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9405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照片图象上添加图象或图形的照相机和方法。
当拍摄照片时,有时希望将一所需的图象或图形添加或叠加到照片上,以获得广告宣传的效果或仅仅是使得照片更有吸引力或更具有感染力。获得此效果的方法通常如下所述1)后处理胶片以将图象,文字或图形添加到最终的照片上。
2)采用数字成像处理技术,同时采用数字相机或其它数字化装置。
3)在带有预先印制上或投影上的图形的背景屏基础上拍摄物体。
4)在照相机上安装一个带有预先印制上所需图象或图形的滤光片,以便当拍照时,光通过滤光片从而将预先印制的图象或图形印到胶片上。在公知的使用该配置的相机中,设置许多带有预先印制上图象或图形的滤光片,在安装胶片前将这些滤光片安置在照相机内腔的矩形中心凹槽中。
前两种方法依靠后处理,缺点在于,对于随机拍摄照片而言,实施费用高而且不方便。第三和第四种方法都采用纯光学的方法获得所需的结果。第三种方法有这样的缺点定位不独立而且不方便。尽管第四种方法费用低而且便于使用,但是也存在这样的缺点替换滤光片时需要替换整卷胶片,以至于不能在一卷胶片上随心所欲的改变图形。
在公知的第四种方法中,带有图象或图形的滤光片(载片)放置在相机内透镜和胶片之间,因此引起下述问题1)图形可能会与要拍摄的物体的背景相混。如果图形是彩色的,图形的色彩由于与拍摄物背景的色彩相混而改变。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方法是,将自然光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来照射图形,另一部分用来照射要拍摄物。专利申请No.EP-A-0499742描述了这样做的一种方法。它采用靠近相机孔径设置一半透明材料区,其仅允许白光通过,并采用一分开结构,使得分离的白光与形成要拍摄物的光隔绝。
2)在专利申请No.EP-A-0499742描述的方法中,必须使得标准相机的孔径增大,以便容纳和照射半透明材料。这样做时,由于快门移动的距离增大,胶片的曝光时间变化,这样制得的照片将经受不理想的非均匀曝光。事实上该问题在标准照相机中也有,尽管不太显著;然而,当孔径增大时,就变得加剧。
3)在采用半透明材料或其它装置以从自然光中选出白光时,由于在分离过程中光能的额外的散失,照射图形的光的强度可能不足以产生理想的复合照片。
如果将带有要叠加的图象或图形的载片(或板)放置在相机的外侧,则能获得理想的效果。该方法需要解决两个问题1)放置在非常靠近透镜的位置上的图形,需要准确聚焦在胶片上。
2)需要给图形提供合适均匀的光照。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纯光学的方法将图形方便地附加到照片上的装置。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在拍照过程中能随时变换图形。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制出由要被拍摄物和预定的图象或图形组合而成的图片的照相机。通常,要拍摄物将出现在图片的中心部分,而图象或图形则出现在环绕在中心部分周围的外部。
本发明也提供一种改善附加在被拍摄的图象上的图形的清晰度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带有一物镜,一孔径和图象记录媒体的引导装置的照相机,该照相机包含提供要入射到图象记录媒体的第一部分上的大体散射光或白光的装置,和使得白光或散射光横穿孔径的散失变化的光调节装置。
优选地,提供大体散射光或白光的装置是一半透明滤光片形式的光散射装置。光调节装置可以随着穿过孔径的曝光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光的散失。光调节装置可以以对应于穿过孔径的快门的路径的方式改变光的散失。
照相机优选有一图象支承装置,其上的图象将要被记录在图象记录媒体的第一部分上。图象支承装置设置在透镜和图象记录媒体的引导装置之间。
光调节装置可以是可改变厚度的半透明滤光片的形式,其厚度随着穿过孔径的曝光时间而变化。
光调节装置可以是一部分滤光片具有更高散射程度的的半透明滤光片的形式,该部分滤光片延伸穿过孔径中与在打开孔径上的快门过程中首先曝光的区域相对应的部分。
作为另一种变换方式,光调节装置可以是半透明滤光片上表面光洁度可变化的形式,以便改变半透明滤光片传送的光量。
作为进一步的变换方式,光调节装置可以是半透明流体的形式,其密度或浓度可变化。
优选地,光散射装置是带有下述形式的散射装置之一的半透明滤光片的形式波形表面,流体层,使漫散光聚焦的光聚焦装置和散聚焦装置。
优选地,照相机包括一用于将光聚焦在光散射装置上的聚焦装置。
优选地,照相机包括一用于将光聚焦在图象支承装置上的聚焦装置。
照相机最好包括一光增强装置,用于加强光入射到图象记录媒体装置的第一部分上。
图象记录媒体装置的第一部分可以是环绕载有拍摄物图象的中心部分的环绕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适合与照相机一起使用的装置,该装置包含用于向第一部分提供大体散射光或白光的装置,和用于改变穿过第一部分的白光或散射光的散失的光调节装置。
一种适合与照相机一起使用的装置,它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任何特点。该装置可以是相机附件的形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带有一孔径和引导图象记录媒体的装置的照相机,该照相机具有一透镜系统,该系统包括一用于使来自要被拍摄物的光线聚焦在图象记录媒体上的物镜;和用于将来自放置在物镜前方或后方的对象的光线聚焦在图象记录媒体上的第二聚焦装置。
透镜系统可以是单个透镜的形式。或者,透镜系统可以是两个或多个透镜。
第二聚焦装置可以聚焦来自图象支承装置的光线。第二聚焦装置可以聚焦来自以半透明滤光片形式的光散射装置的光线。
优选地,照相机包括光调节装置,用于相对于穿过孔径的曝光时间改变穿过孔径的光的散失。
优选地,照相机包括一光加强装置,用于加强光入射到图象记录媒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带有透镜的照相机,该透镜具有一用于将图象保持在透镜前方和照相机外的装置,其中透镜系统布置成将来自图象的光线聚焦在图象记录媒体上,并且将来自要被拍摄物的光线聚焦在图象记录媒体上。
优选地,保持图象的装置是一支承在照相机透镜前方的板。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具有一透镜系统的照相机,该透镜系统由一物镜和一附加聚焦装置组成,其中,附加聚焦装置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二区域的焦距比第一区域的焦距短,以便透镜系统能聚焦来自相对靠近透镜系统的图象的光线和来自要被拍摄物的光线。
具有非均匀焦距的附加聚焦装置可以有一孔径或窗口,以提供无限大焦距的第一区域。
优选地,附加聚焦装置的第一区域具有无穷大焦距或者具有不影响物镜操作的焦距。
优选地,具有非均匀焦距的附加聚焦装置是一消球差透镜。优选地,第一区域是附加聚焦装置的中心区。
最佳地,焦距相对短的第二区域的焦距为大约10mm。
优选地,用于保持图象的装置设置在附加聚焦装置的第二区域的焦距上。优选地,用于保持图象的装置是一带有图象的板。
优选地,图象设置在板面向附加聚焦装置的表面上。
优选地,用于保持图象的装置有一与附加聚焦装置的第一区域相对应的孔。用于保持图象的装置有一与照相机的取景器相对应的第二孔。
优选地,设置一光源,用于照射保持图象的装置。
优选地,在透镜系统的前方设置一支架,用于保持图象的装置支承在该支架中。该支架可以具有本发明第一,第二和/或第三方面所限定的特征。
在使用中,具有非均匀焦距的附加聚焦装置可以由支架支承或者与支架作成一体定位在保持图象的装置和照相机的物镜之间。优选地,具有非均匀焦距的附加聚焦装置定位在支架的后壁上。
优选地,支架具有菱形波纹特征,以便光线的多次折射。
优选地,板呈塑性材料薄片的形式。优选地,板是白色的。
优选地,支架是由白色塑性材料制成的。优选地,支架具有靠近光源的黑色滤光片,用于均匀分配来自光源的光线。
透镜系统可以有两个透镜,一个物镜和附加聚焦装置,后者是具有非均匀焦距的透镜形式,两透镜可独立活动。或者,该透镜系统可将附加聚焦装置合并入物镜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使用带有透镜系统的照相机将一图象或图形附加到照片上的方法,所述透镜系统包括一将来自要被拍摄物的光线聚焦在记录媒体上的物镜,该方法包括将要被附加的图象提供到透镜的前方;将来自图象的光线聚焦到记录媒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带有一物镜,一孔径和引导图象记录媒体的装置的照相机,该照相机具有光增强装置,以增强入射到图象记录媒体上的光。
优选地,照相机具有位于透镜前方或后方的图象支承装置。
优选地,照相机具有半透明滤光片形式的光散射装置,用于散射将要入射到图象记录媒体第一部分上的光线。
优选地,照相机包括一光调节装置,用于相对于穿过孔径的曝光时间而该变穿过孔径的光的散失。
优选地,照相机包括一聚焦装置,用于将光线聚焦在图象支承装置或光线散射装置上。
光线加强装置可以是光传导棒的形式。或者,光加强装置可以是反射件的形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适合与照相机一起使用的装置,该装置包含一光加强装置,以加强入射到照相机的图象记录媒体上的光线。
该适合与照相机一起使用的装置具有本发明第七方面的任何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带有一物镜和引导图象记录媒体的装置的照相机,该照相机包含设置在照相机透镜前方的支承装置;支承在支承装置中距离透镜预定距离的板;以及设置在透镜和图象记录媒体的引导装置之间的滤光片;其中,所述板有一窗口,透镜通过该窗口接受来自要被拍摄物的光线。
优选地,该窗口是一孔。优选地,该板是由白色材料制成的,并且至少在与透镜相对的表面上。优选地,该板是白色塑性材料。
优选地,支承装置是带有侧壁的支架形式。该板通过侧壁支承在支架上。优选地,支架由白色塑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支承装置具有与透镜位置相对应的孔。优选地,在支承装置上设有第二孔,为照相机取景器所用。优选地,该板具有与照相机取景器相对应的第二孔。优选地,该支架在两孔之间有一附加的壁。
优选地,该支架在其邻近相机闪光灯的一个侧壁上有一孔,以便让光线进入。优选地,支架靠近闪光灯的侧壁具有黑色的内表面。
优选地,支架搭锁式配合在相机上。
图象记录媒体的引导装置可用来引导透镜后的胶片框。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光路图,表示现有技术中的相机的光路;图2是采用本发明的相机和方法拍成照片的图象的示意图;图3a和3b是本发明的带有支架的相机的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的带有内置图象支承装置和外置板的相机;图5a是光路图,表示本发明的带有内置图象支承装置和外置半透明滤光片的相机的光路;图5b是对应于图5a的相机分解视图;图6a是光路图,表示本发明的带有内置图象支承装置,外置半透明滤光片和双聚焦装置的相机的光路;图6b是对应于图6a的相机分解视图7a是光路图,表示本发明的带有内置图象支承装置和内置半透明滤光片的相机的光路;图7b是对应于图7a光路的相机的分解视图;图7c是对应于图7a光路的相机的第二实施例;图7d1是对应于图7a光路的相机的第三实施例;图7d2是图7d1的细节图;图7e是对应于图7a光路的相机的第四实施例;图7f是对应于图7a光路的相机的第五实施例;图7g是对应于图7a光路的相机的第六实施例;图7h是对应于图7a光路的相机的第七实施例;图8a是光路图,表示本发明的带有内置图象支承装置,内置半透明滤光片和内置双聚焦装置的相机的光路;图8b是对应于图8a光路的相机的分解视图;图9a是光路图,表示本发明的带有内置图象支承装置,内置半透明滤光片和外置双聚焦装置的相机的光路;图9b是对应于图9a光路的相机的分解视图;图10a是光路图,表示本发明的带有内置图象支承装置,在透镜上的半透明滤光片和双聚焦装置的相机的光路;图10b对应于图9a光路的相机的分解视图;图11a是带有本发明的内置图象支承装置和光加强装置的相机的分解视图;图11b是带有本发明的内置图象支承装置和光加强装置的相机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视图;图11c是带有本发明的内置图象支承装置和光加强装置的相机的第三实施例的分解视图;图11d是带有本发明的内置图象支承装置和光加强装置的相机的第四实施例的分解视图;图12是本发明的光调节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图13是带有图12的光调节装置的相机的快门动作的示意图;图14是带有本发明的外置图象支承装置和双聚焦装置的相机;图15a是光路图,表示本发明的带有外置图象支承装置和一反射器的相机的光路;图15b对应于图15a光路的相机的分解视图;图16是光路图,表示本发明的带有外置图象支承装置和一反射器的相机的光路;
图17a是光路图,表示本发明的带有外置图象支承装置和光传导装置的相机的光路;图17b对应于图17a光路的相机的分解视图;内置图象支承装置在第一实施例中,照相机带有一外置板,用于使要添加到照片上的图象清晰。该照相机有一内置图象支承装置。参照附图,如图3a和3b所示的照相机1带有透镜2和取景器4。来自要被拍摄物的光线经过透镜2被记录在胶片上。照相机1也有闪光灯6。
设置一支架8附着到相机1的前面。支架8具有侧壁16,后壁20和前壁18。支架8搭锁式配合在照相机1的前部,以便易装上和拆下。支架8的后壁20有与透镜2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孔22。支架8的后壁20有与取景器4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孔24。支架8由白色塑性材料制成。
支架8的前壁18有一开口26,板10可安装其上。开口26呈矩形,其尺寸大于在支架8的后壁20上的第一孔22和第二孔24。板10能通过矩形开口26上相对侧上的凹槽夹持在支架8中。
板10由白色或浅色的塑性材料制成。该板10有与后壁20上的第一孔相对应的第一孔28,来自要被拍摄物的光线从该孔通过到达透镜2。板10也有与取景器和后壁20上的第二孔相对应的第二孔30。
板10上的孔28,30的形状可变化,以便有不同的视觉效果。
支架8上的一侧壁16靠近设置在照相机前部的闪光灯6。侧壁16的内表面呈黑色,以便改善来自闪光灯6的光线在支架8内的散射。在侧壁16上设有一狭缝,以便来自闪光灯6的光线进入支架8。
在后壁20和板10的第一孔22,28和第二孔24,30之间设置一附加的壁。
一任选的彩色滤光片12用来放置在相机1的透镜2的前方。
支架8可与使用内置滤光片14的公知的照相机1一起使用。滤光片14提供要被添加到照片上的图象或图形。滤光片14位于照相机内,胶片位于滤光片14之上,以便滤光片14位于胶片和透镜2之间。
带有白板10的支架8保证了来自白板10的光线穿过透镜2和滤光片14,滤光片14上的图象或图形清晰,因为该图象或图形被添加到与白板10相对应的白色区域上。在该实施例中,板10有一中心孔28,它可以是圆形的或其它形状,这样滤光片14清晰地围绕在被拍摄物的中心图象的周围。
来自闪光灯6的光照射了板10。板10和支架8的材料允许光通过。光在支架8内散射由于靠近闪光灯6的壁的内表面为黑色而得到改善。闪光灯6可以在日光和弱光下使用,以获得好的图象。
要被添加到照片上的图象可以通过将光划分成入射到图象记录媒体的第一部分上的光和入射到图象记录媒体的第二部分上的光,其中,要被添加的图象成像在图象记录媒体的第一部分上,而要被拍摄物成像在第二部分上。这种光分离可以借助于光分离装置实现,该装置可以设置在照相机的内部或外部。
该光分离装置可以是一带有中心孔(可以是任何形状)的半透明的滤光片。通常,“半透明”件可以光线能通过的任何形式的装置,它是散聚焦以便透过的光线不能构成可见物体;亦即“半透明”件基本上产生白光。制造“半透明”件的一种方法是对滤光片进行表面精加工,例如抛光。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描述了制造“半透明;件的其它一些可能的方法。
光调节装置散失通过它的光能,使之为曝光时间的函数(以数学形式),以便曝光时间越长,被散射的光能越多。其结果是胶片曝光的尽可能的均匀。实现光调节装置的可能方法,如以下实施例所给出的一些所述,包括(1)改变“半透明”材料的厚度;(2)改变“半透明”材料的表面光洁度;(3)改变可能是流体(气体或液体)的“半透明”材料的浓度。
图形光照不足的问题也可通过本发明的一光聚焦装置得到解决,该装置用来将散射光聚焦到图形上,和/或通过光增强装置使得到达该图形上的散射光量最大。
(1)外置的光分离装置图5a是一光路图,表示使用一具有一中心孔的外置的半透明的滤光片(亦即一外置的光分离装置)。细心地调节透镜和半透明的滤光片之间的距离以使得来自半透明的滤光片的光线最佳地反射到在载片的图形上(自然光在照相机体和半透明的滤光片之间的反射最好有助于照射图形)。优选大约10mm的距离。由于半透明的滤光片非常靠近透镜,滤光片自身(的表面)的图象将不聚焦在胶片上。
图5b表示实现图5a的照相机的组件。支架也应优选是半透明的,以便更多的光线进入,从半透明的滤光片反射到图形上。
图6a是光路图,表示增加一个光聚焦装置(附图中的双聚焦透镜),用于将光线从半透明的滤光片聚焦到图形上,从而增加落到图形上的光的强度。附加透镜的中心部分应具有无穷大焦距,以便构成要被拍摄物的光线笔直通过,而附加透镜外部的焦距应使得白光而不是半透明滤光片的表面图象聚焦到图形上。附加透镜的外部的焦距优选大约30mm。
图6b表示实现图5a的照相机的组件。
(2)内置的光分离装置图7a是一光路图,表示使用一具有一中心孔的内置的半透明滤光片(亦即一外置的光分离装置)。从半透明滤光片的外部出来的光基本上是白光。
图7b表示实现图7a的照相机的组件。
图7c表示纵波形或起纹理的滤光片,它使得通过它的光线散焦,从而基本上只有白光落到载片的图形上。由于该滤光片不依赖于表面光洁度使得光线散焦,所以(与表面抛光的情况相比)相对较多的光被允许通过滤光片以照射图形。然而,某些表面精加工适用于使滤光片达到双倍的散焦效果。
图7d1图示使用圆波纹形或起纹理的滤光片,以使得光线被散焦。上面就图7c的讨论同样适用。此外,这种散焦装置具有类似于闪光漫射器中使用的散焦装置的优点,亦即,光被聚焦到图形上以照射它(尽管该聚焦不足以形成可视的成像)。
图7d2表示滤光片上的凹槽形。要求有两种凹槽形或波纹形以便聚焦在矩形图象记录媒体上。
图7e表示储存流体(可以是气体或液体)的盒,其具有中心锥形部分,流体使得光线穿过它散焦在载片上的图形上。此外,流体浓度的变化提供了光调节装置。
图7f表示用于将散射光聚焦到图形上的光聚焦装置的实施例。图中的唯一滤光片上有四个透镜(最少数量);然而可有更多个透镜。该“透镜系列”可通过在滤光片的合适位置适当地修整滤光片获得。它们不仅聚焦散射光而且散焦光线以便产生白光。滤光片也可是“半透明”的,以便在产生白光时达到双倍的散焦效果。
图7g表示使用包含大量“透镜”的半透明的滤光片,以便聚焦和散焦(如上所述)。该滤光片可以是半透明的,它具有使得通过滤光片落到图形上的光量最大的优点。
图7h表示使用一特殊的装置用于散焦。该装置大体是半透明的,其折射率布置成使得穿过它的光线不聚焦在图形上。因为该装置大体是半透明的,穿过它的光线的数量最大。该具体实施例的一个优点是照射图形的光线和构成要被拍摄物的光线之间的干涉最小化。
图8a和8b表示使用内置双聚焦透镜作为光聚焦装置,以聚焦更多通过“半透明”的滤光片进入的光,照射图形。通过将附加双透镜(其外部不聚焦在图形上)和半透明的滤光片的散焦效果结合,可获得双倍的散焦。
图9a和9b表示使用外置双聚焦透镜,用于聚焦更多通过“半透明”的滤光片进入的光,照射图形。再者,通过将附加双透镜和半透明的滤光片的散焦效果结合,可获得双倍的散焦。
图10a和10b表示使用表面精加工(如,抛光)和在一单个外置透镜上双聚焦结合效果。光调节装置可由表面精加工的程度提供。
图11a-11d表示各种增强载片上的图形光照的方法。图11a表示用于支承半透明滤光片的透明的支架,该支架使得散射光落到滤光片上。图11b表示使用光传导棒以控制光使之落到图形上。图11c表示使光能损耗减小到最少(因为采用最少的材料用于散焦和光调节)的特殊形式的装置。图11d表示包含内置反射元件(例如,镜子)的特殊形式的装置作为光调节装置和光聚焦装置。
图12表示光调节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半透明滤光片的厚度在穿过滤光片整体上是变化的。半透明滤光片具有不透光程度不同的两个区域。第一区域的不透光度较大并有一变化的厚度。通过半透明滤光片的光量随着穿过滤光片的曝光时间变化而变化。半透明滤光片的最大厚度(3)在图12的左下角。左上角和右下角具有减小的厚度(2),右侧中点具有更小的厚度(1.5)。半透明滤光片的第一区域的形状由试验确定,以便与快门穿过孔径时滤光片那部分曝光时间内穿过滤光片传输的光量相对应。
图13表示一快门和当它开启和关闭孔径时相对于光调节装置,具体地说相对于滤光片的厚度的位置。该厚度可以近似为图中所示的线形关系。外置图象支承装置可使用图3中所示的带有支架8的照相机1滤光片14不在照相机1内。在该结构中,图象设置在板10的内表面上。
图14表示一种照相机的布局,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附加透镜放置在一普通照相机的物镜前方,以便它定位在要被拍摄物和物镜之间。在整个透镜的跨度上焦距不均匀,该透镜中心区域的焦距无穷大,而“非中心区域”的焦距相对短(该透镜相当于消球差透镜的效果)。或者,在该附加透镜的中心设置一孔,使得光线能通过物镜直接到达该特殊物镜的中心部分。
当光线通过该中心区域,在到达照相机的物镜前不会发生折射,以致于照相机的焦距相对于要被拍摄物而言不会由于该附加透镜的存在而改变。
另一方面,当光线通过该附加透镜的“非中心区域”时,它被聚焦到物镜上,以致于该附加透镜的“非中心”区域和物镜的聚焦效果的复合使得靠近的物体聚焦在照相机的胶片上。这些靠近的物体在该实施例中是需要附加到胶片上的图形。可获得大约10mm的近距离的聚焦。在通常的照相机中,物镜通常至少要与物镜相距1m。
在该具体实施例中,设置一可活动地安装在照相机前面的支架。该支架有一狭槽,供可更换的薄塑料板插入。该塑料板有两个孔,分别与物镜和取景器相对应。被拍摄物通过下方的孔捕获。该孔可以是任何所希望的形状。支架可以采用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架。
该特殊的支架放置在板和物镜之间的一位置上,例如,可以活动地沿支架的后壁的内表面安装或者永久地固定。该附加透镜的“中心”区域与板的下孔相对应。要被添加的图形预先印制在板的后面上,或者由用户画在或写(字)在板的后面上。包含该附加透镜和板的支架可以是适用于标准照相机的附件或配件。
在照相机内安装一小闪光灯,以便当拍照时,闪光灯的闪光使得光进入支架并将图形折射到附加透镜的“非中心”区域,然后到达物镜。
图2所示的照片就是这样获得的,其上环绕物体的图形就是印制在板后面上的图形。
为达到好的质量,支架由白色塑性材料制成(板也一样),以确保图形添加在白色背景上。它也应允许闪光通过。为达到在板的跨度上有均匀的亮度,在支架靠近闪光灯的侧壁上安装黑色滤光片,以减少该侧的亮度。
支架也起将光均匀分散到附加透镜中的作用。
可以设想到,光在支架内的散射可以通过具有菱形波纹特征而允许光多次折射得到改善。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附加透镜合并入物镜中以便仅需一个透镜。然而,两透镜系统具有这样的优点通过将该附加透镜和/或支架取下,可以很容易地将该相机作为拍摄“正常”照片的普通相机使用。
为了解决图形的光照问题,上面所述的一种方法是提供一白色的支架,以便闪光进入支架并在其中反射。
图15-17示出了解决光照问题的三种方法。
(1)图15a和15b表示一具有合适形状的反射器(例如,镜子),用于反射光到图形上,其设置在载片和透镜之间。
(2)图16表示一具有合适形状的反射器,其布置成使得载片位于反射器和透镜之间。
(3)图17a和17b表示使用光传导媒体(例如,光纤维),用于将光引导至图形。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改进。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一物镜,一孔径和图象记录媒体的引导装置的照相机,该照相机包含提供要入射到图象记录媒体的第一部分上的大体散射光或白光的装置,和使得白光或散射光横穿孔径的散失变化的光调节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提供大体散射光或白光的装置是一半透明滤光片形式的光散射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光调节装置可以随着横穿孔径的曝光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光的散失。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光调节装置以对应于横穿孔径的快门的路径的方式改变光的散失。
5.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该照相机有一图象支承装置,其上的图象将要被记录在图象记录媒体的第一部分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图象支承装置设置在透镜和图象记录媒体的引导装置之间。
7.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光调节装置是厚度变化的半透明滤光片的形式,其厚度随着横穿孔径的曝光时间而变化。
8.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光调节装置是一部分滤光片具有更高散射程度的半透明滤光片的形式,该部分滤光片延伸穿过孔径中与在打开孔径上的快门过程中首先曝光区域相对应的部分。
9.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光调节装置是半透明滤光片上表面光洁度可变化的形式,以便改变通过半透明滤光片传送的光量。
10.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光调节装置是半透明流体的形式,其密度或浓度可变化。
11.如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光散射装置是带有下述形式的散射装置之一的半透明滤光片的形式波形表面,流体层,使散射光聚焦的光聚焦装置和散焦装置。
12.如权利要求2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照相机包括一用于将光聚焦在光散射装置上的聚焦装置。
13.如权利要求5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照相机包括一用于将光聚焦在图象支承装置上的聚焦装置。
14.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照相机包括一光增强装置,用于增加入射到图象记录媒体装置的第一部分上的光强度。
15.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图象记录媒体装置的第一部分可以是环绕载有拍摄物图象的中心部分的环绕部分。
16.一种适合与照相机一起使用的装置,该装置包含用于向第一部分提供大体散射光或白光的装置,和用于改变穿过第一部分的白光或散射光的散失的光调节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权利要求2-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照相机的特征。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可以是相机附件的形式。
19.一种带有一孔径和图象记录媒体的引导装置的照相机,该照相机具有一透镜系统,该系统包括一用于使来自要被拍摄物的光线聚焦在图象记录媒体上的物镜;和用于将来自放置在物镜前方或后方的对象的光线聚焦在图象记录媒体上的第二聚焦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透镜系统是单个透镜的形式。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透镜系统有两个或多个透镜。
22.如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第二聚焦装置聚焦来自图象支承装置的光线。
23.如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第二聚焦装置聚焦来自以半透明滤光片形式的光散射装置的光线。
24.如权利要求19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照相机包括光调节装置,用于相对于横穿孔径的曝光时间改变横穿孔径的光的散失。
25.如权利要求19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照相机包括一光加强装置,用于加强入射到图象记录媒体上的光。
26.一种带有透镜系统的照相机,该透镜系统具有一用于将图象保持在透镜前方和照相机外的装置,其中透镜系统布置成将来自图象的光线聚焦在图象记录媒体上,并且将来自要被拍摄物的光线聚焦在图象记录媒体上。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保持图象的装置是一支承在照相机透镜前方的板。
28.一种具有一透镜系统的照相机,该透镜系统由一物镜和一附加聚焦装置组成,其中,附加聚焦装置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二区域的焦距比第一区域的焦距短,以便透镜系统能聚焦来自相对靠近透镜系统的图象的光线和来自要被拍摄物的光线。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附加聚焦装置的第一区域具有无穷大焦距或者具有不影响物镜操作的焦距。
30.如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具有非均匀焦距的附加聚焦装置可以有一孔或窗口,以提供焦距为无穷大的第一区域。
31.如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具有非均匀焦距的附加聚焦装置是一消球差透镜。
32.如权利要求28至3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区域是附加聚焦装置的中心区。
33.如权利要求28至3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焦距相对短的第二区域的焦距为大约10mm。
34.如权利要求28至3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用于保持图象的装置设置在附加聚焦装置的第二区域的焦距上。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用于保持图象的装置是一带有图象的板。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图象设置在板面向附加聚焦装置的表面上。
37.如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板是薄塑性材料层的形式。
38.如权利要求35至3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板是白色的。
39.如权利要求34至3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用于保持图象的装置有一与附加聚焦装置的第一区域相对应的孔。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用于保持图象的装置有一与照相机的取景器相对应的第二孔。
41.如权利要求28至4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设置一光源,用于照射保持图象的装置。
42.如权利要求28至4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在透镜系统的前方设置一支架,用于保持图象的装置支承在该支架中。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具有非均匀焦距的附加聚焦装置在使用中由支架支承或者与支架作成一体定位在保持图象的装置和照相机的物镜之间。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具有非均匀焦距的附加聚焦装置定位在支架的后壁处。
45.如权利要求42至4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支架具有菱形波纹特征,以便光线的多次折射。
46.如权利要求28至4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透镜系统有两个透镜,一个物镜和附加聚焦装置,后者是具有非均匀焦距的透镜形式,两透镜可独立活动。
47.如权利要求28至4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该透镜系统可将附加聚焦装置合并入物镜中。
48.一种适合与照相机一起使用的装置,该装置包含一附加聚焦装置,附加聚焦装置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二区域的焦距比第一区域的焦距短,以便透镜系统能聚焦来自相对靠近透镜系统的图象的光线。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权利要求29-4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特征。
50.一种使用带有透镜系统的照相机将一图象添加到照片上的方法,所述透镜系统包括一将来自要被拍摄物的光线聚焦在记录媒体上的物镜,该方法包括将要被添加的图象设置在透镜的前方;将来自图象的光线聚焦到记录媒体上。
51.一种带有一物镜,一孔径和图象记录媒体的引导装置的照相机,该照相机具有光增强装置,以增强入射到图象记录媒体上的光。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照相机具有位于透镜前方或后方的图象支承装置。
53.如权利要求51或52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照相机具有半透明滤光片形式的光散射装置,用于散射将要入射到图象记录媒体第一部分上的光线。
54.如权利要求51至5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照相机包括一光调节装置,用于相对于穿过孔径的曝光时间而改变穿过孔径的光的散失。
55.如权利要求52至5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照相机包括一聚焦装置,用于将光线聚焦在图象支承装置或光散射装置上。
56.如权利要求51至5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光线加强装置是光传导棒的形式。
57.如权利要求51至5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光加强装置是反射件的形式。
58.一种适合与照相机一起使用的装置,该装置包含一光加强装置,以加强入射到照相机的图象记录媒体上的光。
59.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权利要求51-5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特征。
60.一种带有一透镜和图象记录媒体的引导装置的照相机,该照相机包含设置在照相机透镜前方的支承装置;支承在支承装置中距离透镜预定距离的板;以及设置在透镜和图象记录媒体的引导装置之间的滤光片;其中,所述板有一窗口,透镜通过该窗口接受来自要被拍摄物的光线。
61.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该窗口是一孔。
62.如权利要求60或61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优选地,该板是由白色或浅色材料制成的,并且至少在与透镜相对的表面上。
63.如权利要求60至6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该板是白色塑性材料。
64.如权利要求60至6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该板具有与照相机取景器相对应的第二孔。
65.如权利要求60至6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支承装置是带有侧壁的支架形式。
66.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该板通过侧壁支承在支架上。
67.如权利要求65或66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支架由白色塑性材料制成。
68.如权利要求60至6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支架有一后壁,后壁上有一与透镜位置相对应的孔。
69.如权利要求68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在支架的后壁设有第二孔,为照相机取景器所用。
70.如权利要求65至6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在两孔之间有一附加的壁。
71.如权利要求65至7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在其邻近相机闪光灯的一个侧壁上有一孔,以便让光线进入。
72.如权利要求65至7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支架靠近闪光灯的侧壁具有黑色的内表面。
73.如权利要求65至7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支架搭锁式配合在相机上。
74.如权利要求60至7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图象记录媒体的引导装置可用来引导透镜后的胶片帧。
全文摘要
一种带有物镜,孔径和图象记录媒体的引导装置的照相机。该相机包含提供要入射到图象记录媒体的第一部分上的散射光或白光的装置,和使得白光或散射光横穿孔径的散失变化的光调节装置。还包括透镜系统,由一物镜和一附加聚焦装置组成,后者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二区域的焦距比第一区域的短,以便透镜系统能聚焦来自相对靠近透镜系统的图象的光线。还包括光加强装置。
文档编号G03B17/28GK1216831SQ9812048
公开日1999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24日
发明者江权, 刘明通 申请人:精博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