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5649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其胶片全部卷绕在一暗盒中的照相机。
一般来说,现有照相机所用胶片装在一暗盒中,其前端部从暗盒中抽出,照相时把该暗盒装入照相机中。胶片须全部卷绕在暗盒中,照相机须适用于这类胶片。把暗盒装入照相机中后,转动暗盒的片轴即可从暗盒供应胶片,胶片的前端部被引导到一形成在一照相机压板和照相机主体的孔部之间的隙缝部。胶片的前端部穿过该隙缝部后卷绕在照相机收片轴上,从而装定胶片。
为了把胶片前端部顺利引导到形成在照相机压板与照相机主体的孔部之间的隙缝部,必须提供一门部,其横截面向着隙缝部逐渐减小,以便把胶片前端部引导到隙缝部。为了形成隙缝部,必须分开制造压板和照相机主体并把它们装配成现有照相机。因此必须单独制造门部。但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元件数多、装配成本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照相机,通过转动装入该照相机的暗盒的片轴,把胶片前端部引导到形成在压板与照相机主体的孔部之间的隙缝部,从而实现装在暗盒中的胶片的自动装片,该照相机包括一门部,其内部形状的横截面向着隙缝部逐渐减小,从而把胶片前端部引导到隙缝部,该门部由一构成该隙缝部的部件构成。由于不必分开制造该门部,因此可降低照相机成本。
从下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述中,可更清楚看出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照相机主要部分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照相机主要部分装配在一起的立体示意图;图3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照相机主要部分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照相机主要部分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用于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暗盒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4照相机主要部分和暗盒的示意剖面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照相机主要部分的立体示意图。在图1中,压板和照相机主体分别用101和102表示。
一胶片接纳部101a用来引导胶片的背面,该胶片接纳部101a的一端101b构成隙缝部的一开口边。形成一开口边的该端101b与一形成一门部的一部分的表面101c邻接,该门部把胶片引导到隙缝部。
照相机主体102有三个表面102a、102b和102c,它们构成门部的其余三个表面,该门部的横截面向着隙缝部逐渐减小,门部的表面102a、102b和102c靠近隙缝一端的端部处分别形成作为隙缝部的一部分的三条开口边102d、102e和102f。当把压板件101与照相机主体102装配在一起而使胶片接纳部101a正对照相机主体102的背面时,就形成隙缝部,而其横截面形状由开口边101b、102d、102e和102f界定。在图1中,标号102h表示暗盒室、标号102g表示孔口。
图2为压板件101与照相机主体102装到一起而形成的门部和隙缝部的立体示意图,当压板件101与照相机主体102装到一起时,所形成的分界线101d和101e分别与门部的两条根线重合。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照相机主要部分的立体示意图。在图3中,压板件和照相机主体分别用301和302表示。
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一胶片接纳部301a用来引导胶片的背面,该胶片接纳部301a的一端301b构成隙缝部的一开口边。构成该开口边的该端301b与一表面301c邻接,该表面301c构成把胶片引导到隙缝部的门部的一部分。照相机主体302有三个表面302a、302b和302c,它们构成门部的其余三个表面。该门部的横截面向着隙缝部逐渐减小,门部的表面302a、302b和302c的靠近隙缝一端的端部处分别形成作为隙缝部一部分的三条开口边302d、302e和302f。
压板件301上有凹座301d和301e,在压板件301与照相机主体302装到一起时供照相机主体302的对应突起302g和302h插入。凹座301d和301e包括分别与门部的表面302a和302c大致平行的侧面301f和301g。当压板件301与照相机主体302装到一起时,门部的表面302a和302c的一部分插入相应凹座301a和301e中。
门部的根线分别由侧面301f与压板件301的门部的表面301c之间的交线301h、侧面301g与表面301c之间的交线、照相机主体302的门部的表面302b与表面302a之间的交线302j和表面302b与表面302c之间的交线302k构成。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照相机的立体示意图。在图4中,压板件用401表示、照相机主体用402表示。
压板件401包括一平滑的胶片接纳部401a,用来引导胶片的背面。压板件401的一端有一上弯部401b,它用作把胶片引导到隙缝部的门部的一个表面。
照相机主体402上有三个表面402a、402b和402c,它们构成该门部的其余三个表面。当用螺钉403之类把压板件401装到照相机主体402上时,上弯部401b与表面402a、402b和402c构成门部。
导轨面402d和402e用来装定胶片前面。压板件401装到照相机主体402上时压板件的安装面402f与导轨面402d和402e之间的台阶差(高度差)就构成隙缝部,隙缝部的上部和下部(图4中为右部和左部)分别由台阶面402g和402h构成。
下面详述以上述方式构成的门部和隙缝部,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门部由上弯部401b以及表面402a、402b和402c构成,而隙缝部由胶片接纳部、导轨面402d和402e以及台阶面402g和402h构成。导轨面402d和402e等高。
门部和隙缝部这样邻接,上弯部401b与胶片接纳部401a相接,表面402d、402b和402c分别与两导轨面402d和402e、台阶面402g和台阶面402h相接。因此,装入暗盒室402i中的暗盒500的胶片可顺利引导到隙缝部。
图5为装到第三实施例照相机中的暗盒500的立体示意图。暗盒壳体501中装有卷绕在片轴502上的未曝光胶片。一操作件503用来打开或关上一挡光门(未画出),该门用来挡住胶片出口504处的光线。
把暗盒500装入照相机后用一装置(未画出)转动操作件503,从而打开胶片出口504即可供应胶片。然后,当在图5中顺时针转动一与片轴502啮合的叉状物(正绕/反绕件)(未画出)时,片轴502也顺时针转动,从而使未曝光胶片穿过胶片出口504而供应胶片。
图6为说明如何用装在第三实施例照相机中的暗盒500供应胶片505的示意剖面图。如上所述。该照相机包括压板件401和具有一孔口402j的照相机主体402,该照相机还包括盖住照相机主体402后面的后盖601、盖住照相机主体402前面的前盖602、照相镜头组件603,操纵照相镜头604和605以及快门606即可使胶片505对着物象曝光。
当暗盒装入照相机主体402的暗盒室402i并以上述方式转动片轴502时,即可从暗盒502供应胶片。此时,不管胶片505的前端部偏向哪个方向,以上述方式形成在压板件401该侧的上弯部401b以及以上述方式形成在照相机主体402该侧的表面402a把胶片505的前端部引导到这两个相对表面上,从而把该前端部正确引入隙缝部607。
而且,形成在照相机主体该侧的表面402b和402c把胶片505的前端部引导到(位于与图6纸面垂直方向上的)顶面和底面上,从而把该前端部正确引入隙缝部607。当胶片505的前端部以上述方式穿过门部而引入隙缝部607后,暗盒500进一步传送胶片505而使它穿过隙缝部607进入片轴室608。此时,装在后盖601上、依靠弹性紧靠收片轴609的一后盖滚轮610以及装在照相机主体402上、依靠弹性紧靠收片轴609的一照相机主体滚轮611使得胶片505的前端部位于与收片轴609的非圆周面接触的位置上。收片轴609的外圆周面上装有橡皮之类的摩擦件609a并可用已有装置驱动该收片轴面使它在图6中顺时针转动。当胶片505被传送一定量时,胶片505由于摩擦件609d的作用而紧紧卷绕在收片轴609上。然后,撤去供片轴502的传动力,只用收片轴609的转动力卷绕胶片505。
暗盒500一旦装入照相机,所谓的自动装片过程就以上述方式进行。然后,每当一帧胶片505曝光后,收片轴609就转动而卷绕胶片505一次。
在反绕胶片505时,撤去收片轴609的传动力而在图6中逆时针转动暗盒500的片轴502,从而把曝光的胶片505绕回到暗盒500中,当完成曝光胶片505的回绕而胶片505全部绕在暗盒500中时,转动挡光门的操纵件503而关上挡光门,从而完成从照相机中取出暗盒502的预备性工作。
按照上述任一实施例,无需为门部制造专用件,因此照相机成本降低。
此外,门部可由压板件和其上有孔口的照相机主体构成。
此外,门部的横截面做成向着隙缝部逐渐减小,门部的分界线与门部的某些根线重合。因此,作为压板件与照相机主体之间的界线的这些分界线相对于与胶片两面平行的方向倾斜,从而在从暗盒供应胶片时可防止胶片的前端部被咬入界线中。
此外,这两个装配成门部的压板件和照相机主体彼此牢牢啮合并很容易牢固定位。因此,这两个部件可在它们之间的交界处非常精密地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其横截面向着隙缝部逐渐减小的门部,从而可靠地防止胶片的前端部咬入界线中。
此外,由于压板件为具有一弯部的扁平形且该弯部用作门部的一部分,因此该压板件的制作方便。例如可用金属冲压之类而非树脂模压来制成该压板件。
权利要求
1.一种照相机,通过转动装在所述照相机中的一暗盒的片轴,即可把所述暗盒中的胶片的前端部引入一形成在一压板件与一照相机主体之间的隙缝部件,包括有一形成在所述隙缝部的进口部旁、用来引导所述胶片的所述前端部的门部,所述门部由一构成所述隙缝部的部件构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部的横截面向着所述隙缝部逐渐减小,从而把所述胶片的所述前端部引导到所述隙缝部的所述进口部。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部由所述压板件与所述照相机主体组合而成。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相机,其中,所述门部由所述压板件与所述照相机主体组合而成。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相机,其中,所述在板件与所述照相机主体之间的分界线与所述门部的根线重合。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件与所述照相机主体之间的分界线与所述门部的根线重合。
7.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件和所述照相机主体分别包括啮合部,它们在大致与所述胶片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互啮合。
8.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件的一端有一弯部。
9.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件的一端有一弯部。
10.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部由四个表面构成,所述压板件具有所述四个表面中的一个,而所述照相机主体具有其余三个表面。
1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相机主体包括一孔口、一供所述暗盒装入的暗盒室和一收片轴室。
12.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相机主体包括一孔口、一供所述暗盒装入的暗盒室和一收片轴室。
13.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相机主体包括一孔口、一供所述暗盒装入的暗盒室和一收片轴室。
14.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相机主体包括一孔口、一供所述暗盒装入的暗盒室和一收片轴室。
全文摘要
本发明照相机可通过转动装入该照相机的暗盒的片轴而把暗盒中的胶片的前端部引入一形成在一压板件与照相机主体之间的隙缝部中。该照相机包括一形成在该隙缝部进口旁的门部,该门部用来引导该胶片的前端部,该门部用一构成隙缝部的部件构成。
文档编号G03B17/28GK1152135SQ9512025
公开日1997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29日
发明者山本晴滋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