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超薄存储元的存储器

文档序号:33452089发布日期:2023-03-15 01: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超薄存储元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超薄存储元(0x),所述超薄存储元(0x)包括:第一地址线(10)以及第二地址线(20),所述第二地址线(20)与所述第一地址线(10)相交;设置于所述第一地址线(10)和所述第二地址线(20)之间的存储膜(30);所述存储膜(30)包括:一层ots膜(30a)和一层反熔丝膜(30b),所述存储膜(30)不含有单独的pcm膜;所述存储膜(30)总厚度小于或等于60nm,所述第一地址线(10)或所述第二地址线(20)的宽度小于或等于60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超薄存储元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存储元(0x)具有下述(a)-(f)特性之一:(a)所述反熔丝膜(30b)通过淀积形成在所述第一地址线(10)或所述ots膜(30a)上;(b)通过将所述第一地址线(10)的金属表面氧化或氮化形成;(c)通过将所述ots膜(30a)的上表层氧化或氮化形成;(d)所述存储膜(30)还包括隔离膜(30c),所述隔离膜(30c)设置于所述ots膜(30a)与所述反熔丝膜(30b)之间;或(e)所述存储膜(30)还包括:界面隔离膜(30d),所述界面隔离膜(30d)设置于所述ots膜(30a)与所述第一地址线(10),以及所述反熔丝膜(30b)与所述第二地址线(20)之间;(f)所述存储器为一次编程存储器。3.一种具有超薄存储元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超薄存储元(0x),所述超薄存储元(0x)包括:第一地址线(10)以及第二地址线(20),所述第二地址线(20)与所述第一地址线(10)相交;设置于所述第一地址线和所述第二地址线之间的存储膜(30);所述存储膜(30)包括一层ots膜(30a),所述存储膜(30)不含有单独的编程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超薄存储元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ots膜(30a)的v
form
大于v
th
,其中,v
form
为首次翻转电压,v
th
为后续翻转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超薄存储元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存储元(0x)具有下述(g)-(j)特性之一:(g)所述存储膜(30)总厚度小于或等于60nm;(h)所述第一地址线(10)或所述第二地址线(20)的宽度小于或等于60nm;(i)所述存储膜(30)还包括:界面隔离膜(30d),所述界面隔离膜(30d)设置于所述ots膜(30a)与所述第一地址线(10),和/或所述ots膜(30a)与所述第二地址线(20)之间;(j)所述存储器为一次编程存储器。6.一种具有超薄存储元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超薄存储元(0y),所述超薄存储元(0y)包括:第一地址线(10);穿透所述第一地址线(10)的存储孔(40);形成在所述存储孔(40)边墙上的存储膜(30);
位于所述存储孔(40)内、被所述存储膜(30)包围的第二地址线(20);所述存储膜(30)包括一层ots膜(30a),所述存储膜(30)不含有单独的pcm膜。7.一种具有超薄存储元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超薄存储元(0y),所述超薄存储元(0y)包括:第一地址线(10);穿透所述第一地址线(10)的存储孔(40);形成在所述存储孔(40)边墙上的存储膜(30);位于所述存储孔(40)内、被所述存储膜(30)包围的第二地址线(20);所述存储膜(30)包括一层ots膜(30a),所述存储膜(30)不含有单独的编程膜。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超薄存储元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ots膜(30a)的v
form
大于v
th
,其中,v
form
为首次翻转电压,v
th
为后续翻转电压。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超薄存储元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ots膜(30a)含有硫属元素。10.一种具有超薄存储元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0),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超薄存储元;多个所述超薄存储元在所述衬底上垂直堆叠并形成一个三维存储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超薄存储元的存储器,其存储膜(30)含有OTS(Ovonic Threshold Switching)膜(30A),不含有单独的相变材料(PCM,即Phase-Change Material)膜。在一实施例中,存储膜(30)的总厚度T不大于60nm。在另一实施例中,存储膜(30)不含有单独的编程膜。超薄存储器包括三维横向存储器和三维纵向存储器。器。器。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飙 宋志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方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6.17
技术公布日:2023/3/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