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笔导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7251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灯笔导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书写笔具(即“灯笔”),特别涉及一种笔尖发光的灯笔的导电结构。
背景技术
灯笔通常泛指一种带有简易发光功能的书写笔具,这种书写笔具的发光功能一般分为两种用途,第一种是用于装饰;第二种是用于书写照明,特别是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场合下使用,比如交警夜间作事故现场记录、记者夜间作现场采访笔录、娱乐人员在歌舞厅作点歌单、光线不足时作会议记录等具有独特效果。
据申请人检索,现有技术中书写照明用灯笔一般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将发光体设置在笔管之外用于书写照明,而另一种是设在笔管内用于书写照明,后者与本发明内容最为接近。
中国专利于2006年11月15日公告了一件专利号为200520121851.8,名称为《灯笔》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是一种将发光体设在笔管内的书写照明用灯笔,电池通过弹簧IV、导电销II、导电片、导电销I、导电销III和连接管至发光体形成回路。这种方案尽管结构更加可靠,但是由于LED发光体在笔管长度方向位于上笔管与下笔管之间位置,距离笔尖较远,因此LED光线至笔尖后光线衰减很明显,从而导致书写照明效果不好,见图1所示的现有灯笔导电结构示意图。这一问题在现有灯笔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其原因在于设计者通常总希望将发光体设在笔尖部位,但由于现有灯笔导电结构的局限,使发光体的下移十分困难,如果采用引线连接方式,又不能满足基本设计要求,而且设置引线又会带来结构布置、可靠性等许多不利因素。为此,如何通过导电结构的改进将发光体下移至笔尖处,从而获得最佳的书写照明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灯笔导电结构,其目的是结合笔具自身结构特点,通过设计一种新的导电结构来解决灯笔发光体下移至笔尖的问题,从而改善灯笔的书写照明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灯笔导电结构,其创新在于设置一发光体座,至少一LED发光二极管固定在发光体座的发光端面上;发光体座中央设有通孔,发光体座通过该通孔穿套在笔芯的金属外管或外套管前部;发光体座上还设有弹性导电体,该弹性导电体一端固定或定位在发光体座上,另一端贴靠在笔芯的金属外管或外套管上,LED发光二极管的一个极性端与弹性导电体电连接,弹性导电体通过笔芯的金属外管或外套管在笔管内将电路自下向上延伸,并作为第一引出端;发光体座上还设有一导电体,LED发光二极管的另一个极性端与该导电体电连接,导电体与下笔管的金属壳电连接,下笔管的金属壳将电路自下向上延伸,并作为第二引出端;所述第一引出端与第二引出端之间串联电池组和开关,以此构成LED发光二极管的导电回路。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发光体座”是用于安装LED发光二极管的基座,该基座为绝缘体。
2、上述方案中,所述“笔芯的金属外管或外套管”包含以下情况第一是指采用金属管笔芯时,直接利用其金属外管作为导电体;第二是指采用塑料管笔芯时,外加一个金属套管作为导电体;第三是指采用塑料笔芯时,在塑料外管的侧壁上贴制导电片作为导电体等等。
3、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导电体”是指利用导电体的弹性与笔芯的金属外管或外套管通过接触实现电连接的这类导电体。具体包含以下情况(1)、金属弹片,该金属弹片一端固定在发光体座上,另一端悬置,悬置端利用弹性贴靠在笔芯的金属外管或外套管上。
(2)、金属弹簧,该金属弹簧一端定位在发光体座上,另一端利用弹性贴靠在笔芯的金属外管或外套管上。
(3)、导电塑料件,该导电塑料件一端定位在发光体座上,另一端利用弹性贴靠在笔芯的金属外管或外套管上。
所述发光体座上所设的金属弹片可以是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其中至少一个将LED发光二极管的一个极性端与金属笔芯电连接。
4、上述方案中,所述LED发光二极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组成,各LED发光二极管之间连接成串联或并联电路,该电路具有两个不同的极性端。两个不同的极性端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LED发光二极管通过串联或并联构成的整体电路的两端。
5、上述方案中,所述发光体座与下笔管的金属壳之间还可以设有一金属螺纹座,螺纹座上有一座孔,发光体座固定在该座孔中,导电体与螺纹座电连接,螺纹座通过外螺纹与下笔管下端的内螺纹连接,并构成电连接。
6、上述方案中,所述笔芯的金属外管的上端通过金属座、第二导电弹簧与电池组的一端电连接;下笔管的金属壳的上端通过金属中环、金属上笔管、开关与电池组的另一端电连接,以此构导电回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发明针对以往灯笔发光体位置偏高的缺点,利用金属笔芯作为内部引线,通过发光体座以及金属弹片来解决灯笔发光体下移至笔尖的问题,从而明显改善了灯笔的书写照明效果。从图1现有灯笔导电结构示意图与图2本发明灯笔导电结构示意图的比较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和效果。
2、本发明将LED发光体前移至笔尖处,减少了光线的衰减,提高了笔尖处光线亮度,此设计不用导线连接,提高了生产效率。
3、本发明导电结构中,LED发光二极管的一个极性端通过下笔管导通,另一个极性端通过导电弹片接触金属笔芯导通,最终与电池组以及开关构成回路将发光体座上的LED发光二极管点亮。而笔芯可以相对发光体座和弹片上下自由活动,不影响导电功能。这种导电结构简单、巧妙、可靠性高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因此具备创造性。


附图1为现有典型的灯笔导电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灯笔导电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发明发光体座及笔芯装配立体图;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立体图;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零部件分解图;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内部装配结构剖视图;附图7为图6局部放大图。
以上附图中1、开关按钮;2、笔帽;3、笔夹;4、开关;5、第一绝缘座;6、第一导电弹簧;7、上笔管;8、开关固定座;9、电池套管;10、上笔管内螺纹;11、电池组;12、第二绝缘座;13、第二导电弹簧;14、中环;15、机芯第一固定座;16、金属座;17、机芯;18、机芯第二固定座;19、下笔管;20、固定环;21、弹片;22、发光体座;23、螺纹座;24、笔尖;25、笔芯;26、LED发光二极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图5和图6,一种灯笔,由上笔身、下笔身、笔尖组件几部分组成。
上笔身由开关按钮1、笔帽2、笔夹3、开关4、第一绝缘座5、第一导电弹簧6、上笔管7、开关固定座8、电池套管9和电池组11组成。电池组11由四节钮扣电池构成,并装在电池套管9中,正极端朝下(见图6所示),电池套管9由绝缘材料制成。第一导电弹簧6从下方穿过第一绝缘座5与上方的开关4的一端电连接。上笔管7为金属笔管,具有导电性能,其下端口处的上笔管内螺纹10与中环14的外螺纹连接。
下笔身由第二绝缘座12、第二导电弹簧13、中环14、机芯第一固定座15、金属座16、机芯17、机芯第二固定座18、下笔管19和笔芯25组成。见图6所示,第二导电弹簧13从下方穿过第二绝缘座12与上方的电池组11电连接。金属座16上端有一个凹孔,第二导电弹簧13的下端插装在该凹孔中构成电连接。笔芯25为金属外管,金属座16的下端也有一个凹孔,用于插装笔芯25的上端。下笔管19为金属笔管,具有导电性能。机芯第一固定座15、机芯第二固定座18和机芯17由绝缘材料制成。
笔尖组件由固定环20、弹片21、发光体座22、螺纹座23、笔尖24组成。见图7所示,笔尖24为透明体,笔尖24的上方设置一发光体座22(具体为PCB电路板),两个并联的LED发光二极管26固定在发光体座22的下端面上(见图3),发光体座22中央设有通孔,发光体座22通过该通孔穿套在笔芯25的金属外管前部。发光体座22上还设有一个金属弹片21,该金属弹片21一端固定在发光体座22上,另一端悬置,悬置端利用弹性贴靠在笔芯25的金属外管上,LED发光二极管26的一个极性端与金属弹片21电连接,金属弹片21通过笔芯25的金属外管在笔管内将电路自下向上延伸,并作为第一引出端。发光体座22安置在金属螺纹座23的座孔中,并通过固定环20与座孔的铆接将发光体座22固定在金属螺纹座23上。发光体座22上还设有一导电体,LED发光二极管26的另一个极性端与该导电体电连接,导电体与金属螺纹座23电连接,螺纹座23通过外螺纹与下笔管19下端的内螺纹连接,并构成电连接。下笔管19的金属壳将电路自下向上延伸,并作为第二引出端。所述第一引出端与第二引出端之间串联电池组11和开关4,以此构成LED发光二极管26的导电回路。
所述整个导电回路具体为电池组11的正极→第二导电弹簧13→金属座16→笔芯25→弹片21→LED发光二极管26→螺纹座23-下笔管19→中环14→上笔管7→开关固定座8→开关4→第一导电弹簧6→电池组11的负极。通过控制开关按钮1就可以点亮或熄灭LED发光二极管26。由于LED发光二极管26布设在透明的笔尖24上端,透过笔尖24将光线直接照射在书写纸上。本实施例灯笔的外观参见图4所示的立体图。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弹片21还可以改为金属弹簧,该金属弹簧一端定位在发光体座22上,另一端利用弹性贴靠在笔芯25的金属外管或外套管上。比如,在发光体座22穿套笔芯25的通孔侧壁上设有一个小孔,金属弹簧安置在该小孔中,金属弹簧从小孔中伸出的一端贴靠在笔芯25的金属外管或外套管上,另一端与LED发光二极管26的一个极性端电连接。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弹片21还可以改为导电塑料件,该导电塑料件一端固定在发光体座22上,另一端利用弹性贴靠在笔芯25的金属外管或外套管上。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灯笔导电结构,其特征在设置一发光体座[22],至少一LED发光二极管[26]固定在发光体座[22]的发光端面上;发光体座[22]中央设有通孔,发光体座[22]通过该通孔穿套在笔芯[25]的金属外管或外套管前部;发光体座[22]上还设有弹性导电体,该弹性导电体一端固定或定位在发光体座[22]上,另一端贴靠在笔芯[25]的金属外管或外套管上,LED发光二极管[26]的一个极性端与弹性导电体电连接,弹性导电体通过笔芯[25]的金属外管或外套管在笔管内将电路自下向上延伸,并作为第一引出端;发光体座[22]上还设有一导电体,LED发光二极管[26]的另一个极性端与该导电体电连接,导电体与下笔管[19]的金属壳电连接,下笔管[19]的金属壳将电路自下向上延伸,并作为第二引出端;所述第一引出端与第二引出端之间串联电池组[11]和开关[4],以此构成LED发光二极管[26]的导电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笔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体为金属弹片[21],该金属弹片[21]一端固定在发光体座[22]上,另一端悬置,悬置端利用弹性贴靠在笔芯[25]的金属外管或外套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笔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体为金属弹簧,该金属弹簧一端定位在发光体座[22]上,另一端利用弹性贴靠在笔芯[25]的金属外管或外套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笔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体为导电塑料件,该导电塑料件一端定位在发光体座[22]上,另一端利用弹性贴靠在笔芯[25]的金属外管或外套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笔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二极管[26]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组成,各LED发光二极管[26]之间连接成串联或并联电路,该电路具有两个不同的极性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笔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座[22]与下笔管[19]的金属壳之间设有一金属螺纹座[23],螺纹座[23]上有一座孔,发光体座[22]固定在该座孔中,导电体与螺纹座[23]电连接,螺纹座[23]通过外螺纹与下笔管[19]下端的内螺纹连接,并构成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笔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芯[25]的金属外管的上端通过金属座[16]、第二导电弹簧[13]与电池组[11]的一端电连接;下笔管[19]的金属壳的上端通过金属中环[14]、金属上笔管[7]、开关[4]与电池组[11]的另一端电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灯笔导电结构,其特征在设置一发光体座[22],LED[26]固定在发光体座[22]上;发光体座[22]中央设有通孔穿套在笔芯[25]的金属外管或外套管前部;一弹性导电体一端固定在发光体座[22]上,另一端利用弹性接触笔芯[25]的金属外管或外套管,LED[26]的一个极性端通过弹性导电体、笔芯[25]将电路自下向上延伸,并作为第一引出端;发光体座[22]还设有一导电体,LED[26]的另一个极性端通过该导电体、下笔管[19]的金属壳将电路自下向上延伸,并作为第二引出端;两个引出端之间串联电池组[11]和开关[4]构成LED[26]的导电回路。本发明针对以往灯笔发光体位置偏高的缺点,利用金属笔芯作为内部引线,通过新的导电结构设计来解决灯笔发光体下移至笔尖的问题,从而明显改善了灯笔的书写照明效果。
文档编号F21V19/00GK101078466SQ20071002326
公开日2007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3日
发明者陈干 申请人:苏州鸿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