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输出控制方法、系统和激光投影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70684阅读:来源:国知局
线相交成一角度,可以是锐角,直角或者钝角,在本示例中呈垂直关系。也即,第一色轮I和第二色轮2的转轴非同轴,对应地,两色轮轮面所在平面也不是空间平行关系,而是相交呈一定角度。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仅给出了第一色轮和第二色轮转轴的一种位置设置关系,并不限定与此。
[0020]其中,第一色轮可以是荧光轮,荧光轮上具有绿色荧光粉区,蓝色激光透射区,黄色荧光粉区(由于红色荧光粉激发效率低,故用黄色荧光粉替代,但根据其最终过滤得到红光的作用仍可称为红色分区),第二色轮可以是滤色轮,滤色轮上具有绿色滤色区,蓝色激光透射区,红色滤色区分别与荧光轮上的绿色荧光粉区,蓝色激光透射区,黄色荧光粉区具有相同的角度和顺序分布。其中红色滤色区与黄色荧光粉区对应,用于从黄色荧光中过滤得到红色荧光,从而从滤色轮依次输出红、绿、蓝三基色。
[0021 ] 具体地,在第一色轮I上设置有第一同步标记11,在第二色轮2上设置有第二同步标记21,具体地,是分别位于第一色轮和第二色轮的驱动马达侧表面。并且,第一同步标记11和第二同步标记21在各自所属色轮上的位置相对应。由于在第一色轮和第二色轮上具有相对应的颜色分区,通常会以颜色分区作为参考,将第一同步标记11和第二同步标记12在驱动马达转轴12和22上的设置位置与所属色轮上某一颜色分区进行对齐,从而便于比对两标记是否位置彼此相对应。在一种具体实施中,如图3所示,第一同步标记11在驱动马达转轴12侧表面的起始位置和第二同步标记21在驱动马达转轴22侧表面的起始位置分别与所属色轮上同一种颜色分区的边界相对齐,设定标记的起始位置与色轮上某一颜色的分界相对齐,该颜色的分界即为色轮上的对于标记的参考起始位置,具体地比如,第一同步标记11的起始位置与第一色轮I中绿色分区的边界相对齐,第二同步标记21的起始位置与第二色轮2中的绿色分区的边界相对齐,由于色轮中颜色是分区彼此相连的,因此此示例中边界是指两种颜色的分界线,可理解为绿色分区与下一颜色的边界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和推导,第一同步标记和第二同步标记也可以位于其他任两种颜色的交界位置,只要两色轮上的任两种颜色为相同情况即可。
[0022]当然,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如图4所示,均与同一种颜色边界距离相同的位移,两标记分别与两色轮上绿色分区的边界呈Φ角度的偏离,同样也是标记在两色轮上的位置相对应的示例,此时,色轮上偏离绿色分区边界Φ角度的径向线即为色轮对于标记的参考起始位置。
[0023]在前述现有技术中也已经提到,第一色轮和第二色轮在旋转时需要各个颜色分区彼此对应,当第一色轮旋转至绿色分区时,第二色轮也要旋转到绿色分区(实际功能是对绿色进行滤色),才能保证经第二色轮出射的光的颜色为绿色,否则可能出现颜色的重叠和时序混乱,无法正常形成三基色输出,后端的光机部分也无法正常解析和调制基色光并正常显示图像。
[0024]下面将结合图5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源输出控制方法。
[0025]如图5所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获取的第一同步标记和第二同步标记的第一组感应信号,同步第一色轮和第二色轮;
在本方法步骤中,第一组感应信号分别表示了同一时刻下的第一同步标记和第二同步标记的同步程度,由于第一同步标记和第二同步标记分别与第一色轮和第二色轮的相同位置对齐,可以以此为依据同步第一色轮和第二色轮,上述同步是基于同步标记的初步同步。
[0026]步骤S2:从第二色轮输出光路中获取第二感应信号,并根据第二感应信号再次同步第一色轮和第二色轮,其中,第二感应信号为对应不同颜色的电压波形信号;
由于最终光源输出三基色光,因此激光和荧光是三种颜色的单色光,第二感应信号时从第二色轮的输出光路中获取,因此第二感应信号包括至少三种不同幅值的电压波形,以及由于标记装配误差造成的颜色交界处的电压跳变情况,即混色时段,进而能够根据颜色输出的实际混色情况进行再次同步。
[0027]步骤S3:经第二色轮时序性输出三基色。
[0028]通过上述两次同步后,提高了双色轮同步的精确度,消除了混色现象,从而能够从第二色轮正常时序性的输出三基色,且单色光的亮度不受到影响,能够为后续的光机部分提供高质量的照明光源。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的改进和细化。
[0029]其中,针对步骤S1:根据获取的第一同步标记和第二同步标记的第一组感应信号,同步第一色轮和第二色轮具体包括如图6所示: 步骤Sll:在一个旋转周期内,分别获取对应第一同步标记和第二同步标记的感应信号,记为第一组感应脉冲信号。
[0030]在本方法实施例中,同步标记可以为黑色薄膜或黑色胶带或碳化标记,黑色具有吸光效果,因此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在驱动马达转轴转动的过程中,遇到上述的转轴侧表面的黑色标记时被吸收掉,而马达转轴侧面无标记的部分则将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反射回来从而被传感器检测到,因此,使用传感器来检测第一色轮和第二色轮上的标记旋转状态时,通过传感器发出的光信号被吸收和反射的情况能够感应到第一同步标记和第二同步标记的存在并形成高低电平形成的脉冲信号,从而在一个旋转周期内,分别获取到对应第一同步标记的感应信号,以及对应第二同步标记的感应信号,将这两个感应信号作为第一组感应信号使用。
[0031]这里的旋转周期,是指两个色轮各自旋转一周的时间。系统初始启动时,两个色轮同时同向加速到相同的转速后匀速旋转,使得第一同步标记和第二同步标记相对静止,然后在一个旋转周期内,分别获取对应第一同步标记和第二同步标记的第一组感应信号。
[0032]步骤S12:比较同一时刻第一组感应信号的上升沿或者下降沿。
[0033]对应第一同步标记和第二同步标记的感应信号中,分别包含有体现第一同步标记和第二同步标记存在的具有上升沿或下降沿的矩形脉冲。
[0034]在一个旋转周期内,若第一色轮和第二色轮未同步旋转,则第一同步标记和第二同步标记在同一时刻的上升沿或者下降沿具有位置差异。或者,表现为第一同步标记与第二同步标记经过同一位置时具有时间差异。
[0035]如图7所示,第一色轮和第二色轮旋转一周,第一同步标记对应的矩形脉冲和第二同步标记对应的矩形脉冲,在同一时刻上脉冲的位置具有差异,或者在同一位置上脉冲的起止时间具有时间差异,表现为在同一时刻其上升沿或下降沿并不重合。
[0036]步骤S13:根据第一组感应信号的上升沿或者下降沿差异,调整第一色轮和第二色轮的转速,使第一感应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重合,完成初次同步。
[0037]具体地,如图7所示,根据第一组感应信号中第一同步标记对应的感应波形和第二同步标记对应的感应波形,能够得到两个色轮的两个标记之间的时间差值,根据时间差值能够计算出两个色轮中两个标记之间的圆周长度差值S,其中,S=2JinRt,η为转速,R为标记到色轮中心的半径,t为时间;两个色轮同速匀速旋转时,两轮之间是相对静止的,则可以保持其中一个色轮的转速不变,而调整另一个色轮的转速,缩短两个标记之间的圆周长度差值S,也即缩短了两个标记之间的时间差值,通过转速与圆周长度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调整时间,通过控制调整时间将圆周长度差值S缩短为零,则两个标记之间的时间差值也为零,然后再调整两个色轮的转速相同匀速旋转,从而实现两个色轮的同步。在此,仅给出了一种调整色轮转速的方法,也可以保持一个色轮的转速不变,降低另一色轮的转速,计算将圆周长度差值缩短至O的调整时间,调整后再将两轮按照同一转速进行驱动。
[003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方法实施例中,第一同步标记和第二同步标记主要作用是作为设定的同步位置标记,同时还可以根据在色轮的一个旋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