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4276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挂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
背景技术
参阅图I与图2,目前市面上销售许多可用来将物品悬吊于颈后的颈吊带,如中国台湾第M352677公告号专利案所揭露的一种吊挂装置1,用于安装在一台萨克斯风11上,并包含一个能移除且扣设于该萨克斯风11的钩件12、一条穿设于该钩件12的挂绳13,及一个供该挂绳13末端固接的颈背带14。该颈背带14由两块皮料车缝而成且内部设置有泡绵衬垫15。虽然该吊挂装置I借由该颈背带14内的泡绵衬垫15,增加颈部舒适感,然而,由于该颈背带14、该挂绳13与该钩件12间会组构成一个三角形体,当该钩件12挂载了该萨克 斯风11后,该萨克斯风11的重量会将连接于该颈背带14两端的挂绳13拉拢,导致该颈背带14施压于演奏者颈部后方的压力集中(如图2中箭头所示),当演奏时间较久时,容易造成演奏者的不舒适而影响演奏表现,存在使用舒适度不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本实用新型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适用于安装在一个吊带,该吊带具有一条吊绳及一个安装于该吊绳的挂钩,该吊绳具有一个供使用者后颈靠抵的靠抵段,及两个分别由该靠抵段两端延伸且连接该挂钩的连接段,该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包含一个撑杆及两个固定钩。该撑杆包括一个横设于所述连接段间的杆体,及两个分别设置于该杆体的相反两端且供所述连接段卡设的嵌沟。所述固定钩间隔对称设置于该杆体,每一固定钩包括一个连接于该杆体的基壁、一个由该基壁朝另一固定钩方向延伸的夹壁,及一个由该基壁、该夹壁与该杆体共同界定且供其中一连接段卡设的卡槽。本实用新型的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该撑杆的嵌沟分别贯穿该杆体的顶面与底面,各具有一个位于外侧的进线沟部,及一个连通该进线沟部且宽度大于该进线沟部的最小宽度的固线沟部。本实用新型的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该撑杆的进线沟部的最小宽度小于该吊绳的外径。本实用新型的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该撑杆的进线沟部的宽度由内朝外递增。本实用新型的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该撑杆的嵌沟分别由该杆体的顶面朝该杆体的底面向内倾斜延伸。本实用新型的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所述固定钩设置于该杆体的底面,每一卡槽具有一个由该夹壁与该杆体共同界定的进线槽部,及一个连通该进线槽部且由该基壁与该夹壁共同界定的出线槽部。本实用新型的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所述固定钩还分别具有一个凹设于该基壁且连通该进线槽部的置线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该挂钩挂置一个物品时,利用该杆体可以将所述连接段间隔撑开,再利用所述嵌沟与固定钩避免该吊绳脱离于该撑杆,使得所述连接段不会被该物品的重量下拉而互相靠拢造成该靠抵段集中施压于使用者后颈,也就是说,由于所述连接段间保持了该杆体的间距,所以能够将该物品的重量均匀分配到该靠抵段,具有均化使用者颈部负载,进而提高使用舒适度的功效。

图I是一习知乐器吊带的一个使用示意图;图2是该习知乐器吊带的一个使用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的较佳实施例安装于一个吊带的一个使用不意图;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图;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正视图;及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3、图4与图5,本实用新型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的较佳实施例,适用于安装在一个吊带2,该吊带2具有一条吊绳21及一个安装于该吊绳21的挂钩22,该吊绳21为高张力密织拉绳,并具有一个供使用者后颈靠抵的靠抵段23,及两个分别由该靠抵段23两端延伸且连接该挂钩22的连接段24。该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撑杆3及两个固定钩4。该撑杆3包括一个横设于所述连接段24间的杆体31,及两个分别设置于该杆体31相反两端且供所述连接段24卡设的嵌沟32。所述嵌沟32分别贯穿该杆体31的顶面311与底面312,且由该顶面311朝该底面312向内倾斜延伸,每一嵌沟32具有一个位于外侧且最小宽度小于该吊绳21外径的进线沟部33,及一个连通该进线沟部33且宽度大于该进线沟部33的最小宽度的固线沟部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线沟部33的宽度分别由内朝外递增,而具有导引所述连接段24快速嵌入所述嵌沟32,而增加安装便利性的作用。所述固定钩4间隔对称设置于该杆体31的底面312,每一固定钩包括一个连接于该杆体31的基壁41、一个由该基壁41朝另一固定钩4方向延伸的夹壁42、一个由该基壁41、该夹壁42与该杆体31共同界定且供其中一连接段24卡设的卡槽43,及一个凹设于该基壁41且连通该卡槽43的置线槽44。配合参阅图6,每一卡槽43具有一个由该夹壁42与该杆体31共同界定且连通该置线槽44的进线槽部45,及一个连通该进线槽部45且由该基壁41与该夹壁42共同界定的出线槽部46。[0027]组装时,先将所述连接段24分别挤入所述进线沟部33并进入所述固线沟部34,由于所述进线沟部33的宽度小于该吊绳21外径,使得所述连接段24被限位于所述嵌沟32,接着,分别将位于该杆体31的底面312下方的连接段24往内绕经所述置线槽44与所述该进线槽部45后,挤入所述出线槽部46,就能将本实用新型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安装于该吊带2。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将一个物品(图未示)扣挂于该挂钩22,再将头颈穿伸于该吊绳21的靠抵段23与 该撑杆3间并使后颈靠抵于该靠抵段23,就能将该物品吊挂于颈部而便于操作。一方面,利用所述嵌沟32向内倾斜的设计可以导引所述连接段24,使得该杆体31、所述连接段24与该挂钩22间组构成一个三角形体,能够有效地承受该物品的重量,同时借由该物品的重量以及所述固定钩4将本实用新型稳固地安装于该吊带2,另一方面,还能避免该物品的重量将所述连接段24拉拢造成压力集中,使得安装了本实用新型的该吊带2可以将该物品的重量均匀分配到该靠抵段23,进而减少使用者的后颈受力负载。当不需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只需将所述连接段24移除于所述固定钩4与所述嵌沟32即可。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利用该杆体31将所述连接段24撑开,再利用所述嵌沟32与固定钩4避免该吊绳21脱离于该撑杆3,使得该物品的重量能均匀分配到该靠抵段23,具有均化使用者颈部负载,进而提高使用舒适度的功效,故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适用于安装在一个吊带,该吊带具有一条吊绳及一个安装于该吊绳的挂钩,该吊绳具有一个供使用者后颈靠抵的靠抵段,及两个分别由该靠抵段两端延伸且连接该挂钩的连接段,其特征在于,该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包含 一个撑杆,包括一个横设于所述连接段间的杆体,及两个分别设置于该杆体的相反两端且供所述连接段卡设的嵌沟;及 两个固定钩,间隔对称设置于该杆体,每一固定钩包括一个连接于该杆体的基壁、一个由该基壁朝另一固定钩方向延伸的夹壁,及一个由该基壁、该夹壁与该杆体共同界定且供其中一连接段卡设的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其特征在于该撑杆的嵌沟分别贯穿该杆体的顶面与底面,各具有一个位于外侧的进线沟部,及一个连通该进线沟部且宽度大于该进线沟部的最小宽度的固线沟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其特征在于该撑杆的进线沟部的最小宽度小于该吊绳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其特征在于该撑杆的进线沟部的宽度由内朝外递增。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其特征在于该撑杆的嵌沟分别由该杆体的顶面朝该杆体的底面向内倾斜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钩设置于该杆体的底面,每一卡槽具有一个由该夹壁与该杆体共同界定的进线槽部,及一个连通该进线槽部且由该基壁与该夹壁共同界定的出线槽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钩还分别具有一个凹设于该基壁且连通该进线槽部的置线槽。
专利摘要一种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适用于安装在一个吊带,该吊带具有一条吊绳及一个安装于该吊绳的挂钩,该吊绳具有一个供使用者后颈靠抵的靠抵段,及两个分别由该靠抵段两端延伸且连接该挂钩的连接段,该均化负载的吊挂配件包含一个撑杆及两个固定钩,该撑杆包括一个横设于所述连接段间的杆体,及两个分别设置于该杆体的相反两端且供所述连接段卡设的嵌沟,所述固定钩间隔对称设置于该杆体,各包括一个连接于该杆体的基壁、一个由该基壁朝另一固定钩方向延伸的夹壁,及一个由该基壁、该夹壁与该杆体共同界定且供其中一连接段卡设的卡槽。由于所述连接段间保持了该杆体的间距,所以能够将该物品的重量均匀分配到该靠抵段,具有均化使用者颈部负载的功效。
文档编号G10G5/00GK202736470SQ201220362719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5日
发明者蔡佳修 申请人:音式国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