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6354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显示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显示板(PDP),特别是,放电时能够提高亮度和放电效率的PDP。
背景技术
近来,等离子显示板(PDP)作为传统阴极射线管(CRT)的代替品已引起公众的注意。在PDP中,在其上形成多个电极的两个基板之间充满了放电气体,放电电压施与到电极上,由于放电电压产生紫外线,以预定的图案形成的荧光体被激发,并且因此显示所需的图像。
3-电极表面放电PDP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第一面板包括第一基板、覆盖形成在第一基板背面上的多个扫描电极和多个维持电极的第一介电层和保护第一介电层的第一保护膜。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形成成对的维持电极。扫描电极由增强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形成的总线电极和由透明导电材料诸如铟锡氧化物(ITO)形成的透明电极构成。维持电极由增强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形成的总线电极和由透明导电材料诸如ITO形成的透明电极构成。
第二面板包括第二基板、第二介电层、阻挡肋、荧光层和第二保护膜,第二介电层设置在面对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的前面上,以覆盖形成在与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延伸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的多个寻址电极;阻挡肋设置在第二介电层上并隔开放电单元;荧光层设置在由阻挡肋隔开的空间中;第二保护膜形成在荧光层的前表面上以保护荧光层。由阻挡肋隔开的空间定义了放电单元Ce,放电气体注入在放电单元Ce中。
预定的电压提供到这样的PDP各自的电极上,放电发生在放电单元Ce中,放电产生紫外线,荧光层由紫外线激发并且发出可见光。放电可以分成用于选择要接通的放电单元的寻址放电和在选择的放电单元中持续放电的维持放电。寻址放电产生在扫描电极和寻址电极之间,而维持放电产生在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然而,由于在3-电极表面放电中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的间隔很窄,因此在维持放电进行时放电量很小,并且由于小放电量使亮度变弱。同样,放电效率需要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具有改善了清晰度的等离子显示器(PDP)。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提供的等离子显示器(PDP)包括彼此分离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阻挡肋,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并且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一起定义多个放电单元;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设置在阻挡肋中,并彼此平行地第一方向上延伸;多个寻址电极,设置在阻挡肋中,并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多个荧光层,设置在放电单元中;和放电气体,包含在放电单元中;单元帧分成多个具有用于灰度显示的相应灰度分量的子域,每个子域分成其中单元帧分成多个具有用于灰度显示的相应灰度分量的多个子域,每个子域分成在其间放电单元初始化的复位周期、其间选择要接通的放电单元的寻址周期,和在其间对应于所述灰度分量的维持放电发生在所选择的放电单元中的维持周期,并且在持续期间交替地具有正极性第一电压和低于该第一电压的第二电压的维持脉冲都交替地供给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而在维持周期中正极性的第三电压提供给寻址电极上,或寻址电极在维持周期中浮动。
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寻址电极优选围绕放电单元。寻址电极优选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阻挡肋之内。
荧光层优选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中的一个或两个上。
在复位周期期间,由上升脉冲和下降脉冲构成的复位脉冲优选供给第一电极,当在复位周期期间提供下降脉冲时正极性的第四电压优选供给第二电极,并且在复位周期期间第二电压优选供给寻址电极;在寻址周期期间扫描脉冲优选供给第一电极,在寻址周期期间第四电压优选供给第二电极,并且在寻址周期期间寻址脉冲优选供给与扫描脉冲同步的寻址电极。
上升脉冲优选从第一电压增加第五电压并最终达到第六电压,而下降脉冲优选从第一电压降低并最终达到第七电压;继之扫描脉冲优选具有第八电压和低于第八电压的第九电压;寻址脉冲优选具有正极性的第十电压。
第三电压优选低于第一电压。第二电压优选为接地电压。


结合附图,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变得更好理解,因此对本发明更完全的评价和其中许多附带的优点将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关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其中图1是3-电极表面放电等离子显示板(PDP)的局部剖面透视图;图2是沿着图1中PDP的II-II线剖取的剖面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DP的局部剖面透视图;图4是沿着III-III线剖取的图1中PDP的剖面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3中放电单元和电极的排列图;图6是驱动图3中PDP的设备的结构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图3中PDP的驱动信号的时间图;和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驱动图3中PDP的驱动信号的时间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3-电极表面放电等离子显示板(PDP)1的部分剖面透视图。图2是沿着II-II线剖取的图1中PDP的剖面图。
在下文,参照图1和2描述该3-电极表面放电PDP1。
参照图1,PDP1包括第一面板110和第二面板120。
第一面板110包括第一基板111;第一介电层115,其覆盖形成在第一基板111后面上的多个扫描电极112和多个维持电极113;第一保护膜116,用于保护第一介电层115。扫描电极112和维持电极113形成成对的维持电极114。扫描电极112包括由金属材料形成用以增强导电性的总线电极112a和由透明导电材料如铟锡氧化物(ITO)形成的透明电极112b。维持电极113包括由金属材料形成用以增强导电性的总线电极113a和由透明导电材料如ITO形成的透明电极113b。
第二面板120包括第二基板121;第二介电层123,设置在第二基板121面对第一基板111的前面上,以覆盖多个寻址电极122,并且寻址电极122形成在与扫描电极112和维持电极113延伸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上;阻挡肋124,设置在第二介电层123上并分隔放电单元;荧光层125,设置在由阻挡肋124分隔的空间中;第二保护膜128,形成在荧光层125的前面上以保护荧光层125。由阻挡肋124分隔的空间定义放电单元Ce,并且放电气体注入在放电单元Ce中。
预定电压供给图1中该PDP1的相应电极,放电发生在放电单元Ce中,放电产生紫外线,荧光层125由紫外线激发,并且发出可见光。放电可以分成用于选择要接通的放电单元的寻址放电和在选择的放电单元中持续放电的维持放电。寻址放电产生在扫描电极112和寻址电极122之间,而维持放电产生在扫描电极112和维持电极113之间。然而,由于在图1的3-电极表面放电PDP1中扫描电极112和维持电极113之间的间隔缩小,在执行维持放电时放电量变小,并且由于小放电量使亮度变弱。放电效率也需要改善。
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展示了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DP 200的局部剖面透视图。图4是沿着线III-III剖取的图3中PDP的剖面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3的放电单元和电极的排列图。以下,将参照图3、4和5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DP 200。
PDP 200包括第一基板201、第二基板202、阻挡肋205、第一电极206、第二电极207、寻址电极208、荧光层210和放电气体(未示出)。
第一基板201和第二基板202以预定的距离彼此分开并且彼此面对。在根据本发明当前实施例的PDP 200中,由放电单元产生的可见光可以通过第一基板201或第二基板202发射出。因此,第一基板201和第二基板202中的至少一个是由具有高光透明度的材料如玻璃形成的透明基板。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第一基板201和第二基板202中的至少一个可由能充分传输可见光的任意材料形成。
由于第一基板201不包括存在于图1中PDP 1的前基板110上的扫描电极112、维持电极113和第一介电层115,因此可见光的透明度可以极大地改善。即PDP 1的可见光的透明度约为60%,而根据本发明当前实施例的PDP 200的可见光的透明度超过90%。结果,根据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改善了光发射效率阻挡肋205设置在第一基板201和第二基板202之间并分隔多个放电单元Ce。由阻挡肋205分隔的放电单元Ce具有卵形剖面并排列成矩阵形式。然而,阻挡肋205的结构不限于此。即阻挡肋205可以形成为各种式样,诸如网格(waffle)图案、三角图案等,其可以形成多个放电空间。同样,放电空间的横剖面可以为多边形,诸如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等,或者是圆形而不是椭圆形横剖面。阻挡肋205防止发生在放电单元Ce之间的不希望有的放电。
如图4和5中的所示,第一电极206、寻址电极208和第二电极207设置成围绕放电单元Ce。第一电极206、寻址电极208和第二电极207彼此分开,并且在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中,在z方向上彼此分开。即第二电极207、寻址电极208和第一电极206顺序地设置在第一电极206和第一基板201之间以及在第二电极207和第二基板202之间(在z方向上)。第一电极206、寻址电极208和第二电极207由导电材料如铝、银、铜等形成。
第一电极206和第二电极207在第一方向(y方向)上延伸并且寻址电极208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x方向)上延伸。
当放电发生时,阻挡肋205防止电流直接流过第一电极206、寻址电极208和第二电极207,并且也防止带电粒子直接碰撞并损害第一电极206、寻址电极208和第二电极207。同样,阻挡肋205由电介质材料形成,可以积聚带电粒子作为壁电荷。这样的电介质材料包括PbO、B2O3、SiO2等。
阻挡肋205的侧面可以用作为保护层的MgO层209覆盖。在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中,当发生放电时,MgO层209防止由电介质材料形成的阻挡肋205被损坏,并且加速第二电子的放电。通过阴极溅射或E-束蒸镀,MgO层209形成为薄膜。
在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中,荧光层210设置在放电单元Ce中。荧光层210可以安置在放电单元Ce中的任意位置。例如,荧光层210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基板201和202中的一个或两个上。在图3和4中,荧光层210设置在面对第二基板202的第一基板201的后面上。荧光层210包括红-发射荧光层、绿-发射荧光层和蓝-发射荧光层。
荧光层210包括接收由在第一电极206、寻址电极208和第二电极207之间的放电产生的紫外线的成分并发出可见光。红-发射荧光层包括荧光体诸如Y(V,P)O4:Eu等,绿-发射荧光层包括荧光体诸如Zn2SiO4:Mn,YBO3:Tb等,并且蓝-发射荧光层包括荧光体诸如BAM:Eu等。
放电单元Ce充满了放电气体,诸如Ne、Xe、Ne和Xe混合物,然后将其密封起来。
在图1的PDP 1中,由于在维持电极113和扫描电极112之间的维持放电发生在接近第一基板111的水平方向上,因此放电区域相对地变窄。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的PDP 200中,由于维持放电发生在放电单元Ce的所有侧面上,因此放电区域相对地变宽。此外,在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中,维持放电沿着每个放电单元Ce的侧面以封闭曲线的形式发生,然后逐渐地扩散到放电单元Ce的中心。因而,维持放电发生的面积值增加,通常未利用的放电单元中的空间电荷可以用于光发射。结果,可以改善PDP的发光效率。
第一电极206可以用作维持电极,而第二电极207可以用作扫描电极,或反之亦然。以下,假定第一电极206用作维持电极而第二电极207用作扫描电极。
图6是驱动图3中PDP 200的设备的结构图。
PDP驱动设备包括图像处理器400、逻辑控制器402、Y驱动器404、寻址驱动器406、X驱动器408和PDP 200。
图像处理器400接收外部模拟图像信号,诸如PC信号、DVD信号、视频信号、TV信号等,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按数字信号执行图像处理,并输出内部图像信号。内部图像信号是红(R)、绿(G)和蓝(B)8-位数字图像信号、时钟信号和垂直与水平同步信号。
逻辑控制器402从图像控制器400接收内部图像信号,对内部图像信号执行伽马-校正、自动电源管理(APC)等,并输出寻址驱动控制信号SA、Y驱动控制信号SY和X驱动控制信号SX。
Y驱动器404接收来自逻辑控制器402的Y驱动控制信号SY,在复位周期(图7和8的PR)期间提供用于初始化放电的由上升脉冲和下降脉冲组成的复位脉冲,在寻址周期(图7和8的PA)期间提供扫描脉冲,和在维持周期(图7和8的PS)期间提出维持脉冲,给PDP 200的扫描电极(图7或8的Y1,…,Yn)。
寻址驱动器406接收来自逻辑控制器402的寻址驱动信号SA,并输出寻址脉冲到PDP200的寻址电极(图7或8的A1,…,Am),以在寻址周期PA期间选择要接通的放电单元。
X驱动器408接收来自逻辑控制器402的X驱动控制信号SX,在复位周期PR和寻址周期PA期间提供偏压(图.7或8的Vb),并在维持周期PS期间提供维持脉冲,到PDP200的维持电极(图7或8的X1,…,Xn)。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7是图3中驱动PDP 300的驱动信号的时序图。以下,参照图3至7描述图3中驱动PDP 200的驱动信号。
参照图7,在维持放电周期PS中,交替地具有第一正电压Vs和第二正电压Vg的维持电极交替地供给扫描电极Y1,…,Yn和维持电极X1,…,Xn,而第三正电压Vx供给寻址电极A1,…,Am。
PDP 200以60Hz或50Hz由每帧创建图像。每帧由多个子域组成。用于时间分隔灰度显示的灰度分量分配到各自的子域。每个子域SF分成复位周期PR、寻址周期PA和维持周期PS。
在初始化所有放电单元的复位周期PR中,由上升脉冲和下降脉冲组成的复位脉冲供给扫描电极Y1,…,Yn,当提供下降脉冲时,第四正电压Vb供给维持电极X1,…,Xn,并且第二电压Vg供给寻址电极A1,…,Am。上升脉冲从第一电压Vs逐渐上升了第五电压Vset,从而最终达到第六电压Vset+Vs。下降脉冲从第一电压Vs逐渐下降,从而最终达到第七电压Vnf。
通过提供上升脉冲,负壁电荷在放电单元中扫描电极Y1,…,Yn附近积聚,而正壁电荷在扫描电极X1,…,Xn和寻址电极A1,…,Am附近积聚,并且发生弱放电。通过提供下降脉冲,在放电单元中相应电极附近积聚的壁电荷被消除,并且发生弱放电。当复位周期PR终止时,少量的负壁电荷在扫描电极Y1,…,Yn附近积聚,负壁电荷在维持电极X1,…,Xn附近积聚,并且少量的正壁电荷在寻址电极A1,…,An附近积聚。
在寻址周期PA中,选择了要接通的放电单元,并且寻址放电发生在选择的放电单元中。扫描脉冲连续地供给扫描电极Y1,…,Yn,与扫描脉冲同步,寻址脉冲供给寻址电极A1,…,Am,并且第四正电压Vb供给维持电极X1,…,Xn。扫描脉冲维持在第八正电压Vsch然后降到小于第八电压Vsch的第九电压Vscl。当选择与扫描脉冲同步的接通的放电单元时,寻址脉冲具有第十电压Va,并且当选择与扫描脉冲同步的未接通的放电单元时,具有第二正电压Vg。
通过提供扫描脉冲和寻址脉冲,在复位周期PR期间由于壁电荷积聚在相应的电极上,在放电单元中扫描电极Y1,…,Yn和寻址电极A1,…,Am之间发生寻址放电。在寻址周期PA结束后,正壁电荷在选择的放电单元中扫描电极Y1,…,Yn附近积聚,在选择的放电单元中,大量的负壁电荷在维持电极X1,…,Xn附近积聚,而在选择的放电单元中,小量的负壁电荷在寻址电极A1,…,An附近积聚。
在维持周期PS中,维持放电发生在寻址周期PA中选择的放电单元中。为了实现维持放电,维持脉冲交替地供给扫描电极Y1,…,Yn和维持电极X1,…,Xn。供给的维持脉冲的数量取决于给每一子域的灰度分量。当维持放电发生时为了提高发光效率和改善亮度,第三正电压Vx供给寻址电极A1,…,Am。第三电压Vx可以低于第一电压Vs。维持脉冲在第一正电压Vs和第二电压Vg交替。
通过提供维持脉冲和第三电压Vx,由于在寻址周期PA期间壁电荷在放电单元中积聚,所以维持放电发生在放电单元中。
更详细地,如果第一电压Vs供给扫描电极Y1,…,Yn,第二电压Vg供给维持电极X1,…,Xn,并且第三电压Vx供给寻址电极A1,…,Am,在积聚大量壁电荷的维持电极X1,…,Xn和寻址电极A1,…,Am之间开始维持放电。维持放电延伸到维持电极X1,…,Xn和扫描电极Y1,…,Yn之间。由于维持放电,与其它技术相比放电量扩大,结果提高放电效率并改善亮度。
通过第三正电压Vx的应用在维持放电发生以后,负壁电荷在寻址电极A1,…,Am附近积聚,负壁电荷在扫描电极Y1,…,Ym附近积聚,并且正壁电荷在维持电极X1,…,Xn附近积聚。于是,如果第二电压Vg供给扫描电极Y1,…,Yn,第一电压Vs供给维持电极X1,…,Xn,并且第三电压Vx供给寻址电极A1,…,Am,在扫描电极Y1,…,Yn和寻址电极A1,…,Am之间开始维持放电,并且维持放电延伸到维持电极X1,…,Xn和扫描电极Y1,…,Yn之间。由于维持放电,与其它技术相比放电量扩大,结果提高放电效率并改善亮度。
通过第三正电压Vx的应用在维持放电发生以后,负壁电荷在寻址电极A1,…,Am附近积聚,正壁电荷在扫描电极Y1,…,Ym附近积聚,并且负壁电荷在维持电极X1,…,Xn附近积聚。当根据灰度分量持续地提供维持脉冲时,重复上面的操作。
为了引起在维持电极X1,…,Xn和寻址电极A1,…,Am之间及扫描电极Y1,…,Yn和寻址电极A1,…,Am之间开始维持放电,并导致维持放电平稳地延伸到维持电极X1,…,Xn和扫描电极Y1,…,Yn之间,第三电压Vx必须在适当的范围内。因此,第三电压Vx优选小于第一电压Vs,并且如果第三电压Vx大约为0.5Vs就足够了。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图3中驱动PDP的驱动信号的时序图。以下,参照图3至8描述驱动信号。
在复位周期PR和寻址周期PA中,图8中的驱动信号以与图7中的驱动信号同样的方式供给。然而,在维持周期PS中,异于图7中的驱动信号,维持脉冲交替地供给扫描电极Y1,…,Yn和维持电极X1,…,Xn,并且寻址电极A1,…,Am浮置。浮置是一种不供电状态。由于第一电压Vs和第二电压Vg交替地供给扫描电极Y1,…,Yn和维持电极X1,…,Xn,如图8所示,设置在扫描电极Y1,…,Yn和维持电极X1,…,Xn之间的寻址电极A1,…,Am的电压变成约为第一电压Vs的一半,即0.5Vs。
因此,维持放电以与上面参照图7的描述相同的方式发生。即如果在放电单元中第一电压Vs供给扫描电极Y1,…,Yn,在放电单元中第二电压Vg供给维持电极X1,…,Xn,并且寻址电极A1,…,Am浮置,那么维持放电在维持电极X1,…,Xn和寻址电极A1,…,Am之间开始。维持放电延伸到扫描电极Y1,…,Yn和维持电极X1,…,Xn之间并因此扩大放电量,导致提高放电效率和亮度。由于维持放电,负壁电荷在扫描电极Y1,…,Yn附近积聚,正壁电荷在维持电极X1,…,Xn附近积聚,并且负壁电荷维持在寻址电极A1,…,Am附近。
然后,如果在放电单元中第二电压Vg供给扫描电极Y1,…,Yn,在放电单元中第一电压Vs供给维持电极X1,…,Xn,并且寻址电极A1,…,Am浮置,那么维持放电在扫描电极Y1,…,Yn和寻址电极A1,…,Am之间开始,并且维持放电延伸到扫描电极Y1,…,Yn和维持电极X1,…,Xn之间。由于维持放电扩大了放电量,因此改善了放电效率和亮度。通过维持放电,正壁电荷在扫描电极Y1,…,Yn附近积聚,负壁电荷在维持电极X1,…,Xn附近积聚,并且负壁电荷维持在寻址电极A1,…,Am附近。
由于根据灰度分量持续地供给维持脉冲,当上述的操作重复时,维持放电连续地发生在放电单元中。
如上面所描述,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下面的效果。
第一,在根据本发明的PDP结构中,由放电单元产生的可见光可以通过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的一个或两个发射。
第二,由于电极和介电层没有朝向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与其它布置相比,改善了可见透明度。
第三,由于各自的电极设置在阻挡肋中围绕放电单元,维持放电沿着每个放电单元的侧面以封闭曲线的形式发生然后逐渐地扩散到放电单元中心。因而,由于在放电单元中通常没有利用的空间电荷用于光发射,所以可以改善发光效率。
第四,为了驱动根据本发明的PDP,其中寻址电极设置在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通过在维持周期中通过给寻址电极提供正电压或浮置寻址电极,维持放电在扫描电极(维持电极)和寻址电极之间开始,并且维持放电延伸到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结果增强了放电效率和亮度。
尽管本发明参照其中的示范性实施例已经进行了具体的展示和描述,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其进行形式上和细节上的各种修改,而不脱离如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彼此分隔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阻挡肋,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一起定义出多个放电单元;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阻挡肋中,并彼此平行地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多个寻址电极,设置在所述阻挡肋中,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多个荧光层,设置在所述放电单元中;和放电气体,包含在所述放电单元中;其中单元帧分成多个具有用于灰度显示的相应灰度分量的多个子域,每个子域分成在其间放电单元初始化的复位周期、其间选择要接通的放电单元的寻址周期,和在其间对应于所述灰度分量的维持放电发生在所选择的放电单元中的维持周期;并且其中交替地具有幅度等于正极性的第一电压和低于该第一电压的第二电压的维持脉冲在所述维持周期期间交替地供给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并且在所述维持周期期间正极性的第三电压供给寻址电极,或在所述维持周期期间所述寻址电极浮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寻址电极围绕所述放电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寻址电极在所述阻挡肋内并且排列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荧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基板之一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包括上升脉冲和下降脉冲的复位脉冲在所述复位周期期间供给所述第一电极;其中在所述复位周期期间,当提供所述下降脉冲时正极性的第四电压供给所述第二电极;其中在所述复位周期期间第二电压供给所述寻址电极;其中在所述寻址周期期间扫描脉冲供给所述第一电极;其中在所述寻址周期期间所述第四电压供给所述第二电极;并且其中在所述寻址周期期间寻址脉冲与所述扫描脉冲同步地供给所述寻址电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上升脉冲幅度从所述第一电压上升第五电压并且最终达到第六电压;其中所述下降脉冲幅度从所述第一电压下降并且最终达到第七电压;其中所述扫描脉冲依次具有等于第八电压和低于所述第八电压的第九电压的幅度;并且其中所述寻址脉冲具有等于正电极性的第十电压的幅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第三电压低于所述第一电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第二电压是接地电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亮度和放电效率的等离子显示板(PDP),包括彼此分隔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阻挡肋,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设置在该阻挡肋中,并且彼此平行地延伸;多个寻址电极,设置在该阻挡肋内;多个荧光层,设置在放电单元中;放电气体,包含在放电单元中。单元帧分成多个具有用于灰度显示的相应灰度分量的多个子域,每个子域分成复位周期、寻址周期和维持周期,并且在维持周期中,交替地具有正电极性的第一电压和低于第一电压的第二电压的维持脉冲都交替地供给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而正电极性的第三电压供给寻址电极,或寻址电极浮置。
文档编号H01J17/04GK1921059SQ20061012165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6日
发明者姜景斗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