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音乐蜡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55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音乐蜡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蜡烛装置,特别是关于在蜡烛点燃时能发出电子音乐的蜡烛装置。
现有的电子音乐蜡烛装置,通常是在其中安放电子音乐元件,在装置中或装置外安放各类按钮开关,用手按动开关或用蜡烛装置本身重力压动开关,甚有不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电子音乐蜡烛装置(以下简称蜡烛装置),利用各种敏感的传感器,而这些传感器结构简单,效果灵敏,在蜡烛点燃时,利用烛焰的光能或热能,能触发传感器而启动与其相连的电子音乐元件,播放电子音乐。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蜡烛装置,把蜡烛的点燃发光与电子音乐的播放融为一体,不必采用复杂的电子电器元件,造价低,效果好,将本蜡烛装置与玻璃,陶瓷,大理石等各种材料的工艺品结合配置,则可成为新型美观而雅致的工艺美术鉴赏品。此外,它又可用作照明灯具。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蜡烛装置是通过以下结构来实现的在蜡烛装置的烛焰周围或中心放置一根或按不同距离排布、引出若干根金属导体或光传导体,将烛焰燃烧产生的部份热能或光能,按距离烛焰发热区远近的次序,传导到安置在蜡烛装置内部或外部的各类传感器中,由传感器启动与之连接的电子音乐元件,可依次先后播放电子音乐。
传感器可采用各种类型的热膨胀体、双金属片、电解质装置、热敏电阻等,还可以采用红外二极管、光敏电阻元件等。
用热膨胀体传感器时,由金属导体将烛焰之热能传至热膨胀体上,使热膨胀体膨胀,带动传感器的相应装置,接通与之相连的电子音乐元件电路。也可另设一电解质传感器,由热膨胀体传感器联动,而使之启动电子音乐元件。采用双金属片或热敏电阻元件时,可将金属导热体的一端紧绕在双金属片或热敏电阻元件上,也可将热敏电阻元件直接安置在烛焰的适当区域,由烛焰的热能直接触发启动。
本实用新型中的传感器,也可采用红外二极管,该红外二极管可安置在烛焰近旁,并加有护罩,使其只能接受来自烛焰的光线。也可安置在其它位置,由金属导热体与之相联。当烛焰点燃时,红外二极管发出脉冲信号,启动电子音乐元件,使之播出音乐。
本实用新型中的传感器还可以采用光敏电阻元件。将光敏电阻元件放置在烛焰火近旁或能接受到烛焰发出光的适当位置上。将其它会受光影响的部位加护罩遮蔽,如红外二极管一样,使其只能接受来自烛焰的光线,下接电子音乐元件,也可将光敏电阻元件放在其它位置,由光导纤维与之连接,光导纤维之一端安置在可接受烛焰光的位置,另一端与光敏电阻元件相联。烛焰点燃发光时,光敏电阻元件发出讯号,相继启动电子音乐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是在蜡烛装置侧面安上感应开关。手触感应开关,即发生脉冲信号,启动电子音乐元件,使之奏乐。
本实用新型的蜡烛装置,不仅可用于蜡烛点燃时外形不变的蜡烛,也可适用于蜡体可烧融的一般外形蜡烛。如可采用低熔点金属作金属导热体,将此低熔点金属制成细长或相应的外型,外包裹一层可以烧融的绝缘体,将此包裹体放置在蜡烛芯中或芯旁,其底端与传感器相接或设置在能使传感器发生作用的位置上。烛芯点燃时,可烧融的绝缘体与裹在其中的低熔点金属随同蜡体一起烧融,未烧融部份的低熔点金属传导来的热量,由绝缘体阻止其传向蜡体而防止热损失并影响蜡体。热量传导的传感器,触发传感器,启动电子音乐元件。低熔点金属可采用锡铝合金、锡铅铝合金、锡锌合金、锡铝锌合金。外包裹层可烧融绝缘材料可采用聚乙烯、聚丙烯。
下例附图将协助阐明本蜡烛装置的结构与效果。
图1为维持外形不变的电子音乐蜡烛装置结构剖视图,图2为热膨胀体传感器结构剖视图,图3为金属热导体在绝缘体片上的平绕图,图4为金属导热体布置示意图,图5为电子音乐元件多次触发电路图,图6为联合式热膨胀活塞传感器结构剖示图,图7为双金属片传感器结构示意图,图8为电解质传感器作用示意图,图9为电解质传感器管截面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是采用热膨胀体式传感器的装置。如图1所示烛芯1通过烛芯板2固定在托板3上,4为蜡体,5为盖板,当蜡烛点燃后,蜡体4烧熔,重量减轻,由弹簧6将烛芯上顶,维持蜡烛外形不变,金属导热体7将蜡焰10的一部份热量传至传感器8中,触发传感器而启动电子元件9,播出电子音乐。金属导热体7在烛焰10发热区外直到传感器之内的这一段裹有绝热材料,11为蜡烛装置的内壳,12为外壳。
所用的热膨胀体传感器如图2所示,金属导热体7将烛焰的部份热量传至平绕在绝缘体片14的金属导热体圈上,此热量加热膨胀体15使膨胀元件16膨胀而凸向传感器外侧,使连结在其上的电极片17与电极片18接触后,电路接通,启动电子音乐元件,19为电容器,为保证有足够的热量使膨胀体15膨胀到足以推动电极片17与18相接触,将金属导热体平绕在绝缘体片14上。图3为金属导热体在绝缘体片上的平绕图,其中20为金属导热体引端,7为平绕的金属导热体,14为绝缘体片。图2的膨胀元件可采用多种可受压膨胀泄压恢复原状的薄膜状或片状物体如硅橡胶、丁腈橡胶、天然橡胶,条形弹簧与塑料薄膜的复合体等。膨胀体可采用不燃烧的气体,易挥发的液体或易升华的固体。如气体可采用二氧化碳、氨气、氦气等,易挥发的液体可采用乙醚、酒精、醋酸乙脂、丙酮等,易升华的固体可采用碘、樟脑、干冰等。本实施例中膨胀元件采用硅橡胶薄膜,膨胀体用醋酸乙脂。
为达到在蜡烛点燃过程中,可依次多次启动电子音乐元件,多次播放电子音乐的目的,可采用多根金属导热体,按距离火焰的远近依次排列,离烛焰近的,先接受足够的热量而传导到传感器中,启动电子音乐元件,离烛焰远的则后启动电子音乐元件。依次而进行。图4为本实施例的金属导热体布置示意图,21为燃烧的蜡体上端面,7、22、23、24、分别为四根金属导热体的受热端及其引出线,10为烛焰。每一金属导热体传导的热量即可起到启动一次电子音乐元件的原动力之作用,此外,金属导热线可采用不同长度,以利用散热情况之差,调节启动电子音乐元件之次序。
图5为本实施例的电子音乐元件多次触发电路图。
图5中IC为电子音乐元件集成块,B为蜂鸣器,C-C为电容器,K-K为触点。每一对触点有其相应之传感器。当K相应的传感器动作时,K闭合由于电容端压不能突变,电源E突然以脉冲形式加于集成块输入端P,使音乐演奏一遍。此后由于电源E在电容C两端建立,P点脉冲立即消失。
与K、K、K相应的传感器动作时,同样产生触发脉冲,各使音乐演奏一遍。
图2所示的热膨胀体传感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个与带电容器的启动电子音乐的开关电路并联使用。
在图2所示的热膨胀体传感器一端联接一活塞连动装置,内装数对金属电极组成联合式热膨胀活塞传感器,则可逐个多次启动电子音乐元件。
图6为本实施例的联合式热膨胀活塞传感器结构剖示图。活塞缸壳31联接在热膨胀体传感器32上,接电子音乐元件的外接导线36连接电极34,绝缘层33将各电极绝缘隔开,另一电极即金属活塞37,后连可伸缩导线40,通过另一电极接点38和外接导线39相连。热膨胀体传感器32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推动金属活塞37,依次与电极34相接触,接通电子音乐元件,弹簧35起支撑回弹作用。
活塞缸也可不联接在热膨胀体传感器上,本身就作为热膨胀体传感器的外壳而单独作为热膨胀体传感的另一种形式。若将活塞缸壳垂直放置,则在结构上可省去弹簧。
在本实施例中,热膨胀体传感器放置在外壳包裹下的蜡烛装置外围中部。在达到相同效果的前提下,热膨胀体传感器可以安放在不与火焰直接接触的任何部位。从烛焰部分引出的金属导热体通过蜡体时,需用绝缘体包覆,以免热量散出引起蜡体不必要的融化,而且损失了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是采用双金属片传感器装置。如图7所示,金属导热体41为铜丝,多圈紧绕在铁片43与铜片48上,铁片43与铜片48组成双金属片,由金属螺钉42、46使之紧密结合,金属螺钉42与导线49相连,当紧绕在双金属片上的金属导热体将蜡烛火焰热量传到双金属片上时,整个双金属片结构体上翘,使铜螺钉46的螺钉头与导线电极44相接触,则导线49与导线45接通,而导线49与45分别连接电子音乐元件,则使之启动,而播放电子音乐。
组成双金属片的金属可采用任何两种热膨胀系数差别较大的金属即除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铜与铁片外,还可采用铁与铝,铁与铜铝合金,钢与铜锡合金等。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是采用电解质传感器装置。如图8所示在弯曲的塑料管50中,涤纶细纤维束即组成毛细管纤维束53,先将涤纶细纤维束浸在饱和硫酸铜溶液中,然后置在60℃恒温真空干燥烘箱中烘干4小时,取出后,将电热丝54裹在其中,拉穿,塞入塑料管50中,通过另一热膨胀体传感器的膨胀推动作用,采用继电器将预先放置在蜡烛装置内的盛水容器倾斜,经加液口51注入塑料管50中,在毛细管纤维束53上的硫酸铜又变成硫酸铜溶液,发生导电作用,尤其是积聚在凸出部63中的硫酸铜溶液则将金属电极61,62和55,56接通,相应接通了导线59,60与57,58,而导线57,58与59,60分别与电子音乐元件相接,则启动了电子音乐元件,由于加入水后,硫酸铜溶液电解质还有着靠毛细管纤维束输送的过程,因而各凸出部接受到硫酸铜溶液会按离加液口的远近而有时间差,因而接通金属电极55,56和61,62有先后之差,可先后启动两次电子音乐元件。
图9为电解质传感器管截面图,其中54为电热丝、50为塑料管、53为毛细管纤维束。当外接电流通入电热丝54时,电热丝可发热,而将硫酸铜溶液中水分蒸发,通过图8中蒸发小孔52排出,硫酸铜溶液又变成硫酸铜,不会导电。而再次从加液口51中加入水后,又可重复上述启动电子音乐的过程。
本实施例中塑料管可采用各种可弯曲成型的绝缘细管代替,如可用玻璃管,橡胶管,衬塑料的金属管等。毛细管纤维束除采用本实施例中提出的涤纶细纤维束外,还可采用各种吸湿性强的纤维,如棉花、尼龙细纤、丙纶细纤、棉涤纶混纺细纤维等。电解质可采用硝酸钠、氯化钠、硫酸铜、硫酸铝等。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音乐蜡烛装置,包括蜡体、烛芯、弹顶结构、电子音乐元件以及内外壳体,其特征是装有导能体和传感器,导能体的一端布置在能接受烛光、热能的区域,另一端与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与电子音乐元件电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导能体为一根或多根金属导热体。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多根金属导体的一端按离烛焰高热区的远近分布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金属导热体是一根低熔点金属细长体,外层包裹可烧融的绝缘体,放置在烛芯中或烛芯旁。
5.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传感器为热膨胀体式,金属导热体与热膨胀体式传感器中的热膨胀体直接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热膨胀体式传感器中的膨胀体采用在空气中不会燃烧爆炸的气体。
7.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热膨胀体式传感器中的膨胀体是受热易挥发的液体。
8.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热膨胀体式传感器中的膨胀体是受热易升华的固体。
9.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热膨胀体传感器直接与一活塞装置相连,活塞杆为金属导体,引出导线与电子音乐元件电路一端相连,活塞缸内壁上有一个以上金属电极环,它们与电子音乐元件电路另一端相连,各金属电极环间有绝缘体使之相互绝缘。
10.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热膨胀体传感器是一种活塞结构的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再设置电解质传感器,热膨胀体传感器与电解质传感器联动作用。
12.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电解质传感器的结构为一根可弯曲的管,弯曲后可定型或成为有上拱区与下弯区的形状,管内装有毛细管纤维束,弯曲管的一端有一个可加水的开口部,下弯区底部有凸出部,凸出部装有连接电子音乐元件电路的电极,上拱区有若干小孔。
1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传感器为双金属片式,金属导热体紧绕住双金属片。
14.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传感器为热敏电阻元件,放置在能直接接受烛焰热量的地方。
15.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热敏电阻元件放在蜡烛装置内部或外部,金属导热体紧绕在热敏电阻元件上。
16.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导能体与传感器由红外二极管代替。
17.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导能体为光传导体。
18.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光传导体为光敏电阻元件,布置在直接接受烛焰光能的区域,有护罩遮蔽其它光能对它的影响。
19.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光传导体为光导纤维,光导纤维的一端布置在蜡烛装置旁能直接接受烛焰光能的区域,另一端与光敏电阻元件相连,光敏电阻元件与电子音乐元件电路相连。
专利摘要
一种电子音乐蜡烛装置,除点燃结构与壳体外,还装有可以传导热或光能的导能体、传感器和电子音乐元件。导能体的一端布置在可接受到烛焰光、热能的区域,另一端与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与电子音乐元件电器相连,导能体将烛焰的一部份光能或热能传导至传感器,触发传感器,启动电子音乐元件。因此,本装置在蜡烛点燃时会自动奏乐,它既可以作照明之用,又可与各种工艺品配合成为能发光奏乐,美观雅致的鉴赏品。
文档编号F21S13/00GK87205362SQ87205362
公开日1988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1987年11月18日
发明者郭伟士 申请人:郭伟士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