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面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16296阅读:来源:国知局
及液晶面板透光率比较如下表所示:
如上表所示,背光未补偿曲面电视液晶显示装置输出亮度如图4所示,两侧具有不均 匀斑点,实施例1曲面电视经过背光补偿,其液晶显示装置输出亮度如图5所示,和平板电 视液晶显示装置输出亮度一样均匀。
[0032] 当所用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时,可对背光模组进行区域分块,并以各分块 区域的平均光穿透率来计算背光补偿,可以提升量产率。
[0033] 如图6所示,以将液晶面板的可视区域平均分为100点为例,即10行10列。各点 的穿透率为T yx%,y表示行,x表示列,且满足5彡y彡6,1彡x彡10, y、x均为整数,即 Tyx%表示的为第5行和第6行共20各点的穿透率,该区域的平均穿透率为Ta%。
[0034] 当 Tyx%< T。% X95%时,以公式二:Ta%= (T51% +-+Tyx% )/n 计算所有满足公 式二的1^%的平均值,将其作为Ta%,n为满足Tyx%< T。% X95%的个数。
[0035] 此时设对应液晶面板中心点导光组件穿透率为T。%。
[0036] 则当T%彡T。% X95%时,公式一中的T% = kXTa% ;k为亮度补偿调节系 数,0? 1彡k彡10。
[0037] 当T% >T。% X95%时,公式一中的T%= T。%,即当光穿透率损失较小时,不做背 光补偿。
[0038] 实施例2 :本发明曲面电视驱动电流差异实现背光补偿为例。
[0039] 本发明在进行背光补偿时,可使用光源模组各点的亮度补偿曲面液晶面板穿透率 的下降。其实现方式为针对背光模组中不同区域的对应光源使用不同驱动电流。即液晶面 板穿透率较低处的光源驱动电流较高,穿透率较高处的驱动电流较低,使得光源的亮度产 生变化而作出背光补偿。如图7所示,图中穿透率为T%,光源为LED。整个背光的LED有 两种驱动电流,面板中心区域的驱动电流较低,面板两侧的驱动电流较高。
[0040] 以上文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中以平均光穿透率进行背光补偿为例。
[0041]设当Tyx%< Tc% X95%时,LED的亮度为Y腿。
[0042] 设当 Tyx% >Tc% X95%时,LED 的亮度为 Y_。
[0043] Y疆、Y腫满足Y LED1= kXY LED2XTC% /Ta%,(k为亮度补偿调节系数, 0. 1 ^ k ^ 10) 〇
[0044] 当Tyx%>T。% X95%时,此时相应区域LED光源的驱动电流相同,强度为LED亮度 为Y_时对应的LED驱动电流。
[0045] Tyx%< T。% X95 %时,此时相应区域LED的驱动电流相同,强度为LED亮度为 k X Y_ X T。% /Ta %时对应的LED驱动电流。
[0046] 实施例3 :本发明曲面电视设计光源分布密度进行背光补偿为例。
[0047] 本发明的背光补偿,可在背光模组中不同区域的对应光源分布密度不同的光源来 实现。即液晶面板穿透率较低处的光源分布密度较高,使得光穿透率较低处的背光亮度强, 液晶面板穿透率较高处的光源分布密度较低,使得光穿透率高处的背光亮度弱,以此实现 背光补偿。光源使用LED,如图8所示,背光模组的LED有两种分布密度,与面板中心对应的 区域LED光源分布密度较低,面板两侧对应区域的LED光源分布密度较高。
[0048] 以上文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中以平均光穿透率进行背光补偿为例。
[0049] 在Tyx%< T。% X95%的区域内,LED光源在同一平均区域内的分布密度相同,设 此区域内密度值为D1,X轴方向LED光源间隙为Pxl,数量为Q xl,Y轴方向光源间隙为Pyl,LED x方向y方向数量为Qyl。
[0050] 在Tyx% >T。% X95%的区域内,LED光源在同一平均区域内的分布密度相同,设此 区域内密度值为D2, X轴方向LED光源间隙为Px2,数量为Qx2, Y轴方向光源间隙为Py2, LED x方向y方向数量为Qy2。
[0051] 以光源密度分布方法对背光进行补偿时,当液晶面板达到亮度均衡时,LED的分布 密度满足公式三:Dl = kXD2X (Tc% /Ta% ),k为调节系数。0? 1彡k彡10。
[0052] 当以光源分布面积占比对背光补偿进行描述时,此时LED的分布密度也满足公式 四:P xlX (Qx「l) XPylX (Qy「l) = kXPx2X (Qx2-1) XPy2X (Qy2-1) XTC% /Ta%,k 为调节系 数。0? 1彡k彡10〇
[0053] 当完全以光源密度方式进行背光补偿时,公式三、公式四中的k = 1。
[0054] 为便于背光模组的量产,制程中选择以背光模组X轴方向或Y轴方向以光源分布 密度进行背光补偿,即选择让LED光源之间的距离在X轴方向不相等而在Y轴方向相同,即 取Pxl# 且Pyl= Py2,也可以选择让LED光源之间的距离在X轴方向相等而在Y轴方向 不相同,即取Pxl= P x2且P yl乒P y2。
【主权项】
1. 一种曲面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和液晶面板,液晶面板位于背光模组出光面 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和液晶面板为曲面,曲面液晶面板的上下层玻璃发生相 对位置偏移,液晶面板各点的穿透率发生变化,背光模组各点的亮度与液晶面板各点的穿 透率对应,所述的液晶面板穿透率低的点,其对应的背光模组亮度高,液晶面板穿透率高的 点,其对应的背光模组亮度低。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光模组各点的亮 度满足=Yblii=SXYbulcXTc0VT%, 其中Ybui表示背光模组各点的亮度,YBUI。表示背光模组中心的亮度,T。%表示液晶面板 中心的穿透率,T%表示液晶面板各点的穿透率,S为均齐度系数,〇<S<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光模组各点的亮 度满足:当Tyx0/。彡TC%X95% 时,YBLU=kXSXYblucXTc%/Ta%, 当Tyx% >TC%X95% 时,Yblu=SXYblilc, 其中Ybui表示背光模组各点的亮度,YBUI。表示背光模组中心的亮度,T。%表示液晶面板 中心的穿透率,T%表示液晶面板各点的穿透率,S为均齐度系数,〇 <S<I;k为亮度补 偿调节系数,0.I<k< 10 ;Tyx%为液晶面板平均分割10行10列时,以中心对称行的第5 和第6行的20个穿透率,Ta%为满足Tyx% <Te%X95%时,以中心对称行的第5和第6行的 20个穿透率的平均值。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光模组各 点的亮度通过对各点的对应光源输入两种以上驱动电流进行调节,各点对应光源的驱动电 流与液晶面板各点的穿透率对应;液晶面板穿透率低的点,其对应光源的驱动电流高,液晶 面板穿透率高的点,其对应光源的驱动电流低。5.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各点 对应的光源分布密度不同。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分布为中心密 度小,两侧密度大。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的分布密度满 足:Dl=k*D2*(Tc%/Ta%), Dl为Tyx% <Te%*95%时,光源的分布密度,D2为Tyx% <Te%*95%时,光源的分布密度,k为亮度补偿调节系数,0.I<k< 10。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光模组各点的光 源的分布满足: PxlX(Qx「l)XPylX(Qy「l)=kXPx2X(Qx2-I)XPy2X(Qy2-I)XTc%/Ta%, 当Tyx% <Te%X95%时,LED的分布密度相同,x方向间距为Pxl,y方向间距为Pyl,LED x方向数量为Qxl,y方向数量为Qyl, 当Tyx%>Te%X95%时,LED的分布密度相同,X方向间距为Px2,y方向间距为Py2,LED x方向数量为Qx2,y方向数量为Qy2。 k为亮度补偿调节系数,0.I<k< 10。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光模组各点的光 源分布满足:Pxl辛Px2且Py1=Py2,或者Pxl=Px2且Py1^Py2。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面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其包括背光模组和液晶面板,液晶面板位于背光模组出光面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和液晶面板为曲面,曲面液晶面板的上下层玻璃发生相对位置偏移,液晶面板各点的穿透率发生变化,背光模组各点的亮度与液晶面板各点的穿透率对应,所述的液晶面板穿透率低的点,其对应的背光模组亮度高,液晶面板穿透率高的点,其对应的背光模组亮度低。本发明的背光补偿,可通过改变驱动电流实现,也可改变光源分布密度实现,方式灵活,可按产品实际需要采用不同方案。
【IPC分类】G02F1/13357, G02F1/1333
【公开号】CN104932144
【申请号】CN201510373439
【发明人】李丽梅, 林博瑛
【申请人】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