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筒和摄像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139936阅读:来源:国知局
缩部39进行了压缩处理后被输出至安装于存储卡驱动器40的存储卡并被存储于该存储卡。并且,压缩/解压缩部39还用于对存储于存储器38的图像数据、存储于存储卡的图像数据进行解压缩处理。解压缩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能够经由总线42显示在显示器25 (显示部)上。使用者看见显示在显示器25上的图像,在判断为不需要该图像时,能够通过对操作按钮28的操作来删除该图像。
[0033]接着,参照图1?图3,说明设于数码相机23的镜筒6的结构。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镜筒6的第二透镜保持部件2和凸轮筒3的立体图。图2A是镜筒6的收纳状态(电源断开时)的剖视图。图2B是镜筒6的伸出状态(电源接通时)的剖视图。图3是第二透镜保持部件2的立体图。
[0034]如图2A和图2B所示,镜筒6具有第一透镜单元5、第二透镜单元1、第三透镜单元8、第四透镜单元10和聚焦透镜12(聚焦透镜单元)。第一透镜单元5被第一透镜保持部件61保持。在第一透镜保持部件61的背后(像侧)配置有用于保持第二透镜单元1的第二透镜保持部件2。在第二透镜保持部件2的背后(像侧)配置有由快门7a(快门单元)和光圈7b (光圈单元)一体地构成的光圈/快门部件7。在光圈/快门部件7的背后(像侧)配置有用于保持第三透镜单元8的第三透镜保持部件9。在第三透镜保持部件9的背后(像侧)配置有用于保持第四透镜单元10的第四透镜保持部件11。在第四透镜保持部件11的背后(像侧)配置有用于保持聚焦透镜12的聚焦透镜保持部件13。
[0035]如图1、图2A和图2B所示,镜筒6具有固定筒4。在固定筒4的外周设有凸轮筒3。并且,在最背面侧(像侧)设有用于保持摄像元件15的摄像元件保持部件14。并且,聚焦驱动机构16 (聚焦驱动部件)固定在摄像元件保持部件14的前方(物体侧)。作为聚焦驱动机构16的马达具有螺杆,聚焦透镜保持部件13构成为能够追随该螺杆的动作。根据这样的结构,聚焦透镜12能够在沿着光轴0A即前后方向(光轴方向)移动,能够实现摄像设备整体的对焦(进行焦点调节)。
[0036]在凸轮筒3的内周形成有凸轮槽3a(第二凸轮槽)。构成为设于固定筒4的从动部件4a与凸轮槽3a抵接。在凸轮筒3的外周形成有凸轮槽3f(第一透镜追随凸轮槽)。第一透镜保持部件61构成为能够追随凸轮槽3f。在凸轮筒3的内周形成有凸轮槽3c (第二透镜追随凸轮槽)。设于第二透镜保持部件2的从动部件2a构成为能够追随凸轮槽3c。并且,在凸轮筒3的内周还形成有其他的多个凸轮槽。光圈/快门部件7、第三透镜保持部件9和第四透镜保持部件11构成为能够追随所述多个凸轮槽中的各凸轮槽。
[0037]在固定筒4设有直进限制部件4b。直进限制部件4b用于引导第二透镜保持部件2直进。并且,在固定筒4安装有未图示的导杆,用于引导光圈/快门部件7、第三透镜保持部件9和第四透镜保持部件11直进。在固定筒4的顶端附近(最靠物体侧的附近)设有直进限制部件4d,该直进限制部件4d用于引导第一透镜保持部件61直进。直进限制部件4d通过嵌合于第一直进槽6a而进行限制,从而引导第一透镜保持部件61直进,其中,第一直进槽6a形成于第一透镜保持部件61的内周。
[0038]如图3所示,第二透镜保持部件2在其背面(外表面)具有3个梁状部。在3个梁状部各自的顶端均设有从动部件2a。3个梁状部均为具有能够在第二透镜保持部件2的径向(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挠曲的弹性力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部件2b。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动部件2a和弹性部件2b沿着周向等角度间隔地(以大致120度的角度间隔)配置。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动部件2a(弹性部件2b)的个数、配置间隔并不限定于此。
[0039]接着,参照图4?图6B,说明将第二透镜保持部件2组装于凸轮筒3时的样子。图4是凸轮筒3的剖视图。图5A是镜筒6的剖视图(侧剖视图),表示第二透镜保持部件2组装于凸轮筒3的状态。图5A中的左侧图是右侧图中的区域A1的放大图。图5B是镜筒6的剖视图(侧剖视图)。图6A是镜筒6的剖视图(主剖视图),表示沿着图5A中的线X —X剖断而得到的剖视图。图6A中的左侧图是右侧图中的区域A2的放大图。图6B是镜筒6的剖视图,左侧图表示镜筒6的侧剖视图,右侧图表示图5B中的范围D1处的主剖视图的放大图。
[0040]如图5A所示,在凸轮筒3 —体地组装于固定筒4的状态下,将第二透镜保持部件2自前方(物体侧)插入。此时,将处在形成于凸轮筒3内周的凸轮槽3c (第一凸轮槽)的延长部分上的凸轮导入槽3g与设于固定筒4的直进限制部件4b的相位对准,之后以相同的相位对准并插入第二透镜保持部件2的从动部件2a。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轮导入槽3g是凸轮槽3c的一部分,有时将凸轮导入槽3g和凸轮槽3c这两者合起来称作凸轮槽3c。
[0041]如图4和图5A所示,在形成于凸轮筒3的凸轮导入槽3g的前方(物体侧)沿着周向在凸轮筒3整周设有凸轮槽3a (第二凸轮槽),该凸轮槽3a构成为能与设于固定筒4的从动部件4a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轮槽3a的深度(凸轮槽3a在与周向正交的方向即径向上的深度)比凸轮导入槽3g的深度深。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轮导入槽3g没有延伸至凸轮筒3的前表面(靠物体侧的端部),而是被凸轮槽3a阻断(在比凸轮槽3a靠像侧的位置处中断)。另外,凸轮筒3沿着凸轮槽3a设有阻断肋3b (阻断部)。因阻断肋3b的存在,凸轮槽3c无法延伸至凸轮筒3的外部(靠物体侧的端部即凸轮槽3a)。根据这样的结构,凸轮槽3a能够在周向上无间断地形成于凸轮筒3的整周。
[0042]如图6B所示,在将第二透镜保持部件2组装于凸轮筒3时,设于第二透镜保持部件2的弹性部件2b朝向箭头所示的方向(内周方向即径向)挠曲(弹性变形)。由此,设在弹性部件2b上的从动部件2a向内周方向(径向)位移。在该状态下,向凸轮筒3的内部(像侧方向)压入第二透镜保持部件2,从而从动部件2a能够越过凸轮筒3的凸轮槽3a和阻断肋3b。之后,在从动部件2a到达凸轮导入槽3g时,从动部件2a与凸轮导入槽3g抵接。由此,即使凸轮槽3c没有延伸至凸轮筒3的前表面(将第二透镜保持部件2组装于凸轮筒3时的第二透镜保持部件2的插入面即靠物体侧的面),也能够使从动部件2a与凸轮槽3c抵接(嵌合)。
[0043]另外,即使在凸轮筒3不存在凸轮槽3a而凸轮槽3c仅形成于凸轮筒3的内部,且凸轮槽3c的导入部没有延伸至凸轮筒3的外部(前表面)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弹性部件2b挠曲而将从动部件2a嵌合于凸轮槽3c。即使没有将导入部设于凸轮槽,也能够将从动部件2a嵌合于凸轮槽3c,因此镜筒6的设计布局的自由度提高。
[0044]如图4和图5A所示,在凸轮筒3的前方(物体侧)形成有斜面形状的作为引导部的导入斜面3d(第一导入部)。因此,通过自前方向导入斜面3d(第一导入斜面)推压从动部件2a,使从动部件2a和弹性部件2b容易向凸轮筒3的内周侧位移(变形),使第二透镜保持部件2与凸轮筒3之间的组装变得容易。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凸轮导入槽3g与阻断肋3b之间的交界处还形成有具有与导入斜面3d相反的斜面形状的导入斜面3e (第二导入部)。由此,容易将第二透镜保持部件2自凸轮筒3卸下(即,使第二透镜保持部件2向与组装时相反的方向即物体侧移动)。
[0045]如图6A所示,在第二透镜保持部件2的从动部件2a沿周向(R方向)设有脱落防止肋2c (突起部)。在固定筒4形成有用于引导从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