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52176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变焦透镜,特别是涉及适合于数码相机、摄像机、播放用相机、监视用 相机等电子相机中使用的变焦透镜。
[0002] 另外本发明涉及具备这样的变焦透镜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0003] 以往,作为适合高倍率化的变焦透镜,已知有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具有正的光焦 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具有负的 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以及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5透镜组而构成的5组型的变焦透镜。
[0004] 该类型的变焦透镜将全长抑制得较短并且在对倍率变更产生的像差进行修正的 方面有利。在专利文献1中,这种变焦透镜的示例作为实施例6,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同样 地作为实施例1~3而示出。
[0005] 在先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14-029375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11-1864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0] 然而,近年来,所谓的高级数码紧凑相机等处于要求高倍率且宽视场角而且望远 端的F值(FNo.)小的变焦透镜的趋势。
[0011]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实施例6示出的变焦透镜的全视场角为77. 7度,视场 角并非足够宽。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实施例1~3示出的变焦透镜的全视场角为稍 稍超过76度的程度,望远端的F值为5. 9~6. 0,视场角并非足够宽而且望远端的F值也较 大。
[0012]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倍率且宽视场角而且望远 端的F值也小的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变焦透镜及具备这样的变焦透镜的摄像装置。
[0013]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4] 本发明的变焦透镜的特征在于,实质上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具有正的光焦度的 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光阑、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具有负的 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及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5透镜组而构成,
[0015]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的倍率变更时,以第1透镜组与第2透镜组的间隔始终增大、 第2透镜组与第3透镜组的间隔始终缩小、第3透镜组与第4透镜组的间隔以及第4透镜 组与第5透镜组的间隔变化的方式至少使第1透镜组~第4透镜组相互独立地移动,
[0016] 第1透镜组实质上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凹面朝向像侧的弯月形状的具有负的 光焦度的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透镜、及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透镜而构成,
[0017] 第3透镜组至少具有4片透镜,这4片透镜是:最靠物体侧配置的具有正的光焦度 的透镜A;紧接着该透镜A而靠像侧配置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透镜B;紧接着该透镜B而靠 像侧配置的、凹面朝向像侧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透镜C;及最靠像侧配置的具有正的光焦 度的透镜D,
[0018] 所述变焦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1),
[0019] 25 <vdD-vdA< 70. . . (1)
[0020] 其中,
[0021] vdA:透镜A的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
[0022] vdD:透镜D的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
[0023]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实质上~构成"是指:除了列举的构成要素以外,也可以包 含实质上没有放大率的透镜、光阑、掩模、玻璃罩、滤光片等的透镜以外的光学要素、透镜凸 缘、透镜镜筒、摄像元件、手抖修正机构等机构部分等。
[0024] 另外,就透镜的面形状、光焦度的符号而言,在包含非球面的情况下设为在近轴区 域考虑。
[0025]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优选为,所述变焦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 ⑵,
[0026] 35 <vdB-vdC< 70. . . (2)
[0027] 其中,
[0028] vdB:透镜B的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
[0029] vdC:透镜C的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
[0030] 另外,在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优选为,所述变焦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3),
[0031] 35 <vdB-vdA< 70. . . (3)
[0032] 其中,
[0033] vdA:透镜A的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
[0034] vdB:透镜B的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
[0035] 另外,在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优选为,第2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是朝向 物体侧凸出的面。
[0036] 另外,在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优选为,第4透镜组设为聚焦用透镜组。
[0037] 另外,在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在如上述那样将第4透镜组设为聚焦用透镜组的 情况下,所述变焦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4),
[0038] -9. 0 <fT/f4 < -2. 0. . . (4)
[0039] 其中,
[0040] fT:望远端处的整个系统的焦点距离,
[0041] f4 :第4透镜组的焦点距离。
[0042] 需要说明的是,除上文列举的焦距fT及f4以外,本说明书中言及的焦点距离全都 是相对于d线的焦点距离。
[0043] 另外,在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优选为,望远端处的第3透镜组与第4透镜组的间 隔大于广角端处的第3透镜组与第4透镜组的间隔。
[0044] 另外,在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优选为,望远端处的第4透镜组与第5透镜组的间 隔大于广角端处的第4透镜组与第5透镜组的间隔。
[0045] 另外,在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优选为,所述变焦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5),
[0046] -8 <fl/f2 < -4. . . (5)
[0047] 其中,
[0048] fl:第1透镜组的焦点距离,
[0049] f2 :第2透镜组的焦点距离。
[0050] 另外,在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优选为,所述变焦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6),
[0051] 2. 5 <fl/f3 < 8. . . (6)
[0052] 其中,
[0053] n :第1透镜组的焦点距离,
[0054] f3 :第3透镜组的焦点距离。
[0055] 另外,在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优选为,所述变焦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7),
[0056] 0. 7 <f3/RCr< 2. 5. . . (7)
[0057] 其中,
[0058] f3 :第3透镜组的焦点距离,
[0059] RCr:透镜C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0060] 另外,在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优选为,所述变焦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8),
[0061] 1. 0 < (fDXvdD)/(fAXvdA) < 3. 0. . . (8)
[0062] 其中,
[0063] fA :透镜A的焦点距离,
[0064] fD :透镜D的焦点距离,
[0065] vdA:透镜A的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
[0066] vdD:透镜D的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
[0067]另外,在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优选为,处于上述的条件式(1)规定的数值范围内 特别是满足下述条件式(1-1)。
[0068] 27 <vdD-vdA< 60. ? ? (1-1)
[0069]另外,在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优选为,处于上述的条件式(2)规定的数值范围内 特别是满足下述条件式(2-1)。
[0070] 40 <vdB-vdC< 60. ? ? (2-1)
[0071] 另外,在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优选为,处于上述的条件式(3)规定的数值范围内 特别是满足下述条件式(3-1)。
[0072] 37 <vdB-vdA< 60. . . (3-1)
[0073] 另外,在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优选为,处于上述的条件式(4)规定的数值范围内 特别是满足下述条件式(4-1)。
[0074] -7. 5 <fT/f4 < -3. 0? ? ? (4-1)
[0075] 另外,在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优选为,处于上述的条件式(5)规定的数值范围内 特别是满足下述条件式(5-1)。
[0076] -7 <fl/f2 < -5. . . (5-1)
[0077] 另外,在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优选为,处于上述的条件式(6)规定的数值范围内 特别是满足下述条件式(6-1)。
[0078] 3 <fl/f3 < 6. . . (6-1)
[0079] 并且,在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优选为,处于上述的条件式(7)规定的数值范围内 特别是满足下述条件式(7-1)。
[0080] 0? 8 <f3/RCr< 2. ? ? (7-1)
[0081]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本发明的变焦透镜。
[0082] 发明效果
[0083] 本发明的变焦透镜设为如下的结构,即,
[0084] 实质上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 第2透镜组、光阑、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及具有正 的光焦度的第5透镜组而构成,
[0085]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的倍率变更时,以第1透镜组与第2透镜组的间隔始终增大、 第2透镜组与第3透镜组的间隔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