置。在该印相装置1中,由图中未示出的显影装置对其进行显影、定影、水洗、干燥处理等处理后的负片2(照相底片)从底片盒(图中未示出)中供给。
在负片2上,如图6所示,沿负片2的纵向边缘部分形成由涂敷的磁性体膜构成的磁记录部分M。
从底片盒中送出的负片2首先在读出磁头4处,由该磁头读出磁记录部分M上的磁信息,读出的磁信息在解调器5中变换成数字数据,然后输入控制电路6。
在控制电路6中,表示所处理及编辑的爆光条件等印相信息的数字数据由调制器13进行调制,然后在写入磁头14处将其写入该负片2的磁记录部分M中。
本发明第1至第6方面的信息读出装置就是由上述的读出磁头4、解调器5、调制器13及写入磁头14构成的。
负片2利用由驱动电机8旋转驱动的驱动辊9的旋转被输送到光源7的光轴上,光线经过由底片驱动器20驱动的YMC滤光器18、以及由快门驱动器21驱动的快门12、并通过负片2后,再通过透镜10,照射在印相纸11上,进行印相。
而且,快门12根据来自控制电路6的控制信号进行开闭动作,借以控制爆光时间,上述的控制信号又是根据从磁记录部分M读出的磁信息确定的。
在控制电路6中装有微机以及与上述各机器之间的接口电路等,在该微机内装有与以往同样的印相控制用的控制程序以及下述的操作管理程序。
下面参照图2对上述操作管理程序作简要的说明。
首先,在步1中,间歇地驱动上述驱动辊9,将负片2送进一帧。
在步2中,由于负片2被送进一帧,磁记录部M通过读出磁头4,所以记录的磁信息被读出磁头4检测出来,通过读出器5将读出的数据输入控制电路6。
在步3中,利用奇偶校验或CRC检验等方法,判断有无读出效果不良现象。
该步骤3对应于信息判断装置,可以使用由多级寄存器等电子电路构成的信息判断装置。
如果没有读出效果不良现象,在步4中,根据读出的信息,参照数据表,输出爆光条件等印相信息,控制快门12或YMC滤光镜等,进行通常的处理,同时由写入磁头14将表示印相信息的数字数据写入负片2的磁记录部M中。
然后在步5中,反复进行上述处理,一直进行到该负片2中的最后一帧为止。
但是,如果发现有读出效果不良现象时,在步6中,对发生的次数进行计数,在步7中,置换成规定的置换数据。或者要求操作者输入适当的代替数据。
下面根据图3详细说明步7。
即,如果发生读出效果不良现象时,在步71中根据该信息的位置或头部,判断是否是可置换成标准信息的信息。
如果可置换,则在步72中,将标准信息作为处理信息进行置换,移到步4。
另外,如果上述信息不是可置换的信息,则在步73中,要求从外部输入信息,在步74中,将输入的信息作为处理信息。
然后,根据这种置换数据或代替数据,在步4中进行通常的处理。
步6相当于计数装置。
一直到最后一帧处理结束后,在步8中,根据负片2的长度,算出与其相对应的累积处理量与上述发生次数之间的比率、即出错率,在步9中,将该出错率同预先设定的极限比率进行比较。累积处理量可以是实际处理的负片的总长度,也可以只采用输送时间的总和。另外,也可以只将发生次数同规定的极限次数进行比较。
当超过极限比率时,在步10中输出维修要求信号,维修要求指示灯闪亮,并在显示器16上显示出要求维修的信息。
这样,当要求维修时,必须分别以磁头4和14为中心,对于负片的全部运行路径进行清洗。
步8对应于累积装置和运算装置,步9、10对应于输出装置。
下面列出步71中的判断基准例。
即,所谓不是可置换的信息,是指下述的如有可能最好不置换的信息,首先,是印相尺寸,即所谓的L尺寸(89×127mm)、HD尺寸(89×128mm)、超宽尺寸(89×254mm)等中的一种印相尺寸数据。此外,还有在拍照时是否使用闪光灯的闪光灯点亮数据,拍照时是否使用背光的背灯光点亮数据,底片装片方向数据,是人工照明还是自然阳光照明/阳光数据等。
所谓可置换信息是指例如拍照日期信息、相机种类信息、镜头种类信息、拍照距离信息、快门速度或光圈等拍摄条件信息、胶片的感光灵敏度信息、以及帧数等。
下述的更换管理程序也装在控制电路6的微机中。
下面参照图4说明该更换管理程序的概略工作原理。
首先,在步11中,由驱动电机8间歇地驱动上述的驱动辊9,将负片2送进一帧。
在步12中,在负片2的磁记录部分M与读出磁头4或写入磁头14之间进行数据的读写。
在步13中,对于施加在驱动电机8的驱动信号的持续时间进行累积计算。
在步14中进行通常的处理。
然后在步15中,反复进行上述处理,直到该负胶片2中的最后一张底片被处理完为止。
在步16中,根据在步13中累积计数所得的持续时间算出累积通过量,并与预先设定的极限通过量进行比较。
在步17中,当上述累积通过量超过设定的极限通过量时,输出磁头更换要求信号,磁头更换要求指示灯17闪亮,在显示器16上显示出要求更换磁头的信息。
这样,当要求更换磁头时,必须迅速分别更换磁头4与14,同时必须清洗负片的运行路径。
步13对应于累积装置,步16、17对应于输出装置。
作为累积方法,不限于针对驱动电机8的驱动信号的持续时间,也可根据所处理的负片卷数算出,还可以检测负片的张力,算出其通过量。
至于判断读出的磁信息是否合适的信息判断方法,采用奇偶校验或CRC等方法当然是很简单的,但也可以采用复杂的纠错码等。
照相胶片上的磁记录部分M的位置不受图6的限制,也可以使用设置在其它位置上的照相胶片。
如以上实施例中所述,根据读出错误的发生次数或发生比率等客观数据,由控制电路6判定适当的时间,对操作者发出维修要求信号,因此不限于操作者是否有经验,而是根据适当的统一判断基准,就能进行适当的维修。
另外,关于照相底片之间进行信息的读写用的磁头的更换时间也由控制电路6进行判断,并向操作者发出更换磁头的要求信号,因此也不受操作者经验的限制,而能在以适当的统一判断基准为依据的适当时间内更换磁头。
关于判断基准的极限次数、极限比率、极限通过量等,可根据装置的设置环境等条件进行适当的设定。
维修要求信号可以要求磁头周围清洗信号,也可以是要求更换磁头信号。
关于照相底片处理装置,不限于该实施例中的印相装置,还可用于胶片显影装置、以及胶片显影前的前处理装置等各种处理装置。
在构成控制电路的微机及其程序中构成了信息判断装置、计数装置、输出装置、累积装置、及运算装置,但也可以由电子电路构成的寄存器、计数器、减法电路、除法电路等构成。
当变更预定的判断基准或标准信息时,则与上述的控制程序不同,而是起动图5所示的变更程序进行变更。
下面说明该变更程序的概略工作原理。
首先,起动变更程序后,在步20中,要求指定变更对象是判断基准呢?还是标准信息?或是其它数据?还是结束处理?在步20中,如果指定变更判断基准,在步21中便分别在显示的编号下列出各种判断事项的预定判断基准。
在步22中,根据所显示的各种判断事项输入准备变更的判断事项的编号。
在步23中,改写与所输入的编号相对应的判断事项的判断基准。
在步24中,如果还有其它打算变更的判断事项,则输入其编号,返回步23。
如果没有其它准备变更的判断事项,则返回步20。
在步20中,如果指定变更标准信息时,在步25中分别显示编号及有关项目的各种预定的标准信息。
在步26中,在所显示的项目内输入打算变更的项目的编号和变更的标准信息。
在步27中,改写与所输入的编号相对应的项目的标准信息。
在步28中,如果还有其它准备变更的项目,则输入其编号和标准信息,返回步27。这时,只输入有或是没有其它准备变更的项目,也可返回步26。
如果没有其它欲变更的项目,返回步20。
在步20中,如果指定变更其它数据时,进行其它处理后返回步20。
在步20中,当指定处理结束时,便结束处理。
这样,根据预定的判断基准,判断所记录的磁信息是否是可置换的信息,如果可置换时,不中止处理,与预定的标准信息置换后进行处理,因此处理速度快,同时,如果是不可置换的信息,则要求将其输入,根据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所以能获得降低错印照片数量的效果。
印相处理时,由于将所使用的曝光等印相数据写入负片上的磁记录部分M中,所以日后再印相时,通过读出该印相数据进行处理,便能在同一条件下印相,从而使照片的洗印质量稳定。
另外,判断基准和标准信息可由变更程序进行变更,所以可根据该印相装置1的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或所使用的印相机的性能,变更成合适的判断基准,能获得最佳处理效果。
该实施例虽然是以印相装置的控制方法为例,但不受此限,也可用于底片检验机等一类的设备上。
在控制电路6中编集的表示曝光条件等印相信息的数字数据,由调制器13调制成写入信号,由写入头14写入负片2的磁记录部分M中。
这样,如果采用本发明第1个方面的发明,则能准确地知道读写装置的维修时间,因为当读出效果不良现象的发生次数超过设定的极限次数时,便会输出维修要求信号,操作者能知道磁头周围的清洗等维修的客观时间,因此能获得不随人的差异变动的适宜的维修效果。
如果采用本发明第2个方面的发明,则当相对累积处理量的读出效果不良现象的发生次数的比率超过设定的极限比率时,便输出维修要求信号,使用者能知道磁头周围的清洗等维修的客观时间,因此能获得不随人的差异变动的适宜的维修效果。
如果采用本发明第3个方面的发明,则当测得的照相底片的通过量的累积通过量超过设定的极限通过量时,便输出维修要求信号,操作者能知道磁头更换等维修的客观时间,因此能获得不随人的差异变动的适宜的维修效果。
如果采用本发明第4个方面的发明,则当记录的磁信息读出效果不良时,如果该信息可以置换,经过采用预定的标准信息进行置换,然后进行处理,因此处理速度快。如果是不可置换的信息,则要求将其输入,根据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因此能获得降低错印照片数量的效果。
如果采用本发明第5个方面的发明,由于能变更判断基准,因此可根据该照相底片处理装置的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或所使用的印相机的性能,变更成适宜的判断基准,能获得最佳处理效果。
如果采用本发明第6个方面的发明,由于能变更标准信息,所以能根据该照相底片处理装置的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或所使用的印相机的性能,变更成适宜的判断基准,能获得最佳处理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照相底片处理装置,备有读出照相底片的磁记录部分记录的磁信息的信息读出装置;判断是否发生读出效果不良现象的信息判断装置;以及处理照相底片的处理装置,该照相底片处理装置的特征为设有下列装置对于读出效果不良现象的发生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装置;以及当计数的发生次数超过设定的极限次数时输出维修要求信号的输出装置。
2.一种照相底片处理装置,备有读出照相底片的磁记录部分记录的磁信息的信息读出装置;判断是否发生读出效果不良现象的信息判断装置;以及处理照相底片的处理装置,该照相底片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备有计数读出不良现象的发生次数的计数装置;检测读出量或读出时间、存储累积处理量的累积装置;对于累积处理量与读出不良现象的发生次数之间的比率进行运算的运算装置;以及当上述比率超过设定的极限比率时输出维修要求信号的输出装置。
3.一种照相底片处理装置,备有读出照相底片的磁记录部分记录的磁信息的信息读出装置;判断是否发生读出效果不良现象的信息判断装置;以及处理照相底片的处理装置,该照相底片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备有检测信息读出装置中的照相底片的通过量并存储累积通过量的累积装置以及当累积通过量超过设定的极限通过量时输出维修要求信号的输出装置。
4.一种照相底片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在其处理装置中备有读出照相底片的磁记录部分记录的磁信息的信息读出装置;判断是否发生读出效果不良现象的信息判断装置;以及处理照相底片的处理装置,该照相底片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为当在信息判断装置中判定未曾发生读出效果不良现象时,根据读出的信息进行处理;当在信息判断装置中判定业已发生过读出效果不良现象时,判断该信息是否可置换成预定的标准信息,如果判定是可置换的信息时,则在置换成标准信息之后再进行处理,如果判定不是可置换的信息时,则要求从外部输入信息,并根据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
5.一种照相底片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在处理装置中备有读出照相底片的磁记录部分记录的磁信息的信息读出装置;判断是否发生读出效果不良现象的信息判断装置;以及处理照相底片的处理装置,该照相底片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为根据使用条件变更预定的判断基准;当在信息判断装置中判定未曾发生过读出效果不良现象时,根据读出的信息进行处理;当在信息判断装置中判定业已发生过读出效果不良现象时,根据上述判断基准判断该信息是否可置换成预定的标准信息,如果是可置换信息,则置换成标准信息,然后进行处理,如果不是可置换信息,则要求从外部输入信息,并根据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
6.一种照相底片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在其处理装置中备有读出照相底片的磁记录部分记录的磁信息的信息读出装置;判断是否发生读出效果不良现象的信息判断装置;以及处理照相底片的处理装置,该照相底片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为根据使用条件变更预定的标准信息;当在信息判断装置中判定未曾发生过读出效果不良现象时,根据读出的信息进行处理;当在信息判断装置中判定业已发生过读出不良现象时,根据上述判断基准判断该信息是否可置换成预定的标准信息,如果是可置换信息,则置换成标准信息后进行处理,如果不是可置换信息时,则要求从外部输入信息,并根据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根据照相底片上的磁记录信息进行处理而不受时间的变化或错误影响的照相底片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备有读出磁信息的信息读出装置、判断是否发生过读出不良现象的信息判断装置及处理照相底片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能变更判断基准和标准信息,当未曾发生过读出效果不良时,按照读出的信息进行处理,当业已发生过读出效果不良时,将信息置换或从外部输入信息后进行处理。
文档编号G03B27/46GK1124361SQ9510355
公开日1996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25日
发明者岩崎龙一, 辻本善博, 山本和宜 申请人: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