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无缝拼接的多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26069阅读:来源:国知局
示部1a之上,而与该一侧的第二非显示部20b相邻的第一显示部1a通过该透明胶40固定粘合于该一侧的第二非显示部20b邻接的第二显示部20a之下,以使第二液晶面板20的部分固定叠放到第一液晶面板10的部分之上。
[0033]为了加强第二液晶面板20和第一液晶面板10之间的粘合力,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液晶面板20的下偏光片26延伸至第一液晶面板10的位于第二液晶面板20之下的边缘,而第一液晶面板10的上偏光片15延伸至第二液晶面板20的位于第一液晶面板10之上的边缘。也就是说,下偏光片26和上偏光片15均不在第一液晶面板10和第二液晶面板的叠放处设置。
[0034]继续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背光模块30向第一液晶面板10和第二液晶面板20提供均匀的显示光线,以使第一液晶面板10和第二液晶面板20显示影像。背光模块30包括:背框31和光源32。
[0035]背框31包括底板311及分别位于底板311两侧端的第一侧板312和第二侧板3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312用于支撑第一液晶面板10,第二侧板313用于支撑第二液晶面板20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第一侧板312可用于支撑第二液晶面板20,第二侧板313可用于支撑第一液晶面板10。
[0036]由于第二液晶面板20与底板31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液晶面板10与底板311之间的距离,因此第二侧板313的高度大于第一侧板312的高度。
[0037]在底板311上固定设置与第一液晶面板10相对的多个光源32 ;同样地,在底板311上固定设置与第二液晶面板20相对的多个光源32。在本实施例中,光源32可由发光二极管(LED)及用于扩散LED发出的光线的透镜;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
[0038]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第一液晶面板10和第二液晶面板20的支撑,背光模块30还包括:在第一液晶面板10和第二液晶面板20的叠放处之下设置的用于支撑第一液晶面板10和第二液晶面板20的透明支撑柱33。具体地,透明支撑柱33包括:第一子透明支撑柱331和第二子透明支撑柱332 ;其中,第一子透明支撑柱331设置在位于第二液晶面板20之下的部分第一液晶面板10与底板311之间,以支撑第一液晶面板10 ;第二子透明支撑柱332设置在第二液晶面板20与底板311之间且紧贴位于第二液晶面板20之下的第一液晶面板10的边缘,以支撑第二液晶面板20。
[0039]进一步地,第一子透明支撑柱331与第一侧板312的高度相同,而第二子透明支撑柱332与第二侧板313的高度相同。此外,第一子透明支撑柱331和第二子透明支撑柱332可一体成型或者相互独立,本发明并不作具体限定。
[0040]为了改善提供到第一液晶面板10和第二液晶面板的光线的质量,背光模块3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液晶面板10和第一侧板312和第一子透明支撑柱331之间的第一光线改善组件34以及设置在第二液晶面板20和第二侧板313和第二子透明支撑柱332之间的第二光线改善组件35。
[0041]第一光线改善组件34包括第一扩散板341和设置于第一扩散板341之上的多张光学膜片342 ;其中,第一扩散板341设置在第一侧板312和第一子透明支撑柱331之上。第二光线改善组件35包括第二扩散板351和设置于第二扩散板351之上的多张光学膜片352 ;其中,第二扩散板351设置在第二侧板313和第二子透明支撑柱332之上,并且第二扩散板351和其上的多张光学膜片352均延伸至第一液晶面板10的位于第二液晶面板20之下的边缘。
[0042]在图2中,仅示出了利用两个液晶面板,即第一液晶面板10和第二液晶面板20构成本实施例的多屏显示装置;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例如,可以在行方向和/或列方向交替设置任意数量的第一液晶面板10和第二液晶面板20构成本发明的多屏显示装置。图5示出了利用两个第一液晶面板10和两个第二液晶面板20形成的多屏显示装置的侧视图。参照图5,第一液晶面板10和第二液晶面板20交替设置,并且第一液晶面板10和相邻的第二液晶面板20利用图2所示的结构叠放组合在一起。此外,在每个第一液晶面板10和其相邻的第二液晶面板20的叠放处之下设置一个用于支撑第一液晶面板和第二液晶面板的透明支撑柱33 ;其中,每个透明支撑柱33如何设置请参照图2所示。
[0043]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屏显示装置,实现了无缝拼接的目的,并且实现了无缝显示的目的,大大提高了多屏显示的显示效果。
[0044]虽然已经参照特定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此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主权项】
1.一种可实现无缝拼接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液晶面板(10)、在每相邻的两个第一液晶面板(10)之间设置的第二液晶面板(20)以及与所述第一液晶面板(10)和所述第二液晶面板(20)相对设置的背光模块(30); 所述第一液晶面板(10)包括第一显示部(1a)以及由所述第一显示部(1a)边缘延伸形成的第一非显示部(1b),所述第二液晶面板(20)包括第二显示部(20)以及由所述第二显示部(20)边缘延伸形成的第二非显示部(20b); 所述第二非显示部(20b)固定于所述第一显示部(1a)的与所述第一非显示部(1b)邻接的部分之上,且所述第一非显示部(1b)固定于所述第二显示部(20)的与所述第二非显示部(20b)邻接的部分之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显示部(1b)和所述第一显示部(1a)之间的界线与所述第二非显示部(20b)和所述第二显示部(20)之间的界线对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非显示部(20b)通过透明胶(40)粘合于所述第一显示部(1a)的与所述第一非显示部(1b)邻接的部分之上,且所述第一非显示部(1b)通过所述透明胶(40)粘合于所述第二显示部(20)的与所述第二非显示部(20b)邻接的部分之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晶面板(20)的下偏光片(26)延伸至位于所述第二液晶面板(20)之下的所述第一液晶面板(10)的边缘,且所述第一液晶面板(10)的上偏光片(15)延伸至位于所述第一液晶面板(10)之上的所述第二液晶面板(20)的边缘。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30)包括: 背框(31),至少包括底板(311)及分别位于所述底板(311)两侧端的侧板,其中,所述侧板用于支撑第一液晶面板(10)和第二液晶面板(20); 所述底板(311)上设置的与每个第一液晶面板(10)相对的多个光源(32);以及 所述底板(311)上设置的与每个第二液晶面板(20)相对的多个光源(3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30)还包括:在每个第一液晶面板(10)和其相邻的第二液晶面板(20)的叠放处之下设置的用于支撑第一液晶面板(10)和第二液晶面板(20)的透明支撑柱(3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透明支撑柱(33)包括:第一子透明支撑柱(331)和第二子透明支撑柱(332);其中,每个第一子透明支撑柱(331)设置在其对应的第一液晶面板(10)和所述底板(311)之间,以支撑其对应的第一液晶面板(10);每个第二子透明支撑柱(332)设置在其对应的第二液晶面板(20)和所述底板(311)之间,以支撑其对应的第二液晶面板(2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30)还包括:设置在每个第一液晶面板(10)和其对应的侧板和第一子透明支撑柱(331)之间的第一光线改善组件(34)以及设置在每个第二液晶面板(20)和其对应的侧板和第二子透明支撑柱(332)之间的第二光线改善组件(35);其中,所述第一光线改善组件(34)用于改善照射到所述第一液晶面板(10)的光线的质量,所述第二光线改善组件(35)用于改善照射到所述第二液晶面板(20)的光线的质量。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线改善组件(34)包括:第一扩散板(34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扩散板(341)之上的多张光学膜片(342),所述第一扩散板(341)设置在其对应的侧板和第一子透明支撑柱(331)之上。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线改善组件(35)包括:第二扩散板(351)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扩散板(351)之上的多张光学膜片(352),所述第二扩散板(351)设置在其对应的侧板和第二子透明支撑柱(332)之上,所述第二扩散板(351)和设置在其上的每张光学膜片(352)均延伸至位于对应的第二液晶面板(20)之下的第一液晶面板(10)的边缘。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实现无缝拼接的多屏显示装置,其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液晶面板(10)、在每相邻的两个第一液晶面板(10)之间设置的第二液晶面板(20)以及与第一液晶面板(10)和第二液晶面板(20)相对设置的背光模块(30);第一液晶面板(10)包括第一显示部(10a)以及由第一显示部(10a)边缘延伸形成的第一非显示部(10b),第二液晶面板(20)包括第二显示部(20)以及由第二显示部(20)边缘延伸形成的第二非显示部(20b);第二非显示部(20b)固定于第一显示部(10a)的与第一非显示部(10b)邻接的部分之上。本发明实现了无缝拼接的目的,并且实现了无缝显示的目的,大大提高了多屏显示的显示效果。
【IPC分类】G02F1/13357, G02F1/1333
【公开号】CN105044959
【申请号】CN201510583495
【发明人】樊勇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