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透镜以及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5388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变焦透镜以及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焦透镜以及摄像装置,更详细来讲,涉及可用于数码相机、摄像 机、广播用照相机、监视用照相机等电子照相机的变焦透镜以及搭载了该变焦透镜的摄像 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作为简单的变焦透镜的结构,已知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具有负光焦度的第1 透镜群、具有正光焦度的第2透镜群、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3透镜群而成的3组变焦透镜。 近年来,在3组变焦透镜中也出现广角化的迫切期望,作为3组变焦透镜中广角端的半视场 角为38°以上的透镜系统,例如存在下述专利文献1~4所述的透镜系统。
[0003] 在先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9-276622号公报
[0006]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10-91948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11-33770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10-243637号公报
[0009] 近年来,在3组变焦透镜中也迫切期待F数字小的、所谓的亮的光学系统,专利文 献1~3所述的透镜系统不能说是充分对应于近来迫切期望的亮的光学系统。另一方面, 随着最近的数码相机的高画质化,需要装载有更大尺寸的图像传感器的照相机。专利文献4 所述的实施例的图像尺寸与对角为9. 3_左右的图像传感器对应,而若使该光学系统与对 角为Ilmm的所谓的2/3型的图像传感器对应,则必须按比例扩大整体,这样,存在透镜系统 的全长变得过长,损害了紧凑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10]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持广角与良好的光学性能,并 且F数字小,能紧凑地构成的变焦透镜以及具备这种变焦透镜的摄像装置。
[0011] 本实用新型的变焦透镜从物体侧起实质上依次由具有负光焦度的第1透镜群、具 有正光焦度的第2透镜群、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3透镜群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 时,按照第1透镜群与第2透镜群的间隔变窄,第2透镜群与第3透镜群的间隔变宽的方式, 第1透镜群、第2透镜群和第3透镜群沿着光轴移动,第1透镜群从物体侧起实质上依次由 负透镜和正透镜结构,满足下述条件式(1)~(5):
[0012] 0. 50 < (rl+r2)/(rl-r2) < 1. 00- (1)
[0013] 0· 06 < dl/DGl < 0· 11... (2)
[0014] 1.94<nd2 …(3)
[0015] 1.80<ndl…(4)
[0016] 40. 0 < vdl- (5)
[0017] 其中,
[0018] rl :第1透镜群的负透镜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
[0019] r2 :第1透镜群的负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0020] dl :第1透镜群的负透镜的中心厚度
[0021] DGl :从第1透镜群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面到第1透镜群的最靠近像侧的面的光轴上 的距离
[0022] nd2 :第1透镜群的正透镜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
[0023] ndl :第1透镜群的负透镜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
[0024] vdl :第1透镜群的负透镜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
[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变焦透镜中,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6):
[0026] -2. 40 < f 1/fw < -1. 70- (6)
[0027] 其中,
[0028] Π :第1透镜群的焦距
[0029] fw :广角端处的整个系统的焦距。
[003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变焦透镜中,分别取代上述条件式(1)~(6),优选分别满足下述 条件式(Γ )~出')。另外,作为优选的方式,满足条件式(Γ )~出')中的任意一个, 或者任意的组合即可:
[0031] 0. 60 < (rl+r2)/(rl-r2) < 0. 90- 0- )
[0032] 0· 07 < dl/DGl < 0· 10…(2,)
[0033] 1. 98 < nd2 …(3')
[0034] 1. 81 < ndl…(4')
[0035] 42. 0 < vdl…(5')
[0036] -2. 20 < fl/fw <-1. 90…(6,)。
[0037] 在本实用新型的变焦透镜中,优选第1透镜群的正透镜的至少一面为非球面。此 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变焦透镜中,优选第1透镜群的负透镜的至少一面为非球面。
[0038] 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变焦透镜的第2透镜群从物体侧起实质上依次由正透镜、正透 镜、负透镜、和正透镜结构。
[0039] 在本实用新型的变焦透镜中,优选构成为通过仅使第3透镜群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来进行对焦。
[0040] 本实用新型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变焦透镜。
[0041] 此外,上述各"透镜群"不是必须由多个透镜结构,也包含仅由1枚透镜结构的情 况。
[0042] 另外,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变焦透镜中,"由~第1透镜群、~第2透镜群、~第3透 镜群构成"是指,本实用新型的变焦透镜除了举例的构成要素以外,也包含具有实质上不具 有光学能力的透镜、光圈、外罩玻璃、滤波器等透镜以外的光学要素、透镜边缘、透镜镜筒、 摄像元件、手抖动补偿机构等机构部分等的变焦透镜。对于上述的"第1透镜群由~构成"、 "第2透镜群由~构成"也是同样的。
[0043] 另外,上述的光焦度的符号对于包含非球面的情况,是在近轴区域考虑的。
[0044]另外,曲率半径的符号在面形状是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形状的情况下设为正,在是 凸面朝向像侧的形状的情况下设为负。
[0045] -实用新型的效果-
[0046]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从物体侧起依次为负、正、正的3组结构的变焦透镜中, 将第1透镜群设为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负透镜、正透镜的2枚结构,并构成为满足与第1 透镜群有关的详细的条件式,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维持广角与良好的光学性能,并且F数字 小,能紧凑地构成的变焦透镜以及具备这种变焦透镜的摄像装置。
【附图说明】
[0047]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0048]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0049]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0050]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0051]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变焦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0052]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的变焦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0053] 图7(A)~图7 (L)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的各个像差图。
[0054] 图8 (A)~图8 (L)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的各个像差图。
[0055] 图9 (A)~图9 (L)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的各个像差图。
[0056] 图10(A)~图IO(L)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的各个像差图。
[0057] 图11 (A)~图11 (L)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变焦透镜的各个像差图。
[0058] 图12(A)~图12 (L)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的变焦透镜的各个像差图。
[0059] 图13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摄像装置的正面侧立体图。
[0060] 图13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摄像装置的背面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1] 下面,参照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图6是表示本 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变焦透镜的结构的剖视图,分别与后述的实施例1~6对应。 在图1~图6中,左侧为物体侧,右侧为像侧,表示对焦在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由于图1~ 图6所示的例子的基本结构、图示方法相同,因此下面主要代表性地参照图1所示的结构例 来进行说明。
[0062] 在图1中,在左侧分别附有"WIDE"、"MIDDLE"、"TELE"记号的上段、中段、下段,分 别表示在广角端、中间焦距状态、望远端的各个透镜群的配置和构成。此外,在图1中,将从 广角端向中间焦距状态变倍时各个透镜群的移动轨迹通过上段与中段之间的箭头来示意 性地表示,将从中间焦距状态向望远端变倍时各个透镜群的移动轨迹通过中段与下段之间 的箭头来示意性地表示。由于该移动轨迹在图2~图6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