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雨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7357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相机雨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在照相机上、避免照相机淋雨的照相机雨遮。
新闻摄影者或其他摄影者在摄影时有时会遇到下雨天,为不淋湿相机,摄影者要撑着伞操作,很不方便,甚至影响摄影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卡在照相机上,专为照相机挡雨,方便摄影者操作,且不影响摄影效果的照相机雨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照相机雨遮,包括一扇状主板;一对定位旋钮,设在扇状主板底边的两侧;一卡座,设在主板上;一对主动肋,由定位旋钮连接在主板底边的两侧,可转动、可定位,拉开时与主板底边成一直线;多条肋臂,为管状,奇数,中间一根为定肋臂,固定设在主板的扇叶顶端,其余为动肋臂,对称均隔设置在定肋臂两侧的扇叶上,并可转动;与肋臂数量一致的筋肋,分别插在肋臂上;一块扇状防雨纤维,其底边与扇状主板的底边沿连接,并延伸与主板底边两侧所设的主肋固定,扇状防雨纤维的扇状边沿间隔与筋肋的顶端连接,整个扇状防雨纤维可随主动肋、动肋臂的转动而张开、合拢。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上的结构,使制成的产品小巧灵珑,便于携带,操作方便。同时,其卡座卡在照相机原有的固定闪光灯的卡槽内,张开雨遮,可将整个照相机身和镜头全部遮盖在雨遮下,避免照相机被雨淋湿而损坏镜头和相机。不用时可折叠起来放入衣袋中。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和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收拢时的示意图。
参见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扇形主板1;在主板底边的两侧对应设置的一对定位旋钮2;设在主板上的一卡座3;一对主动肋4,其一端由一对定位旋钮2可转动地连接在主板底边两侧,主动肋4转动的角度由定位旋钮4固定;多条定肋臂本实施例设七条定肋臂,为管状,奇数,中间一根为定肋臂51,固定设在主板的扇叶顶端,其余为动肋臂52,对称均隔设置在定肋臂51两侧的扇叶上,并可转动;与肋臂数量一致的筋肋6一端分别插在各肋臂7上;一块扇状防雨纤维7,本实施例采用尼龙布,张开时其底边与主板1的底边沿外侧贴合,其两边分别固定在主动肋1上,其扇状顶部间隔与筋肋6的顶端连接,为防止尼龙布滑动,可在筋肋中部的外侧再设一层贴条8,每个贴条的边沿与尼龙布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主板1上的卡座3卡在照相机的卡闪光灯的卡槽上,松开定位旋钮,将两根主动肋4朝相反的方向板开,使其与主板1底边成一条直线,然后旋紧定位旋钮2。在扳动主动肋4时,动肋臂52连着尼龙布张开并由定肋臂51定位形成扇形面,此时雨遮便处于挡雨的状态。因雨遮是扇形,其底边是一直线,因此相机不用挂在胸前时,其后部仍可贴身,并保证机身不受雨淋。
本实用新型适合带闪光灯卡槽的相机使用,是摄影者解决雨中摄影之忧的良好工具。
权利要求1.一种照相机雨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扇状主板;一对定位旋钮,对应设在扇状主板底边的两侧;一卡座,设在主板上;一对主动肋,由定位旋钮连接在主板底边的两侧可转动,可定位;多条肋臂,为管状,奇数,中间一根为定肋臂,固定设在主板的扇叶顶端,其余为动肋臂,对称均隔设置在定肋臂两侧的扇叶上,并可转动;与肋臂数量一致的筋肋,分别插在各肋臂上;一块扇状防雨纤维,其底边与扇状主板的底边沿连接,并延伸与主板底边两侧所设的主肋固定,扇状防雨纤维的扇状边沿间隔与筋肋的顶端连接,整个扇状防雨纤维可随主动肋、动肋臂的转动而张开、合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雨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筋肋的外侧设有贴条与防雨纤维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相机雨遮,由扇形主板,在主板上设置的可转动的主动肋、筋肋以及缚在主动肋和筋肋上的防雨纤维构成;主板上还设有一卡座。使用时将卡座卡在卡照相机闪光灯的卡槽内,拉开主动肋,使其带动定肋及防雨纤维呈一扇形,处在照相机的上方。摄影者将该雨遮设在照相机上可解决雨天摄影既要撑伞又要操作相机的困难,方便摄影者,且保证摄影质量。
文档编号G03B17/00GK2281551SQ9624893
公开日1998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23日
发明者赵雨农 申请人:赵雨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