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桐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60506发布日期:2020-05-15 18:0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桐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打击乐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桐鼓。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音乐美感的追求度也在逐渐的提升。目前市场使用的打击乐器品种繁多。桐鼓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桐鼓,是一种木质乐器,通常会放置在温暖干燥的地方,需要注意防潮。桐鼓可以用手或者是鼓棒弹奏,或者是两者都用;当弹奏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手用力不能太重。相对轻柔的触碰就可以产生所有的音量及共鸣。此类乐器也称为体鸣乐器,意思是声音的共振是通过整个琴身的。例如,如果将桐鼓放在柔软的表面上,如垫子或膝盖上,桐鼓将会产生非常好的声音,如果是放在咖啡桌上,桌面也会吸收走许多共鸣的声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桐鼓,结构简单,可以产生许多共鸣声音,操作简单方便,发出的声音给人以美好的听觉享受,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桐鼓,具有底板、横向侧板、纵向侧板和面板组成的中空矩形结构,所述的面板与底板上下平行设置,所述的面板端面上设置若干音鼓;所述的若干音鼓分别由对应设置的鼓舌组成;所述的底板的下端四角位置处固定设置垫块。

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纵向侧板内壁上还固定设置发音共振木方,所述的发音共振木方的上端与面板下端面接触;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提高其共振共鸣的效果。

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横向侧板还比上沿水平方向开设开口凹槽。;可以提高横向侧板的强度。

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鼓舌为自由曲线分割面板围绕成的区域结构;可以通过各个音鼓的敲击或打击来实现各种不同声音的共鸣。

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底板两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设置在纵向侧板下端;这样可以保证底板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面板的两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横向侧板的两侧壁上;可以保证面板的固定安装,便于使用人员的敲击或打击演奏。

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音鼓数量为十二个。

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音鼓为g大调。

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音鼓为a大调。

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音鼓为d小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桐鼓,结构简单,可以产生许多共鸣声音,操作简单方便,发出的声音给人以美好的听觉享受,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

本技术:
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面板下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发音共振木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横向侧板与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一的音鼓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二的音鼓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三的音鼓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橡胶头鼓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1、底板,2、横向侧板,3、纵向侧板,4、面板,5、音鼓,6、垫块,7、发音共振木方,8、开口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两侧”、“中部”、“内侧”、“上端面”、“下端面”、“上部”、“下部”、“顶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底板1、横向侧板2、纵向侧板3、面板4和发音共振木方7均采用木质材料制成。

见图1~10所示的是一种桐鼓,具有底板1、横向侧板2、纵向侧板3和面板4组成的中空矩形结构,面板4与底板1上下平行设置,面板4端面上设置若干音鼓5;若干音鼓5分别由对应设置的鼓舌组成;底板1的下端四角位置处固定设置垫块6。

其中,纵向侧板3内壁上还固定设置发音共振木方7,发音共振木方7的上端与面板4下端面接触。横向侧板2还比上沿水平方向开设开口凹槽8。鼓舌为自由曲线分割面板围绕成的区域结构。底板1两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设置在纵向侧板3下端。面板4的两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横向侧板2的两侧壁上。音鼓5数量为十二个。

实施例一:音鼓5为g大调;见图7,图中a、b、c、d、e和g分别代表其弦音。

实施例二:音鼓5为a大调;见图8,图中a、b、d、e、c#、f#分别代表其弦音。

实施例三:音鼓5为d小调;见图9,图中a、b、c、d、e、f和g分别代表其弦音。

本申请的桐鼓,从头到尾纯手工制作,每一件产品都是木材特性的单独挑选,所以每一个鼓在音色和外观上都是完全独一无二的。当用手或鼓棒打击鼓舌,一种音调优美的共振音会从鼓身发出,听到的声音完全是由木质所产生的,可以去配任何旋律或者音阶。

结构上,鼓面和鼓身,鼓舌产生声音和旋律,在鼓身里提高音量,产生共鸣,用多种方式产生类似于声音盒或声带的效果。

和弦进程1,6,5,4是音乐历史里最常用的进程,所以许多流行的歌曲都可以用此来弹奏,也就是说用这个桐鼓,你可以弹奏上百首的曲子。

本申请的桐鼓的优点:纯手工单独制作;采用独特的异国风情的木材制作;结构紧凑,可以方便使用人员通过橡胶头鼓棒来进行敲击发声。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桐鼓,其特征在于:具有底板、横向侧板、纵向侧板和面板组成的中空矩形结构,所述的面板与底板上下平行设置,所述的面板端面上设置若干音鼓;所述的若干音鼓分别由对应设置的鼓舌组成;所述的底板的下端四角位置处固定设置垫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桐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侧板内壁上还固定设置发音共振木方,所述的发音共振木方的上端与面板下端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桐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侧板还比上沿水平方向开设开口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桐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鼓舌为自由曲线分割面板围绕成的区域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桐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两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设置在纵向侧板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桐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的两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横向侧板的两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桐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鼓数量为十二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桐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鼓为g大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桐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鼓为a大调。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桐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鼓为d小调。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打击乐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桐鼓,其具有底板、横向侧板、纵向侧板和面板组成的中空矩形结构,所述的面板与底板上下平行设置,所述的面板端面上设置若干音鼓;所述的若干音鼓分别由对应设置的鼓舌组成;所述的底板的下端四角位置处固定设置垫块。该桐鼓,结构简单,可以产生许多共鸣声音,操作简单方便,发出的声音给人以美好的听觉享受,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赵进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壁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19
技术公布日:2020.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