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_6

文档序号:8904630阅读:来源:国知局
0] 第十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较,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 及崎变像差皆较小,所W相较之下成像质量较优。
[0221] 另请一并参考图62至图65,其中图62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十五实施例之光学成 像镜头之六片式透镜之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3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十五实施例光学成像 镜头之纵向球差与各项像差图标意图,图64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十五实施例之光学成像 镜头之详细光学数据,图65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十五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各透镜之 非球面数据。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标号标示出相似的组件,唯在此使用 的标号开头改为15,例如第=透镜物侧面为1531,第=透镜像侧面为1532,其它组件标号 在此不再寶述。如图62中所示,本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15从物侧A1至像侧A2依序包 括一光圈1500、一第一透镜1510、一第二透镜1520、一第立透镜1530、一第四透镜1540、第 五透镜1550及第六透镜1560。
[0222] 第十五实施例之朝向物侧A1的物侧面1511、1521、1541、1551、1561及朝向像侧A2 的像侧面1512、1522、1532、1542、1552、1562的透镜表面的凹凸配置大致上与第一实施例 类似,唯第十五实施例的各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透镜厚度、非球面系数、后焦距等相关光 学参数及物侧面1531的表面凹凸配置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在此为了更清楚显示图面,表面 凹凸配置的特征仅标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而省略相同之处的标号。详细地说,第=透 镜1530的物侧面1531包括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15312,此外,第S透镜1530的屈 光率为负,且第六透镜1560的屈光率为负。关于本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15的各透镜之 各光学特性及各空气间隙之宽度,请参考图64,关于T1、G12、T2、G23、T3、G34、T4、G45、T5、 G56、T6、BFL、EFL、ALT、AAG、E化/T1、(G12+G23) /T6、AAG/ (G12+G:M)、ALT/T6、(T1+T2) /T5、 (T^T3)/T6、T4/(G12+G56)、Tl/T4、T2/(G23+G34)、ALT/T4、EnV(G23+G56)、(G45+G56)/T5、 AAG/ (G23+G45)、T4/T5 及(G34+G45) /T3 之值,请参考图 66B。
[0223] 本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15中,从第一透镜物侧面1511至成像面1570在光轴上 之厚度为5. 541mm,像高为3. 0mm。
[0224] 从图63(a)当中可W看出本实施例的纵向球差中,由每一曲线的偏斜幅度可看出 不同高度的离轴光线的成像点偏差控制在±0. 014mmW内。从图63(b)当中可W看出弧 矢方向的像散像差,=种代表波长在整个视场范围内的焦距变化量落在±0. 04mm内。从图 63(c)当中可W看出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种代表波长在整个视场范围内的焦距变化量 落在±0. 09mm内。图63(d)显示光学成像镜头15的崎变像差维持在±0. 8%的范围内。
[0225] 第十五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较,崎变像差较小,所W相较之下成像质量较优。
[0226] 图66A及图6她统列出W上十五个实施例的T1、G12、T2、G23、T3、G34、T4、G45、 T5、G56、T6、BFL、EFL、ALT、AAG、E化/T1、(G12+G23) /T6、AAG/ (G12+G:M)、ALT/T6、(T1+T2) / T5、(T^T3)/T6、T4/(G12+G56)、Tl/T4、T2/(G23+G34)、ALT/T4、EnV(G23+G56)、(G45+G56)/ T5、AAG/佑23+G45)、T4/T5及佑34+G45)/T3之值,可看出本发明之光学成像镜头确实可满 足前述关系式(1)~(15)。
[0227] 请参阅图67,为应用前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可携式电子装置20的一第一较佳实施 例,可携式电子装置20包含一机壳21及一安装在机壳21内的影像模块22。在此仅是W 手机为例说明可携式电子装置20,但可携式电子装置20的型式不W此为限,举例来说,可 携式电子装置20还可包括但不限于相机、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等。
[022引如图中所示,影像模块22内具有一焦距为固定不变之光学成像镜头,其包括一如 前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如在此示例性地选用前述第一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1、一用于供 光学成像镜头1设置的镜筒23、一用于供镜筒23设置的模块后座单元(mo化lehousing unit) 24、一供该模块后座单元24设置之基板182及一设置于该基板182且位于光学成像 镜头1的像侧的影像传感器181。成像面180是形成于影像传感器181。
[0229] 须注意的是,本实施例虽显示滤光件170,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省略滤光件 170之结构,并不W滤光件170之必要为限,且机壳21、镜筒23、及/或模块后座单元24可 为单一组件或多个组件组装而成,无须限定于此;其次,乃是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影像传感器 181是采用板上连接式巧片封装(化iponBoard,COB)的封装方式直接连接在基板182上, 和传统巧片尺寸封装(化ipScale化ckage,CS巧之封装方式的差别在于板上连接式巧片 封装不需使用保护玻璃(coverglass),因此在光学成像镜头1中并不需要在影像传感器 181之前设置保护玻璃,然本发明并不W此为限。
[0230] 整体具有屈光率的六片式透镜110、120、130、140、150、160示例性地是W相对两 透镜之间分别存在一空气间隙的方式设置于镜筒23内。
[0231] 模块后座单元24包括一用W供镜筒23设置的镜头后座2401及一影像传感器后 座2406。镜筒23是和镜头后座2401沿一轴线1-1'同轴设置,且镜筒23设置于镜头后座 2401内侧,影像传感器后座2406位于该镜头后座2401和该影像传感器181之间,且该影像 传感器后座2406和该镜头后座2401相贴合,然在其它的实施态样中,不一定存在影像传感 器后座2406。
[0232] 由于光学成像镜头1之长度仅5. 050mm,因此可将可携式电子装置20之尺寸设计 地更为轻薄短小,且仍然能够提供良好的光学性能与成像质量。藉此,使本实施例除了具有 减少机壳原料用量的经济效益外,还能满足轻薄短小的产品设计趋势与消费需求。
[0233] 另请参阅图68,为应用前述光学成像镜头1的可携式电子装置20'的一第二较佳 实施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20'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20 的主要差别在于:镜头后座2401具有一第一座体单元2402、一第二座体单元2403、一线圈 2404及一磁性组件2405。第一座体单元2402与镜筒23外侧相贴合且沿一轴线1-1'设 置、第二座体单元2403沿轴线1-1'并环绕着第一座体单元2402外侧设置。线圈2404设 置在第一座体单元2402外侧与第二座体单元2403内侧之间。磁性组件2405设置在线圈 2404外侧与第二座体单元2403内侧之间。
[0234] 第一座体单元2402可带着镜筒23及设置在镜筒23内的光学成像镜头1沿轴线 1-1'移动。可携式电子装置20'的第二实施例的其他组件结构则与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 子装置20类似,在此不再寶述。
[0235] 类似地,由于光学成像镜头1之长度仅5. 050mm,因此可将可携式电子装置20'之 尺寸设计地更为轻薄短小,且仍然能够提供良好的光学性能与成像质量。藉此,使本实施 例除了具有减少机壳原料用量的经济效益外,还能满足轻薄短小的产品设计趋势与消费需 求。
[0236] 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各实施例的纵向球差、像散像差、崎变皆符合使用规范。另 夕F,=种代表波长在不同高度的离轴光线皆集中在成像点附近,由每一曲线的偏斜幅度可 看出不同高度的离轴光线的成像点偏差皆获得控制而具有良好的球差、像差、崎变抑制能 力。进一步参阅成像质量数据,=种代表波长彼此间的距离亦相当接近,显示本发明在各种 状态下对不同波长光线的集中性佳而具有优良的色散抑制能力。综上所述,本发明藉由透 镜的设计与相互搭配,能产生优异的成像质量。
[0237]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 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W对 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一光圈、一第一 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及一第六透镜,每一透镜都具有屈 光率,且具有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 侧面,其中: 该第一透镜的该物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 该第二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 该第三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 该第四透镜的该物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且该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光 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 该第五透镜的材质为塑料;及 该第六透镜的该物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 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只具备上述六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并满足下列关系式: EFL/T1 ^ 7. 5 ; Tl代表该第一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EFL代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 足(G12+G23)/T6 5 4.0, T6代表该第六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G12代表该第一透镜与该 第二透镜之间在该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G23代表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在该光 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 足T1/T4 5 1. 7, T4代表该第四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 足T2AG23+G34) 3 0.6, T2代表该第二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G34代表该第三透镜与该 第四透镜之间在该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 足AAGAG12+G34) 5 4. 1,G12代表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之间在该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 度,G34代表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在该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AAG代表该第一透 镜至该第六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五个空气间隙宽度总和。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 足ALT/T4 5 7.5, T4代表该第四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ALT代表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六透 镜在光轴上的六片透镜厚度总和。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 足EFIV(G23+G56) 3 6. 5,G56代表该第五透镜与该第六透镜之间在该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 度。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 足ALT/T6 3 3.3, T6代表该第六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ALT代表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六透 镜在光轴上的六片透镜厚度总和。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 足(G45+G56)/T5 3 0. 55,T5代表该第五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G45代表该第四透镜与该 第五透镜之间在该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G56代表该第五透镜与该第六透镜之间在该光 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 足(Tl+T2)/T5 3 1.5,T2代表该第二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T5代表该第五透镜在该光轴 上的厚度。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更 满足AAGAG23+G45) 3 I. 8,G23代表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在该光轴上的空气间隙 宽度,G45代表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之间在该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AAG代表该第一 透镜至该第六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五个空气间隙宽度总和。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 足(T2+T3)/T6 f 7.0,T2代表该第二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T3代表该第三透镜在该光轴 上的厚度,T6代表该第六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更 满足T4/T5 3 1.3, T4代表该第四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T5代表该第五透镜在该光轴上 的厚度。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 足T4AG12+G56) 5 4. 2, T4代表该第四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G12代表该第一透镜与该 第二透镜之间在该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G56代表该第五透镜与该第六透镜之间在该光 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更 满足(G34+G45)/T3 5 1.5, T3代表该第三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G34代表该第三透镜与 该第四透镜之间在该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G45代表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之间在该 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16. -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壳;及一影像模块,安装于该机壳 内,包括:一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一镜筒,以供给设 置该光学成像镜头;一模块后座单元,以供给设置该镜筒;一用于供该模块后座单元设置 的基板;及一影像传感器,设置于该基板且位于该光学成像镜头的像侧。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该光学成像镜头包括六透镜,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且其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第五透镜的材质为塑料,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光学成像镜头只具备上述六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并满足:EFL/T1≦7.5。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机壳;及影像模块,包括:上述光学成像镜头;镜筒,模块后座单元;基板;及影像传感器。本发明可维持良好的光学性能,并同时有效地缩短镜头的长度。
【IPC分类】G02B13/18, G02B13/00
【公开号】CN104880809
【申请号】CN201510034297
【发明人】陈思翰, 张加欣, 樊大正
【申请人】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3日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