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箱及其光反射板以及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2690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灯箱及其光反射板以及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了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等点状光源说,涉及可适用于电饰招牌、内照式标识、液晶显示装置、照明器具等的背光灯的灯箱及其光反射板以及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内照式灯箱使用荧光灯或冷阴极管等的直管状光源。但是,荧光灯使用寿命短,例如就40W的一般直管状的荧光灯而言,其寿命为12000小时左右,安装于高处的便利商店或车站的招牌等的灯箱的场合,在每次荧光灯断开时怎么也无法进行荧光灯的更换作业,所以一年一次一起进行荧光灯的更换,但是存在必须夜间进行高处作业等的问题。另外,就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直下式灯箱而言,使用寿命较长且为50000小时左右的冷阴极管。但是,冷阴极管以亮度变成l/2的时间作为寿命,存在经过50000小时后则亮度变成1/2的问题。而且,冷阴极管由于要施加1000V的高电压使用,因此还存在容易?1起伴随漏电的故障的问题。于是,最近,提出了将LED用作光源的内照式灯箱(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以LED为光源的灯箱,通过在平面状光反射板上配置多个LED,并且在LED和光反射面的前方配置具有透光性的塑料板而构成。若如上所述将LED用作光源,则比使用了冷阴极管的情况能够减少经过50000小时时的亮度下降。专利文献l:特开平10-83148号公报。但是,LED由于所放射的光的指向性强,因此若在平面状光反射面上配置LED,则存在在灯箱表面上产生LED的光直接到达的明亮地方和光不能到达的暗的地方,并且灯箱的表面照度发生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使用了LED之类的光指向性强的光源的情况下,表面照度也不会发生不均匀的灯箱及其光反射板以及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灯箱的特征在于具备配线板、排列在上述配线板上的多个点状光源、配置在上述点状光源的周围的光反射板、以及与上述光反射板相对地配置的透光性的光漫射表面板,上述光反射板具有包围上述多个点状光源的各个并形成为倒置多角锥形状的多个容纳凹部,将上述点状光源分别插通到形成于上述容纳凹部底部的插通孔中,并且上述多个容纳凹部的顶部与各自邻接的容纳凹部的顶部连4妻,上述容纳凹部的顶部位于从上述点状光源的发光部到上述光漫射表面板的距离的二等分点以下且上述点状光源的发光部以上的位置。在本发明中,上述点状光源最好是LED。最好在上述光反射板与上述光漫射表面板之间配置具有多个贯通孔的光漫反射板。上述光漫反射板的两面上的可见光的光漫反射率最好都是90%以上。上述光反射板及光漫反射板最好由在内部具有平均气泡直径为光的波长以上50pm以下的微细的气泡或气孔的热塑性树脂的薄膜或薄片构成。上述热塑性树脂的薄膜或薄片最好由厚度为200-200(Vm、比重为0.1~0.7、可见光的光漫反射率为90%以上的热塑性聚酯泡沫体构成。上述光漫射表面板最好全光线透射率为20~50%、反射率为50~80%。本发明的灯箱的光反射板的特征在于,具有包围多个点状光源的各个并形成为倒置四角锥形状的多个容纳凹部,在这些容纳凹部的底部分别形成有用于插通点状光源的插通孔,并且上述多个容纳凹部的顶部与各自邻接的容纳凹部的顶部连接,具有具有形成上述容纳凹部的相互相对的两个面的山部且在上述山部具有山形的开口的第一部件;和以直线状贯通于上述开口的方式插入的山形的第二部件,通过在上述第一部件的开口插入上述第二部件从而形成上述容纳凹部。本发明的灯箱的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灯箱的光反射板具有包围多个点状光源的各个并形成为倒置四角锥形状的多个容纳凹部,在这些容纳凹部的底部分别形成有用于插通点状光源的插通孔,并且上迷多个容纳凹部的顶部与各自邻接的容纳凹部的顶部连接,形成具有形成上述容纳凹部的相互相对的2面的山部并在上述山部具有山形的开口的第一部件,形成以直线状贯通于上述开口的方式插入的山形的第二部件,通过在上述第一部件的开口中4翁入上述第二部件>夂人而形成上述容纳凹部。在上述第一部件的开口中插入上述第二部件之前,最好使上述第一部件的山部的顶角的角度比预先设定好的角度小,并且,上述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最好分别对薄膜或薄片进行沖裁后弯曲而形成。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灯箱,由于光反射板的容纳凹部形成为倒置多角锥形状,因此被容纳凹部反射后的光在容纳凹部的壁面有效地反射,到达的光本来较少的光源之间的空间上到达得也较多,所以即使使用了光指向性强的光源的情况下,得到可实现灯箱的薄型化且可防止表面照度发生不均勻等的极其优良的效果。由于容纳凹部的顶部位于从点状光源的发光部到光漫射表面板的距离的二等分点以下,因此得到在容纳凹部的顶部过高时遮挡点状光源的光到达光漫射表面板的部分变多,从而能够防止来自多个容纳凹部的点状光源的光未被遮挡而集中的部分成为过于明亮的光不均匀等的极其优良的效果。在点状光源为LED的场合,光仅向前面发射,而在本发明的灯箱中,已发射的光在前面的光漫射表面板与该光漫射表面板的全光线透射率相关而透射,剩余的光大致被反射。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灯箱的光反射板,由于具有具有形成容纳凹部的相互相对的2面的山部,在山部具备具有山形的开口的第一部件;和以直线状贯通于上述开口的方式插入的山形的第二部件,并通过在上述第一部件的开口插入第二部件从而形成容纳凹部,因此得到能够将形成为倒置四角锥形状的多个容纳凹部容易形成等的极其优良的效果。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灯箱的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由于形成具有形成容纳凹部的相互相对的2面的山部并在山部具备具有山形的开口的第一部件、和以直线状贯通于开口的方式插入的山形的第二部件,通过在第一部件的开口中插入第二部件从而形成容纳凹部,因此得到能够容易形成本发明的灯箱的光反射板等的极其优良的效果。并且,通过在第一部件的开口中插入第二部件之前,使第一部件的山部的顶角的角度比预先设定好的角度小,从而得到能够在第一部件的开口容易插入第二部件等的极其优良的效果。还有,通过将各个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在对薄膜或薄片进行冲裁后弯曲而形成,得到能够更容易得到本发明的灯箱的光反射板等的极其优良的效果。图1是本发明的灯箱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模式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1的主要部分的模式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灯箱的光反射板的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模式俯视图。图4是沿着图3的A-A线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沿着图3的B-B线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图3的模式分解图。对薄膜或薄片进行冲裁后的第一部件用中间品的一例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灯箱的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形成的对薄膜或薄片进行冲裁后的第二部件用中间品的一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图l及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灯箱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图l是主要部分的模式分解立体图,图2是主要部分的模式剖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灯箱IO具有上部开口的四边形箱体12。在该箱体12的内部的底部上配置有平板状配线板14。而且,配线板14的上面安装有多个灯式LED(点状光源)16。这些LED16在配线板14上排列成矩阵状。而且,在配线板14上配置有用于反射来自LED16的光或者被光漫射表面板26或光漫反射板(光拡散反射板)34反射的光的光反射板18。光反射板18具有包围多个LED16的各个周围的倒置多角锥形状、在本实施方式形成为倒置四角锥形状的多个容纳凹部20;以及形成于该容纳凹部20的底部中心的可自由插通LED16的插通孔22。而且,各容纳凹部20的各个顶部24配置成位于同一平面内,而且,各容纳凹部20的顶部24与邻接的容纳凹部20的顶部24连接并形成一体。另外,容纳凹部不限于倒置四角锥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倒置多角锥形状,例如倒置六角锥形状等。更详细地说,如图2详细所示,光反射板18形成为邻接的LED16的相互之间的中间部分成为高度最高的顶部24、且在插通孔22的形成位置形成高度最低的三角山形状。而且,在插通孔22中插通LED16,LED16向容纳凹部20的与配线板14相反的一侧的上面侧突出。另夕卜,作为容纳凹部20,邻接的容纳凹部20的顶部24彼此连接成直线状在防止表面照度不均匀方面很重要。在上述光反射板18的上方配置有透光性的光漫射表面板26。该光漫射表面板26与光反射板18相对地配置在箱体12的开口部上。另夕卜,如图2所示,容纳凹部20的顶部24位于从LED16的发光部28到光漫射表面板26的距离的二等分点30以下且LED16的发光部28以上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的灯箱10中,以填埋各LED16之间的空间的方式,并以各LED16从开在形成为倒置多角锥形状的容纳凹部20的底部上的插通孔22显露的方式配置光反射板18。因此,LED16以从各容纳凹部20底部的插通孔22向表面侧显露的方式预先配置配线在配线板14上。由于LED16从插通孔22显露,进而从LED16发出的光朝向光漫射表面板26。基于为了放掉从LED16等发生的热、或为了缓和因配线板14和光反射板18的热膨胀率的不同引起的位置偏移等的目的,可以在光反射板18的插通孔22与LED16之间设置Imm以上的距离的间隙。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光反射板18与光漫射表面板26之间,根据设计观念等的需要配置具有多个贯通孔的光漫反射板34。在本实施方式的灯箱10中,从作为光源的点状光源LED16发出的指向性强的光到达光漫射表面板26,则与全光线透射率相关地一部分透射,剩余的光反射而返回内部。返回到内部的光被设置在光源之间的光反射板漫反射90%以上,再次到达光漫射表面板26。此时,由于容纳凹部20的顶部24位于从LED16的发光部28到光漫射表面板26的距离的二等分点以下,从而容纳凹部20的顶部24过高则遮挡LED16的光到达光漫射表面板26的部分过多,防止来自多个容纳凹部20的LED16的光未被遮挡而集中的部分过于明亮构成光不均匀。另外,从光源发出来的光,由于视场角小的光则指向性强,因此完全不被光反射板18反射而直接射向光漫射表面板26方向,在视场角大的情况下大多数也不被反射而直接射向光漫射表面板26方向。此时,在光漫射表面板26的全光线透射率高且漫射透射率低的场合,来自光源的光在光漫射表面板26不怎么漫射而通过光漫射表面板26,在光漫射表面板26上会构成光到达通过的明亮地方和光未达到的暗的地方,导致产生不均匀。即便在视场角大的光源的情况下,由于中心亮度高且端部亮度低,因此仍然产生不均匀。本实施方式的光反射板18,从光源发出并到达了光漫射表面板26的光的50%以上再次向内部侧反射,被设在光源之间的空间中的光反射板18反射并返回的光的90%以上被漫反射而再次到达光漫射表面板26。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光反射板18构成为在未配置光源的空间光反射板18高、而在光源附近低的钵状。因此,被光漫射表面板26反射后的光在光反射板18的较高部分有效反射,会较多地到达原本到达的光较少的光源之间的空间中的光漫射表面板26,减少光不均匀。一般来讲,若灯箱10进行薄型化,则从发光部28到光漫射表面板26的距离变短,因此光不均匀容易成为问题。于是,在本发明中,在光反射板18的顶部24与光漫射表面板26之间具有多个贯通孔,而且设置两面进行反射的光漫反射板34,从而可实现进一步的薄型化。期望上述光漫反射板34的两面中的可见光的漫反射率都是90%以上。若光漫反射板34的双面的漫反射率(光拡散反射率)都是90%以上,则光源的光的漫反射效果提高。另外,期望上述光漫反射板34具有多个贯通孔。贯通孔的形状不特别限定,可适当选择各种多边形、星形、椭圓形等,但是一般贯通孔的形状为圓形,而且最好其直径为0.3~3mm。若贯通孔的形状做成圓形则其成形容易,但是若其直径不足0.3mm,则不能使用一般的穿孔方法,形成变得困难而使生产率下降,产生成本上的不利。另外,所有的贯通孔既可以是相同的直径,也可以是不同的直径混合。上述光漫反射板34的开孔率是光漫反射板34面积的20~40%,最好是孔的场合,开孔率最好是50~90%。在作为光源使用LED16的场合,由于与管状光源不同光的指向性强,因此容易产生表面照度不均匀。尤其是,在从发光部28到光漫射表面板26的距离短的场合极容易产生不均匀。于是,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用上述光漫反射板34,能够减小光源的直接光到达光漫射表面板26的比例。即,从光源的发光部28发出的一部分光,由光漫反射板34的贯通孔通过并到达光漫射表面板26的背面,剩余的光与光漫反射板34接触一次并反射再向光源侧返回。该被光漫反射板34反射从而返回的光,由光反射板18反射并再次射向光漫反射板34侧。而且,通过光漫反射板34的贯通孔到达了漫射表面板26的光与光漫射表面板26的全光线透射率相关一部分向表面透射,剩余的光再次向光漫反射板34侧返回。通过这样反复进行,指向性强的光遍及光漫射表面板34的表面全体,能够使光不均匀在实用上不构成问题。因此,在做成设有光漫反射板34的结构的场合,能够将从光源朝向光漫射表面板26的光用光漫反射板34暂且向光源侧返回并使其漫反射,二阶段地设置在将指向性强的光改变为漫射光的同时再朝向表面侧的单元。由此,能够更容易实现薄型化。在本发明中,不特别限定点状光源的种类、形状等,能够从炮弹型LED、表面安装型LED等中适当地选择。另外,作为发光色可以是红、绿、蓝、黄、白的任意一种。视场角也不特别限定,但最好是50~140°。而且,光源的亮度由于与使用电量相关,因此可根据状况适当选择。还有,作为容纳在一个容纳凹部20中的点状光源的数量,像配置呈白色的发光色的一个点状光源的结构,或者配置分别呈红色、蓝色、绿色这三种颜色的发光色的三个点状光源的结构等那样,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本发明中,光反射板18及光漫反射板34,最好由在内部具有平均气泡直径为光的波长以上50|im以下的微细气泡或气孔的热塑性树脂的薄膜或薄片形成。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的薄膜或薄片的材料,例如可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稀、聚氯联苯、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酯、聚乙烯咔唑等通用树脂,聚碳酸酯、聚丁烯对酞酸盐、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酰胺、聚乙缩醛、聚苯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砜、聚醚砜、聚苯硫醚、聚烯丙酯、聚酰胺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液晶聚合物、氟树脂等工程塑料,或者它们的共聚物或混合物等。其中,由于耐热性、耐冲击性等良好,而优选使用聚酯、聚苯^/f匕物、聚丙烯、环聚烯烃。而且,在上述热塑性树脂中可以适当添加防氧化剂、防紫外线剂、润滑剂、颜料、强化剂等。另夕卜,也可以涂敷含有这些添加剂的涂敷层形成。更具体地说,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的薄膜或薄片的一例,可以使用在使^友酸在高压下浸透到热塑性聚酯的挤压片中之后,进行加热使其发泡的薄片即、内部的气泡直径为50|im以下的聚酯系泡沫片(例如,古河电气工业林式会社制作的MCPET(注册商标))。除此之外,同样地可以^_用内部的气泡直径为50pm以下的环聚烯烃系泡沫片。另外,作为形成光反射板18及光漫反射板34的材料的其他优选例子,可举出含有填充剂的热塑性树脂的薄膜或薄片即、以填充剂为核心形成多个空隙的热塑性树脂的薄膜或薄片。该场合,在上述薄膜或薄片中,期望含有填充剂的热塑性树脂的薄膜或薄片是通过成形含有填充剂的未延伸薄膜或薄片,并将该未延伸薄膜或薄片进行延伸,从而以填充剂为核心形成多个空隙的多孔性延伸薄膜或薄片。光反射板18及光漫反射板34的厚度最好是200~2000|im。光反射板18的厚度若在200~2000jim的范围则具有刚性,光向光反射^1背面的泄漏也少。光反射板18及光漫反射板34的比重最好是0.1~0.7。若光反射板18的比重超过0.7,则即使满足了其他必要条件,也由于光反射板18的透明化而使光向光反射板背面的泄漏变多,因此光损失变大。光反射板18及光漫反射板34的可见光的反射率最好是90%以上。若光反射板18及光漫反射板34的可见光的反射率为卯%以上,则光源的光的漫反射效果提高。另外,在本发明中的可见光的漫反射率是指漫反射束对光的入射束的比,还是指利用自记分光光度计以50nm的波长进行测定,以固化了硫酸钡的微粉末的白板的漫反射率作为100%,并作为其相对值求出的数值。作为自记分光光度计,例如可使用UV-3100PC(岛津制作所制作的商品名)。在本发明中,作为光漫射表面板26,适合使用全光线透射率为20~50%的范围且反射率为50~80%范围的材料,例如使用丙稀树脂板、聚碳酸酯板、玻璃纤维布、聚氯乙烯树脂片等。若全光线透射率在20~50%范围,则为得到光漫射表面板的亮度所需的光源的量不会变得过多,而且,不会导致透射过多光源的指向性强的光。在光源为LED16的情况下,LED光源的亮度越高,视场角越小,越希望光漫射表面板26的全光线透射率在上述范围内变小。另外,全光线透射率是按照JISK7105-1981求出的值。实施例以下,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而且,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1制作了图1、图2所示的灯箱10。<旦是,并未设置光漫反射板34。具体来讲,在前面开口的箱体12的底部设置配线板14,在该配线板14上将多个光源以其发光部28朝向开口的方式在纵方向及横方向上分别以等间隔设置成矩阵状,并且以填埋这些光源之间的空间的方式设置了光反射板18。光反射板18是倒置四角锥形状的容纳凹部20用顶部24纵横连续而连接的形状,在上述容纳凹部20的底部形成插通孔22,从该插通孔22显露光源。而且,在箱体12的开口部分设置了透光性的光漫射表面板26。上述箱体12的尺寸为纵323mm、横903mm、深90mm,配线板14的尺寸为纵300mm、横900mm。另外,在本例中,容纳凹部20的顶部24位于从光源的发光部28到光漫射表面板26的距离的二等分点以下且点状光源的发光部以上的位置。作为光源,使用白色且视场角50。、亮度2500mcd的LED16。各LED16的电流值在DC15V时为21mA。LED16的直径为5mm。这些LED16以30mm间隔在配线板14上以等间隔配置。LED16以横向30列、纵向10行的矩阵状共使用了300个。光反射板18使用了平均气泡直径lO(im、厚度1000pm、比重0.325、可见光的漫反射率97%的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酯泡沫体(古河电气工业抹式会社制作、商品名MCPET)。光反射板18的容纳凹部20为倒置四角锥形状,顶部24连续连接,在底部开有用于插通LED16的插通孔22。尺寸如下,光反射板18的容纳凹部20的上部为纵30mmx横30mm,底部为纵10mmx横10mm,深度为38mm,插通孔22的直径为7mm。光反射板18的外部尺寸为纵300mm、横900mm、高39mm,插通孔22的间距为30mm。在LED16与光反射板18的插通孔22之间形成了宽度为lmm的间隙。光漫射表面板26使用了纵323mm、橫903mm、厚度2mm的乳白色的丙稀树脂板(三菱丽阳抹式会社、商品名7夕I!,4卜、颜色号码#430)。该光漫射表面板26的全光线透射率为40%,反射率为60%。实施例2将箱体12的深度做成35mm。作为光源使用了白色且视场角110°、亮度740mcd的表面安装型LED16。各个LED16的电流值在DC24V时为17mA。LED16的尺寸为3x2x1.2mm。从LED16的发光部28到光漫射表面板26的距离设定为25mm。光反射板18的容纳凹部20的深度为10mm,外部尺寸为纵300mm、橫900mm、高度llmm。在LED16与光反射板18的插通孔22之间形成了宽度为1.7~2.5mm的间隙。光漫射表面板26使用了纵323mm、横903mm、厚度3mm的乳白色的丙稀树脂板(三菱丽阳抹式会社、商品名7夕!i,4卜、颜色号码#430)。该光漫射表面板26的全光线透射率为30%,反射率为70%。关于其他结构,形成了与实施例l相同的灯箱(未图示)。比净交例1光反射板的容纳凹部的尺寸如下,上部为纵30mmx横30mm,底部为纵10mmx横lOmm,深度为65mm,插通孔的直径为7mm,光反射板的外部尺寸为纵300mm、横900mm、高度66mm,插通孔22的间距为30mm,除此之外,形成了与实施例l相同的灯箱(未图示)。在本比较例1中,容纳凹部的顶部并不位于从光源的发光部到光漫射表面板的距离的二等分点以下且点状光源的发光部以上的位置上,容纳凹部的顶部位于过高的位置上。比專交例2光反射板的容纳凹部的深度为18mm,光反射板的外部尺寸为纵300mm、横900mm、高度19mm,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形成灯箱(未图示)。在本比较例2中,容纳凹部的顶部并不位于从光源的发光部到光漫射表面板的距离的二等分点以下且点状光源的发光部以上的位置上,容纳凹部的顶部位于过高的位置上。比專交例3除了不使用光反射板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形成灯箱(未图示)。以下,通过下述方法进行实施例1、2的灯箱IO及比较例1、2、3的灯箱的评价。在该评^介中,将实施例1、2的灯箱IO及比较例1、2、3的灯箱的光源点亮,使照度计的受光部直接接触光漫射表面板26测定了7个位置的照度。作为照度测定器,使用了横河M&C社制作的一般AA级照度计(型号名51002)。为了测定LED16上及相邻的4个LED16中心的没有LED16的部分上,将光漫射表面板26上的测定位置7处设定为LED16的矩阵的下述位置A~G。将评价结果表示在表l中。A:3歹'J-3行B:下一个的4点的中心(15歹'J—3行、15歹寸一4行、16歹'J一3行、16歹寸-4行)C:28歹'J-3行D:下一个4点的中心(15列-5行、15列-6行、16列-5行、16列-6行)E:3歹'J-8行F:下一个的4点的中心(15列—7行、15—8行、16歹'J—7行、16歹'J—8行)G:28歹i)-8行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如表l所示可知,在实施例1、2中,可明确全部测定位置上的照度波动小,表面照度不存在在实用上构成问题的不均匀。即、作成即使使用光指向性强的光源表面照度也不会发生不均匀的高质量产品。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2中,A、C、E、G明亮,没有LED的位置上的B、D、F变暗,发生了表面照度不均匀。而且,在比4交例3中,照度为1/2左右比较暗,还发生了表面照度不均匀。图3至图6表示本发明的灯箱的光反射板的实施方式,图3是模式俯视图,图4是沿着图3的A-A线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沿着图3的B-B线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图3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反射板18相同或相当的结构,在附图中标注了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灯箱的光反射板(以下,简称为"光反射板")51,举例说明了可用于上述本实施方式的灯箱IO的光反射板。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反射板51,具有排列成在相互正交的图3的上下方向所示的纵向5列及图3的左右方向所示的横向4行的矩阵状的总计20处的容纳凹部20。如图3至图5所示,上述各容纳凹部20形成为倒置四角锥形状,详细地说,形成为以底部呈正方形的方式切取头部的倒置四角锥形状。即,各容纳凹部20具有形成为平面正方形的底部53、和从该底部53的端边缘向斜上方延伸的倒置梯形的4个倾斜面54。在上述容纳凹部20的底部53的中心形成有平面圓形的插通孔22,在该插通孔22中自由插通上述LED(图1的符号16)。另外,作为插通孔22的形状,只要是能够插通LED的形状即可,可从椭圆形、多边形等各种形状中选择。上述各容纳凹部20的各个顶部24配置成位于同一平面内,而且,各容纳凹部20的顶部24与邻接的容纳凹部20的顶部24连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纵向排列的容纳凹部20的两端(上端及下端)设有虚设(夕'S—)容纳凹部52。这些虚设容纳凹部52具有与邻接的容纳凹部20连接的3个倾斜面55和底部53。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反射板51由第一部件61和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的第二部件62形成。如图6所示,第一部件61具有形成各容纳凹部20的相互相对的两个面、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纵向排列的各容纳凹部20(包括虛设容纳凹部52)的横向相对的两个倾斜面54的纵向较长(可形成纵向排列的4个容纳凹部20和配置在纵向两端的2个虚设容纳凹部52的长度)的山部56,该山部56形成有6个山形开口63。这些开口63通过从容纳凹部20的底部53的角部向在纵向相邻的容納凹部20的底部53的角部以直线状形成的底板64和从该底边64的两端向纵向邻接的容纳凹部20的顶部24的角部以直线状形成的2个斜边65大致形成为山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一黄向梯形。因此,在以连结纵向排列的底部53的虚拟线作为对称线横向相对的两个开口63之间,形成有连接纵向邻接的两个容納凹部20(在纵向的两端为容纳凹部20和虛设容纳凹部52)的底部53且形成为平面纵长的长方形的连接支撑部69。另外,作为开口63的形状,也可以是大致倒V字形的狭缝。当然,作为开口63,重要的是可插入第二部件62。另外,第一部件61重要的是通过将第二部件62插入开口63中堵住开口63以防止来自容纳凹部20的漏光。如图4至图6所示,上述第二部件62以直线状贯通于开口63的方式插入,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横向直线状贯通于横向排列的各开口63的方式插入,将比第一部件61的横向长度稍长的平板形成为大致折弯成倒V字形的山形。另外,第二部件62的两个倾斜面71在插入第一部件61的开口63中的状态下,将开口63从下方堵住,从开口露出的部分可形成纵向邻接的两个容纳凹部20(在上下方向的端部为容纳凹部20和虚设容纳凹部52)的邻接的倾斜面54。上述第二部件62的顶部72在插入第一部件61的开口63中的状态下,可形成纵向邻接的两个容纳凹部20的各顶部24。而且,在第二部件62的顶部72上形成有从上方嵌合形成于第一部件61上的顶部24的6个嵌合用开口73,并形成为,在第一部件61上插入第二部件62的状态下各容纳凹部20的4个顶部24位于同一平面。另外,在6个嵌合用开口73中的排列方向的两端的两个嵌合用开口73中可分别嵌合一个容纳凹部20的顶部24。而且,6个嵌合用开口73中的排列方向的比排列方向的两端靠内侧的4个嵌合用开口73中可嵌合横向邻接的两个容纳凹部20的各个顶部24。在上述第一部件61插入了第二部件62的状态下,形成为,第一部件61的连接支撑部69可以从下方支撑第二部件62的底部53。另外,期望在第二部件62的底部53的至少相对第一部件61的插入侧设置作为插入导向部的倒角部74。关于其他的光反射板51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灯箱IO的光反射板18相同地构成,所以省略其详细的说明。根据这样构成的光反射板51,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灯箱10的光反射板18同样,由于光反射板51的容纳凹部20形成为倒置多角锥形状,因此被容纳凹部20反射的光在容纳凹部20的壁面有效地反射,还较多地到达原本到达的光较少的光源之间的空间上,所以即使使用了光指向性强的光源的场合,也可以得到可实现灯箱10的薄型化且能够防止表面照度不均匀等的极为优良的效果,并且能够容易形成容纳凹部20。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光反射板51的制造方法。本实施方式的光反射一反51的制造方法,形成具有形成容纳凹部20的相互相对的两个面的山部56并在该山部56具有山形的开口63的第一部件61,形成以直线状贯通于开口63的方式插入的山形的第二部件62,通过在第一部件61的开口63中插入第二部件62从而形成容纳凹部20。上述第一部件61例如对薄膜或薄片进行冲裁后将其弯曲而形成。图7表示将该薄膜或薄片进行沖裁后的第一部件用中间品81的一例。而且,在对薄片进行冲裁后的第一部件用中间品81上,为了便于弯曲,期望在折痕部分形成将薄片在厚度方向压缩的直线状的折痕线81a。在图7中用虚线表示该折痕线81a。上述第二部件62例如对薄膜或薄片进行沖裁后将其弯曲而形成。图8表示将该薄膜或薄片进行沖裁后的第二部件用中间品82的一例。而且,在对薄片进行冲裁后的第二部件用中间品82上,为了便于弯曲,最好在折痕的部分形成将薄片在厚度方向压縮的直线状的折痕线82a。在图8中用虚线表示该折痕线82a。然后,如图6所示,通过在第一部件61的开口63中从倒角部74的形成端部侧插入第二部件62,从而完成图3所示的光反射板51的制造。而且,在将第二部件62插入到第一部件61的开口63之前,使第一部件61的山部56的顶角的角度e(图5)比预先设定好的角度小,这在第一部件61的开口63的沿着图6的左右方向所示的高度方向的垂直方向的距离变长,从而能够容易插入第二部件62的方面比较好。另外,使第一部件61的山部56的顶角的角度6比预先设定好的角度小,只要从图6的左右方向的两侧向内侧施力进而缩短第一部件61的图6的左右方向的距离即可。而且,在将第二部件62插入到第一部件61的开口63之后,使第一部件61的山部56的顶角角度回到原来的角度很重要。即,本实施方式的光反射板51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冲压加工对薄膜或薄片进行沖裁加工及弯曲加工并以该顺序分别形成各第一部件61和第二部件62的加工工序;以及在第一部件61的横向或纵向排列的开口63中插入第二部件62并将第一部件61的开口63用第二部件62堵住从而形成多个容纳凹部20地进行组装的组装工序。而且,最好将加工工序中的冲裁加工及弯曲加工利用顺序动作冲裁模并以此顺序进行。另外,在进行折痕线81a、82a的形成的场合,最好将冲裁加工、用于形成折痕线81a、82a的压缩加工及弯曲加工利用顺序动作冲裁模并以此顺序进行。在第一部件61中插入第二部件62进行组装的组装状态的说明图。根据由这种维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光反射板51的制造方法,由于具有形成容纳凹部20的相互相对的2面的山部56,并形成在该山部56具有山形的开口63的第一部件61,形成将开口63以直线状贯通的方式插入的山形的第二部件62,通过在第一部件61的开口63中插入第二部件62形成容纳凹部20,所以能够容易形成倒置四角锥形状的多个容纳凹部20。即,起到能够可靠且容易得到本实施方式的光反射板51等的优良的效果。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反射板51的制造方法,由于将各第一部件61及第二部件62的各个在对薄膜或薄片进行冲裁后弯曲而形成,所以起到能够更容易得到本实施方式的光反射板51等的优良的效果。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根据需要可进行各种变更。权利要求1.一种灯箱,具备配线板、排列在上述配线板上的多个点状光源、配置在上述点状光源周围的光反射板、以及与上述光反射板相对地配置的透光性的光漫射表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反射板具有包围上述多个点状光源的各个并形成为倒置多角锥形状的多个容纳凹部,将上述点状光源分别插通到形成于上述容纳凹部底部的插通孔中,并且上述多个容纳凹部的顶部与各自邻接的容纳凹部的顶部连接,上述容纳凹部的顶部位于从上述点状光源的发光部到上述光漫射表面板的距离的二等分点以下且上述点状光源的发光部以上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箱,其特征在于,上述点状光源是LED。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反射板由在内部具有平均气泡直径为光的波长以上50|im以下的微细的气泡或气孔的热塑性树脂的薄膜或薄片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箱,其特征在于,上述热塑性树脂的薄膜或薄片由厚度为200~2000,、比重为0.1~0.7、可见光的光漫反射率为90%以上的热塑性聚酯泡沫体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灯箱,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光反射板与上述光漫射表面板之间配置具有多个贯通孔的光漫反射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漫反射板的两面上的可见光的光漫反射率都是90%以上。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灯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漫反射板由在内部具有平均气泡直径为光的波长以上50[im以下的微细的气泡或气孔的热塑性树脂的薄膜或薄片构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箱,其特征在于,上述热塑性树脂的薄膜或薄片由厚度为200~2000,、比重为0.1~0.7、可见光的光漫反射率为90%以上的热塑性聚酯泡沫体构成。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灯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漫射表面板的全光线透射率为20~50%、反射率为50~80%。10.—种灯箱的光反射板,具有包围多个点状光源的各个并形成为倒置四角锥形状的多个容纳凹部,在这些容纳凹部的底部分别形成有用于插通点状光源的插通孔,并且上述多个容纳凹部的顶部与各自邻接的容纳凹部的顶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有山形的开口的第一部件;和以直线状贯通于上述开口的方式插入的山形的第二部件,通过在上述第一部件的开口插入上述第二部件,从而形成上述容纳凹部。11.一种灯箱的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该灯箱的光反射板具有包围多个点状光源的各个并形成为倒置四角锥形状的多个容纳凹部,在这些容纳凹部的底部分别形成有用于插通点状光源的插通孔,并且上述多个容纳凹部的顶部与各自邻接的容纳凹部的顶部连接,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有山形的开口的第一部件,形成以直线状贯通于上述开口的方式插入的山形的第二部件,通过在上述第一部件的开口中插入上述第二部件,从而形成上述容纳凹告,。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灯箱的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部件的开口中插入上述第二部件之前,使上述第一部件的山部的顶角的角度比预先设定好的角度小。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灯箱的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分别对薄膜或薄片进行冲裁后弯曲而形成。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使用了LED之类的光指向性强的光源的情况下,表面照度也不会发生不均匀的高质量的灯箱及其光反射板以及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灯箱(10)具有包围LED(16)的各个并形成为倒置多角锥形状的多个容纳凹部(20),将LED(16)分别插通到形成于这些容纳凹部(20)的底部的插通孔(22)中,并且多个容纳凹部的顶部(24)与各自邻接的容纳凹部(20)的顶部(24)连接,并以容纳凹部(20)的顶部(24)位于从LED(16)的发光部(28)到光漫射表面板(26)的距离的二等分点以下且LED(16)的发光部(28)以上的位置的方式形成光反射板(18)。文档编号F21S2/00GK101273231SQ200680035689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申请日期2006年5月17日优先权日2005年9月28日发明者大出谦,泽本刚成申请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