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全息光栅消色差的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8298309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全息光栅消色差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全息光栅消色差系统及方法,属于全息波导光栅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全息波导光栅利用光栅的衍射原理,将衍射光通过全反射原理,使其进入玻璃基 底中形成波导进行传播,当遇到另一块光栅后,则同样通过光栅的衍射原理,从波导中出射 进入人的眼睛。这样人可以透过玻璃观察到远处的景物,又可以同时观察由波导传输形成 的图像。全息记录按其物理意义可被称为波前的记录和重现,是1948年英国物理学家丹 尼斯?盖伯在1948年提出的。盖伯从理论和实验上证明,用一个参考光波和物体的衍射 光波(物光波)干涉,可以完全记录物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并且由此干涉图可以对照明 光波进行衍射,从而再现原来的物光波,及物体的像。
[0003] 波前记录从光的干涉基本原理理论可知,双光束干涉的强度分布于两束光的位相 差有关,等强度线即是等相位差线。如果一束相干光为简单光波(比如平面波或者球面波), 它在记录平面的位相分布为已知,于是干涉强度分布就和另一束的位相分布具有简单的对 应关系。利用参考光和物光波的干涉可以实现对物光波位相的编码。 波前的重现是以全息图对再现光波的衍射为基础。为此,用一束相干光波照射全息图, 如果再现光波就是记录是的参考光波,这正是原始物体光波的重现。对观察者来说,由全息 图重现的物光波和从原始物体发出的物光波是没有区别的。
[0004] 光在传播路径中,遇到不透明或透明的障碍物,绕过障碍物,产生偏离直线传播的 现象称为光的衍射。惠更斯提出,媒质上波阵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成是发射子波的波源, 其后任意时刻这些子波的包迹,就是该时刻新的波阵面。惠更斯一菲涅尔原理能定性地描 述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问题。菲涅尔充实了惠更斯原理,他提出波前上每个面元都可视为 子波的波源,在空间某点P的振动是所有这些子波在该点产生的相干振动的叠加,称为惠 更斯一菲涅尔原理。
[0005] 根据光栅的标量衍射理论,可得:
【主权项】
1. 一种基于全息光栅消色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源、第一光栅和第二光栅, 所述第一光栅和第二光栅均为透射式全息光栅; 所述发光源发出的光经过第一光栅和第二光栅后发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全息光栅消色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源为OLED 显不屏或者白光LED手电筒。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全息光栅消色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屏与 第一光栅的垂直距离为70mm,第一光栅的周期为430. 00 nm,第二光栅周期为457. 64 nm。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全息光栅消色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光LED手电 筒与第一光栅的垂直距离为70mm,所述白光LED手电筒与第二光栅的垂直距离为201. 55 臟,第一光栅的周期为632 nm,第二光栅周期为1822 nm〇
5. -种基于全息光栅消色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源发出的光经过第一光栅 衍射,产生一级多色光谱,被第二光栅接收,并产生负一级衍射光后发出。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全息光栅消色差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发光源、第一光栅和第二光栅;所述方法通过将所述发光源发出的光经过第一光栅衍射,产生一级多色光谱,被第二光栅接收,并产生负一级衍射光后发出,由于所述第一光栅和第二光栅为双透射式全息光栅,因此可以很好的消除在全息成像过程中形成的色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全息光栅消色差系统和方法,验证了双光栅成像消色差的理论,通过将其传播放入平面光波导,改变了光波的传输方式,达到了全息光波导消色差的目标。
【IPC分类】G02B27-44, G02B5-18, G03H1-02
【公开号】CN104614868
【申请号】CN201510029634
【发明人】陈丹萍
【申请人】佛山市智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