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琴踏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9795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琴踏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琴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钢琴踏脚。



背景技术:

钢琴踏脚安装在钢琴踏脚档上,用于踩踏控制音量及音色。钢琴踏脚运用是钢琴演奏的灵魂,运用踏板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一种钢琴踏脚,包括踏脚杆和踏脚头,所述踏脚头的底面设有两个铆钉,所述踏脚杆上设有两个分别供铆钉穿过的通孔,所述铆钉与踏脚头为一体成型而成;所述踏脚杆上靠近踏脚头侧面的部位设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与踏脚杆固定。以上这种结构的钢琴踏脚虽然消除钢琴踏脚与钢琴脚档的间隙、避免老鼠钻入或者玩具等杂物进入这个空隙,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缺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些钢琴技术较成熟但身高不足的使用者,则无法踩到三个踏脚,而无法达到最佳的发音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对身高不够的使用者也能正常使用的钢琴踏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钢琴踏脚,包括踏脚杆和第一踏脚头,所述踏脚杆呈条状型,所述第一踏脚头的顶面呈圆弧形,所述踏脚杆的一端与第一踏脚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踏脚杆的另一端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踏脚头上设有高度可调节的第二踏脚头。

所述第二踏脚头通过一根伸缩杆与第一踏脚头连接,具体结构为: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第二踏脚头固定,所述伸缩杆的底端与第一踏脚头可拆式连接。

所述伸缩杆的底端与第一踏脚头可拆式连接是指,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设有套到第一踏脚头外的通孔,所述伸缩杆的底端旋合有一螺栓,该螺栓的底端位于通孔内。

所述螺栓的底端的端部固定有软性垫。

所述通孔的横截面包括上部的半圆形和下部的矩形。

所述通孔内壁设有喷塑层。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所述第一踏脚头上设有高度可调节的第二踏脚头,这样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第二踏脚头,从而增加了踏脚头的高度, 能对身高不够的使用者也能正常使用。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踏脚头通过一根伸缩杆与第一踏脚头连接,具体结构为: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第二踏脚头固定,所述伸缩杆的底端与第一踏脚头可拆式连接,这样还能对第二踏脚头进行高度调节,增加适用范围。

作为改进,所述伸缩杆的底端与第一踏脚头可拆式连接是指,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设有套到第一踏脚头外的通孔,所述伸缩杆的底端旋合有一螺栓,该螺栓的底端位于通孔内,在使用者,将伸缩杆的通孔套到第一踏脚头外,然后再旋紧螺栓,使螺栓的端部与第一踏脚头的底部相抵,从而固定。

作为改进,所述螺栓的底端的端部固定有软性垫,防止插伤第一踏脚头的表面,起到保护作用。

作为改进,所述通孔内壁设有喷塑层,防止插伤第一踏脚头的表面,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琴踏脚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琴踏脚的伸缩杆底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踏脚杆,1.1、安装孔,2、踏脚头,3、第二踏脚头,4、伸缩杆,4.1、通孔,5、螺栓,6、软性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琴踏脚,包括踏脚杆1和第一踏脚头2,所述踏脚杆1呈条状型,所述第一踏脚头2的顶面呈圆弧形,所述踏脚杆1的一端与第一踏脚头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踏脚杆1的另一端设有安装孔1.1;所述第一踏脚头2上设有高度可调节的第二踏脚头3。踏脚杆1上设有两个分别供铆钉穿过的通孔,所述铆钉与踏脚头2为一体成型而成。所述第二踏脚头3通过一根伸缩杆4与第一踏脚头2连接,具体结构为:所述伸缩杆4的顶端与第二踏脚头3固定,所述伸缩杆4的底端与第一踏脚头 2可拆式连接。伸缩杆4为市场上采购,可上下伸缩且设有锁定位置的机构,选择高度后再锁紧。

所述伸缩杆4的底端与第一踏脚头2可拆式连接是指,所述伸缩杆4的底部设有套到第一踏脚头2外的通孔4.1,所述伸缩杆4的底端旋合有一螺栓5,该螺栓5的底端位于通孔4.1内。所述通孔4.1的横截面包括上部的半圆形和下部的矩形。当伸缩杆4的底部的通孔4.1套接到第一踏脚头2时,通孔4.1的套到第一踏脚头2外壁外,到位后再锁紧螺栓5,使螺栓的端部与第一踏脚头的底部相抵,从而固定。

所述螺栓5的底端的端部固定有软性垫6,防止插伤第一踏脚头的表面,起到保护作用。

所述通孔4.1内壁设有喷塑层,防止插伤第一踏脚头的表面,起到保护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