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卤素灯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4343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卤素灯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器材,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卤素灯泡。
背景技术
一般影视摄影演播领域常用的光源卤素灯,如图6、图7所示,其灯丝为单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小功率灯泡照明时打出的光斑分布不均匀,灯丝阴影较严重,亮度不高;大功率灯泡,如3KW以至5KW以上功率的灯泡,由于灯丝多,排列宽,灯泡体积较大,制造工艺难度大,其中3KW以上灯泡只能采取手工封接,制造成本较高,效率低,灯具的体积也较大,且同样灯丝阴影较严重,光斑分布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卤素灯的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灯丝排列紧凑,体积小,亮度高,打出的光斑均匀,高可靠,长寿命3KW、5KW大功率灯泡可采取机器夹封的卤素灯。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卤素灯泡,包括玻壳、芯柱、灯丝和灯头,其特征是若干段灯丝对称地纵向排列在以灯泡中轴线为中心的圆周上。
所谓灯丝呈轴对称排列是指一根灯丝分成若干段等长灯丝,每段灯丝呈螺旋缠绕形,每段灯丝间间隔均匀。
当有电流经过电源终端流向灯丝时,灯丝的每段都会均匀发光,由于灯丝的这种特殊几何形状排列,绝大部分发出的光线均会被与灯丝同轴、蒸镀有反射层的反光镜均匀反射出去,在被照区域获得一个优质的、高亮度的光斑。
灯丝围绕轴心作园周状排列,与灯丝排列成一行相比,灯芯宽度减小,这样在不增大玻壳直径的前提下,大大加宽了灯丝的间距,避免灯丝之间变形、短路烧毁,可任意角度燃点,且耐震动,大大提高了光源燃点的可靠性,延长灯泡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灯丝可以采用单螺旋结构,也可以采用双螺旋结构等其它结构形式,所谓双螺旋结构是指用单螺旋灯丝再次绕成螺旋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头采用铝制,灯头上设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为在灯头的周围设有相间隔的条形散热排,散热排可以是纵向排列也可以是横向排列。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灯芯整体宽度缩小了20%,玻壳直径缩小了30%,配套合适的灯具,打出的光斑均匀,无灯丝阴影,色温高,寿命延长。3KW、5KW大功率灯泡可采取机器夹封,制造工艺难度降低,制造成本降低。由于灯泡的体积缩小,有利于大功率卤素灯所配灯具的体积小型化。灯头上设有散热装置,散热面积增加,散热效果良好,有助于延长卤素灯泡的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3的正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实施例3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正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侧视图图6、7是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示意图1-玻壳 2-灯芯 3-支架边杆 4-玻梗 5-挂钩 灯头-6 散热装置-7具体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3、图4、图5所示,在玻壳1中设有一根灯芯2,灯丝分成依次串联的十段等长灯丝,灯丝呈单螺旋状,灯芯两端的灯丝下端绕接在两根支架边杆3上,上端挂在挂钩5上,上、下两玻梗4上分别设有五根和四根挂钩5,每段螺旋灯丝间的间段分别挂在九根挂钩5上,设置好上下挂钩的位置,使各段灯丝间距均匀,纵向排列在以灯泡中轴线为中心的圆周上。
实施例2在玻壳1中的灯丝2为双螺旋结构,其它与上例相同。
实施例3如图1、图2、图3所示,在本例中,灯芯的设置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灯头6为铝制,灯头6的前后两面设有相间隔的条形散热排7。
权利要求1.一种卤素灯泡,包括玻壳、芯柱、灯丝和灯头,其特征是若干段灯丝对称地、纵向排列在以灯泡中轴线为中心的圆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素灯泡,其特征是所述灯丝采用单螺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素灯泡,其特征是所述灯丝采用双螺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素灯泡,其特征是所述灯头上设有散热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卤素灯泡,其特征是所述散热装置为设在灯头的前后两面,纵向间隔排列的条形散热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卤素灯泡,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芯宽度小,玻壳直径小,打出的光斑均匀,无灯丝阴影,色温高的灯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卤素灯泡,包括玻壳、芯柱、灯丝和灯头,若干段灯丝对称地、纵向排列在以灯泡中轴线为中心的圆周上。本实用新型寿命长,制造成本降低,散热效果良好。
文档编号H01K1/02GK2648594SQ0325958
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5日
发明者俞伟民 申请人:南京特种灯泡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