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5134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提升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物提升设备,如用于高处的光源,特别是一种重物的下降位置能够很容易和安全地调整、使重物的维护工作更容易的提升设备。
在天花板较高的结构中,如音乐厅、体育馆、会议大厅等,为了方便地进行天花板附近的照明设备的维护工作,人们常常使用一种提升设备。这种提升设备主要由支撑照明设备的提升部分、用线缆移动提升部分上下的驱动机构和安放驱动机构的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基础部分构成。
在这种提升设备中,当提升设备安装在建筑物的天花板上时,线缆的最佳长度也就根据天花板的高度确定下来。因此,提升部分就能在照明设备工作的顶部位置和进行维护工作的底部位置处之间上下移动。
可是,当线缆的最佳长度定下来后,如果方案发生变化,需要改变提升设备的底部位置时,改变或调整线缆长度的操作必须在天花板上再次进行。在高处经常进行这种令人生厌的操作是不实用的。另一方面,如果不进行这种操作,就会存在照明设备维护工作的不安全和维护效率降低的问题。
根据上述观点,本发明主要考虑提供一种能够容易调整线缆长度的提升设备,使重物的下降位置与维护工作所需的位置相适应,避免高处的危险操作,使维护工作在安全工作条件下更容易地进行。
也就是说,该提升设备包括至少一根线缆、用于固定重物的重物固定器、固定在天花板并通过线缆连接重物固定器的基础部分和一个利用线缆在重物固定器临近基础部分的顶部位置和重物固定器离开基础部分一定距离的底部位置之间上下移动重物固定器的驱动机构。在本发明中,重物固定器有一个线缆长度调整机构,调整线缆的长度,以使重物固定器停止在顶部位置和底部位置之间的理想位置。
最好是线缆的一端连接重物固定器,另一端连接在固定于基础部分的驱动机构。
最好是线缆由一对带状线缆组成,带状线缆相互布置在同一个平面内。
最好是线缆长度调整机构由支撑于重物固定器的可旋转的绕线轴和一个限制绕线轴旋转的限制转动构件组成,线缆的一端连接于绕线轴,可在绕线轴上缠绕合适数量的线缆。这样,绕线轴由一个可以在重物固定器的外面调整绕线轴上所缠绕的线缆数量的操作部件和接合部件组成,接合部件可与限制转动构件接合,限制线缆从绕线轴上松脱。另外,绕线轴可以沿轴向分为两个细长的部分,线缆的一端固定于此两部分之间。
最好,驱动机构固定在基础部分上,该驱动机构包括一个线缆一端与其相连的绕线鼓和一个用于转动绕线鼓的电机。
基础部分有第二线缆长度调整机构来调整从绕线鼓上放开的线缆数量,这样,第二线缆长度调整机构包括了一个旋转体和一个停止开关,当重物固定器从顶部位置向底部位置移动时,旋转体根据绕线鼓的旋转情况,旋转不足一圈的旋转量,当旋转体达到了旋转量时,停止开关自动断开给电机的电力供应。
旋转体是一个通过减速齿轮机构连接于绕线鼓的后传齿轮,后传齿轮上有一个用于将后传齿轮从减速齿轮机构分离和改变旋转体旋转数量的旋钮。旋转体上的旋钮暴露在基础部分的外部。而且,后传齿轮在轴向压有一个偏心弹簧,其克服偏心弹簧在轴向运动,将后传齿轮从减速齿轮机构分离和改变旋转体旋转数量。
另外,本发明的提升设备包括了一个在绕线鼓和重物固定器之间的位置接纳线缆的线缆接纳器,一个根据线缆松紧度的变化动态支撑线缆接纳器的弹性体,和一个当线缆张紧度增加,弹性体的弹性形变引起线缆接纳器的位移时自动断开电机电力供应的初级开关。这样,线缆接纳器是一个从绕线鼓向重物固定器释放线缆的滚轮,弹性体是一个弹簧,当弹簧的弹性变形使滚轮下移时,对电机的电力供应被中断了。
本发明的提升设备包括了当重物固定器到达顶部位置时限制电机的驱动轴旋转的制动机构。在这里,制动机构包括一个弹性材料压力器,当重物固定器到达顶部位置时弹性材料压力器发生弹性变形依靠摩擦力限制电机驱动轴的旋转。
本发明的提升设备包括了一个从绕线鼓向重物固定器放开线缆的线缆接纳器和一个自动断开电机电力供应的二级开关,二级开关由绕线鼓和线缆接纳器之间的线缆自身控制。这里,二级开关如此布置是为了当线缆的张紧度下降引起线缆松弛时,二级开关在松弛状态下由线缆自身启动。另外,二级开关如此布置是为了当线缆从绕线鼓的放开过程完成时,二级开关可由线缆在线缆接纳器和绕线鼓之间的伸展情况启动。
另外,绕线鼓有一个固定线缆一端的线缆固定部分和一个设置成当绕线鼓仅向一个方向旋转时增强线缆缠绕的弓形部分。
减速齿轮机构包括多个相互啮合的减速齿轮和支撑减速齿轮旋转轴的支承机构。支承机构有多个不同高度的突起和一个仅用来与最高突起共同支撑一个减速齿轮的独立支撑件,每一个突起的上端有一个容纳减速齿轮旋转轴的凹槽,其余的减速齿轮由其它的突起支撑,而不再需要额外的支撑元件。
驱动机构包括一个连接线缆一端的绕线鼓和一个驱动绕线鼓的直流电机,直流电机包括一个永磁铁和整流刷。在这里,本发明的提升设备包括一个传输直流电机的输出动力到绕线鼓的减速齿轮机构,减速齿轮机构有一个限制绕线鼓的转动传输的自锁机构,其由一个蜗杆和一个蜗轮构成。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重物固定器中有一个放置线缆长度调整机构的壳体,该壳体有一对导向突起,以使线缆能够通过导向突起间的间隙从线缆长度调整机构向基础部分延伸,至少有一个导向突起是圆头。
在本发明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重物固定器靠复合线缆连接于基础部分,并有一个放置线缆长度调整机构的壳体,此壳体从其边缘向外有一个突出部分,来避免悬挂于基础部分的重物固定器因不小心沿水平轴向旋转而使线缆扭结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基础部分上有一个当重物固定器在顶部位置时能放入壳体的带凹槽的外壳,每一个突出部分都有一个用来引导壳体进入凹槽的弓形端头。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在下面对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的描述中会更加清楚。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提升设备的透视图;图2是提升设备的基础部分的内部工作设计示意图;图3是基础部分内部工作剖面图;图4是另一幅基础部分内部工作剖面图;图5是提升设备绕线鼓的分解透视图;图6是提升设备重物固定器的透视图;图7是重物固定器的仰视图;图8A和8B分别是重物固定器剖视图和侧视图;图9是另一幅重物固定器剖视图;图10是提升设备绕线轴的分解透视图;图11是重物固定器的线缆导向突出部分的示意图;图12是重物固定器的线缆长度调整机构操作示意图;图13是提升设备基础部分的线缆长度调整机构示意图;图14是基础部分的线缆长度调整机构的支承机构分解透视图;图15是提升设备第一自动制动机构的示意透视图;图16A和16B是第一自动制动机构的工作示意图;图17是说明提升设备第二自动制动机构的操作的局部剖视图;图18是说明第二自动制动机构的另一种操作的局部剖视图;图19A和19B是说明提升设备第三自动制动机构的工作的示意图;图20是说明第三自动制动机构的工作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21是重物固定器的线缆长度调整机构的一个修改例的局部透视图图22是重物固定器的线缆长度调整机构的另一修改例的局部透视图。
下面将根据附图和最佳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重物提升设备。至于重物则没有限制,例如,重物包括照明设备、防止犯罪用的照相机、火警设备和幕布等用于高处并需从高处放下维修的物品。
提升设备具体实施例的透视图如图1所示,提升设备包括一对带状线缆2,能够固定照明设备的重物固定器3,能够固定于天花板的基础部分1,重物固定器3通过线缆2与基础部分1相连接。
线缆2最好由具有高硬度的金属材料制成,当线缆的数量为两根或多根时,有一个优点即使其中的一根线缆偶然断裂,重物固定器仍然可以安全地靠余下的线缆吊住。
基础部分1的内部工作如图2和3所示,基础部分1有一个在其底部表面带有凹槽13的壳体10,重物固定器3能够放入凹槽13中。壳体10由用压铸法生产的铝制框架12制成,并固定于天花板,盖板14由合成树脂制成,并可与框架12分离。壳体10内装可依靠线缆2上下移动重物固定器3的驱动机构。所需的电路布置在框架12上的区域7处,驱动机构包括一对缠绕线缆的绕线鼓20,带有永磁铁和整流刷、驱动绕线鼓旋转的直流电机22,和向绕线鼓传输直流电机的输出动力的初级减速齿轮机构26,如图2所示。直流电机也可以用交流电机取代。
初级减速齿轮机构26有一个自锁机构,以阻止在直流电机非工作状态下,绕线鼓的转动被反向传输到直流电机上。如图4所示,初级减速齿轮机构26包含一个连接于直流电机22的驱动轴上的蜗杆27和与该蜗杆相啮合的蜗轮28,蜗轮28的转动被传导到连接于主轴21一端的支撑轮24,主轴21也是绕线鼓20旋转的共用轴,因此,绕线鼓20能在同一方向上同时转动。
如图5所示,每一个绕线鼓20由一个主体60和一个线缆固定器64构成,主体60有一个圆端部分62,当绕线鼓在一个方向上转动时能够增强线缆2的缠绕。线缆2的一端依靠摩擦力紧紧地固定于主体60和线缆固定器64之间。当绕线鼓20在缠绕线缆2的方向上转动时,圆端部分62保护线缆免受本处机械应力。在图5中,标号67表示将绕线鼓20连接于主轴21的销子。
一端连接在绕线鼓20的线缆2通过滚轮5伸向重物固定器3。另外,带状线缆2在同一个平面内延长,因此,它们中的一个能够与另一个线缆平行。
启动直流电机22,重物固定器3能够在顶端位置和底端位置之间上下移动,在顶端位置,重物固定器可放入壳体10的凹槽13中,在底端位置,线缆2从绕线鼓20伸展开,重物固定器3远离基础部分1。
根据本发明本实施例的提升设备包括放置于重物固定器3的固定壳体30中的第一线缆长度调整机构和放置于基础部分1的壳体10中的第二线缆长度调整机构。
第二线缆长度调整机构主要用于提升设备初始启动阶段。根据天花板的高度,第二线缆长度调整机构确定从绕线鼓20放出的线缆2的数量,因此,重物固定器3能够在理想的下降高度被锁止。这种情况下,需要一名工人爬到天花板上去操作第二线缆长度调整机构,因此,第二线缆长度调整机构在提升机构的初始启动阶段进行粗调是有用的。
另一方面,当需要对由第二线缆长度调整机构确定的线缆长度进行微调或根据方案的变化等情况改变重物固定器3在初始或以前设置的下降位置时,第一线缆长度调整机构是适宜使用的。既然第一线缆长度调整机构位于重物固定器3中,工人就可以在重物固定器的下降位置安全和容易地操作,而不用在天花板上操作第二线缆长度调整机构。因此第一线缆长度调整机构用于在提升设备的初始启动之后对线缆长度进行的微调。
本实施例的第一线缆长度调整机构说明如下。如图6-9所示,重物固定器3包括盘状的固定器壳体30,可转动地支撑着圆棒状的绕线轴40。每一个线缆2的一端连接在绕线鼓20上,另一端连接在绕线轴40上,因此,当旋转轴40旋转时,线缆2能够被缠绕在旋转轴上。如图10所示,绕线轴40可分解成相同形状的两个细长件42。线缆2的端部被夹在细长件42中间后,细长件42由螺钉43固定,并靠摩擦力紧紧地夹住线缆。绕线轴40的优点是不管绕线轴向哪个方向转动,线缆2都能缠绕在绕线轴40上。
如图7所示,绕线轴40在垂直于其轴向的垂直方向有一个细长通孔44。如图8A所示,限制旋转件48能通过在固定器壳体30上表面的狭缝32插入到绕线轴的细长通孔44中,来限制旋转轴的旋转。绕线轴40在其另一端有啮合凹槽45,与限制旋转件48相啮合。绕线轴40的凹槽45露于固定器壳体30的外面,如图8B所示。
利用带有上述结构的第一线缆长度调整机构,线缆2的长度调整如下限制旋转件48啮合于绕线轴40的凹槽45之一,如图12中箭头A所示,并转动到在绕线轴上缠绕足够的线缆,如图12中的箭头B所示。既然在重物固定器3的悬挂状态下线缆2具有适当的张紧度,在绕线轴40上就可以容易地缠绕线缆2。足够数量的线缆2绕到绕线轴40上以后,限制旋转件48从凹槽45中移开,插入到绕线轴上的细长通孔44中,从而限制绕线轴的旋转并避免绕线轴上线缆2的松弛。
代替限制旋转件48,可以将电平口螺丝刀置于凹槽45转动绕线轴。代替凹槽45,至少可以在绕线轴40的一端形成调整旋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使用特殊工具在绕线轴上缠绕线缆2。
另外,固定器壳体30有一对突起37从固定器壳体的边缘向上伸出,避免悬挂于基础部分1的重物固定器3因错误地沿绕线轴的轴向旋转而在线缆中形成绞结,如图8B的箭头所示。每一个突起37位于重物固定器3的悬挂状态下临近线缆2的位置,如图6所示。突起37还有一个弓形顶端作为导向装置,使重物固定器3能够顺利进入壳体10的凹槽13中。突起37的边缘38呈弧形,当线缆与突起误接触时保护线缆2免受损伤。
还有如图11所示,重物固定器3的固定器壳体30有两对线缆导向突起34,每一对放置于绕线轴40端部的上面。每一个线缆2从装于固定器壳体30中的第一线缆长度调整装置,沿导向突起34间的间隙33延伸到基础部分1。另外,如上描述,在重物固定器3的悬挂状态下,线缆2具有一定的张紧度,因此,线缆2与固定器壳体30一部分的线性接触,可能在该处受到较大的应力而使线缆加速退化。在这个实施例中,绕线轴40上的每一个线缆2都与一个导向突起34相接触,如图11所示。但是,因为每一个导向突起34都有圆弧顶端,线缆2与圆弧顶端的接触为平面式的。这样,与固定器壳体30的接触可以降低线缆2的退化。
如图7所示,标号36表示适于电连接照明设备(未示出)和重物固定器3的连接器。照明设备连接到重物固定器3的附件可以用根据照明设备的类型而选择的传统装置进行操作,因此对此装置不再进行详细的描述。
接下来解释本实施例的第二线缆长度调整机构。如图13所示,第二线缆长度调整机构包括当重物固定器3从顶部位置移动到底部位置时根据绕线鼓20的转动而转动不到一转的后传齿轮50,将绕线鼓的转动传到后传齿轮的第二级减速齿轮机构55,和一个当旋转体达到旋转量时为终止重物固定器的下降而自动停止直流电机22的电力供应的停止开关58。
第二级减速齿轮机构55包括多个相互啮合的齿轮55a--55c。这些齿轮支撑于与框架12整体制作的支承机构。如图14所示,支承机构为不同高度的突出部分15a--15c,每一个突出部分的顶端有容纳齿轮旋转轴的支承槽16。在本实施例中,当一个齿轮55b利用支撑构件17转动支撑于最高的突出部分15b的支承槽16中时,与齿轮55b相啮合的其余齿轮55a、55c则不用额外的支撑构件支撑于支承槽15a和15c。支撑构件17可与盖板14铸为一体,这样,齿轮55b的旋转轴可以被固定于支承槽16和整体铸造于盖在框架12上的盖板14上的支撑构件之间。
如果有必要,上述支承机构的概念可适用于从直流电机22向绕线鼓20传递动力的第一级减速齿轮机构。如果使用整体铸于框架12的支承机构,构件数量可以减少,因此基础部分1的结构可以更进一步的简化。另外,也可以减少提升设备的成本。
第二级减速齿轮机构55的一端与连接于主轴21另一端的正齿轮25相啮合,另一端连接于后传齿轮50。如图13所示,后传齿轮50有一个调整旋钮51,用来从第二级减速齿轮机构55分离后传齿轮和改变后传齿轮的旋转量。后传齿轮50位于前表面,带有机爪52,以便推动停止开关58上的推杆59和用于设定转动量的刻度盘53。
调整旋钮51露于盖板14的外面,如图1所示。刻度盘53可以通过盖板14上的窗口18进行检查。后传齿轮50在轴向承受偏心弹簧54的弹簧力。因此,后传齿轮50在轴向克服偏心弹簧力将后传齿轮从第二级减速齿轮机构55分离,并可设定后传齿轮的转动量。
在上述结构中使用第二线缆长度调整机构,线缆2的长度可以按如下方式调整后传齿轮50的转动量参考刻度盘53进行初始设定,然后启动直流电机22,将重物固定器3从壳体10的凹槽13中放下,此时,绕线鼓20的转动通过第二级减速齿轮机构55传到后传齿轮50,后传齿轮以低速旋转。如图13所示,后传齿轮50到达设定的转动量时,机爪52推动停止开关58上的推杆59向下移动,终止直流电机22的电力供应。结果,重物固定器3停止在所需的下降位置。
当使用第二线缆长度调整机构时,重物固定器3下降的位置靠调整从绕线鼓20放开的线缆2的数量确定,另一方面,如果使用第一线缆长度调整机构时,重物固定器3下降的位置靠调整缠绕在绕线轴40上的线缆2的数量确定。
本实施例的提升设备还包括第一和第二自动中止重物固定器3上下移动的制动机构。
第一制动机构在绕线鼓20上的线缆缠绕结束时,自动停止直流电机22的电力供应。如图15所示,第一制动机构包括一对转动从绕线鼓20到重物固定器3的线缆2的滚轮5,作为滚轮5的公共旋转轴的连接杆74,动态支撑连接轴74的弹性体70,如螺旋弹簧,和一个当线缆的张紧力增加而使弹性体70发生弹性变形,引起连接杆74的位移时,自动中止直流电机22的电力供应的初级开关72。
如图16A所示,既然在重物固定器3向上移动到基础部分1前,连接杆74一直与初级开关72接触,那么直流电机22的电力供应就不会间断。当重物固定器3到达壳体10的凹槽13中时,其向上的移动停止。此时,绕线鼓20过量转动,线缆2的张紧力增加,弹性体70发生弹性变形,滚轮5和连接杆74均轻微下移,如图16B中的箭头所示。当连接杆74离开初级开关72时,直流电机的电力供应被中止。第一制动机构在重物固定器3在上移过程中受到障碍物的干扰的不正常情况下工作,也在线缆2的缠绕结束时的正常情况下工作。
另一方面,第二制动机构当线缆2从绕线鼓20上放完时,或线缆2的张紧力降低到相当的程度时,自动中止直流电机22的电力供应。如图17所示,在重物固定器3的下移过程中,滚轮5和绕线鼓20之间的线缆2的一个位置(虚线A)与当全部线缆从绕线鼓20上放完时该线缆的位置(实线B)相应,线缆本身推动第二开关80上的推杆81向上移动,中止直流电机22的电力供应。所以,可以阻止绕线鼓20在线缆2放完时的继续转动,以免造成线缆2在绕线鼓20上反向缠绕。
如果需要,可以如此设置第二制动机构在重物固定器3的下移过程中,滚轮5和绕线鼓20之间的线缆2的一个位置与当预定数量的线缆2从绕线鼓20上放完时该线缆的位置相应时,线缆本身启动第二开关80。
另外,当重物固定器3到达地板或向下移动遇到障碍物时,线缆张紧力的降低会引起线缆的松弛。结果,线缆在松弛状态下能够自身启动第二开关80。就是说,如图18所示,在绕线鼓上的线缆全部放完,当线缆2的松弛(虚线C)超过绕线鼓20和滚轮5之间的线缆2的位置(实线B)时,线缆自身推动第二开关上的推杆81向上移动,中止直流电机的电力供应,因此,第二制动机构在重物固定器3的下移过程中发生线缆松弛的不正常情况下,和线缆2的放开终止时工作。
另外,本实施例的提升设备还包括一个阻止重物固定器3靠自身重力脱落的安全机构。如上所述,当绕线鼓20上的线缆2缠绕结束时,重物固定器3被置于壳体10的凹槽13中,直流电机22的电力供应中断,此时,如果没有采取其它的措施,因为直流电机22没有电力,重物固定器3很可能由于自身的重力而自由脱落。这种情况可由第一减速齿轮机构26的自锁装置实现。作为双重安全措施,提升设备还有一个当重物固定器3放置于凹槽13中时,限制直流电机22的驱动轴87转动的安全机构。
如图19A和20所示,安全机构包括一个临近直流电机驱动轴87的平板弹簧构件85,平板弹簧够件的一端伸入凹槽13中,另一端用螺丝固定于框架12上。如图19B所示,当重物固定器3进入凹槽13中时,平板弹簧够件85的伸出端被重物固定器的边缘向上靠压,因此,发生了弹性变形的平板弹簧够件85的一部分压在驱动轴87上,直流电机22上的驱动轴87的转动被平板弹簧够件85和驱动轴87之间的摩擦力可靠地限制。此安全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如果需要,第一减速齿轮机构中的自锁装置26和安全机构也可以采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平板弹簧构件85直接压在直流电机22的驱动轴87上,来限制驱动轴87的转动。作为进一步的修改,驱动轴87的转动也可以由向直流电机22和绕线鼓20之间的动力传输机构施加摩擦力而间接限制。
图21显示了重物固定器3的第一线缆长度调整机构的修改例。在这个修改例中,线缆2A上根据要求布置有多个孔90A。理想数量的线缆2A缠绕在转动支承于固定器壳体30A的绕线轴(未显示)上后,线缆用固定装置固定于在固定器壳体30A上表面伸出的线缆固定部分91A上。上述固定装置,最好是使用成套的销子94A和夹钳95A,如图21所示。这样,有一个优点,就是每一个线缆2A能够很容易地固定于线缆固定部分91A。作为替换,也可以使用传统的螺栓和螺母。
图22显示了重物固定器3上的第一线缆长度调整单元的另一个修改例。在这个修改例中,线缆2固定于细长支撑构件93B和从固定器壳体30B的上表面伸出的线缆固定部分91B上。支撑构件93B用传统的螺栓和螺母固定于线缆固定部分91B上。根据这个实施例,线缆2可由支撑构件93B和线缆固定部分91B之间的摩擦力紧紧地固定。另外,可以精细调整旋转支撑于固定器壳体30B上的绕线轴(未显示)上的线缆2的缠绕数量。在如图21和22所示的这些修改例中,第一线缆长度调整机构的其它构件与上述的实施例中的完全相同。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直流电机22和绕线鼓20被固定于安装在天花板上的框架12上。但是,驱动机构的这些构件可以安装在重物固定器上。例如,重物固定器有一个控制从安装于重物固定器中的绕线鼓放开线缆的锁止机构。
从上述的详细说明中可知,本发明的提升设备可达到如下效果因为第一线缆长度调整机构安装在重物固定器中,可以在重物固定器的下降位置方便和安全地调整线缆的长度,而不用在提升设备初始设置后爬高操作。
另外,如果重物固定器的移动范围由预先设置向电机供电时间的定时器控制的话,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因为电机旋转速度的变化,重物固定器不能重复地停止在相同的下降位置。在本发明中,重物固定器的移动范围由第一和第二线缆长度调整机构控制,不管电机的旋转速度如何变化,都可以在同样的下降位置使重物固定器可靠地停止。
特别的,当本发明的提升设备用于高天花板的建筑结构如音乐厅、体育馆和会议大厅时,可以在安全工作条件下进行照明设备的维护,具有显著的工业应用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提升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线缆(2);用于固定重物的重物固定器(3);通过所述线缆连接所述重物固定器并固定于天花板上的基础部分(1);和用所述线缆在所述重物固定器临近所述基础部分的顶部位置和所述重物固定器离所述基础部分一定距离的底部位置之间上下移动所述重物固定器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重物固定器具有调整所述线缆长度、使所述重物固定器在所述顶部位置和底部位置之间的理想位置停止的线缆长度调整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重物固定器,所述线缆的另一端连接于固定在所述基础部分(1)上的所述驱动装置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2)由一对带状线缆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线缆(2)在基本上同一个平面内相互延伸。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长度调整机构具有一个转动支撑于所述重物固定器上的绕线轴(40)和一个限制所述绕线轴转动的限制转动构件(48),所述线缆(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绕线轴,以使合适数量的所述线缆缠绕在所述绕线轴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轴(40)可以沿其轴向分为两个细长构件(42),所述线缆的一端夹在所述细长构件中。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轴(40)形成有一个可从所述重物固定器(3)的外部调整所述绕线轴上的所述线缆(2)的缠绕量的操作部件(45)和一个可使所述限制旋转元件与之啮合从而防止所述绕线轴上的所述线缆松脱的啮合部件(44)。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基础部分(1)中,并且包括一个连接所述线缆(2)一端的绕线鼓(20)和一个转动所述绕线鼓的电机(2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部分(1)有一个调整所述线缆从所述绕线鼓(20)上的放开量的第二线缆长度调整机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缆长度调整机构包括一个当重物固定器(3)从所述顶部位置移动到所述底部位置时根据所述绕线鼓(20)的转动而转动不足一圈的旋转体和一个当所述旋转体到达转动量时自动停止所述电机(22)的电力供应的停止开关(58)。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是一个通过减速齿轮机构(55)连接到所述绕线鼓(20)的后传齿轮(50),并且其中所述后传齿轮有一个用于将所述后传齿轮从所述减速齿轮机构分离和改变所述旋转体的转动量的旋钮(51)。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上的旋钮(51)可在所述基础部分(1)的外面进行调整。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传齿轮(51)在其轴向压有偏心弹簧(54),并在轴向反抗所述偏心弹簧移动,将所述后传齿轮从所述减速齿轮机构分离和改变所述旋转体的转动量。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绕线鼓(20)和所述重物固定器(3)之间的位置接收所述线缆(2)的线缆接收机构,一个根据所述线缆张紧力的变化动态支撑所述线缆接收机构的弹性体(70),和一个当所述线缆的张紧力增加,所述弹性体的弹性变形引起所述线缆接收机构发生位移时,自动断开所述电机(22)的电力供应的初级开关(72)。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接收机构是一个转动从所述绕线鼓(20)向所述重物固定器(3)松开的线缆(2)的滚轮(5),所述弹性体是一个弹簧(70),并且其中当所述滚轮被所述弹簧的弹性变形推动下移时,断开所述电机(22)的电力供应。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所述重物固定器(3)在所述顶部位置时限制所述电机(22)的驱动轴(87)转动的制动机构。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压力元件(85),当所述重物固定器(3)在顶部位置时引起压力元件的弹性变形,变形的弹性元件依靠摩擦力限制所述电机(22)上的驱动轴(87)的转动。
18.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从所述绕线鼓(20)向所述重物固定器(3)松脱的线缆(2)的线缆接收机构和一个当其被所述绕线鼓和所述线缆接收机构之间的线缆自身启动时,自动断开所述直流电机(22)的电力供应的第二开关(80)。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80)布置在这样一个当所述线缆的张紧程度下降引起所述线缆(2)松弛时所述第二开关在松弛状态下被所述线缆自身启动的位置。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80)布置在这样一个在所述线缆(2)从绕线鼓(20)上的松脱完成时所述第二开关被所述线缆接收机构和所述绕线鼓之间的所述线缆自身启动的位置。
21.如权利要求8或18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鼓(20)有一个固定所述线缆一端的线缆固定部分(64)和一个当所述绕线鼓仅在一个方向上转动时增强所述线缆(2)在所述绕线鼓上的缠绕的弓形部分(62)。
2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齿轮机构(55)包括多个相互啮合的减速齿轮(55a,55b,55c)和一个支撑所述减速齿轮转动轴的支承机构,所述支承机构具有多个不同高度的突出部分(15a,15b,15c),在每一个突出部分的顶部有一个容纳所述减速齿轮转动轴的凹槽(16),和一个与最高的突出部分(15b)相配合,仅用于支撑一个所述齿轮(55b)的单独支撑构件(17),其它的齿轮(55a,55c)不用额外的支撑构件,由其它的突出部分(15a,15c)支撑。
23.如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所述线缆(2)一端与其相连的绕线鼓(20)和转动所述绕线鼓的直流电机(22),所述直流电机包括一个永磁铁和一个整流刷。
24.如权利要求8或23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直流电机(22)的输出动力传到所述绕线鼓(20)的减速齿轮机构(26),所述减速齿轮机构有一个限制所述绕线鼓的转动传到所述直流电机的自锁机构,该自锁机构由一个蜗杆(27)和一个蜗轮(28)组成。
25.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物固定器(3)有一个装有所述线缆长度调整机构的壳体(30),所述壳体内有一对导向突起(34),以使所述线缆(2)通过所述导向突起的间隙从所述壳体中的所述线缆长度调整机构向所述基础部分(1)伸展,至少一个所述突起有圆端头。
26.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物固定器(3)通过多根线缆(2)连接于所述基础部分(1),并有一个装有所述线缆长度调整机构的壳体(30),所述壳体有从它的边缘伸在外面的突出部分(37),以避免由所述线缆悬挂于所述基础部分的所述重物固定器围绕水平轴由于错误转动而导致所述线缆的纽绞。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部分(1)有一个带有凹槽(13)的外壳(10),当所述重物固定器(3)在所述顶部位置时,所述壳体(30)可置于其中,每一个所述突出部分(37)都有一个弓形端头,以适于引导所述壳体进入所述凹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在安全条件下方便地对在高处的如照明设备等进行维修工作的提升设备。包括至少一根线缆、重物固定器、固定于天花板的基础部分,和一个通过线缆连接于重物固定器、并靠线缆在重物固定器所在的临近基础部分的顶部位置和远离基础部分的底部位置之间上下移动重物固定器的驱动机构,重物固定器有可调整线缆长度使重物固定器停在顶部和底部位置之间的理想位置的线缆长度调整机构。
文档编号F21V21/36GK1345691SQ00133649
公开日2002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29日
发明者清水稔之, 宫崎康弘, 中岛史朗 申请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