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音材料层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535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吸音材料层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吸音材料层叠结构,其在将吸音材料与其他部件层叠一体化时,能够避免在重叠到一起的吸音材料与其他部件的边界上产生违反设计意图的声音的反射,且可在吸音材料上恰当地产生声音的吸收,能有效发挥声场调节功能。在将吸音材料、其他部件形成层叠状态时,利用之后表现出粘结性能的粘结剂进行粘合,在将吸音材料、其他部件进行层叠的状态下,由于存在于吸音材料、其他部件之间的粘结剂没有进行固化而使它们一体化,因此该未固化的粘结剂不会成为声音的反射部分,同时通过粘结剂一体化的层叠结构的各层之间不会被过度束缚,能够允许基于声音振动导致的各层间的位移、变形,可使声音在各层的边界部分适度地通过,作为层叠体整体对声音的吸收和反射进行适当组合,可获得适宜的特性。
【专利说明】吸音材料层叠结构【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ー种吸音材料层叠结构,其在吸音材料与其他层叠材料的边界面部分,至少维持可使部分声音通过的状态,同时将包括吸音材料的多种材料层叠一体化。
【背景技术】
[0002]一般建筑物或房屋中的房间的室内空间通常不会特别考虑并应对声音的反射,在这样的室内空间中,乐器演奏者进行演奏练习或居住者听音乐时,在室内空间产生特有的声音反射,在反射音与从乐器、音响设备中实际发出的声音混合成一体的状态下,为人们所听到。
[0003]因此,室内的人大多无法听到原本想要听到的声音,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消除对于声音的不满,一直以来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0004]作为对这种不需要的声音的反射的最普通的对策,为了抑制在狭窄房间的室内空间产生特有的声音反射,一直以来都在室内的顶棚或墙壁前方设置不反射声音而具有吸收效果的物体,吸收部分或全部从乐器等声源发出的声音,抑制声音的不需要的反射。
[0005]作为用于这种现有的吸收声音的用途中的吸音材料的ー个例子,有在日本特开平10-25445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308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1-20736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0965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9-287143号公报中公开的吸音材料。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54452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3082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07366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30965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9-2871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3]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4]现有的吸音材料为上述各专利文献所示的产品,但使用这样的吸音材料时,通常,根据单独的吸音材料可吸收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有限,而将吸收不同频率范围的声音的多个片状吸音材料进行重叠组合,以应对在宽频率范围内吸收声音;或者将单独使用毛毡等处理性差的吸音材料与树脂制的片材、板材等基材或布制的罩进行组合,形成容易处理的状态等,大多将包括吸音材料的多个部件层叠一体化,用作采用片材或嵌板形态的层叠吸音材料。
[0015]作为将这种吸音材料等部件简单地层叠一体化的方法,一般可使用粘接剂,在用粘接剂将吸音材料粘接到其他吸音材料或支撑材料上时,各层间的粘接剂固化,使吸音材料与粘接对象物之间固 定一体化,因此,可充分确保作为一体的层叠吸音材料的稳定性。[0016]另一方面,近年来提出有如下声场调节(调音)方案,即不停留于单纯的吸收声音,而对吸音状态与反射状态进行适度调节,在抑制不需要的声音反射的同时,对乐器基音的泛音成分等优选的反射音成分,在考虑到因吸收声音导致的时间延迟等效果的同时允许其反射,从而即使在例如狭窄空间内也能够赋予像开阔空间那样的音响特性。
[0017]在该声场调节中,为了在对应于人类听觉的宽频率范围内发挥吸收声音性能,或使处理变得容易,优选在吸收声音的面上使用层叠了吸音材料及其他材料的层叠体。但是,在粘接吸音材料并层叠时,以固化了的粘接剂为中心的各层间的粘接部分整体呈刚性结构,从而使得该粘接部分成为对声音起到一种墙壁的作用的状态。
[0018]因此,在各层间的粘接部分几乎不使声音通过而使其反射,与设计阶段的设想不同,在粘接部分反射不需要的声音成分,在反射音中含有杂音;或者在粘接部分阻止原本应通过并返回的优选的反射音成分的通过,成为在反射音中没有显露的状态等,具有不能使层叠体应对恰当的声场调节的问题。
[0019]此外,由于粘接剂以进入吸音材料表面而使形态固化,因此对吸音材料中的声音的吸收带来恶劣影响,在吸音材料上无法得到适度地吸收声音的状态,也就是说,无法恰当地发挥出本来设想的在各吸音材料上使声音通过并使其衰减的吸收声音的效果,从层叠体反射的反射音含有杂音等原本应该被吸收的成分,或者各个频率的反射音水平出现大的偏差,具有成为显然不适合进行声场调节的层叠体的问题。
[0020]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音材料层叠结构,该吸音材料层叠结构在使吸音材料与其他部件层叠一体化时,在重叠到一起的吸音材料与其他部件的边界上不产生违反设计意图的声音的反射,且可在吸音材料上恰当地产生声音的吸收,在得到的层叠体整体上确保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的平衡,可有效发挥声场调节功能。
[0021]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0022]本发明的吸音材料层叠结构是使一个或多个吸音材料与一个或多个中间介入物和/或表面的罩体层叠一体化的吸音材料的层叠结构,其中,所述中间介入物形成为具有可挠性的片状或没有柔软性的薄板状;对呈多孔质的大致板状的多个吸音材料和所述中间介入物,在所述吸音材料和中间介入物中的任一个或两者上涂布在液态下不表现出粘结性的粘结剂组合物,然后使中间介入物位于吸音材料之间并进行层叠;涂布的所述粘结剂组合物表现出粘结性,变成为原本的粘结剂的状态,该粘结剂分别粘结所述吸音材料与中间介入物,使吸音材料与中间介入物一体化。
[0023]这样一来,在本发明中,在使吸音材料、其他部件形成层叠状态的情况下,利用之后表现出粘结性能的粘结剂进行粘合,在将吸音材料、其他部件层叠的状态下,通过夹在吸音材料、其他部件之间的粘结剂没有进行固化而使吸音材料与其他部件一体化,从而成为形成层叠结构的吸音材料通过粘结剂与其他吸音材料、其他部件一体化的状态,但粘结剂在吸音材料表面维持粘结状态,该未固化的粘结剂不成为声音的反射部分,同时,通过粘结材料一体化的层叠结构的各层之间不会被过度束缚,在可靠地维持处理状态下的一体性的同时,能够允许基于声音振动导致的各层间的位移、变形,在允许该变形、位移的各层的边界部分可使声音适度地通过,此外,在面向该边界部分的吸音材料上,可毫无问题地发挥吸收声音的效果,作为层叠体整体对声音的吸收和反射进行适当组合,得到适宜的特性,能够可靠地进行声场调节。[0024]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吸音材料层叠结构,根据需要,所述中间介入物与所述吸音材料相比形成得极薄,且以规定间隔穿设多个通孔,该通孔与中间介入物的厚度相比开ロ尺寸大,使夹着中间介入物的吸音材料之间直接接触;在层叠状态下重叠到所述中间介入物的孔位置上的吸音材料表面部上也设有粘结剂组合物;在层叠状态下的中间介入物的各孔位置上,吸音材料之间通过粘结剂粘贴一体化。
[0025]这样ー来,在本发明中,在中间介入物上穿设开ロ尺寸大的通孔,在吸音材料在该中间介入物的孔部分直接粘合的情况下,粘结剂没有进行固化而使吸音材料之间一体化,从而在吸音材料之间的边界处不产生使声音反射的硬质部分,能够维持使声音通过的状态,同时粘结剂不会妨碍到孔部分的吸音材料的一侧相对于另ー侧的变形、位移,也可毫无问题地发挥基于吸音材料的声音的吸收功能,并且,尤其是不会妨碍到利用孔对在中间介入物上的声音的通过、反射状态进行调节的功能,使其充分发挥,能够恰当地设定层叠体整体的声场调节状态。此外,对吸音材料表面涂布粘结剂组合物吋,由于即使吸音材料之间在中间介入物的孔部分被粘结剂粘贴,也不会出现问题,因此,不用避开相当于中间介入物的孔的位置,能够在一面上设置粘结剂组合物,简化粘结剂的涂布エ序,可提高操作效率。
[0026]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吸音材料层叠结构,根据需要,所述吸音材料为毛毡;所述粘结剂具有下述大小的粘结力,即相对于从外部施加的、能够拆开形成吸音材料的纤维原材料之间的结合并使吸音材料部分剥离的最小剥离力,其大小为可维持与吸音材料的粘结一体化的状态。
[0027]这样ー来,在本发明中,即使对于从外部施加可拆开形成作为吸音材料的毛毡的纤维原材料之间的结合,即可拆开用来維持毛毡自身一体性的结合这样大小的剥离力,粘结剂也能够发挥維持粘结在毛毡上的状态的粘结力,通过使毛毡与其他部件粘贴成一体,从而即使在层叠状态下从外部施加的剥离カ増大,作为吸音材料的毛毡部分剥离而损坏的情况下,也不会以粘结剂为基点产生叠层的损坏,而是依靠粘结来維持一体化,至少对于毛毡的粘结剂附着部分,直至毛毡的其他部分剥离而使毛毡损坏,都能够通过粘结剂的足够的粘结强度来維持毛毡与其他部件的一体化状态,由于通常难以考虑到从外部施加损坏吸音材料程度的力的情况,因此通过粘结剂的粘结カ能够确保作为层叠体整体的适宜且充分的強度。
[0028]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吸音材料层叠结构,根据需要,在所述吸音材料与中间介入物进行层叠时,将液态的粘结剂组合物涂布到中间介入物侧,不便粘结剂组合物浸透吸音材料;在使表现出粘结性的粘结剂仅存在于吸音材料中的多孔质结构的最外侧部分的状态下,使其夹在层叠的吸音材料与中间介入物之间。
[0029]这样ー来,在本发明中,在使吸音材料与中间介入物形成层叠状态的情况下,将不表现出粘结性能的液态粘结剂组合物涂布在中间介入物侧,避免使粘结剂组合物浸透吸音材料,通过在层叠时,使粘结剂仅存在于吸音材料最外侧部分的状态,使吸音材料与中间介入物粘结一体化,从而成为吸音材料隔着粘结剂与中间介入物一体化的状态,但粘结剂在吸音材料的最外侧部分維持粘结状态而存在,依靠粘结剂对吸音材料的束缚到达必须的最小限度,能够进ー步提高基于声音振动导致的吸音材料的位移、变形的自由度,可靠地维持处理状态下的吸音材料与中间介入物的一体性,同时即使是吸音材料的面对中间介入物的部分也理所应当地发挥吸收声音的效果,能够提高作为层叠体整体的声音的吸收特性。【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音材料层叠结构的截面图。
[0031]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音材料层叠结构中毛毡与中间介入物的边界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0032]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音材料层叠结构的其他例子的截面图。
[0033]图4是表示对通过本发明的吸音材料层叠结构中所使用的粘结剂粘贴的毛毡开始施加剥离力的状态的说明图。
[0034]图5是表示对通过本发明的吸音材料层叠结构中所使用的粘结剂粘贴的毛毡施加剥离力所导致的损坏状态的说明图。
[0035]图6是表示对通过其他粘结剂粘贴的毛毡开始施加剥离力的状态的说明图。
[0036]图7是表示对通过其他粘结剂粘贴的毛毡施加剥离力所导致的剥离状态的说明图。
[0037]图8是表示被通过本发明的吸音材料层叠结构中所使用的粘结剂层叠成的层叠体反射的、与80Hz及250Hz的基音相对应的各反射音的频率成分的图表。
[0038]图9是表示被通过本发明的吸音材料层叠结构中所使用的粘结剂层叠成的层叠体反射的、与400Hz及2000Hz的基音相对应的各反射音的频率成分的图表。
[0039]图10是表示被通过其他粘结剂层叠成的层叠体反射的、与80Hz及250Hz的基音相对应的各反射音的频率成分的图表。
[0040]图11是表示被通过其他粘结剂层叠成的层叠体反射的、与400Hz及2000Hz的基音相对应的各反射音的频率成分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根据所述图1及图2,对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音材料层叠结构进行说明。
[0042]在所述各图中,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音材料层叠结构是将作为所述吸音材料的毛毡11、12、插入设置在毛毡11、12之间的片状中间介入物13以及覆盖毛毡11、12表面的可挠性材料制成的罩体14、15层叠一体化而得的吸音材料层叠结构。
[0043]所述毛毡11、12是聚集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并结合一体化成片状的公知的具有可挠性的多孔质体,沿厚度方向也稍微具有可压缩及复原的弹性。
[0044]该毛毡11、12的厚度例如可设定为IOmm左右,但不限于此,可以适当选择与材质、作为吸音材料的使用状况相应的厚度。此外,在毛毡11、12中,厚度方向整体不必为同样的结构,可以是在厚度方向的各个位置上使密度等性质发生变化,在一层毛毡上使可吸收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变宽的复合结构。
[0045]形成该吸音材料的毛毡11、12为通过在变形过程中内部的纤维原材料相互产生摩擦等,从而能够吸收导致变形的外来能量即声音的结构。
[0046]所述中间介入物13形成为具有可挠性的极薄的大致片状。该中间介入物13的厚度相对于作为吸音材料的毛毡11、12的厚度,设定为小到可无视程度的值,例如0.1mm左右,但不限于此,可以适当选择与材质、作为中间介入物的使用状况相应的厚度。此外,在中间介入物13上,以在前后左右形成规定间隔的配置,穿设多个开ロ尺寸相对于其厚度大的通孔,例如在厚度为0.1mm时穿设多个直径为25_的圆形孔13a。
[0047]将该中间介入物13与毛毡11、12层叠,使用粘结剂粘贴一体化。在层叠状态下,在中间介入物13的各孔13a位置上,毛毡11、12存在其表面粗度或凹凸的大小比中间介入物13的厚度大的情况,并且利用毛毡自身的弾性(蓬松性)使得夹着孔13a设置的毛毡之间可直接接触(參照图1)。因此,在孔13a位置处,直接对置的毛毡11、12之间用粘结剂直接粘合并成为一体化。
[0048]所述罩体14、15为布、弾性材料制的薄片,具有可挠性,覆盖各毛毡11、12表面,对其进行保护,同时具有使声音通过,并使部分声音反射的功能。
[0049]所述粘结剂16具有如下性质,即作为不表现出粘结性、容易处理的液态粘结剂组合物进行保管、储存,在涂布到粘合的对象物上后,若经过规定时间后失去液体成分,则表现出稳定的粘结性,转换、变成为原本的粘结剂的状态。例如,作为粘结剂最终得到丙烯酸类粘结剂的情况下,作为粘结剂组合物使用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水性乳液。
[0050]所述粘结剂组合物在涂布到毛毡等吸音材料上的状态下,具有不浸透到吸音材料中,且不在吸音材料表面形成膜的性质,其存在于吸音材料中多孔质结构的最外侧部分,在粘合后也维持该状态,并夹在吸音材料与中间介入物之间。
[0051]在将毛毡11、12与中间介入物13层叠一体化时,如果将在液态下不表现出粘结性的粘结剂组合物涂布到毛毡和中间介入物中的一个或两者上的状态下,使中间介入物13位于毛毡11、12之间并层叠,则经过规定时间后,在这些毛毡11、12与中间介入物13之间,粘结剂组合物表现出粘结性,变成为原本的粘结剂的状态,通过粘结剂使毛毡11、12与中间介入物13—体化。并且,为了使用最終表现出的粘结カ强的粘结剂,优选在将毛毡11、12与中间介入物13层叠时,将粘结剂组合物仅涂布在中间介入物13侦U。
[0052]该粘结剂16在插入到毛毡11、12和中间介入物13之间并表现出粘结性的状态下,具有如下大小的粘结力,即相对于从外部施加的、能够拆开构成毛毡11、12的纤维原材料之间的结合而使其部分剥离的最小剥离力,其大小可維持与毛毡11、12粘结一体化的状态。
[0053]在一体化的层叠体10中,粘结剂16能够可靠地维持将毛毡11、12与中间介入物13通过粘结形成一体化的状态,能够确保作为层叠体整体所必须的充分強度,直至对从外部施加到毛毡11、12上的剥离力,毛毡自身无法承受该力,而从附着在中间介入物13的部分开始,这以外的部分剥离而分离,直至层叠体不能維持其形态的情况为止。
[0054]最終得到的具有毛毡11、12、中间介入物13等的层叠结构的层叠体10,对于乐器等声源,通过将该层叠体10设置在听到声音的对象者周围想要抑制声音的不需要的反射的位置,从而用毛毡11、12吸收从声源直接朝向层叠体10发出的声音及在顶棚、墙壁反射的声音,并在中间介入物13、罩体14、15上被部分反射,可进行声场调节使除直接声音以外的声音到达对象者80的状态发生较大变化。
[0055]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音材料层叠结构中各部件的层叠エ序进行说明。首先,在中间介入物13的一面上,将在液态下不表现出粘结性的粘结剂组合物涂布到整个面上。快速涂布到整个面上后,在涂布到中间介入物13上的粘结剂组合物的液体成分部分挥发而使得粘度增高之前,在涂布了该粘结剂组合物的中间介入物13上重叠并粘合作为吸音材料的毛毡11。
[0056]并且,在中间介入物13的另一面上也与上述相同地涂布粘结剂组合物。此时为重叠到中间介入物13的孔13a位置上的毛毡11的表面部也附着了粘结剂组合物的状态。
[0057]在涂布了粘结剂组合物之后,将毛毡12对中间介入物13进行重叠并粘合。进而,在罩体14、15上也分别涂布粘结剂组合物,将罩体14、15粘贴到各毛毡11、12的表面。之后,粘结剂组合物的液体成分挥发,转变成表现出粘结性的粘结剂的原本状态,夹着粘结剂16的各部件通过粘结成为不易分离的一体化状态,完成层叠体10。在该层叠状态下中间介入物13的各孔13a的位置处,成为夹着中间介入物13配置的毛毡11、12之间通过粘结剂粘贴在一起的状态。
[0058]并且,在中间介入物13的另一面也同样涂布粘结剂组合物,将毛毡12重叠并粘合,使粘结剂组合物转变成粘结剂。
[0059]进而,在罩体14、15上也分别涂布粘结剂组合物,将罩体14、15粘贴到各毛毡11、12的表面,使粘结剂组合物转变成粘结剂,完成层叠体10。
[0060]接下来,对通过层叠得到的层叠体的使用状态进行说明。层叠体10设置在想要抑制声音的不需要的反射的地板、顶棚、墙壁的室内空间侧。通过将强度差的毛毡11、12与其他部件层叠一体化,并在表面用罩体14、15覆盖,从而在设置时的处理方面没有问题,能够容易地进行设置。
[0061]在设置了该层叠体10的状态下,如果演奏者演奏乐器等从声源发出声音,则产生的声音向周围扩散,原本应该在室内空间的顶棚、墙壁等反射的声音到达设置好的层叠体10。
[0062]声音到达该层叠体10时,首先,部分频率范围的声音在罩体14表面被反射,残留的声音通过罩体14。通过了该罩体14的声音到达其内侧的毛毡11,在毛毡11上部分声音被吸收。此外,由于在粘合毛毡11与中间介入物13的粘结剂部分,粘结剂16未固化,粘结剂16允许两者的变形而不过度束缚邻接的各部位,并且,没有阻碍声音的通过而使声音反射,因此通过了毛毡11的声音通过粘结剂部分到达中间介入物13。
[0063]在中间介入物13表面,根据中间介入物13的性质,按照设计意图产生声音的部分反射,另一方面,未反射的声音的残留成分通过中间介入物13达到相反侧。
[0064]并且,由于在中间介入物13的另一面上,粘结剂也没有固化,允许中间介入物13与毛毡12的因声音导致的变形,而且也没有使声音反射,因此声音到达毛毡12侦1|。
[0065]此外,即使是中间介入物13上的孔13a部分,将毛毡11、12之间在该孔13a部分直接粘合的粘结剂16也没有固化而使毛毡11、12之间一体化,从而在毛毡之间的边界处不反射声音,能够使声音通过,同时,也能够没有任何问题地发挥依靠面向孔13a部分的毛毡
11、12的吸收声音的功能,能够充分发挥依靠这样的孔13a在中间介入物13上对声音的通过、反射状态进行调节的功能。
[0066]声音在通过毛毡12时被进一步吸收、衰减,到达与声音入射侧相反的罩体15,部分通过并到达外部,残余部分反射回毛毡12。到达外部的声音在位于层叠体10后方的顶棚、墙壁上反射,部分反射音再次到达层叠体的罩体15表面,该部分通过罩体15达到毛毡12。
[0067]在中间介入物13、罩体15中的各反射音,及暂时离开层叠体10并从外部再次返回层叠体10的反射音,在通过与上述相反的路径期间被进一步吸收、衰滅。最終,返回层叠体前方侧的声音,部分通过罩体14,以极微弱的反射音传向室内空间内的人,即听到来自于声源的声音的人。
[0068]这样ー来,没有被层叠体吸收的极微弱的部分声音,作为反射音使声音的能量大幅衰减,并且以部分产生时间延迟的状态到达人体,这些反射音与来自声源的直接声音一起被人体听到。
[0069]使该声音的能量大幅衰减的反射音与直接音一起到达人体的状态,恰好与在空旷的音乐厅内从声源发出声音,其部分声音在顶棚、墙壁等这样的远处的反射面反射并到达人体的状态相同。
[0070]据此,能够带给人体下述声场感,即将在一般室内空间中的基于包含来自于接近人体的顶棚、墙壁的杂音等较大水平的反射音带来的声场感,替换成顶棚、墙壁充分远离人体,反射音中几乎不含有杂音等的,极为接近音乐厅等与一般房间相比相当空旷的空间的声场感。通过产生适当的声场感,实现对人体听到声音的环境的大幅改善。
[0071]这样ー来,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音材料层叠结构,在将毛毡11、12、中间介入物13等形成层叠状态的情况下,利用之后表现出粘结性能的粘结剂16进行粘合,在将毛毡
11、12、中间介入物13等层叠的状态下,由于插入在它们之间的粘结剂16没有固化而使毛毡11、12与中间介入物13等一体化,因此,虽然形成层叠结构的毛毡11、12通过粘结剂16与中间介入物13等成一体化的状态,但粘结剂16在毛毡11、12表面维持粘结状态,该未固化的粘结剂16不构成声音的反射部分,同时,通过粘结剂16—体化的层叠结构的各层之间不被过度束缚,能够可靠地维持处理状态下的一体性,同时能够允许基于声音的振动导致的各层间的位移、变形,可使声音在允许该变形、位移的各层的边界部分适度地通过,并且,可毫无问题地发挥在面向该边界部分的毛毡11、12上吸收声音的效果,作为层叠体10整体对声音的吸收和反射进行适当组合,可得到适宜的特性,能够可靠地进行声场调节。
[0072]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音材料层叠结构中,中间介入物13的结构是穿设了多个开ロ尺寸比其厚度大的通孔,但不限于此,比声音在中间介入物上的通过更重视声音的反射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也可以形成不在中间介入物17上设置孔的结构,作为层叠体整体得到所希望的声音的反射特性,可根据用途来进行声场调节。
[0073]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音材料层叠结构中,中间介入物13的结构为具有可挠性的片状,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中间介入物形成为不柔软的薄板状,提高层叠体状态下的变形难度,将层叠体处理成不容易变形的嵌板,在设置嵌板时能够竖立在墙壁等上,且能够一直维持竖立状态等,根据用途的不同能够使该处理变得更容易。
[0074]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音材料层叠结构中,以作为对象者的演奏者所演奏的乐器为声源吋,将由该乐器发出的声音在室内空间中的反射音到达演奏者的状态用吸音材料进行改变,调节演奏者的声场感,使得演奏者能够保持与实际演奏场所相同的声场感来进行演奏练习,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对于远离不是演奏者、歌唱者的对象者的位置的,不是乐器、歌唱者自身的声源,将其配置在对象者附近,改变在室内空间的反射音到达对象者的状态,调节对象者的声场感。通过使用本装置,使不是演奏者、歌唱者的对象者在例如房间中得到接近音乐厅的声场感,同时也能够使其听到从其他演奏者、歌唱者、说话者发出的声音。[0075]实施例
[0076]本发明的吸音材料层叠结构,在使用粘结剂进行层叠一体化下,确认其是否得到可耐使用的充分强度,同时将使用本发明吸音材料层叠结构的层叠体实际用于声场调节,对接受从声源发出的声音而在层叠体上产生的反射音进行测定评价,对结果进行说明。
[0077]首先,使用粘结剂将作为吸音材料的毛毡与其他部件粘合,观察对毛毡施加剥离力时毛毡与其他部件间的粘结一体化状态的变化,对维持层叠状态有关的粘结剂的粘结力进行评价。
[0078]所使用的粘结剂在表现出粘结性的状态下分为粘结力强的粘结剂和粘结力弱的粘结剂两种,其均为具有如下性质的丙烯酸类粘结剂,即由不表现出粘结性的液态粘结剂组合物的状态,通过液体挥发表现出粘结性,转变为原本的粘结剂的状态。
[0079]使用板作为与吸音材料毛毡形成层叠状态的其他部件,关于分别使用所述两种粘结剂的情况,在板表面涂布液态下不表现出粘结性的粘结剂组合物,当涂布的粘结剂组合物部分变为表现出粘结性的状态之后,将毛毡层叠到板上。之后,经过足够的时间,粘结剂组合物完全表现出粘结性,转变为原本的粘结剂,该粘结剂分别粘结在毛毡和板上,成为当作它们一体化的状态,然后用手施加想要从板上剥离毛毡的剥离力。
[0080]对使用粘结力强的粘结剂进行层叠的毛毡施加剥离力的情况如图4、图5所示,对使用粘结力弱的粘结剂进行层叠的毛毡施加剥离力的情况如图6、图7所示。
[0081]如图5所示,在使用粘结力强的粘结剂时,如果对毛毡施加剥离力,则毛毡用手拉拽的部分从毛毡附着在板上的部分剥离,成为部分毛毡分离的状态。由于毛毡分离的一侧仍然附着在板上,因此可知即使承受拆开毛毡自身的纤维原材料之间结合那样的剥离力,粘结剂也可用比该力更高的粘结力来使毛毡和板一体化。由于作为层叠体整体,常常在不损坏其形态的范围内处理毛毡,因此可以说使用该粘结剂的层叠具有充分的强度。
[0082]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在使用粘结力弱的粘结剂时,如果对毛毡施加剥离力,则成为毛毡从板上剥离的状态。这表示该粘结剂的粘结力甚至连不到拆开毛毡自身的纤维原材料之间的结合的剥离力都无法抵抗,不能维持毛毡与板的一体化。由此,在使用该粘结剂时,层叠体整体仅能在从外部施加的力足够小的情况下使用。
[0083]接下来,将具有本发明吸音材料层叠结构的层叠体恰当地设置在试验用室内空间中,然后对从声源发出声音时从层叠体反射的反射音的各个频率的音压水平进行测定。在使用所述粘结力强的粘结剂的情况下和使用粘结力弱的粘结剂的情况下,分别在同样的空间内设置层叠体并进行测定。
[0084]任一情况下,层叠体都是夹着极薄的片状中间介入物来配置作为吸音材料的毛租,进而,作为覆盖毛毡表面的罩体,分别在一侧配置布,另一侧配置EVA树脂制片材,在各层间设置粘结剂使其层叠一体化,其大小约为900mmX 1800mm,厚度约为21mm。
[0085]但是,使用所述粘结力强的粘结剂时,在层叠时作为吸音材料的毛毡与其他部件的粘合下,将液态的粘结剂组合物仅涂布在中间介入物、各罩体一侧,然后使它们与吸音材料进行粘合并形成层叠状态。与此相对,使用所述粘结力弱的粘结剂时,在层叠时毛毡与其他部件的粘合下,不仅将液态粘结剂组合物涂布在中间介入物、各罩体一侧,也涂布在毛毡表面,然后使它们形成层叠状态,使得夹在各层间的粘结剂更可靠地产生粘结力。
[0086]测定时,声源设置在空间的大约中央处,层叠体沿墙壁面配置,麦克风设置在没有配置层叠体的其他墙壁面附近,从声源向有层叠体的方向发出80Hz、250Hz、400Hz、2000Hz的正弦波基音,分别测定反射音。測定后,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由声音的时间波形求出频率成分(频谱)。
[0087]作为实施例1,将使用所述粘结力強的粘结剂的层叠体配置在室内空间时测得的、关于各基音的每ー频率的音压水平的图表表示于图8、图9中。此外,作为实施例2,将使用所述粘结力弱的粘结剂的层叠体配置在室内空间时测得的、关于各基音的每ー频率的音压水平的图表表不于图10、图11中。各图表中,横轴为频率,纵轴为声音水平。但是,由于作为测定环境的室内空间不是无声响且完全隔音结构,因此存在背景噪声。
[0088]并且,反射音中的基音频率的音压水平,实施例1的情况为:80Hz下为24.5dB,250Hz下为10.7dB,400Hz下为19.9dB,2000Hz下为12.3dB。此外,实施例2的情况为:80Hz下为 24.5dB, 250Hz 下为 16.9dB,400Hz 下为 19.9dB,2000Hz 下为 19.6dB。
[0089]根据所述各图,实施例1的情况与实施例2的情况相比,显露出不缺乏作为自然音色的基础的高次泛音成分,且为随着频率越高其水平越降低的自然而然的衰减的状态(80Hz、250Hz、400Hz);另外,成为基音的反射音的水平大幅降低,相反,恰当地显露出高次泛音成分的状态(250Hz、2000Hz)。即,可知根据实施例1的层叠体,可抑制不需要的反射,且可恰当的吸收声音,因此在室内空间中可进行成为得到自然音色的特性这样的声场调节。
[0090]特别地,可认为实施例1与实施例2不同,由于没有将粘结剂组合物涂布到吸音材料侧,因此在吸音材料与其他部件的边界部分中的束缚更少,更高效且恰当地发挥吸收声音性能,不会产生不需要的反射而抵消泛音成分,使得残留有高次泛音成分,此外,还抑制基音的反射音水平。
[0091]综上所述,可知通过应用本发明的吸音材料层叠结构,通过得到的层叠体来抑制由声音的不需要的反射带来的影响,能够恰当地进行声场调节,带给人伴随着自然音色的优异的声场感。
[0092]符号说明
[0093]10层叠体
[0094]11、12 毛毡
[0095]13、17中间介入物
[0096]13a、孔
[0097]14、15 罩体
[0098]16粘结剂
【权利要求】
1.一种吸音材料层叠结构,其为使一个或多个吸音材料与一个或多个中间介入物和/或表面罩体层叠一体化的吸音材料的层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介入物形成为具有可挠性的片状或没有柔软性的薄板状; 对呈多孔质的大致板状的多个吸音材料和所述中间介入物,在所述吸音材料和中间介入物中的任一个或两者上涂布在液态下不表现出粘结性的粘结剂组合物,然后使中间介入物位于吸音材料之间并进行层叠; 涂布的所述粘结剂组合物表现出粘结性,变成为原本的粘结剂的状态,该粘结剂分别粘结所述吸音材料和中间介入物,使吸音材料与中间介入物一体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材料层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介入物与所述吸音材料相比形成得极薄,且以规定间隔穿设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中间介入物的厚度相比开口尺寸大,使夹着中间介入物的吸音材料之间直接接触; 在层叠状态下,重叠到所述中间介入物的孔位置上的吸音材料表面部上也配置有粘结剂组合物; 在层叠状态下的中间介入物的各孔位置上,吸音材料之间通过粘结剂粘贴一体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音材料层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音材料为毛毡; 所述粘结剂具有下述大小的粘结力,即相对于从外部施加的、能够拆开形成吸音材料的纤维原材料之间的结合并使吸音材料部分剥离的最小剥离力,其大小为可维持与吸音材料粘结一体化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音材料层叠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音材料与中间介入物进行层叠时,将液态的粘结剂组合物涂布到中间介入物侦牝不使粘结剂组合物浸透吸音材料; 在使表现出粘结性的粘结剂仅存在于吸音材料中的多孔质结构最外侧部分的状态下,使其夹在层叠的吸音材料与中间介入物之间。
【文档编号】G10K11/16GK103597539SQ201180071467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8日
【发明者】古泽秀和, 洼田泰也 申请人:株式会社房屋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