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782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制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各种复制体的复制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具体地说,涉及将感光体等像载体上的墨像通过中间复制体复制到复制纸上的复制方法、使用运送复制纸的复制带等复制材载体将感光体等像载体上的墨像复制在复制纸上的复制方法以及实施这些复制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
在电子照相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是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以往使带状中间复制体和感光体接触,从感光体将叠合墨像复制在中间复制体上,这是一次复制行程,再将该墨像总括起来复制到复制纸上,这是二次复制行程,进行从感光体往复制纸的墨像复制。作为从感光体往带状中间复制体的一次复制方法,使用复制电场发生装置,即,或将偏压施加于用来夹持感光体的带架设用辊的单侧,或将偏压施加于两辊,或使两辊接地同时将偏压施加于设在感光体和中间复制体的夹持部中央的接触部件上。并且,为了不用电晕放电器等除电装置而能除去复制时从电荷赋与装置得到的复制电荷,或即使利用这种除电装置场合,也能使用非常小的除电输出,大多使用体积电阻或表面电阻为中电阻(108-1013Ωcm或107-1012Ω/□)的件作为上述中间复制体。
这样,在有二次墨像复制步骤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有二次墨像复制步骤,存在最终输出图像发生模糊污损等缺点。成为该图像污损等原因的在复制步骤中的墨粉飞溅(下面,称为复制飞溅)因复制电压值和复制电流值而变化。
一般来说,在产品出厂时进行复制电压值和复制电流值等复制条件的初期设定,使墨粉复制效率最高,且复制飞溅最小。可是,在既要达到墨粉复制效率高且能抑制复制飞溅的场合,有时复制条件范围很狭窄,另外,由于使用装置的环境条件变化及感光体和中间复制体的时效特性变化,该时的最合适的复制条件有时也会变化,所以大幅度降低复制飞溅的发生很难。
温湿度等环境条件一变化,墨带电量及中间复制体的电阻值等变化,复制条件照原定不变的话,则复制效率降低或发生复制飞溅等。尤其是,中间复制体电阻值一降低,则复制电压值从最适值变大,通过在复制部放电等,复制飞溅状况恶化。
因此,对于环境变化,在装置内设置温湿度传感器检测温湿度,按照该检测结果,重新变换实验决定的复制条件,进行补正等。另外,在树脂中使碳黑分散的中电阻材料有随着使用时间电阻值降低的倾向,对于由这种中电阻材料构成的中间复制体等的时效劣化,可以根据以往经验大致的劣化倾向,使复制条件变化。
另外,在特开平4-45470号公报中,记载着在使用复制运送带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从复制区域上游侧使记录纸和感光体接触,防止先复制。在特开平4-186387号公报中,记载着在使用复制筒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复制电场形成装置上游侧设有隔断复制电场的装置以防止先复制。
进一步说,使用中电阻体作为中间复制体或复制材载置体的复制体时,复制飞溅变得容易发生。图21b表示一个例子。在这个例中,从作为像载体的感光体9和中电阻的带状中间复制体19接触的接触部往中间复制体移动方向下游位置配置例如施加有绝对值800伏偏压的带复制偏压辊100作为电荷赋与装置。同时,在夹持接触部往中间复制体移动方向上游侧位置配置例如接地辊101作为接地或施加有所定偏压的电极。在该结构中,利用中电阻电特性,如图中斜线所示,在接触部出口为绝对值600伏,在接触部入口为绝对值300伏,在中间复制体上产生从接触部下流向上流的电位梯度,在接触部产生复制电场。图示电位梯度为了便于理解从复制电荷赋与位置到除电位置是用直线表示,但是,实际上在接触部由于和感光体接触,结果,有时在接触部直线斜度变化,或局部成为二次曲线等非直线斜度。
另外,和上例不同,在上述接触部配置电晕放电器、复制辊复制刷、复制片等电荷赋与装置,同时,从接触部往中间复制体移动方向上游位置配置电极(接地或施加偏压)时,也可以利用中电阻电特性,在中间复制体上从接触部内的电荷赋与处向中间复制体移动方向上游产生电位梯度,产生复制电场。
可是,若在中间复制体上使用这样中电阻材料,被赋与的复制电荷在接触部以外的中间复制体上也可移动,接触部以外的中间复制体表面也会产生电位梯度,从而产生电场。因此,接触部以外电场为起因,对复制墨像的图像质量带来坏影响。尤其,接触部入口产生的电场(图21b中入口喷溅发生部)将电场作用波及到接触部前位置形成在像载体上的墨像,在到达本来应复制的接触部前的位置将一部分墨像复制在中间复制体上,即发生所谓先复制。该先复制中,墨没有复制到本来应复制的位置上,象浮垢那样飞散在中间复制体上,因此,文字、线等图像看起来象耳垢那样,图像质量显著低下。例如,图22a表示感光体9上的图像,图22b表示该图像被复制的中间复制体上的图像,成为发生复制喷溅的图像。
另外,由于装置原因,从到达本来应复制的接触部前的位置,在接触部下游侧产生的电场作用下,弄乱一度良好复制的墨像,恐怕也会发生墨喷溅、浓度不一、脱墨等与上述先复制相同的图像劣化。
在上述那样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实验、经验结果进行补正,所以,难以对应各用户的广范围的使用状况,不一定是合适的补正。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能减少墨像复制时的复制飞溅,对于因时效变化而引起的复制体电阻变化等能经常维持复制飞溅少的复制条件,通常能得到复制飞溅少的图像,能防止因时效而引起的复制异常,能减少从像载体往中间复制带上进行墨复制步骤时的复制飞溅,能减少往复制运送带载置的记录纸上进行墨复制步骤时的复制飞溅,从复制体反面的电位值或流过复制体反面的电流值的测定结果控制最合适的复制条件成为可能。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在将感光体等像载体上的墨像通过中间复制体以复制电场复制到复制纸上的复制方法、使用运送复制纸的复制带等复制材载体将感光体等像载体上的墨像以复制电场复制在复制纸上的复制方法以及实施这些复制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抑制预定复制区域外的不希望的电场产生。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制方法,使像载体与复制体接触,将像载体上的显像复制在复制体或复制体载置的复制材上,其包括通过电气操作、在上述接触部形成复制电场的步骤,以及通过抑制所形成电场的抑制操作,使上述接触部的至少局部的上述复制体的电位为零或带有与上述像载体的带电极性为同极性电位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被带电、载置显像的像载体;
与该像载体接触、通过在接触部形成的复制电场将上述像载体上的显像复制在复制材上的复制体;抑制电极,使上述接触部的至少局部的上述复制体的电位为零或带有与上述像载体的带电极性为同极性的电位。
本发明还提出另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被带电、载置显像的像载体;与该像载体接触、通过在接触部形成的复制电场将上述像载体上的显像复制在复印材上的复制体;抑制上述接触部的复制电场,被接地的抑制电极;上述像载体的带电极性为负极时,使得从该抑制电极流向接地的电流Inip≤0,上述像载体的带电极性为正极时,使上述Inip≥0。
根据本发明所提出的复制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能减少墨像复制时的复制飞溅。对于因时效变化而引起的复制体的电阻变化等能经常维持复制飞溅少的复制条件。能减少墨像复制时的复制飞溅,且能防止因时效而引起的复制异常。根据复制体反面的电位值或流过复制体反面的电流值的测定结果,能控制复制条件。
在本发明中,为形成复制电场的所定的电器操作带来的影响涉及到相互直接或通过复制材间接接触的像载体与作为中间复制体或复制材载置体的复制体两者邻接、且相互离开的表面部分之间,通过进行抑制操作,能得到抑制。因此,上述影响涉及到相互离开的上述两者的表面部分之间,能抑制在该表面部分之间从像载体往中间复制体或复制材载体上发生显像复制。而且,上述抑制操作在两者表面部分之间接触处进行,所以对于与上述接触处非常近的两表面的离开部分的上述影响也比在上述两者表面部分之间相互离开处进行好。
在本发明中,沿上述复制体的移动方向,将上述像载体与上述复制体的接触开始位置设为0、上述像载体与上述复制体的分离开始位置设为L时,从作为中间复制体或复制材载置体的复制体除去电荷的抑制电极被配置在上述接触部的0≤X≤L/2范围内的位置X(在复制接触部内配置除电装置),抑制在复制接触开始前位置产生电场,防止先复制,且能尽可能长地确保有效的复制接触宽度,避免降低复制率。
在本发明中,上述抑制电极对复制体的除电性能因复制体的时间常数、朝复制体的移动速度、除电装置的除电功能而不同,例如,带的时间常数高或带的移动速度快或除电装置的除电功能因时效而衰弱时,也存在在除电位置的带的带电电位不能除尽的可能性。这种场合,若在复制接触开始位置(感光体和复制体的接触开始点)配置除电装置,则在该位置,有时不能充分除去从复制电极所赋与的电荷,这时,该电荷流向除电位置上游的复制接触前位置,在感光体和复制体的空隙处产生电场成为先复制的原因。为了确保有效复制接触宽度得到有效复制率,希望在复制接触开始位置配置除电装置,但是,根据上述理由,在除电性能上最好预先确保某种程度的余地。因此,将作为除电装置的上述电极构件在复制接触部的接触位置朝复制体移动方向下游侧从复制接触开始位置下游所定距离。除电位置若处于复制接触开始点下游,即使在该位置不能充分除电,从除电位置到复制接触开始点之间,带上的电荷衰减,在复制接触前引起先复制的电荷残留变少。并且,为了更可靠地除电,在像载体和复制体两者表面部分互相接触状态下作某种程度移动,从上述表面部分相互离开的空隙,在离开上述表面部分开始接触处的地方,用与复制体接触的抑制电极除去电荷。这样,与在上述表面部分开始接触处进行除电场合相比,能减少没有除尽的电荷对上述离开间隙的影响。
在本发明中,为了更可靠地从复制体除电,也可以在复制接触前追加除电装置。在复制接触部以外配置的除电装置最好使用具有所定硬度的辊和片,以便能可靠地与作为被除电体的复制体接触,得到稳定的除电作用。若是复制接触以外位置,除电装置和感光体不直接对置,即使使用具有所定硬度的辊和片,不会对感光体产生影响,能进行可靠性高的除电。因此,与仅仅在上述两者表面部分互相接触处进行除电相比,能更完全地进行复制体的除电。
在本发明中,作为中间复制体或复制材载置体的复制体和电极构件的接触状态稍有变化,装置间散乱时,因该接触状态变化等对复制体和电极构件间接触压力所带来的影响通过电极构件具有弹性的接触部的弹性变形,能有某种程度吸收。例如,若使用金属辊和导电性树脂片等硬构件作为电极构件,夹持带等复制体,该硬构件和感光体具有某种程度接触压力直接对置,在该对置部由于带移动产生驱动振动不可避免,易传给感光体。尤其是,复制体较高速被驱动场合,驱动振动变大更须注意。这种振动若传到感光体,大概会使写入位置错位。对此,按照较高速驱动复制体的装置等规格,如本发明那样,在上述电极构件的接触部使用弹性体,电极构件和感光体间的接触压力与上述硬构件场合相比得到大幅度降低,即使因带移动发生驱动振动,该振动也难以传到感光体,不会发生因振动引起写入错位等。
作为弹性体使用由导电性树脂、金属等各种纤维材料所构成的刷,表面层由导电性海绵等弹性层形成的辊(芯为金属、导电性树脂等辊),顶端部由导电性海绵等弹性构件形成的片(基端部为金属、导电性树脂等构件)等。
即使上述电极构件是硬构件,若机构具有使该电极构件对复制体的接触压力保持在所定值以下的功能,则也可以期待某种程度的效果。例如。辊状电极构件场合,使回转轴随着复制体的驱动而摆动自如。
在本发明中,通过电极构件赋与复制体电荷,形成复制电场,该电极构件与复制体(中间复制材载体)的和像载体接触侧的相反侧的表面接触。该电极构件与接触像载体表面后离开的复制体部分接触,所以即使为了提高接触可靠性,提高接触压力,过度提高像载体和复制体间的接触压力的危险性比与接触像载体表面的复制体部分接触场合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使复制接触部的至少局部的上述复制体反面的电位为零或带有与上述像载体的带电极性同极性的电位,复制接触部的至少局部的复制电场强度变小,能防止复制接触部前的墨移动,能减少墨像复制时的复制飞溅。
根据本发明,沿复制接触部移动方向,将上述像载体和上述复制体的接触开始位置设为0、上述像载体和上述复制体的分离开始位置设为L时,使上述复制接触部的0≤X≤L/2范围内的位置X的上述复制体反面电位为零或带有与上述像载体的带电极性同极性的电位,所以能确保有效的复制接触宽尽可能长,避免复制率低下,且由于复制接触部入口附近复制电场强度变小,能防止复制接触部前的墨移动,减少墨像复制时的复制飞溅。
根据本发明,由于设有测定复制带反面电位Vnip的电位测定装置,所以可根据电位测定装置的测定结果设定最合适的复制条件,减少墨像复制时的复制飞溅成为可能。
根据本发明,由于设有测定复制体反面电位Vnip的电位测定装置及在上述复制接触部的复制步骤时使该电位测定装置的测定动作进行的动作控制装置,控制上述墨像形成机构动作,使上述Vnip为零或带有与上述像载体带电极性同极性的电位,所以对于因时效变化引起复制体电阻变化等能经常维持复制飞溅少的复制条件通常能得到复制飞溅少的图像。
另外,设有动作控制装置,沿上述复制接触部移动方向,将上述像载体和上述复制体的接触开始位置设为0、上述像载体和上述复制体的分离开始位置设为L时,在上述复制接触部的0≤X≤L/2范围内位置X,当在上述复制接触部进行复制步骤时,上述动作控制装置使测定动作进行,这样,能确保有效复制接触宽尽可能长,避免复制率低下。
根据本发明,设有控制上述复制偏压电源输出值的电源控制装置作为墨像形成机构动作的控制装置,所以,对于因时效变化而引起复制体电阻变化等能经常维持复制飞溅少的复制条件,通常能得到复制飞溅少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设有与上述复制体反面接触的导电性构件,使该导电性构件接地,沿上述复制接触部移动方向,仅仅下游侧连接上述复制偏压电源,能使复制接触部入口附近的复制电场强度变小,防止在复制接触部前的墨移动,减少墨像复制时的复制飞溅。
根据本发明,上述像载体的带电极性为负极时,从上述导电性构件流向接地的电流Inip≤0,上述像载体的带电极性为正极时,上述Inip≥0,所以设定电流流入复制接触部前半部的复制体反面那样的复制条件,能使复制接触部入口附近的复制电场强度变小,能防止在复制接触部前的墨移动,减少墨像复制时的复制飞溅。
根据本发明,设有测定从上述导电性构件流向接地的电流Inip的电流测定装置,所以根据该测定结果设定最合适复制条件成为可能,减少墨像复制时的复制飞溅成为可能。
根据本发明,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有测定从上述导电性构件流向接地的电流Inip的电流测定装置,控制上述墨像形成机构动作,使得上述像载体的带电极性为负极时,Inip≤0,上述像载体的带电极性为正极时,Inip≥0,因此,对于因时效变化而引起的复制体的电阻变化等,能经常维持复制飞溅少的复制条件,通常能得到复制飞溅少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设有控制上述复制偏压电源的输出值的电源控制装置作为上述墨像形成机构动作的控制装置,所以对于因时效变化而引起复制体的电阻变化等能经常维持复制飞溅少的复制条件,通常能得到复制飞溅少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上述导电性构件是由丙烯酸类树脂中含有碳微粒的导电性纤维构成的刷状构件,所以能历经长期间减少墨像复制时的复制飞溅,且能防止因时效而发生的复制异常。
根据本发明,上述复制体是中间复制带,其将在上述复制接触部从上述像载体复制的墨像一时载置,然后复制在记录纸上,因小型能减少从像载体往中间复制带上进行墨复制步骤时的复制飞溅,能得到复制飞溅少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上述复制体是复制运送带,其使记录纸一时载置,在上述复制接触部将上述像载体上的墨像复制在该记录纸上,然后将该记录纸送向下面步骤,所以纸堵塞少,且能减少往由复制运送带载置的记录纸上进行墨复制步骤时的复制飞溅。
根据本发明,上述复制体的体积电阻值是107-1013Ωcm,所以根据复制体反面的电位值或流过复制体反面的电流值的测定结果,可以控制复制条件。
根据本发明,即使对于与相互离开的像载体和中间复制体或复制材载置体两者表面部分互相接触处非常近的两表面部分的离开空隙部分,为形成复制电场而进行所定的电气操作所带来的影响,与在上述两者表面部分相互离开处进行上述抑制操作场合相比,也能得到良好抑制。因此,与在上述两者表面部分相互离开处进行上述抑制操作场合相比,能减轻因先复制等而引起的图面质量低下。
根据本发明,与像载体表面接触的中间复制体部分相接触场合相比,过度地提高像载体和中间复制体之间接触压力的危险性小,因此,能抑制因该接触压力过剩而引起的版画图像等图面质量低下。进一步说,即使使用回转体作为电极构件,回转振动传到像载体、对像载体上形成显像步骤带来坏影响的危险性也小。
根据本发明,通过上述用于除电的电极构件具有弹性的接触部的弹性变形,吸收中间复制体和电极构件间接触状态变化等对两者间接触压力所带来的影响,所以,与电极构件接触部为刚体场合相比,能使用简单定位机构,相对中间复制体使电极构件定位,以便得到所希望的接触压力。
根据本发明,与在像载体和中间复制体两者表面部分开始接触处进行除电场合相比,能减小电极构件没有除尽电荷对上述离开间隙的影响,所以,与在像载体和中间复制体两者表面部分开始接触处进行除电场合相比,能有效地减轻因先复制而引起的图像质量低下。
根据本发明,与仅仅在像载体和中间复制体两者表面部分互相接触处进行中间复制体的除电场合相比,由于能进行更完全的中间复制体的除电,所以,与上述仅仅在像载体和中间复制体两者表面部分互相接触处进行中间复制体的除电场合相比,能有效减轻因先复制而引起的图像质量低下。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概略图;图2是相对本发明实施例1、3中从复制偏压电源施加在出口辊上的复制电压,表示中间复制带反面电位的测定结果的特性图;图3是相对实施例1中复制电压,表示复制飞溅和复制效率变化的特性图;图4是相对对比例1及本发明实施例2中施加在出口辊上的复制电压,表示中间复制带反面电位的测定结果的特性图;图5是相对对比例1中复制电压,表示复制飞溅等级和复制效率变化的特性图;图6是相对本发明实施例2中复制电压,表示复制飞溅等级和复制效率变化的特性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复制电压设定时状态的概略图;图8是相对本发明实施例4、5中施加在出口辊上的复制电压,表示从导电性刷往接地的电流值的测定结果的特性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6的概略图;图10是将本发明实施例4局部放大表示的概略图;图11是将对比例2局部放大表示的概略图;图12是复制接触部电位关系说明图;图13是控制动作流程图;图14是得到最适复制电压流程图;图15是接触刷电流比较图;图16是接触部内的电流模式图;图17是控制动作流程图;图18是实施例17的装置整体图;图19是图18主要部分构成图;图20是图18主要部分构成说明图21a是说明本发明优点的图,图21b是说明没有接触构件时缺点的图;图22a是正常鼓上图像说明图,图22b是复制体上异常图像说明图;图23a是正常鼓上图像说明图,图23b是复制体上异常图像说明图;图24是表示刷的合适相接角度的图;图25是实施例8装置主要部分构成图;图26是实施例8装置的中间复制带说明图;图27是实施例8装置的除电刷配置位置说明图;图28是实施例9装置的中间复制带说明图;图29是实施例10装置说明图;图30是刷设定位置说明图。
下面参照附图通过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表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该实施例1是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实施例,与由一感光体组成的像载体对置,排列配置复数色、例如四色显影器,将感光体上各不同色成份形成的墨像顺序叠合复制在由中间复制带构成的复制体上;然后将该叠合复制的墨像一次性地复制在记录纸等上,得到彩色图像;这是一(感光体)鼓中间复制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实施例。
感光体、例如感光体鼓201具有在铝管上顺序叠合下拉层,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制膜的机能分离型感光层。该感光层厚度约28μm,静电容量约90PF/cm2。感光体鼓201在形成图像时,通过驱动源沿箭头方向被驱动回转,在由斯科洛隆构成的带电器202均一地带上负电约-650~-700V后,从曝光部受根据图像信息而生成的激光203照射,形成-100V~-500V的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由四色静电潜像、例如黑、深绿、洋红、黄的各静电潜像构成。
接着,用电位传感器204检测感光体鼓201的带电电位和曝光部电位,控制部根据电位传感器204的检测结果控制带电条件和曝光条件等。显影部由并列配置在感光体鼓201周围的四色显影器205Bk、205C、205M、205Y构成,该显影器205Bk、205C、205M、205Y使感光体鼓201上各色静电潜像显影,成为各色墨像。上述显影器使用各色的干式二元显影剂,使带负电墨粉附在感光体鼓201上的低电位部,这是转印显影方式的显影器。
从显影偏压电源对上述显影器施加-500V~-550V的显影偏压,该显影偏压也可使交流成份重叠。接着,通过传感器206检测感光体鼓201的墨粉附着量,该传感器206使用光传感器,能根据感光体鼓201的光学反射率检测感光体鼓201的墨粉附着量,控制部根据该传感器206的检测结果控制过程条件。
感光体鼓201上的各色墨像叠合复制在无端状中间复制带207上。以后,将从感光体鼓201往中间复制带207的墨像复制称为带复制。中间复制带207由驱动辊208、从动辊209、清洁装置对置辊210、入口辊211及出口辊212架设着,从驱动源通过驱动辊208驱动回转。中间复制带207的架设在入口辊211和出口辊212间的部分通过接离机构与感光体鼓201接离,与感光体鼓201接触形成复制接触部。
上述中间复制带207架设在入口辊211和出口辊212间部分的长度设为36mm,中间复制带207的纵向宽设为350mm。中间复制体207是将碳黑分散在氟类树脂中的单层中电阻体,厚度约150μm,新材料时表面电阻率约5×109Ω/cm2,体积电阻率约1×1011Ωcm。
体积电阻率(PV)测定条件如下测定器Hiresta IP(MCP-HT260)三菱油化制测头HRS测头施加偏压100V、500V测定时间10秒另外,该体积电阻率也可以用日本工业规格K6911中记载的测定方法测定。
表面电阻率用油化电子株式会社制的电阻测定器“汉兰斯特IP”(商品名)测定。此外,也可以用日本工业规格K6911中记载的表面电阻测定法进行测定。
另外,也可以用聚碳酸酯等树脂作为中间复制带207的材料。在该实施例1中,采用复制电压间接施加方式,由导电性构件组成的入口辊211通过导线接地,出口辊212与复制偏压电源连接,从该复制偏压电源施加正极性的复制电压Vt。从复制偏压电源施加在出口辊12上的复制电压Vt通过电源控制装置控制。
带复制后残留在感光体鼓201上的墨粉在清洁前通过除电器213被控制带电量,在鼓清洁装置用清洁刷214和清洁片215除去。感光体鼓201上的残留电荷用除电灯216除去。作为带电装置的带电器202、作为曝光装置的曝光部、作为显影装置的显影器205Bk、205C、205M、205Y,作为复制体的中间复制带207、复制偏压电源等构成墨像形成装置。
在第一色的成像动作中,通过带电器202使感光体鼓201均匀带电,通过曝光部曝光,由显影器205Bk显影,进行带复制,在中间复制带207上形成第一色墨像,感光体鼓201上的残留墨粉先由清洁前除电器213控制带电量,尔后用清洁刷214及清洁片215除去,感光体鼓201上的残留电荷由除电灯216除去,此后进行第二色的成像动作。
在第二色成像动作中,通过带电器202使感光体鼓201均匀带电,通过曝光部曝光,由显影器205C显影,进行带复制,在中间复制带207上与第一色墨像叠合形成第二色墨像,感光体鼓201上的残留墨粉先由清洁前除电器213控制带电量,尔后用清洁刷214及清洁片215除去,感光体鼓201上的残留电荷由除电灯216除去,此后进行第三色的成像动作。
在第三色成像动作中,通过带电器202使感光体鼓201均匀带电,通过曝光部曝光,由显影器205M显影,进行带复制,在中间复制带207上与第一色、第二色墨像叠合形成第三色墨像,感光体鼓201上的残留墨粉先由清洁前除电器213控制带电量,尔后用清洁刷214及清洁片215除去,感光体鼓201上的残留电荷由除电灯216除去,此后进行第四色的成像动作。
在第四色成像动作中,通过带电器202使感光体鼓201均匀带电,通过曝光部曝光,由显影器205Y显影,进行带复制,在中间复制带207上与第一色、第二色、第三色墨像叠合形成第四色墨像,这样形成全彩色图像,感光体鼓201上的残留墨粉先由清洁前除电器213控制带电量,尔后用清洁刷214及清洁片215除去,感光体鼓201上的残留电荷由除电灯216除去。这里,也可以使从复制偏压电源施加在出口辊212上的复制电压Vt,每当各色墨像进行带复制时增加。
记录纸217从供纸装置与中间复制带207上的全彩色图像配合被送向中间复制带207和纸复制辊218之间。该纸复制辊218在驱动辊208上与中间复制带207压接,在纸复制辊218和中间复制带207之间形成复制接触部,从纸复制偏压电源将正极性复制电压施加在纸复制辊218上。
在纸复制辊218和中间复制带207之间的复制接触部,从记录纸217的反面施加正极性复制电压,中间复制带207上的全彩色图像被复制,通过没有图示的定影装置,使全彩色图像定影。以后,将从中间复制带207往记录纸217的墨像复制称为纸复制。带清洁装置219除去纸复制后中间复制带207上残留墨粉。
使用带形状件作为中间复制体,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因中间复制带周围的成像过程配置等设置自由度变大,具有能实现装置小型化的优点,但是,并不局限于带状,鼓状,辊状也可以使用,不管哪一种,从本发明所得效果不变。
在本实施例1中,设定带电条件,使得在复制部的复制接触部的至少局部的中间复制带207反面(不和感光体接触侧的表面)的电位Vnip为零或带有与感光体鼓201的带电极性同极性的电位,以及设定作为复制体的中间复制带207的电阻值、复制偏压电源的输出值等作为最适复制条件。
本来希望将带的表面电位作为带的带电电位来进行说明,可是,由于不能直接测定带表面(和感光体接触的表面)的复制接触电位,所以用反面来代替表面,通过测定设定带反面电位作为带的带电电位。下面说明复制体的表面和反面的带电电位的关系。
图12中表示实施例1中作为复制体的中间复制带,在复制接触部附近感光体侧带电负几十伏,在复制偏压辊附近感光体侧带电负几百伏。这是由于离开复制偏压辊距离变远,带的表面和反面的距离差变小。在复制接触部附近,因感光体负电荷影响,带表面具有比反面更负的电位。因此,带反面电位为零或负极性的话,与该带反面对向的带表面成为确实具有负电位。因而,在复制接触部入口能抑制引起复制飞溅的复制电场。
复制体电阻值和复制偏压值即使变化,在实际可复制条件下,被推测为复制体表面和反面的带电电位关系相同。
作为复制体的中间复制带207的反面电位Vnip为零或带有与感光体鼓201的带电极性同极性电位的范围必须根据复制接触部宽等机械条件及墨本身的复制特性使其变化。这种场合,为了抑制在复制接触开始前位置产生电场,防止先复制,且确保尽可能长的有效的复制接触宽,避免复制率低下,最好设定这样的带电条件沿复制接触部移动方向、将感光体鼓201和中间复制带207的接触开始位置设为0、感光体鼓201和中间复制带207的分离开始位置设为L时,复制接触部的0≤X≤L/2范围内的位置X的中间复制带207反面电位Vnip为零或带有与感光体鼓201的带电极性同极性的电位,以及设定作为复制体的中间复制带207的电阻值、复制偏压电源的输出值等作为最适复制条件。还有,这样能确保尽可能长的有效复制接触宽,避免复制率低下,但是,并不妨碍上述电位Vnip为零或带有与感光体鼓201的带电极性同极性的电位的区域在复制接触部的0≤X≤L/2的范围外,按照各种过程条件(过程速度、复制条件、感光体的带电条件、显影条件等),即使是上述范围外也可以适用本发明。
下面,就最合适复制条件的决定作说明。在该实施例1中,从入口辊211到上述接触开始位置的距离设为8mm,复制接触部宽L设为20mm,从上述分离开始位置到出口辊212的距离设为8mm。感光体鼓201和中间复制带207的复制接触部的反面侧设置电位传感器220,该电位传感器220以从感光体鼓201和中间复制带207的复制接触部的接触部7mm的位置为中心测定中间复制带207反面的电位Vnip。电位传感器220的测定范围约4mm,电位传感器220测定5mm<X<9mm范围的中间复制带207反面电位Vnip的平均值。
图2是对于本实施例1中从复制偏压电源施加在出口辊212上的复制电压Vt,表示中间复制带207反面电位的测定结果。这是使感光体鼓201的带电部未曝光地(与白纸图像相同)通过复制步骤时测定中间复制带207反面电位的结果。另外,因中间复制带207的电阻不匀,中间复制带207的反面电位变化,所以中间复制带207反面电位的测定是取中间复制带207的一周进行,将其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在该测定结果中,在Vt≤800V范围,中间复制带207的反面电位Vnip与感光体鼓201的带电极性相同,或Vnip=0。根据本实施例1,一方面能避免复制率低下,一方面在Vt≤800V范围能得到复制飞溅少的复制条件。
图3是相对实施例1中复制电压Vt,表示复制飞溅和复制效率变化的特性图。这里,复制飞溅等级是放大观察中间复制带207上复制的墨像(约0.3mm宽的线图像),标以等级。在该等级中,复制飞溅最少状态评为等级5,复制飞溅最差状态评为等级1。另外,复制效率是通过吸引法测定满墨像复制前后的墨附着量重量计算而得。
如图3所示,复制飞溅随着复制电压Vt增加存在恶化倾向,可是,在Vt≤800V范围内属于实用上无问题的等级4以上。另外,复制效率随着复制电压Vt低下而减少,可是,在约500V以上能得到实用上无问题的90%以上的复制效率。因此,将中间复制带207的反面电位Vnip设定为Vnip≤0条件,减少复制飞溅。最好设定为-100V≤Vnip≤0条件,能使复制飞溅少,且有足够的复制效率。
在本实施例1中,使用带负电的感光体鼓201,可是,也可以使用带正电的感光体。带正电感光体场合,墨的带电极性也成为正极性,复制偏压电源成为负极性。因此,这种场合通过设定复制接触部的0≤X≤L/2范围内的位置X的中间复制带207反面电位Vnip≥0条件,降低复制飞溅。另外,在本实施例1中,通过电源控制装置控制复制偏压电源的输出值,使中间复制带207的反面电位Vnip变化,但是,也可以控制带电器202的输出值和中间复制带207的电阻值,使中间复制带207的反面电位Vnip变化。
下面,说明对比例1。对比例1与本实施例1装置概要相同,但是变更带复制部的辊11、12的配置,仅仅使复制接触部宽和本实施例1不同。在该对比例1中,从入口辊211到上述接触开始位置的距离设为12mm,复制接触部宽L设为10mm,从上述分离开始位置到出口辊212的距离设为14mm。电位传感器220测定范围约4mm,电位传感器220测定1mm<X≤5mm范围的中间复制带207反面电位Vnip的平均值。
图4中相对对比例1中施加在出口辊212上的复制电压Vt,表示了中间复制带207反面电位的测定结果。在对比例1中,中间复制带207反面电位成为Vnip≤0范围只有Vt=0。图5中相对对比例1中复制电压Vt,表示了复制飞溅等级和复制效率的变化。在对比例1中,复制飞溅等级在4以上且复制效率成为90%以上的范围没有。
下面,涉及本发明实施例2,该实施例2中复制接触部宽与上述对比例1相同,可是,中间复制带207电阻值与上述对比例1不同。在该实施例2中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中间复制带207新材料时体积电阻值约为1×1011Ωcm。
而且,本发明可使用的复制体的电阻值范围按复制电源输出和容量决定。例如,即使是相当低电阻的1×107Ωcm程度的复制体,若使用能流过强电流的电源,则也可供实用。一般使用的复制体能流过数十μA程度电流,但即使是低电阻复制体,若将电流上升到数mA,则作为图像形成装置成为可供实用。
一般使用的复制体上施加数KV的复制偏压,复制体为高电阻时,若单层施加10KV程度复制偏压,则能供实用,双层场合,复制体整体厚度方向的体积电阻率为1×1013Ωcm程度,表层为1×1013Ωcm,基层为1×1010Ωcm程度,则一般范围电压电流能使用。因此,本发明作为体积电阻率范围,从1×107Ωcm到1×1013Ωcm可使用,因考虑电源成本等,单层场合最好从1×108Ωcm到1×1012Ωcm,叠层场合上限1×1013Ωcm也可使用。
图4中相对本实施例2中施加在出口辊212上的复制电压Vt,表示中间复制带207的反面电压Vnip的测定结果。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2中,在Vt≤1600V范围内,中间复制带207反面电压Vnip≤0。图6中相对本实施例2中复制电压Vt,表示复制飞溅等级和复制效率的变化。
在本实施例2中,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存在复制飞溅等级随着复制电压Vt增加而恶化的倾向,但是,在Vt≤1600V范围内为实用上没有问题的等级4以上。另外,随着复制电压Vt低下,复制效率减低,但是在约1200V以上复制电压Vt时,能得到实用上没有问题的90%以上的复制效率。因此,设定中间复制带207的反面电压Vnip≤0的条件,复制飞溅减少。最好,设定-60V≤Vnip≤0的条件,能使复制飞溅少,且具有足够的复制效率。
这样,上述实施例1、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作为墨像形成装置至少包括潜像形成装置、显影器205Bk、205C、205M、205Y、中间复制带207及复制偏压电源,上述潜像形成装置由带电器202和曝光部构成,用于在作为移动的像载体的感光体鼓201上形成潜像;上述显影器作为显影装置使上述像载体上潜像显影成为墨像;上述中间复制带207作为无端状复制体由复数辊208-212架设而回转,在复数辊208-212之中两辊211、212之间与上述像载体201接触形成复制接触部,在该复制接触部上述像载体201上的墨像被复制在其表面上;上述复制偏压电源对上述两辊211、212的至少一方供给与墨极性相反极性的电荷,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使得上述复制接触部的至少局部的上述复制体207反面电位为零或带有与上述像载体201的带电极性同极性电位,所以复制接触部至少局部的复制电场强度变小,抑制在复制接触前的空隙发生电场,因而能防止复制接触部前的墨移动,减少墨像复制时的复制飞溅。
另外,上述实施例1、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对于复制接触部全域范围内所定位置或上述复制接触部移动方向,将上述像载体201和上述复制体207的接触开始位置设为0、上述像载体201和上述复制体207的分离开始位置设为L时,使上述复制接触部的0≤X≤L/2范围内位置X的上述复制体207的反面电位为零或带有与上述像载体201的带电极性同极性的电位,所以复制接触部入口附近的复制电场强度变小,能防止复制接触部前的墨移动,减少墨像复制时的复制飞溅。
再有,上述实施例1、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对于复制接触部全域范围内所定位置或上述复制接触部移动方向,将上述像载体201和上述复制体207的接触开始位置设为0、上述像载体201和上述复制体207的分离开始位置设为L时,设置电位传感器220作为电位测定装置,测定上述复制接触部的0≤X≤L/2范围内位置X的上述复制体207反面的电位Vnip,因此,根据电位测定装置的测定结果设定最适复制条件成为可能,可以减少墨像复制时的复制飞溅。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3,该实施例3是在上述实施例1中设置控制装置,每当机器接通电源时和形成一定张数的图像时,使得测定上述中间复制带207反面电压Vnip的动作进行。在电源接通时,进行带电条件和显影条件等最适化设定后,进行从复制偏压电源施加在中间复制带207上的复制电压Vt的最适设定动作。
参照图13说明该控制动作流程。当电源接通时,进行带电条件和显影条件等最适化设定,作为一般过程控制。该最适化设定与以往技术相同,详细说明省略。此后,进行从复制偏压电源施加在中间复制带207上的复带电压Vt最适设定动作。
此时,感光体鼓201由驱动源驱动回转,在带电器202带电约-650V后,未曝光状态下通过显影器205Bk、205C、205M、205Y。显影器205Bk、205C、205M、205Y为转印显影方式,所以不进行显影。这与白纸图像的成像动作相同。使用电位传感器220测定感光体鼓201的带电部通过带复制部时的中间复制带207反面电位。
测定动作结束后,将按照上次复制电压设定动作的累积成像张数复原为零,成为待机状态。成像动作结束后的累积张数超过设定值时,进行复制电压设定动作,成为待机状态。
为了消除中间复制带207的电阻不匀影响,最好通过电位传感器220对于一复制电压Vt测定中间复制带207一周,将测定结果平均值作为控制用值。如图14所示,白纸图像的成像动作开始后,施加复制电压Vt。在该状态下测定带反面电位Vnip,若Vnip≤0,则还有可能使Vt变大,因而每一步骤仅增加电压值ΔV,再设定Vt=Vt+ΔV,再次测定Vnip。反复上述动作,在Vnip>0时,由于复制电压Vt过大,所以设定该步骤前的电压值Vt′=Vt-ΔV为最适复制电压值。图2中复制电压Vt初值设为OV,以200V幅度增加,但是也可以将初值设定为数百V以缩短设定动作时间。另外,通过将复制电压Vt的升高间隔缩小到50V程度,能实现复制电压Vt的精密控制。
在实施例3中,复制接触部的0≤X≤L/2范围内位置X的中间复制带207反面的电位Vnip≤0条件范围内将最大电压值作为此时的最适复制电压进行控制。该复制电压Vt的设定是通过电源控制装置控制复制偏压电源的输出值,使复制电压Vt成为最适复制电压进行设定的。中间复制带207是新使用场合,如上所述,设定Vt=800V作为最适复制电压。
另外,并不妨碍根据复制条件上述电位Vnip为零或带有与感光体鼓201的带电极性同极性的电位的区域在复制接触的0≤X≤L/2的范围外,即使是上述范围外也可适用本发明。
此后,完全不进行最适复制电压的设定动作,而进行上述通常的图像形成动作,进行到5000张时,点图部的复制飞溅等级从初期的4.0恶化到3.5。这时,中间复制带207的体积电阻率降到5×109Ωcm。再次通过控制装置如上所述那样进行最适复制电压的设定动作,能得到如图2小黑圆所示那样特性,最适复制电压被检测为600V,进行再设定。在该再设定条件下,从点图部到满图部能得到复制飞溅少的均一图像。上述控制装置每经一定张数的图像形成动作定期地进行上述那样的中间复制带207反面电位测定动作,根据其测定结果,如上所述进行最适复制电压的再设定动作。
中间复制带207的体积电阻值约1×108Ωcm以下时,流过中间复制带207的来自复制偏压电源的电流变大,中间复制带207反面电位Vnip≤0的条件消失。这时,与对比例1相同,没有复制飞溅等级4以上,且复制效率90%以上的范围。
这样,实施例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对于复制接触部全域范围内所定位置或上述复制接触部的移动方向,将上述像载体201和上述复制体207的接触开始位置设为0、上述像载体201和上述复制体207的分离开始位置设为L时,设有电位传感器220和控制装置,上述电位传感器220作为电位测定装置,测定上述复制接触部的0≤X≤L/2范围内位置X的上述复制体207反面的电位Vnip,控制装置作为动作控制装置,在上述复制接触部的复制步骤时使上述电位测定装置220进行测定动作,控制上述墨像形成装置的动作,使得上述Vnip为零或带有与上述像载体201带电极性同极性的电位,通过定期测定复制体反面的电位Vnip,设定使复制飞溅减少的条件,对于因时效变化而引起的复制体的电阻变化等能经常维持复制飞溅少的复制条件,通常能得到复制飞溅少的图像。
另外,实施例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设有电源控制装置,作为上述墨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控制装置,控制上述复制偏压电源的输出值,所以,对于因时效变化而引起的复制体电阻变化等,能经常维持复制飞溅少的复制条件,通常能得到复制飞溅少的图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4。该实施例4是在上述实施例1中,将从入口辊211到上述接触开始位置的距离设为8mm,复制接触部的宽L设为20mm,从上述分离开始位置到出口辊212的距离设为8mm。进而,如图10所示在感光体鼓201和中间复制带207的复制接触部的反面设置导电性刷221,该导电性刷221以从感光体鼓201和中间复制带207的复制接触部7mm的位置为中心与中间复制带207反面接触。
导电性刷221的纵向宽为340mm,导电性刷221的沿中间复制带207移动方向宽约4mm,导电性刷221与5mm<X<9mm范围内的中间复制带207反面位置X接触。即,导电性刷221与复制接触部的0≤X≤L/2范围内位置X的中间复制带207反面接触。
入口辊211通过导线接地,从复制偏压电源222将复制电压施加在出口辊212上。导电性刷221使用360旦尼尔/24丝的含碳丙烯酸纤维,约1×107Ωcm的电阻值。
机械制造时进行复制电压设定作业时,如图7所示,在导电性刷221和接地之间插入电流计223。该电流计223连接成导电性刷侧221为正极性,接地侧为负极性。然后,用电源控制装置使从复制偏压电源222施加在出口辊212上的复制电压变化,通过电流计223测定从导电性刷221流向接地的电流Inip,根据该测定结果决定最适复制电压值,将复制电压设定为该最适复制电压值。
图8是对于本实施例4中施加在出口辊212的复制电压Vt,表示从导电性刷221往接地的电流值的测定结果。这是使感光体鼓201的带电部在未曝光状态下(与白纸图像相同)通过复制步骤时测定从导电性刷221流向接地的电流值的结果。另外,因中间复制带207的电阻不均会引起上述电流值变化,所以该电流测定取中间复制带207一周进行,取其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在该测定结果中,在Vt≤800V范围,从导电性刷221往接地的电流值Inip≤0(电流从接地流向导电性刷221,或电子从导电性刷221流向接地)。根据本实施例4,在Vt≤800V范围得到复制飞溅少的复制条件。下面根据实验数据,说明上述Inip。
实验试料(1)带1材质碳分散ETFE(乙烯-四氟乙烯),厚度150μm,表面电阻率109-1010(Ω/□),体积电阻率1010-1011(Ωcm),电容率11±3(2)带2材质碳分散聚碳酸脂,厚度150μm表面电阻率108-109(Ω/□),体积电阻率108-109(Ωcm)为了观察因中间复制带的低电阻化而引起的复制飞溅的恶化,测定复制步骤时流过接触刷电流和入口辊电位进行比较。
图15是接触刷电流值比较,偏压施加设为接触接地方式的D型。
模轴表示复制偏压的施加电压值,纵轴表示流过接触刷的电流值。
如图16所示可以认为有两种成分电流流过接触刷。
(1)施加在出口辊上的正极性复制偏压所产生的正向电流。
(2)朝感光体非图像部上带电的负电荷流的逆向电流。
由于该两种电流成分的大小关系,测定的电流值Inip和复制飞溅等级发生变化。现状带场合,复制偏压值从0~+800V程度(2)的电流成分大,接触刷电流值Inip为负,可是从+800V以上上述(1)的电流成分变大,电流值Inip为正。该两者电流平衡而使接触刷电流值为零的复制偏压值与按其它方法决定的最适复制偏压值一致。
在电流值Inip为负的条件下,接触刷附近的带中大量存在负电荷,由于抑制接触入口附近的复制电场,复制飞溅少。相反,在电流值Inip为正的条件下,接触刷附近的带中大量存在正电荷,由于接触入口附近的复制电场增加,复制飞溅增加。
若比较现有带和低电阻带在最适复制条件下的电流值,如前所述在现状带为0μA,在低电阻带约20μA。可以认为这是由于带电阻值小上述(1)的电流成分变大。进一步说,若比较复制偏压值为0V时的电流值,低电阻带在正侧方大。因此,可以说明低电阻带复制飞溅等级稍恶化。
本实施例4中对于复制电压Vt复制飞溅和复制效率变化与上图3所示实施例1中相同。因此,用电源控制装置在从导电性刷221往接地的电流值Inip≤0条件下设定复制电压值,复制飞溅等级达到4.0以上。并且,最好在-3μA≤Inip≤0条件下设定复制电压值,可以得到复制飞溅等级4.0以上,且具有足够的复制效率90%以上。
在本实施例4中使用刷状构件221作为导电性构件,但是也可以使用辊状构件作为导电性构件。不过,若复制接触部机械压力变大,文字脱落等不良复制发生,所以导电性构件最好使用可减弱对中间复制带207接触压力的刷状构件或低硬度辊构件。另外,在使用带正电的感光体鼓201时,在从导电性刷221往接地的电流值Inip≥0条件下设定。
下面说明对比例2,在该对比例2中,除了变更导电性刷221的设置位置之外,都与上述实施例4相同。导电性刷221以从感光体鼓201和中间复制带207的复制接触部12mm的位置为中心与中间复制带207反面接触。导电性刷221沿中间复制带207移动方向的宽度约4mm,导电性刷221与10mm<X<14mm范围内的中间复制带207反面位置X接触。
即,如图11所示导电性刷221与复制接触部的X>L/2的范围内的位置X的中间复制带207反面接触,不象上述实施例那样与复制接触部的0≤X≤L/2范围内位置X的中间复制带207反面接触。这时,复制电压Vt≤1000V,复制飞溅等级能达到4.0以上,但是,复制电场充分起作用的实质复制接触部宽减少,所以满图像的复制效率降到85%程度。
这样,本实施例4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设有与上述复制体207反面接触的导电性构件221,使该导电性构件221接地,对于上述复制接触部移动方向仅仅在下游侧连接上述复制偏压电源,所以能使复制接触部入口附近的复制电场强度变小,防止在复制接触部前的墨移动,减少墨像复制时的复制飞溅。
进一步说,当将上述像载体201和复制体207的接触开始位置设为0、上述像载体201与复制体207的分离开始位置设为L时,将上述导电性构件221配置在上述复制接触部的0≤X≤L/2范围内X,所以能避免复制效率低下,减少复制飞溅。
另外,本实施例4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上述像载体201的带电极性为负极性时,从上述导电性构件221流向接地的电流Inip≤0,上述像载体201的带电极性为正极性时,上述Inip≥0,所以设定电流流入复制接触部前半部的复制体207反面那样的复制条件,能使复制接触部入口附近的复制电场强度变小,能防止在复制接触前的墨移动,减少墨像复制时的复制飞溅。
再有,本实施例4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设有电流计223,作为电流测定装置,用于测定从上述导电性构件221流向接地的电流Inip,因此可以从其测定结果设定最适复制条件,可减少墨像复制时的复制飞溅。
再有,本实施例4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上述导电性构件221作为刷构件,由丙烯类树脂中含有碳微粒的导电性纤维构成,一般丙烯类纤维强度高,构成刷构件时,很少发生纤维断裂或脱落,因长期使用引起刷构件劣化少。因此,历经长期间仍能使墨像复制时的复制飞溅少,且能防止因时效发生复制异常。
在本实施例4中,使用将碳分散在丙烯类纤维的树脂中的纤维,但是,也可以使用直径5-8μm程度的不锈钢纤维、在丙烯、尼龙、聚酯、粘胶丝等树脂纤维上施以金属镀层所得到的材质、将碳、金属等导电性微粉分散在树脂中的纤维、进而将树脂纤维等碳化赋与导电性的碳纤维等具有导电性或半导电性的纤维。
上述导电性或半导电性纤维可以或单独或混合使用,且因调节刷的强度和刷端部电阻等目的,也可以将这些纤维与丙烯、尼龙、聚酯、粘胶丝等纤维组合使用。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5。该实施例5是在上述实施例4中设置控制装置,每当机器的电源接通时和一定张数图像形成动作时其使得测定从导电性刷221往接地的电流值Inip的动作进行。电源接通后,进行带电条件和显影条件等最适化设定之后,进行从复制偏压电源施加在中间复制带207上的复制电压Vt的最适设定动作。
该控制动作流程参照图17加以说明。电源接通时,作为一般的过程控制,进行带电条件和显影条件等最适化设定。关于该最适化设定,与以往技术相同,详细说明省略。此后,进行从复制偏压电源施加在中间复制带207上的复制电压Vt的最适设定动作。
这时,感光体鼓201由驱动源驱动回转,在带电器202带电约-650V后,以未曝光状态通过显影器205Bk、205C、205M、205Y。上述显影器是转印显影方式,所以不进行显影。电流计223测定当感光体鼓201的带电部通过带复制部时从导电性刷221流向接地的电流值Inip。
为了消除中间复制带207的电阻不均的影响,最好对于一复制电压Vt,通过电流计223进行中间复制带207一周的电流测定,测定结果平均值作为控制用值。如图17所示,白纸图像的成像动作开始后,施加复制电压Vt。在该状态下测定带反面电位电流值,若Inip≤0,则有可能再加大Vt,仅增加一步长的电压值ΔV,再设定Vt=Vt+ΔV,再度测定Inip。反复该动作,在Inip>0时,由于复制电压Vt过大,将一步长前的电压值Vt′=Vt-ΔV作为最适复制电压值设定。在图8中,复制电压Vt初值设为OV,以200V步长增加,但也可以将初值设为数百V,缩短设定动作时间。另外,复制电压Vt的升高间隔缩小到50V,复制电压Vt的精密控制成为可能。
复制电压Vt是最终在上述电流值Inip≤0条件范围内将成为最大的电压值作为此时最适复制电压而被设定的。该复制电压Vt的设定是通过电源控制装置控制复制偏压电源的输出值,使复制电压Vt成为最适复制电压进行的。中间复制带207为新品时,如上所述,设定Vt=800V作为最适复制电压。
此后,完全不进行最适复制电压的设定动作,而进行上述那样的5000张通常的图像形成动作,点图部的复制飞溅等级从4.0恶化到3.5。这时中间复制带207的体积电阻率降至约5×109Ωcm。于是,再次通过控制装置如上述那样进行最适复制电压的设定动作,能得到图8用小黑圆表示的特性,根据Inip≤0条件,检测、再设定最适复制电压600V。在该再设定条件下从点图部到满图部能得到复制飞溅少的均一图像。每经一定张数的图像形成动作,上述控制装置定期地使上述那样的测定从导电性刷221流向接地的电流值Inip的动作进行,根据该测定结果,进行如上所述的最适复制电压的再设定动作。
下面说明对比例3,除了将导电性刷221设为约20μm粗细的SUS刷之外,该对比例3与上述实施例5相同。在该对比例3中,初期的复制电压设定动作等与上述实施例5结果相同,但是因数百张的图像形成动作,中间复制带反面产生损伤。该伤的切削粉末粘附在辊表面等形成凸状污垢,在带复制部和纸复制部引起复制不良。
这样,实施例5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设有电流计223作为电流测定装置,用于测定从上述导电性构件221流向接地的电流Inip,使得当上述像载体201的带电极性为负极性时,Inip≤0,当上述像载体201的带电极为正极性时,Inip≥0,定期测定流入复制体反面的电流,通过将复制条件再设定为减少复制飞溅那样的条件,对于因时效变化而引起的复制体电阻变化等能经常维持复制飞溅少的复制条件,通常能得到复制飞溅少的图像。
另外,本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设有控制上述复制偏压电源输出值的电源控制装置作为控制上述墨像形成装置动作的装置,所以对于因时效变化而引起的复制体电阻变化等能经常维持复制飞溅少的复制条件,通常能得到复制飞溅少的图像。
再有,本实施例5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上述导电性构件221是由在丙烯类树脂中含有碳微粒的导电性纤维构成的刷构件,历经长期间仍能使墨像复制时的复制飞溅少,且能防止因时效的复制异常。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1-5中,上述复制体207是中间复制带,其在上述复制接触部从上述像载体201被复制的墨像一时载置,复制在记录纸上,因小型从像载体往中间复制带上作墨复制步骤时的复制飞溅少,能得到复制飞溅少的图像。
以上说明涉及使用中间复制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为此。
图9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该实施例6涉及使用载置运送记录纸的复制运送带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实施例。由感光体构成的像载体,例如感光体鼓231具有在铝管上顺序叠合下引层、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进行制膜的机能分离型的感光层。该感光层厚约28μm,静电容量约90PF/cm2,感光体鼓231在图像形成时,通过驱动源被驱动回转,在由斯科洛隆构成的带电器232均一地带上负电约-650~-700V后,从曝光部受根据图像信息而生成的激光233照射,形成-100V~-500V的静电潜像。
显影部234将感光体鼓23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成为墨像。该显影部234使用干式二元显影剂使带负电墨粉附着在感光体鼓231上的低电位部,这是转印显影方式的显影器,从显影偏压电源施加-500~-550V的显影偏压电压,该显影偏压电压也可使交流成分重叠。
无端状复制运送带235由驱动辊236和从动辊237架设着,从驱动源通过驱动辊236被驱动回转。记录纸238从供纸装置送向阻纸辊239,通过该阻纸辊239使其与感光体鼓231上墨像一致送向复制运送带235。感光体鼓231和复制运送带235接触形成复制接触部,从该复制接触部在复制运送带235的回转方向下游侧的复制运送带235反面与偏压辊240相接,复制运送带235的在偏压辊240和从动辊237间的部分与感光体鼓231接触。
复制接触部宽约10mm,复制运送带235纵向宽350mm。另外,从感光体鼓231和复制运送带235的接触开始位置到离开5mm位置间的复制运送带235反面上接触有作为导电性构件的导电性刷241。该导电性刷241使用360旦尼尔/24丝的含碳丙烯纤维,电阻值约1×107Ωcm。导电性刷241通过导线接地。
复制运送带235是在氯丁橡胶和EPDM的混合橡胶中使碳黑分散的中电阻体橡胶层表面设有氟类涂层而得的。该复制运送带235的橡胶层厚度约500μm,新品时体积电阻率约为1×1010Ωcm,涂层厚度约10μm,新品时表面电阻率约为1×1011Ω/cm2。
从动辊237和导电性刷241接地,偏压辊240与复制偏压电源连接,从该复制偏压电源施加正极性复制电压Vt。从复制偏压电源施加在偏压辊240上的复制电压Vt通过电源控制装置控制。
来自阻纸辊239的记录纸238由复制运送带235运送,在复制接触部感光体鼓231上墨像被复制。记录纸238一通过复制接触部,就被静电吸附在复制运送带235的表面,所以与感光体鼓231分离容易。因而,若使用复制运送带235,具有减少纸堵塞等故障的优点。
复制后感光体鼓231上的残留墨粉在鼓清洁装置用清洁刷242及清洁片43除去,感光体鼓上残留电荷用除电灯244除去。复制有墨像的记录纸238在驱动辊236处从复制运送带235分离后,在定影装置245将墨像定影。
这里,作为带电装置的带电器232、作为曝光装置的曝光部、作为显影装置的显影器234、作为复制体的记录纸、复制运送带235、复制偏压电源等构成墨像形成装置。另外,在通常成像条件下,从复制偏压电源对偏压辊240施加2600V的复制电压时,复制偏压电源的输出电流约+150μA。这时,复制飞溅等级能达到4.5。
这样,在该实施例中,复制体235是复制运送带,其一时载置记录纸238,在复制接触部作为像载体的感光体鼓231上墨像复制在记录纸238上,之后将该记录纸运送往下面步骤,因此纸很少堵塞,且能够减少往记录纸上进行墨复制步骤时的复制飞溅。
上述实施例1-6中,上述复制体具有107-1013Ωcm的体积电阻率,所以根据复制体反面的电位值或流过复制体反面的电流值的测定结果可控制复制条件。
下面,通过适用于彩色复印装置的实施例7,说明本发明。图18是本实施例涉及的彩色复印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19是该彩色复印装置的感光体及中间复制带周围的放大图。
该彩色复印装置由彩色图像读取装置(以下称为彩色扫描器)1和彩色图像记录装置(以下称为彩色打印机)2构成。
上述彩色扫描器1通过照明灯4、镜组5及透镜6使原稿3图像成像在彩色传感器7,按例如蓝(Blue,以下简记为B)、绿(Green,以下简记为G)、红(Red,以下简记为R)色分解光读取,将原稿的彩色图像信息变换成图像电信号。上述彩色传感器7在这个例子中用B、G、R的色分解装置和CCD那样的光电变换元件构成,三色同时读取。然后,将在该彩色扫描器1得到的B、G、R的色分解图像信号强度水平为基础,在图像处理部(没有图示)进行色变换处理,得到黑(Black,以下简记为Bk)、深绿(Cyan,以下简记为C)、洋红(Magenta,以下简记为M)、黄(Yellow,以下简记为Y)的彩色图像数据。具体地说,为了得到Bk、C、M、Y的图像数据,接到与彩色打印机2动作同步的扫描器开始信号,在图1中,照明及光学镜系朝左箭头方向作原稿扫描,每扫描一次,得到一种色的图像数据。合计四次反复上述动作,顺序得到四种色图像数据。
上述彩色打印机2设有写入光学组件8。该写入光学组件8将来自彩色扫描器1的彩色图像数据变换成光信号,进行与原稿图像对应的光写入,在感光体鼓9形成静电潜像。该组件8由半导体激光器8-1及其发光驱动控制部(没有图示)、多面反射镜8-2及其回转用马达8-3、f/θ透镜8-4、反射镜8-5等构成。
该打印机2设有感光体鼓9作为潜像载体。感光体鼓9如箭头所示沿反时针方向回转。在其周围配置着感光体清洁组件(包含清洁前除电器)10、除电灯11、带电器12、电位传感器13、Bk显影器14、C显影器15、M显影器16、Y显影器17、显影浓度图形检测器18及中间复制带19等。
上述各显影器包括为了静电潜像显影使显影剂的穗接触感光体9的表面而回转的显影套筒14a、15a、16a、17a,为了汲起搅拌显影剂而回转的显影叶片14b、15b、16b、17b,以及显影剂的着色浓度检测传感器14c、15c、16c、17c等。待机状态下,全部四个显影器的显影套筒上的剂处于穗切状态(不显影状态)。
上述中间复制带19由驱动辊21、带复制偏压辊100、接地辊101及从动辊群架设,通过没有图示的驱动马达,如后所述进行驱动控制。在该中间复制带19周围配置带清洁组件22和纸复制组件23。带清洁组件由刷辊22a、橡胶刮片22b及与带接离机构22c等构成。纸复制组件23由纸复制偏压辊(纸复制辊)23a、辊清洁刮片23b及与带接离机构23c等构成。
另外,该打印机2还设有用于将复印纸送入上述纸复制组件23和中间复制带19的相对部的供纸辊25、阻辊26、收纳各种尺寸复印纸的复印纸盒30、31、32、33、用于幻灯片用纸和厚纸等的手供纸托盘34。进一步说,还设有纸运送机构27、定影器28、复印件托盘29。
下面,以图像形成顺序(彩色图像形成顺序)是Bk、C、M、Y顺序的场合为例,概略说明该彩色复印装置的动作,但是,图像形成顺序并不限定为此。
复印动作一开始,彩色扫描器1从所定时间开始读取Bk图像数据,根据该图像数据开始激光写入形成潜像(以下,将根据Bk图像数据所形成的静电潜像称为Bk潜像,C、M、Y也同样)。从该Bk潜像的前端部应可显影,在潜像前端部到达Bk显影器14的显影位置之前,显影套筒14a开始回转,使剂穗立,用Bk墨粉使Bk潜像显影。以后,继续Bk潜像区域的显影动作,在Bk潜像后端部通过Bk显影位置时快速进行Bk显影套筒14a的剂穗切断,使其处于不显影状态。这至少在后面的根据C图像数据形成的C潜像前端部到达前结束。上述穗切是通过将显影套筒14a的回转方向切换成与显影动作中方向相反进行的。
上述通过Bk显影器14显影在感光体9上形成的Bk墨像复制在与感光体等速的中间复制带19的表面上(以下,将从感光体往中间复制带的墨像复制简称为带复制)。在感光体9和中间复制带19接触状态下,带复制通过将所定偏压施加在带复制偏辊100上进行。
与该带复制并行,在感光体9继Bk步骤之后进行C步骤。即,从所定时间彩色扫描器1开始读取C图像数据,根据该图像数据开始激光写入形成潜像。C显影器15相对其显影位置,当前面的Bk潜像后端部通过之后,并且C潜像的前端到达之前,使显影套筒1.5a开始回转,进行剂的穗立,用C墨粉使C潜像显影。以后,继续C潜像区域的显影,当潜像后端部通过时,与前述Bk显影器场合相同,进行C显影套筒15a上的剂穗切断。这也仍须在后面的M潜像前端部到达前结束。将上述通过C显影器15显影在感光体9上形成的C墨像与上述复制有Bk墨像的相同的中间复制带19的表面对准位置进行带复制。
M和Y步骤也和上述Bk、C步骤相同,读取各自的图像数据,形成潜像,进行显影和带复制。这样,顺序形成在感光体9上的Bk、C、M、Y墨像顺序与中间复制带19的相同面对位进行带复制,形成四色叠合的带复制图像。
该四色叠合的带复制间,即,第一色的Bk墨像的带复制在端部结束后,使中间复制带19以从例如定速移动方式、跳动移动方式、往复移动方式(急回)三方式中的一方式驱动,或从复印速度考虑根据复印件尺寸从其中选取复数方式作有效组合进行驱动。上述定速移动方式是以低速朝一定方向一边使复制带回转,一边进行复制的方式。上述跳动移动方式是这样一种方式为了使复制带的叠合图像形成位置回到感光体的墨像位置,使带离开感光体,沿原来移动方向高速跳动,移动所定距离后,回到当初的移动速度,此后再次使带与感光体接触,反复进行上述过程。上述往复移动方式(急回)是这样一种方式为了使复制带的叠合图像形成位置回到感光体的墨像位置,使带离开感光体,然后停止移动,立即朝反方向高速返回,当回复所定距离时再次使中间复制带沿原移动方向起动,反复进行上述过程。
另外,第一色Bk图像带复制后进行第二、三、四色带复制期间,预先通过接离机构22c使带清扫组件22离开带面。并且,与将形成在中间复制带19面上的四色叠合图像一次复制在复印纸上时同步,以接离机构23c推压通常离开带19面的纸复制组件23的纸复制偏辊23a,将所定偏压施加在该辊23a上。这样,中间复制带19上的叠合墨像一次复制在复印纸24上。复印纸24从在操作板(没有图示)指定的尺寸纸的收纳盒中同步地朝阻辊26方向供纸,通过阻辊26,当中间复制带面的四色叠合图像的前端到达纸复印位置时供纸。
上述从中间复制带面一次性将四色叠合图像复制在复印纸24上,该复印纸24由纸运送机构27运向定影器28,用控制在所定温度的定影辊28a和加压辊28b使墨像熔融定影,运送到复印件托盘29,得到全彩色复印件。
带复制后的感光体9在感光体清洁组件10(清洁前除电器、刷辊、橡胶刮片)清洁表面,还在除电灯11均一除电。将墨像复制在复印纸24上后的中间复制带19的表面清洁是通过接离机构22c,将带清洁组件22推压在中间复制带19上进行的。
反复复制时彩色扫描器1的动作及往感光体9形成图像是继第一张的Y(第四色)图像步骤后,在所定时间进行第二张的Bk(第一色)图像步骤。中间复制带19是继第一张的四色叠合图像往复印纸的一次性复制步骤后,在已用清扫组件22清扫过的表面区域,进行第二张的Bk墨像的带复制。此后,与第一张一样,进行相同的动作。
上面就得到全四色彩色的复印模式作了说明,但是,三色复印模式、二色复印模式场合,是对指定的色和次数进行上述同样的动作。另外,单色复印模式场合,在所定张数结束前仅仅使该色显影器处于显影作用状态(剂穗立状态),中间复制带19在与感光体9接触状态下以定速朝移动方向被驱动,带清洁组件22也与带19接触,在这种状态下进行复印。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特征构成。
如图20所示,在感光体9和中间复制带(中间复制体)19的接触部形成的一次复制接触部,在其下游侧设置施加有偏压的带复制偏辊100,作为电荷赋与装置,在其上游侧设置接地辊101,它们支持着中间复制带19,将其压在感光体9上。并且,感光体9上的墨粉进入感光体9与中间复制带19的接触部之前,为了防止发生先复制,从带背面设置由导电性纤维等组成的刷103作为除电装置,该刷状接触构件、即刷103与一次复制接触部的中央部相接触,且接地。
在本实施例装置中,从带复制偏辊100赋与中间复制带19的复制电荷由上述刷103除电。这样,赋与中间复制带19的复制电荷从接触部内的刷接触位置到中间复制带移动方向上游侧实质上没有移动或几乎没有移动,接触部入口(接触部前的像载体和中间复制体不接触部分)的中间复制带19上复制电荷不存在或几乎不存在。因此,在接触部入口没有产生或几乎没有产生电位梯度,没有产生对复制图像质量带来影响的电场。例如,与上述图21b对比,如图21a中斜线所示,中间复制带19上的电位梯度到刷103处,入口部没有多余的电压。
根据本实施例装置,使用辊架设的带状中间复制体,将感光体上的墨像复制在复印纸上,在设有上述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将复制偏压施加在用于夹持感光体而配置的两辊之中下游侧的辊上,这时发生过大的电场倾斜,能防止因上游侧辊产生电场而引起先复制。
例如,如上述图22b所示那种复制喷溅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这里所说的相当程度的改善是指实际上感光体9和墨粉具有负电场,即使仅仅那点也会产生稍许先复制,但是,因这种程度的先复制而引起的图像紊乱通常不成为问题。
在本实施例装置中,若采用与上述图21b所示的以往构成相同的过程条件(中间复制体的电气特性等各种物性、材料、材质,中间复制体移动速度,墨粉电气特性等各种物性、材料、材质等等),适用本发明,则有时会发生复制性(复制率)比以往降低。若想使图21a中所示接触部出口位置电压达到与图21b中相同的600V从而得到相同复制性时,则可以提高复制偏压(例如从以往的800V提高到1KV左右)。也可代之或加之使感光体表面与带19充分接触扩大接触部的面积。例如,提高复制偏压同时,扩大从刷103起的上游侧接触部(也可以扩大下游侧接触部)。当然,需要时也可代之或加之下列措施不改变以往复制偏压和接触部面积,适当选择中间复制体的电气特性、移动速度等各种过程条件。
另外,使用图21a装置场合,刷103对感光体9的推压力过大的话,感光体与中间复制带19的接触部中的接触压力过度上升,会发生细线等象被虫吃过那样从图像脱落,形成虫食图像。图23a表示感光体9上图像,图23b表示该图像复制到中间复制体上的虫食版画的图像。因此,刷103推压力过大,虫食版画产生时,可以采取将其调整到适当压力,或倾斜刷使刷103对中间复制带19的接触角,即,如图24所示,与接触部带切线垂直的法线和刷之间角度取20°-60°范围,降低上述推压力。
下面说明实施例8,这是将本发明使用在彩色复印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该彩色复印装置设有与上述图18的彩色复印装置相同的没有图示的彩色扫描器,图像形成动作也基本与图18的彩色复印装置相同。主要不同处在于彩色打印机的结构及动作。图25是本实施例涉及的彩色复印装置的彩色打印机主要部分的概略构成图。
该彩色打印机在感光体鼓9周围设有作为带电装置的带电充电器200、由清洁片和毛皮刷组成的感光体清洁装置300、作为曝光装置的没有图示的光写入组件,作为显影装置的回转型显影组件400等。另外,还设有中间复制组件500、纸复印组件600、使用一对定影辊701的定影组件、没有图示的供纸部及控制部等。
该彩色复印装置当全彩色复印场合,若上述彩色扫描器的读取设为Bk、C、M、Y的顺序,则如下那样动作。
图像形成周期开始时,感光体鼓9由没有图示的驱动马达驱动,开始反时针方向回转。上述带电充电器200开始电晕放电,例如以负电荷使感光体鼓9均匀带电到所定电位。上述中间复制组件500的作为中间复制体的中间复制带501和上述感光体鼓9等速作顺时针回转。
上述中间复制带501由作为一次复制电荷赋与装置的一次复制偏压辊507、带驱动辊508、带张紧辊509、二次复制对置辊510、清洁对置辊511以及作为一次复制前除电装置的带除电辊512架设着。各辊用导电性材料形成,一次复制偏压辊507以外的各辊均接地。通过以定电流或定电压控制的一次复制电源801可对一次复制偏压辊507供给所定的复制偏压。
然后,在所定时间,由上述彩色扫描器开始读取Bk彩色图像数据。根据该图像数据,上述光写入组件用激光在均匀带电的感光体鼓9上进行光写入(例如光栅曝光)。这样,形成与Bk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像(以下,称为Bk静电潜像,C、M、Y也同样)。在上述回转型显影组件400的Bk显影器401使用带负电墨粉将上述Bk静电潜像转印显影。这样,在感光体鼓9上形成Bk墨像。
感光体鼓9上形成的Bk墨像在感光体鼓9与中间复制带501接触的一次复制部通过复制电场复制在中间复制带501表面。该复制电场通过作为一次复制电荷赋与装置的一次复制偏压辊507赋与中间复制带501以电荷形成。另外,残留在通过上述一次复制部的感光体鼓9表面的未复制残留墨粉用上述感光体清洁装置300除去,以便反复使用感光体鼓9。
复制在上述中间复制带501上的墨像通过该带回转再次运送到上述一次复制部。运送期间,为了不使中间复制带501上的墨像紊乱,使中间复制带501周围配置的作为复制前带电装置的预充电器(以下,称为PTC)502、上述纸复印组件600、带除电充电器503、带清洁片504、及润滑剂涂布刷505处于不作用状态。即,PTC502和带除电充电器503处于不放电状态。纸复印组件600中三个支承辊602-604之中,与上述二次复制对置辊510相对的位于架设部复印纸运送方向上游侧端部的支承辊602,以及作为二次复制电荷赋与装置的二次复制偏压辊605通过没有图示的接离机构,处于与中间复制带501脱离的位置,作为复制材载体的二次复制带601与中间复制带501脱离,同时,上述二次复制偏压辊605处于停止从二次复制电源802施加电压的状态。带清洁片504和润滑剂涂布刷505通过没有图示的接离机构位于与中间复制带501脱离的位置。使以上各件处于不作用状态这一点,在后述中间复制带501上进行墨像叠合期间也相同。
在感光体鼓9上继Bk图像形成步骤之后进入C图像形成步骤,在所定时间由彩色扫描器开始读取C图像数据。使用该C图像数据进行激光写入,形成C静电潜像。另外,前面的Bk静电潜像后端部通过后,迅速开始回转型显影组件400的回转动作。并且,在C静电潜像的前端部到达显影位置前使上述回转动作结束,C显影器402设置在显影位置,用C墨粉使移动到该显影位置的C静电潜像显影。M及Y场合也与上述Bk、C同样,读取各自的彩色图像数据、形成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这样,感光体鼓9上顺序形成Bk、C、M、Y墨像,将这些墨像顺序与上述中间复制带501的同一面对位进行复制,在中间复制带501上形成最多四色叠合的墨像。
上述在中间复制带501上形成的叠合墨像在上述PTC502均匀带电后,通过中间复制带501的回转,运送到二次复制部。与此同时,将复印纸送入纸复印组件600与中间复制带501对向的二次复制部,以使其与该中间复制带501上的墨像重合。
这时,上述纸复印组件600为了将复印纸运向上述二次复制部,处于动作状态。并且,在该纸复印组件600的二次复制偏压辊605上施加有复制偏压形成复制电场,将中间复制带501上的四色叠合墨像一次复制在复印纸上。复制有墨像的复印纸通过与复印纸除电充电器606相对着的部分时,被处于作用状态的该充电器除电,剥离中间复制带501。被剥离的复印纸送向一对定影辊701,在该定影辊701的接触部使墨像熔融定影,通过一对没有图示的排出辊送向装置本体外,码放在没有图示的复印件托盘。
另一方面,将墨像复制在复印纸上之后的中间复制带501的表面用带除电充电器503除电,同时,通过没有图示的接离机构推压在中间复制带501上的带清洁片504除去残留墨粉。进而,为了提高中间复制带501的清洁性和墨像往复印纸的复制性,通过没有图示的接离机构推压中间复制带501的润滑剂涂布刷505,涂刷成型为板状润滑剂的硬脂酸锌506的微粒。另外,复印纸剥离后,二次复制带601用上述带除电充电器607除去残留电荷。进而,用上述清洁片608清扫表面。
上面,涉及得到全四色彩色复印件的复印模式,三色复印模式、二色复印模式时,根据指定色和次数,进行上述同样的动作。另外,单色复印模式场合,到所定张数结束前,仅使回转型显影组件400的所定色的显影器处于显影作用状态,带清洁片504等处于作用状态下连续进行复印动作。
在此,在本实施例装置中,如图26截面图所示,上述中间复制带501由多层构造的带材构成,该多层构造由表层501a、中间层501b、基层501c组成。与感光体鼓9接触的外周面是表层501a,内周面是基层501c。另外,中间层501b和基层501c之间有用于粘接该两层的粘接层501d。
在将感光体鼓9上墨像复制在中间复制带501上的复制部(以下,称为“一次复制部”)时,通过架设一次复制偏压辊507及带除电辊512,将中间复制带501推压在感光体鼓9上,在感光体鼓9和中间复制带501之间形成所定宽度的接触部。另外,通过使作为一次复制部除电装置的接地的带除电刷513与上述接触部的中间复制带501的内周面相接,除去在一次复制偏压辊507赋与中间复制带501的电荷,以便不在感光体鼓9和中间复制带501处于接近状态的上述一次复制部入口区域形成并不希望的电场。图27所示上述一次复制部的接触宽Wn以及从上述接触部的带移动方向下游端到带除电刷513的相接位置的距离L设定为能得到所定的复制条件。下面,说明一下上述实施例8涉及的彩色复印装置的更具体的实施例。
使用厚0.15mm、宽368mm及内周长565mm的中间复制带作为上述中间复制带501,该中间复制带501的移动速度设定为200mm/sec。上述中间复制带501的表层501a以厚1μm左右的绝缘层形成。上述中间层501b以PVDF(聚偏二氟乙烯)构成的厚75μm左右绝缘层(体积电阻率约1013Ωcm)形成。上述基层501c以PVDF(聚偏二氟乙烯)及氧化钛构成的厚75μm左右中电阻层(体积电阻率108-1011Ωcm)形成。测定这样材质形成的中间复制带整体的体积电阻率,为107-1012-Ωcm。上述各体积电阻率用JISK6911(日本工业规格K6911)中记载的测定方法,10秒钟期间施加电压100V进行测定。上述中间复制带501的表层501a的表面电阻率用油化电子株式会社制电阻测定器“汉兰斯特IP”(商品名)测定,为107-1012Ω/□,该表面电阻率,除了用上述电阻测定器,也可以用JISK6911中记载的表面电阻测定法进行测定。
使用镀镍金属辊作为一次复制偏压辊507,使用金属辊作为带除电辊512,使用金属辊或导电性树脂辊作为其它辊。将适当大小的直流复制偏压施加在一次复制偏压辊507上,对第一、二、三、四色墨像分别施加1.0KV、1.3~1.4KV、1.6~1.8KV、1.9~2.2KV的复制偏压。
上述一次复制部的接触宽度Wn设定为10mm,上述接触部从带移动方向下游端到带除电刷513相接位置的距离L设定为7mm(参照图27)。使用植设有含碳树脂纤维的导电性质作为上述带除电刷513。
使用带有铅板电极的充电器作为上述PTC502,对于该PTC502,通过PTC用电源803施加与中间复制带501上墨像的带电极性相同的直流偏压。更具体地说,对于PTC502的主电线502a施加被控制成-500μA定电流的直流电压,对于铅板电极502b施加在0~-3KV范围内设定的直流电压。
使用包括表面层和芯层的辊作为上述二次复制偏压辊605,所说表面层由导电性海绵或导电性橡胶构成,所说芯层由金属或导电性树脂构成。在该辊上施加被控制成10-20μA定电流的复制偏压。
使用以PVDF(聚偏二氟乙烯)形成的厚为100μm,体积电阻率1013Ωcm带材作为上述二次复制带601。
使用通过没有图示电源仅施加AC电压或施加AC+DC电压的放电器作为上述复印纸除电充电器606。使用通过没有图示电源仅施加AC电压或施加AC+DC电压的放电器作为上述带除电充电器607。上述清洁片608相对支承辊604以对应方式与二次复制带601相接。
下面说明实施例9,这是将本发明使用在彩色复印装置的又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涉及的彩色复印装置与上述实施例2的彩色复印装置(参照图25)相比,主要为了低成本,仅仅在所述方面与上述实施例2的彩色复印装置构成不同。因此,同样构成部标以相同符号,说明省略。图28是本实施例涉及的彩色复印装置的彩色打印机主要部分的概略构成图。
在本实施例的彩色复印装置中,用中电阻材质形成中间复制带501的中间层501b,中间复制带501整体也成为中电阻构成。通过使用这种中电阻的中间复制带501,在一次复制后的中间复制带501上难以产生带电不均,因此,与图25装置不同,不设置上述预充电器(PTC)502。带驱动辊508设在中间复制带501从二次复制部移动到一次复制部的位置,以便兼起清洁辊的作用。并且,主要为了降低成本,与图25装置不同,不设二次复制带601,二次复制偏压辊605与二次复制对置辊架置的中间复制带501之间直接夹持复印纸。也不设置纸复印组件600的复印纸除电充电器606、带除电充电器607、清洁片608。下面,就上述实施例9涉及的彩色复印装置的更具体的实施例作说明,与上述实施例8通用的部件和上述实施例1相同,下述各点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
本实施例2中使用的中间复制带501整体的体积电阻率及中间层501b的体积电阻率都为中电阻区域的108-1011Ωcm。上述中间层501b也与基层501c相同用PVDF(聚偏二氟乙烯)及氧化钛形成。从上述接触部的带移动方向下游端到带除电刷513的相接位置的距离L设定为6-7mm范围内(参照图27)。
上述中间复制带501的移动速度设定为156mm/sec。将适当大小的直流复制偏压施加在一次复制偏压辊507上,例如,对第一、二、三、四色墨像分别施加1.2KV、1.3KV、1.4KV、1.6KV的复制偏压。使用导电性橡胶辊作为上述二次复制偏压辊605。
下面说明实施例10,这是将本发明适用在使用带等复印材载置体用以载置运送纸和幻灯片用纸等复印材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例。图29是本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主要部分的概略构成图,该图像形成装置使用复制带900作为复印材载置体。在作为潜像载体或像载体的感光体9上用公知的电子照相步骤形成墨像。感光体9上形成的墨像在感光体9和复制带900相互接触的复制接触部,通过从配置在复制带移动方向下流位置的复制偏压辊903施加复制电荷,被静电复印在复制带900运送的复印纸24上。该复制带900与前面说明的实施例的中间复制带900相同,即,从除电容易性考虑,用中电阻材(108-103Ωcm或107-1012Ω/□)形成。从复制偏压辊902施加复制电荷在复制带900上形成电位梯度。因该电位梯度在复制接触部入口处产生电场,在复制接触部前的位置感光体9上形成的部分墨像,因该电场作用,大概会在到达本来应复制的复制接触部前的位置被复制在复印纸24上,从而对图像质量带来坏影响。因此,在复制接触部内配置除电刷904等除电装置,除去复制电荷,在复制接触部前的入口部抑制引起先复制的电位产生。
在上述实施例7-10中,使用除电刷作为从感光体9往中间复制带19、501、复制带900的复制接触部中的除电装置,以此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使用片、辊等其它形状部件。
另外,上述除电装置的除电位置并不限定为上述实施例中图示位置,只要位于作为电荷赋与装置的偏压辊100、507、903的往中间复制带等移动方向上游侧且处于上述接触部内,任意位置都行。图30是以图25或图26的装置为例,接触部内的除电刷513的设定位置是A-E,模式地显示将除电刷513设置在位置A-E时中间复制带501的电位V的梯度状态。上述位置A是接触开始点,B位于接触开始点与接触部中央之间,C是接触部中央,D位于接触部中央与接触结束点之间,E是接触结束点。从此图也可明白,不管哪个设定位置都能抑制在复制接触部前的入口部产生电场。另外,上述一次复制部的接触部内的除电位置并不限定为一处,也可在几个地方除电。这时,各处也可使用互相形状各异的构件。
除了上述接触部内除电装置,还可以在从该接触部往中间复制带等移动方向上游侧设置另外除电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使得作为除电装置的除电刷接地,但是在上述接触部,只要在不对复制必要的复制电荷带来影响的范围内,也可以施加与复制电荷极性相反的偏压。
在上述实施例7-10中,使用感光体鼓9作为像载体,以此为例作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适用于使用其它形状像载体。例如,也能适用于架设在二辊间、无端移动的感光体带。
在上述实施例7-9中,使用中间复制带501作为中间复制体,以此为例作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能适用于使用其它形状的中间复制体。另外,上述中间复制带501的电气特性(体积电阻率、表面电阻率等)、厚度、结构(单层、二层、......)、材料、材质等可以根据成像条件作各种选择,采用合适的材料和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7-10中,使用偏压辊为例作为复制电荷赋与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可采用其它形状的复制电荷赋与装置。另外,若是中间复制带移动方向的上述除电刷等复制除电装置的除电位置的下游侧,在上述复制接触部内也可赋与复制电荷。
在上述实施例7-10中,使用带除电用接地辊为例作为复制前除电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可使用片、刷等其它形状构件代替该辊。
在上述实施例7-9中,使用二次复制偏压辊为例作为二次复制电荷赋与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可使用片、刷等其它形状构件代替该辊。
在上述实施例8中,使用二次复制带601作为二次复制部载置复印材的复印材载置体,但是,本发明也可使用筒等其它形状构件代替该带。
在上述实施例7-9中,感光体鼓9的带电电位为负极,采用使用二元系显影剂的转印显影方式,就设有上述显影器场合作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感光体鼓9的带电电位是负极,而且,使用一元系显影剂及采用正规显影方式也能同样适用。
在上述实施例7及8中,施加在上述一次复制偏压辊507等的一次复制电荷赋与装置上的一次复制偏压的电压,电流等值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可以根据各种成像条件设定合适的值。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制方法,使像载体与复制体接触,将像载体上的显像复制在复制体或复制体载置的复制材上;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电气操作,在上述接触部形成复制电场的步骤;通过抑制所形成电场的抑制操作,使上述接触部的至少局部的上述复制体的电位为零或带有与上述像载体的带电极性为同极性电位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气操作是对复制体赋与电荷,上述抑制操作是从复制体除去该电荷。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谓上述复制体的电位是指上述复制体和上述像载体接触侧的面或与上述像载体接触侧的反对侧的面上的电位。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上述复制体的移动方向,上述像载体与上述复制体的接触开始位置设为0,上述像载体和上述复制体的分离开始位置设为L时,上述接触部的0≤X≤L/2范围内的位置X的上述复制体的电位为零或与上述像载体的带电极性为同极性的电位。
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往上述复制体赋与电荷的位置在上述复制体的电荷除去位置的相对上述复制体移动方向的下游侧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上述复制体的移动方向,上述像载体和上述复制体的接触开始位置设为0、上述像载体和上述复制体的分离开始位置设为L时,从上述复制体除去电荷的位置为上述接触部的0≤X≤L/2范围内的位置X。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复制体是中间复制体,其将在接触部从上述像载体复制的显像一时载置,然后复制在复印材上。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复制体是复印材运送体,其载置复印材,在上述接触部将上述像载体上的显像复制在该复印材上后,将该复印材运向下面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复制体的体积电阻为107-1013Ωcm。
10.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抑制上述形成的电场的抑制操作,调整上述复制电场的强度或上述接触部的长度。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带电、载置显像的像载体;与该像载体接触、通过在接触部形成的复制电场将上述像载体上的显像复制在复印材上的复制体;抑制电极,使上述接触部的至少局部的上述复制体的电位为零或与上述像载体的带电极性为同极性的电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复制电场的形成是将电荷赋与复制体,上述复制电场的抑制是从复制体除去该电荷。
13.根据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谓上述复制体的电位是指上述复制体与上述像载体接触侧的面或与上述像载体接触侧的相反侧的面上的电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上述复制体的移动方向,上述像载体与上述复制体的接触开始位置设为0,上述像载体与上述复制体的分离开始位置设为L时,使上述接触部的0≤X≤L/2范围内的位置X的上述复制体的电位为零或带与上述像载体的带电极性同极性的电位。
15.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往复制体赋与电荷的复制电极,赋与该电荷的位置在上述抑制电极从复制体除去电荷位置的沿复制体移动方向的下游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往复制体赋与电荷的复制电极,复制体与像载体接触离开,赋与该电荷的位置在复制体的与像载体接触侧的相反侧的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抑制电极与复制体和像载体接触侧的相反侧的面接触,除去电荷。
18.根据权利要求17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上述复制体移动方向,上述像载体和上述复制体的接触开始位置设为0、上述像载体和上述复制体的分离开始位置设为L时,将从上述复制体除去电荷的抑制电极配置在上述接触部的0≤X≤L/2范围内的位置X。
19.根据权利要求17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所述配置上述抑制电极使像载体和复制体相互表面部分接近后接触,在该接触状态下移动所定距离,此后互相离开,在上述相互表面部分接触状态下仅仅移动比上述所定距离短的设定距离,使上述抑制电极与此时复制体部分的与像载体接触侧的相反侧的表面接触。
20.根据权利要求18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复制体和上述像载体接触前位置设置电极,该电极与上述复制体的和上述像载体接触侧的反对侧的面接触。
21.根据权利要求19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极是由金属或导电性树脂构成的回转体或板状构件。
22.根据权利要求17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抑制电极接地。
23.根据权利要求17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抑制电极至少与复制体接触的接触部由具有弹性的构件构成。
24.根据权利要求23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抑制电极的上述接触部呈刷状。
25.根据权利要求24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刷状抑制电极由在丙烯酸类树脂中含有碳微粒的导电性纤维构成。
26.根据权利要求24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抑制电极的上述接触部呈板状。
27.根据权利要求17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抑制电极是回转体。
28.根据权利要求27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回转体表面以弹性层形成。
29.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复制体是中间复制体,其将在接触部从上述像载体复制的显像一时载置,然后复制在复印材上。
30.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复制体是复印材运送体,其载置复印材,在上述接触部将上述像载体上的显像复制在该复印材上后,将该复印材运向下面步骤。
31.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复制体的体积电阻为107-1013Ωcm。
32.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电位测定位置,用于测定上述像载体和上述复制体的接触部的电位Vnip。
33.根据权利要求32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复制体的移动方向,将上述像载体与上述复制体的接触开始位置设为0,上述像载体与上述复制体的分离开始位置设为L时,上述电位测定装置测定上述复制接触部的0≤X≤L/2范围内位置X时上述复制体的电位Vnip。
34.根据权利要求32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制步骤时使上述电位测定装置测定动作进行的动作控制装置;控制墨像形成装置动作的动作控制装置,使上述Vnip为零或带有与上述像载体的带电极性同极性的电位。
35.根据权利要求34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复制体的移动方向,将上述像载体与上述复制体的接触开始位置设为0,上述像载体与上述复制体的分离开始位置设为L时,上述电位测定装置测定上述复制接触部的0≤X≤L/2范围内位置X时上述复制体的电位Vnip。
36.根据权利要求34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控制复制电源输出值的电源控制装置作为控制上述墨像形成装置动作的装置。
3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带电、载置显像的像载体;与该像载体接触、通过在接触部形成的复制电场将上述像载体上的显像复制在复印材上的复制体;抑制上述接触部的复制电场、被接地的抑制电极;上述像载体的带电极性为负极时,使得从该抑制电极流向接地的电流Inip≤0,上述像载体的带电极性为正极时,使上述Inip≥0。
38.根据权利要求37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抑制电极,使上述接触部的至少局部的上述复制体的电位为零或带有与上述像载体的带电极性同极性的电位。
39.根据权利要求38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谓上述复制体的电位是指上述复制体与上述像载体接触侧的面或与上述像载体接触侧的相反侧的面上的电位。
40.根据权利要求38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上述复制体移动方向,将上述像载体和上述复制体的接触开始位置设为0、上述像载体和上述复制体的分离开始位置设为L时,使上述接触部的0≤X≤L/2范围内位置X时上述复制体的电位为零或带有与上述像载体的带电极性同极性的电位。
41.根据权利要求37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上述复制体移动方向,将上述像载体和上述复制体的接触开始位置设为0、上述像载体和上述复制体的分离开始位置设为L时,将上述抑制电极配置在上述接触部的0≤X≤L/2范围内位置X。
42.根据权利要求37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所述配置上述抑制电极使像载体和复制体相互表面部分接近后接触,在该接触状态下移动所定距离,此后互相离开,在上述相互表面部分接触状态下仅仅移动比上述所定距离短的设定距离,使上述抑制电极与此时复制体部分的与像载体接触侧的相反侧的表面接触。
43.根据权利要求40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复制体和上述像载体接触前位置设置电极,该电极与上述复制体的和上述像载体接触侧的反对侧的面接触。
44.根据权利要求43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极是由金属或导电性树脂构成的回转体或板状构件。
45.根据权利要求38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抑制电极至少与复制体接触的接触部由具有弹性的构件构成。
46.根据权利要求45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抑制电极的上述接触部呈刷状。
47.根据权利要求45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抑制电极的上述接触部呈板状。
48.根据权利要求38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抑制电极是回转体。
49.根据权利要求48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回转体表面以弹性层形成。
50.根据权利要求38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没有用以测定从上述抑制电极流向接地的电流Inip的电流测定装置。
51.根据权利要求50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墨像形成装置,使得当上述像载体的带电极性为负极时,上述Inip≤0,当上述像载体的带电极性为正极时,上述Inip≥0。
52.根据权利要求5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控制复制电源输出值的电源控制装置作为控制上述图像形成机构动作的装置。
53.根据权利要求38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复制体是中间复制体,其将在接触部从上述像载体复制的显像一时载置,然后复制在复印材上。
54.根据权利要求38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复制体是复印材运送体,其载置复印材,在上述接触部将上述像载体上的显像复制在该复印材上后,将该复印材运向下面步骤。
55.根据权利要求38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复制体的体积电阻值为107-1013Ωc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使用各种复制体的复制方法及实施这些复制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设有形成有墨像的像载体及由复数辊架设且在一次复制部与上述像载体相接的带状中间复制体,将像载体上顺序形成的墨像顺序叠合在中间复制体上,然后再一次性地复制在复制纸上,从感光体和中间复制体的接触部,沿中间复制体移动方向下游侧配置出口偏压辊,在上游侧配置入口接地辊,上述接触部内中间复制体反面设有接触构件,且该构件接地。
文档编号G03G15/16GK1178921SQ97120080
公开日1998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5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4日
发明者高桥充, 杉本浩之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