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提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8056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提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特征:
1.一种大提琴,包括琴箱(1)和琴弦(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琴箱(1)正面为发音主振板(11),所述发音主振板(11)的中部设有琴码(3),所述琴码(3)上设有四个弦槽(31),在该琴码(3)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两个音孔(6),在所述琴箱(1)的下端设有拉弦板(4),所述拉弦板(4)位于琴码(3)的正下方,在所述拉弦板(4)上等距设有四排弦位,四排所述弦位从左往右依次为C弦位、G弦位、D弦位和A弦位,所述C弦位从上往下依次设有两个调节槽(53)和两个调节孔(52),所述G弦位从上往下依次设有一个调节槽(53)和两个调节孔(52),所述D弦位从上往下依次设有一个调节槽(53)和两个调节孔(52),所述弦位从上往下依次设有两个调节孔(52),每个所述调节槽(53)的上端均设为圆孔结构,该圆孔结构的直径与调节孔(52)的直径一致;每个所述弦位的正面都穿设有调节螺母(51),每个该弦位的反面均设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与对应位置的调节螺母(51)连接固定,每个所述调节座的上端均冒出对应位置弦位的正面,所述琴弦(2)穿设过对应位置的弦槽(31),并与对应位置的调节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提琴,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调节座均由固定块(54)和调节块(55)组成,所述调节块(55)为“L”形,所述调节螺母(51)的螺纹端与固定块(54)的下端螺接固定,该螺纹端的底部端面与调节块(55)的水平段抵接,所述调节块(55)的交角处与固定块(54)的上端弹性铰接固定,所述A弦位的调节块(55)水平段伸出拉弦板(4),其余三个所述调节块(55)竖直段的伸出端均冒出对应位置调节槽(53)的正面,每个所述调节块(55)的竖直段均设有定弦座(56),所述定弦座(56)与琴弦(6)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C弦位中两个调节孔(52)之间以及两个调节槽(53)之间的中心距均为15mm;靠下的一个所述调节槽(53)的圆孔结构与相邻调节孔(52)之间的中心距为21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G弦位中调节槽(53)的圆孔结构与相邻调节孔(52)之间的中心距为15mm;两个调节孔(52)之间的中心距为21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D弦位中调节槽(53)的圆孔结构与相邻调节孔(52)之间的中心距为15mm;两个调节孔(52)之间的中心距为21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A弦位中两个调节孔(52)之间的中心距为15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52)的直径为6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箱(1)外形的上部为编钟式样,所述编钟式样上端的左、右两侧为圆弧状,该琴箱(1)的下部为楚鼎式样。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大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箱(1)的正面采用泡桐木板材制成。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提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音孔(6)均为拐子纹的样式,每个所述音孔(6)的两端和中部均设有方角槽状结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