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监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85268发布日期:2018-06-27 22:17阅读:770来源:国知局
血糖监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糖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血糖是反映患者健康状态的重要生理指标,在很多疾病的诊疗过程中,需要获取并监测患者的血糖参数变化,传统的监测过程中,由护士人工记录和匹配床位信息和血糖值,不仅麻烦,且无法避免错误。另外,很多情况下,需要护士把纸笔记录的信息人工输入系统,其他人员才能登录系统查看数据,这种方式信息输入较慢,危急患者难以及时干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血糖监测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系统无法避免错误且信息输入较慢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血糖监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血糖检测终端获取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

服务器接收血糖检测终端发送的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并将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血糖检测数据关联并保存;

根据医护终端发送的血糖数据获取指令,将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推送至医护终端。

优选地,所述血糖检测终端获取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的步骤包括:

血糖检测终端读取包含有身份信息的标识;

将读取到的身份信息与预先输入的身份信息进行比较,若两者一致,则打开血糖检测端口以供插入血糖检测试纸。

优选地,所述血糖检测终端获取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的步骤还包括:

在检测到血糖检测试纸插入血糖检测端口后,记录试纸插入端口的时间并标记为检测时间;

将检测到的血糖数据、检测时间连同所述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上传至服务器。

优选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器提供设置界面以供用户设置检测时间;

在检测时间到达时,发送提醒信息至所述血糖检测终端。

优选地,所述服务器接收血糖检测终端发送的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并将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血糖检测数据关联并保存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将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至少一个检测信息集合在一个虚拟按键中显示;

在一个显示界面中集合显示多个虚拟按键。

优选地,所述服务器接收血糖检测终端发送的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并将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血糖检测数据关联并保存的步骤包括:

对血糖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血糖检测数据报表;

根据接收到的血糖数据获取指令,将血糖检测数据报表并推送至所述医护终端。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到用户的会诊指令时,提供操作界面供用户输入会诊信息;所述会诊信息包括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会诊科室及会诊医生;

将所述会诊信息发送至相应医护终端。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操作界面供用户设置血糖预警阈值;

获取到待监测对象的血糖检测数据时,将所述血糖检测数据与所述血糖预警阈值进行比对;

在所述血糖检测数据超出所述血糖预警阈值时,生成报警信息并发送给所述医护终端。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血糖监测系统,其包括血糖检测终端、服务器和医护终端,其中:

所述血糖检测终端用于获取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血糖检测终端发送的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并将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血糖检测数据关联并保存;

根据医护终端发送的血糖数据获取指令,将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推送至医护终端。

优选地,所述血糖检测终端包括:

标识读取模块,读取包含有身份信息的标识;

信息处理模块,将读取到的身份信息与预先输入的身份信息进行比较,若两者一致,则打开血糖检测端口以供插入血糖检测试纸。

优选地,所述血糖检测终端还包括:

信息记录模块,用于在检测到血糖检测试纸插入血糖检测端口后,记录试纸插入端口的时间并标记为检测时间;

信息上传模块,用于将检测到的血糖数据、检测时间连同所述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上传至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服务器包括:

检测时间设置模块,用于提供设置界面以供用户设置检测时间;

提醒模块,用于在检测时间到达时,发送提醒信息至所述血糖检测终端。

优选地,所述服务器包括数据处理模块,用于:

对所述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将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至少一个检测信息集合在一个虚拟按键中显示;

在一个显示界面中集合显示多个虚拟按键。

优选地,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统计分析模块,用于对血糖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血糖检测数据报表;

身份验证模块,用于接收到医护终端发送的登录请求时,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

信息推送模块,用于在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后,根据接收到的血糖数据获取指令,将血糖检测数据报表并推送至所述医护终端。

优选地,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会诊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会诊指令时,提供操作界面供用户输入会诊信息;所述会诊信息包括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会诊科室及会诊医生;

将所述会诊信息发送至相应医护终端。

优选地,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阈值设置模块,用于提供操作界面供用户设置血糖预警阈值;

比对模块,用于获取到待监测对象的血糖检测数据时,将所述血糖检测数据与所述血糖预警阈值进行比对;

报警模块,用于在所述血糖检测数据超出所述血糖预警阈值时,生成报警信息并发送给所述医护终端。

本发明提出的血糖监测方法和系统,通过血糖检测终端自动获取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不仅省时省力,还可实现患者和数据自动匹配,可规避抄写错误。另外,血糖数据全自动上传自服务器,由服务器推送至相关医护PC或设备端查看,提升了信息输入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血糖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医护终端的首页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血糖检测终端获取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血糖检测终端获取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血糖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血糖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血糖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血糖监测系统的结构架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血糖检测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医护终端的会诊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出一种血糖监测方法,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血糖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血糖检测终端获取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中,血糖检测终端可放置护士站,其可通过人脸识别、扫描二维码等技术获取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例如,可设置一个患者身份信息数据库,在获取到人脸识别信息后,将获取到的人脸信息与数据库中人脸信息比对,从而确认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也可以设置扫描装置扫描患者手环上的二维码,从而获取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血糖检测终端可设置检测端口,对血糖试纸进行检测,从而获取血糖检测数据。

S20,服务器接收血糖检测终端发送的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并将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血糖检测数据关联并保存;本发明实施例中,血糖检测终端获取到待检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后,将其通过无线的方式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上述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后,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以便显示在连接的医护终端,该医护终端为设置在医生工作站的终端。

S30,根据医护终端发送的血糖数据获取指令,将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推送至医护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中,除了身份信息推送至医护终端外,还可将医护信息(例如入院时间、检测时间、检测数据、床位号等)一起推送至医护终端。

本发明提出的血糖监测方法,通过血糖检测终端自动获取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不仅省时省力,还可实现患者和数据自动匹配,可规避抄写错误。另外,血糖数据全自动上传自服务器,由服务器推送至相关医护PC或设备端查看,提升了信息输入速度。

参见图3所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步骤S10中可包括:

步骤S101,读取包含有身份信息的标识;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通过人脸识别、扫描二维码等技术获取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例如,可设置一个患者身份信息数据库,在获取到人脸识别信息后,将获取到的人脸信息与数据库中人脸信息比对,从而确认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也可以设置扫描装置扫描患者手环上的二维码,从而获取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

步骤S102,将读取到的身份信息与预先输入的身份信息进行比较,若两者一致,则打开血糖检测端口以供插入血糖检测试纸。血糖检测终端可设置检测端口,对血糖试纸进行检测,从而获取血糖检测数据。该检测端口可设置闸门,若待检测对象的身份信息与预设的检测对象不一致,则闸门不执行打开动作,无法检测血糖数据;如果一致,则闸门打开,用户可插入试纸进行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中,护士可预先输入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然后利用血糖检测终端扫描患者腕带或病历条码识别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将读取到的身份信息与预先输入的身份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一致,则确认身份,然后打开血糖检测端口供用户插入试纸检测血糖,省时省力,患者和数据自动匹配,规避抄写错误。

参见图4所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步骤S10中还可包括:

步骤S103,在检测到血糖检测试纸插入血糖检测端口后,记录试纸插入端口的时间并标记为检测时间;

步骤S104,将检测到的血糖数据、检测时间连同所述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同一个患者但是不同时段检测的血糖数据可能不一样,医生会对每个患者设置检测时间。本发明在血糖检测终端中实时记录检测时间并将其自动上传供医生参考,不但更为方便并且数据价值更大。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通过服务器设置检测时间,以便自动提醒护士按时对患者进行检测。例如,在一实施例中,还可包括以下步骤:服务器提供设置界面以供用户设置检测时间;在检测时间到达时,发送提醒信息至所述血糖检测终端。例如,医生通过医护终端登录服务器后,可在服务器中设置检测时间(例如张三的检测时间为:早上9:00及下午14:00),还可通过服务器设置其他检测条件,例如是空腹或睡前等。

参见图5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步骤S20中可包括:

步骤S21,对所述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步骤S22,将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至少一个检测信息集合在一个虚拟按键中显示;

步骤S23,在一个显示界面中集合显示多个虚拟按键。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身份信息、医护信息以及血糖检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指的是将其进行编辑和去噪,以方便用户查看。服务器在接收到这些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加工,在一个虚拟按键中显示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至少一个医护信息(例如初次检测时间等),当医生点击该虚拟按键时,即将所有的检测数据展开,可以供医生很快查询到待监测对象的血糖检测数据。

参照图6所示,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服务器对血糖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血糖检测数据报表;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可统计患者的身份信息、血糖概况(含血糖明细、汇总、分布)统计、血糖趋势统计、以及血糖数据统计,统计部分还可以根据时间根据“最近一周”、“最近1个月”、“最近3个月”、“全部”四个时间条件进行统计,从而生成血糖数据报表。

步骤S60,根据接收到的血糖数据获取指令,将血糖检测数据报表并推送至所述医护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中,医生可通过医生工作站的计算机向服务器发送登录请求,当接收到医护终端发送的登录请求时,服务器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身份验证技术为较成熟的技术,本发明只是将其应用在本发明的血糖监测方法,在此不作详细描述。在身份通过验证后,服务器将血糖检测数据报表并推送至医生工作站的计算机。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血糖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报表,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所有血糖值原始数据、统计图、视表图等等清晰明了。另外通过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可以统一管理权限下的所有患者:床位号、住院号、身份证号、姓名、护理级别、上次测血糖值、入院时间、责任护士和责任医生。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执行所述在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后,根据接收到的血糖数据获取指令,将血糖检测数据报表并推送至所述医护终端的步骤后还包括:

接收到用户的会诊指令时,提供操作界面供用户输入会诊信息;所述会诊信息包括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会诊科室及会诊医生;

将所述会诊信息发送至相应医护终端。

会诊管理”是当前用户(医生)在对患者进行诊疗时,需要其他医生共同诊断疑难病症,从会诊发起申请到完成会诊的过程记录。参照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前用户可通过点击菜单【会诊管理】进入功能页面,以列表的形式展示会诊申请记录,点击【新建会诊】,弹出“新建会诊”页面,选择患者姓名、会诊类别、会诊科室、会诊医生,并填写相关说明后,确认新建会诊即完成会诊申请。

参照图7所示,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提供操作界面供用户设置血糖预警阈值;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包含用户操作界面并加载操作系统,用户可在操作界面输入待监测对象的相关信息,还可设置血糖预警信息。

步骤S120,获取到待监测对象的血糖检测数据时,将所述血糖检测数据与所述血糖预警阈值进行比对;本发明实施例中,血糖检测终端检测到血糖数据时,将这些数据输入到服务器,服务器的内部处理模块对其进行比对分析。

步骤S130,在所述血糖检测数据超出所述血糖预警阈值时,生成报警信息并发送给所述医护终端。当血糖检测数据超出血糖预警阈值时,说明待监测对象的血糖过高或过低,此时服务器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报警信息推送至医生工作站,提醒医生开展相应的诊疗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血糖预警阈值并推送报警信息,可以及时医疗干预,显著减少血糖异常危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血糖监测系统,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参见图8,该血糖监测系统其包括血糖检测终端10、服务器20和医护终端30,其中:

所述血糖检测终端10用于获取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

服务器20用于接收血糖检测终端10发送的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并将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血糖检测数据关联并保存;

以及根据医护终端发送的血糖数据获取指令,将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推送至医护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中,血糖检测终端10可放置护士站,其可通过人脸识别、扫描二维码等技术获取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例如,可设置一个患者身份信息数据库,在获取到人脸识别信息后,将获取到的人脸信息与数据库中人脸信息比对,从而确认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也可以设置扫描装置扫描患者手环上的二维码,从而获取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血糖检测终端10可设置检测端口,对血糖试纸进行检测,从而获取血糖检测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中,血糖检测终端10获取到待检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后,将其通过无线的方式发送至服务器20。服务器20将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血糖检测数据关联并保存;服务器20接收到上述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后,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以便显示在连接的医护终端30,该医护终端可设置在医生工作站。

参照图9所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血糖检测终端10包括:

标识读取模块11,用于读取包含有身份信息的标识;

信息处理模块12,将读取到的身份信息与预先输入的身份信息进行比较,若两者一致,则打开血糖检测端口以供插入血糖检测试纸。本发明实施例中,血糖检测终端10可放置在护士站,标识读取模块11其可通过人脸识别、扫描二维码等技术获取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例如,可设置一个患者身份信息数据库,在获取到人脸识别信息后,将获取到的人脸信息与数据库中人脸信息比对,从而确认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也可以设置扫描装置扫描患者手环上的二维码,从而获取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血糖检测终端10可设置检测端口,对血糖试纸进行检测,从而获取血糖检测数据。该检测端口可设置闸门,若待检测对象的身份信息与预设的检测对象不一致,则信息处理模块12不发送控制闸门打开的命令,闸门不执行打开动作,无法检测血糖数据;如果一致,则信息处理模块12发送控制闸门打开的命令,闸门打开,用户可插入试纸进行检测,从而保障数据安全。本发明实施例中,护士可预先输入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然后利用标识读取模块11扫描患者腕带或病历条码识别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信息处理模块12将读取到的身份信息与预先输入的身份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一致,则确认身份,然后打开血糖检测端口供用户插入试纸A检测血糖,省时省力,患者和数据自动匹配,规避抄写错误。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血糖检测终端还包括:信息记录模块13,用于在检测到血糖检测试纸插入血糖检测端口后,记录试纸插入端口的时间并标记为检测时间;信息上传模块14,用于将检测到的血糖数据、检测时间连同所述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上传至服务器20。同一个患者但是不同时段检测的血糖数据可能不一样,医生会对每个患者设置检测时间。本发明在血糖检测终端中实时记录检测时间并将其自动上传供医生参考,不但更为方便并且数据价值更大。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还可通过服务器设置检测时间,以便自动提醒护士按时对患者进行检测。例如,医生通过医护终端登录服务器后,可在服务器中设置检测时间(例如张三的检测时间为:早上9:00及下午14:00),还可通过服务器设置其他检测条件,例如是空腹或睡前等。在检测时间到达时,发送提醒信息至所述血糖检测终端。

参见图10和图11所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20包括:

统计分析模块21,用于对血糖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血糖检测数据报表;

身份验证模块22,用于接收到医护终端发送的登录请求时,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

信息推送模块23,用于在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后,根据接收到的血糖数据获取指令,将血糖检测数据报表并推送至所述医护终端30。

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20中的统计分析模块21可统计患者的身份信息、血糖概况(含血糖明细、汇总、分布)统计、血糖趋势统计、以及血糖数据统计,统计部分还可以根据时间根据“最近一周”、“最近1个月”、“最近3个月”、“全部”四个时间条件进行统计,从而生成血糖数据报表。医生可通过医生工作站的医护终端(计算机)30向服务器20发送登录请求,当接收到医护终端30传送的登录请求时,身份验证模块22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身份验证技术为较成熟的技术,本发明只是将其应用在本发明的血糖监测方法,在此不作详细描述。在身份通过验证后,信息推送模块23将血糖检测数据报表并推送至医生工作站的计算机。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血糖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报表,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所有血糖值原始数据、统计图、视表图等等清晰明了。另外通过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可以统一管理权限下的所有患者:床位号、住院号、身份证号、姓名、护理级别、上次测血糖值、入院时间、责任护士和责任医生。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服务器20还包括:

会诊模块24,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会诊指令时,提供操作界面供用户输入会诊信息;所述会诊信息包括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会诊科室及会诊医生;将所述会诊信息发送至相应医护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中,相应医护终端指的的会诊医生对应的医护终端。

会诊管理”是当前用户(医生)在对患者进行诊疗时,需要其他医生共同诊断疑难病症,从会诊发起申请到完成会诊的过程记录。参照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前用户可通过点击菜单【会诊管理】进入功能页面,以列表的形式展示会诊申请记录,点击【新建会诊】,弹出“新建会诊”页面,选择患者姓名、会诊类别、会诊科室、会诊医生,并填写相关说明后,确认新建会诊即完成会诊申请。

为了方便用户查看检测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设置有数据处理模块28,用于对显示界面进行编辑处理。具体的,数据处理模块28用于:对所述身份信息及血糖检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将待监测对象的身份信息及至少一个检测信息集合在一个虚拟按键中显示;在一个显示界面中集合显示多个虚拟按键。数据处理模块28处理后的界面请参见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数据处理模块的这种设置,使得界面清晰,更有利于医生管理患者。

参照图12所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服务器20还包括:

阈值设置模块25,用于提供操作界面供用户设置血糖预警阈值;

比对模块26,用于获取到待监测对象的血糖检测数据时,将所述血糖检测数据与所述血糖预警阈值进行比对;

报警模块27,用于在所述血糖检测数据超出所述血糖预警阈值时,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报警信息推送至预设医护终端30。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包含用户操作界面并加载操作系统,用户可在操作界面输入待监测对象的相关信息,还可通过阈值设置模块21设置血糖预警信息。血糖检测终端检测到血糖数据时,将这些数据输入服务器20内部的比对模块26进行比对分析。当血糖检测数据超出血糖预警阈值时,说明待监测对象的血糖过高或过低,此时服务器20通过报警模块27生成报警信息并将其通过信息推送模块23向医护终端20发送报警信息,提醒医生开展相应的诊疗工作。

以上的仅为本发明的部分或优选实施例,无论是文字还是附图都不能因此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凡是在与本发明一个整体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