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压电陶瓷蜂鸣片作膜片的电子喇叭及发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84047发布日期:2019-01-19 00:46阅读:1306来源:国知局
采用压电陶瓷蜂鸣片作膜片的电子喇叭及发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压电陶瓷蜂鸣片作膜片的电子喇叭及发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机动车用鸣笛喇叭都是采用铁质金属膜片作为发声振动片,经过声道扩音发声,振动频率在300hz--600hz之间。由于要使金属膜片振动,所以要求驱动功率足够大,一般鸣笛喇叭的电功率都在50w左右,甚至更大。能耗高,发声效率也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压电陶瓷蜂鸣片作膜片的电子喇叭及发声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采用压电陶瓷蜂鸣片作膜片的电子喇叭,其组成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与压盖之间安装有压电陶瓷膜片,所述的壳体、所述的压盖分别与扩音壳连接,所述的壳体内安装有pcb电路板,所述的pcb电路板与所述的压电陶瓷膜片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pcb电路板具有接线端子,所述的壳体与滚花连接装置连接。

所述的采用压电陶瓷蜂鸣片作膜片的电子喇叭,所述的扩音壳内具有声道。

一种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采用压电陶瓷蜂鸣片作膜片的电子喇叭的发声方法,采用压电陶瓷作为机动车鸣笛喇叭膜片,因为压电陶瓷本身特性有将电能转换为动能,即上电后自身产生弯曲变形,所以pcb电路板施加不同频率电压产生相应频率振动,经声道扩音放大声音。

有益效果:

本发明压电陶瓷膜片材质轻,所以需要能量小,消耗功率低;传统鸣笛喇叭均是电磁式驱动方式,即采用线圈来降电能转化为磁能驱动金属膜片,本专利采用压电陶瓷作为膜片后,不再需要磁能,就可以节省掉电磁式喇叭的线圈,既减轻喇叭重量又降低成本。

本发明喇叭主要由塑料壳(扩音壳含声道)、压盖、压电陶瓷膜片、电路板、后壳体组成。电路板产生的驱动信号驱动压电陶瓷膜片,振动产生声音经过声道扩音发声。本发明中发声增振或者扩音的声道仿现有机动车喇叭的形状,这样能够保证现有机动车喇叭外观不变,装车位置及装车形式相同。

本发明振动发声的功率大大降低,由原来的50w将降低到5w以内,功耗节省90%以上;压电陶瓷膜片比传统喇叭金属膜片轻,整个部件减重;压电陶瓷膜片驱动方式采用电路就可以,而金属膜片需要功率线圈驱动,所以本发明专利不需要线圈,重量大大降低的同时还省掉线圈,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pcb电路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采用压电陶瓷蜂鸣片作膜片的电子喇叭,其组成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与压盖2之间安装有压电陶瓷膜片15,所述的壳体、所述的压盖分别与扩音壳3连接,所述的壳体内安装有pcb电路板4,所述的pcb电路板与所述的压电陶瓷膜片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pcb电路板具有接线端子5,所述的壳体与滚花连接装置6连接,滚花连接装置与固定架连接,所述的固定架固定在机车上。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采用压电陶瓷蜂鸣片作膜片的电子喇叭,所述的扩音壳内具有声道7。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采用压电陶瓷蜂鸣片作膜片的电子喇叭,所述的pcb电路板包括电源电路8,所述的电源电路分别与基频电路9、控制电路10、功率模块11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与所述的功率模块之间安装有驱动模块12,所述的基频电路与闭环反馈电路13连接,所述的闭环反馈电路与扬声器14连接。

实施例4:

一种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采用压电陶瓷蜂鸣片作膜片的电子喇叭的发声方法,采用压电陶瓷作为机动车鸣笛喇叭膜片,因为压电陶瓷本身特性有将电能转换为动能,即上电后自身产生弯曲变形,所以pcb电路板施加不同频率电压产生相应频率振动,经声道扩音放大声音。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采用压电陶瓷蜂鸣片作膜片的电子喇叭及发声方法。目前机动车用鸣笛喇叭都是采用铁质金属膜片作为发声振动片,经过声道扩音发声,振动频率在300Hz‑‑600Hz之间。由于要使金属膜片振动,所以要求驱动功率足够大,能耗高,发声效率也很低。本发明组成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与压盖(2)之间安装有压电陶瓷膜片(15),所述的壳体、所述的压盖分别与扩音壳(3)连接,所述的壳体内安装有PCB电路板(4),所述的PCB电路板与所述的压电陶瓷膜片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PCB电路板具有接线端子(5),所述的壳体与滚花连接装置(6)连接,滚花连接装置与固定架连接,所述的固定架固定在机车上。本发明用于电子喇叭。

技术研发人员:赵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固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20
技术公布日:2019.0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