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灯的电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8458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面灯的电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平面灯的电极结构,特别是有关于具有指状电极的电极 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电视的需求日增,各家厂商纷纷投入研究开发新型背光源,例如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与无荥平面灯(Flat Fluorescent Lamp; FFL)等背光源。
举无汞平面灯为例,由于无汞平面灯是平面光源,当无汞平面灯在被组装 成为背光模块时,其所配合使用的光学膜的穿透率可以较传统者为高,因而对 背光模块的光学效率的提升上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相对于也同样具有无汞 特色的LED背光源而言,无汞平面灯可具有较佳的发展空间。
无汞平面灯主要优点在于利用氙(Xe)来取代汞(Hg),因而具有符合环保趋 势、寿命长(60,000-100,000小时)、操作温度范围大(-40。O85。C)、制作成本低、 容易组装成背光模块的优点。且利用无汞平面灯作为背光模块所需的光学膜较 少,并可得到较高的效能,另外,相较于传统的直下式背光模块,无汞平面灯 背光模块厚度具有进一步薄形化的潜力。
无汞平面灯的发光机制是利用激发荧光粉来产生可见光;其中激发荧光粉 发光的来源可例如为紫外光与电子束。以紫外光作为激发光源的平面光源与等 离子显示器的原理类似,但无汞平面灯的电极与荧光粉结构上较为简单且发光 效率也更高;而以电子束作为激发光源的平面光源则是例如运用于碳纳米管 场致发射显不器件 (Carbon Nano-tube Field Emission Display ; CNT画FED)。
无汞平面灯是使两平面玻璃之间形成真空,接着充填入固定比例分压的混 合惰性气体-氙气(Xe),然后在阳极与阴极之间施加一高电压产生的电位差放 电,使得腔体中的氙气(Xe)原子,受到激发而成为氙分子与低能阶电子等激发态粒子。当氙分子回复到氙单体原子之际,即同时产生紫外线。涂布在玻璃空 间中的荧光粉受此紫外线激发后,便产生了可见光。
然而,当使用平面灯(包含无汞平面灯与有汞平面灯)来形成放电发光时, 若平面灯中的二相邻电极过于靠近,则此二相邻电极之间容易产生误放电
(Cross Talk)的情形,而未能有效地产生紫外线,因而降低整体的放电发光效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平面灯的电极结构,借以 增加放电区的面积,并避免发生误放电的情形,因而提升平面灯的发光效率和 亮度。其中电极结构可为形成于同一平面或两垂直相对的平面,以形成水平放 电或垂直放电。又,电极结构可为内部电极形式或外部电极形式。再者,电极 结构的主电极可为长条状或齿波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平面灯的电 极结构,至少包含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具有第一主电极和多个第一 指状电极,其中这些第一指状电极设置在第一主电极的至少一侧,第二电极具 有第二主电极和多个第二指状电极,其中这些第二指状电极设置在该第二主电 极的至少一侧。其中,这些第一指状电极分别相互对应于这些第二指状电极来 设置,用以形成放电区于这些第一指状电极和这些第二指状电极之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平面灯的 电极结构,至少包含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具有第一主电极和多个第 一支电极,而这些第一支电极设置在该第一主电极的至少一侧,其中每一这些 第一支电极具有第一指状电极。第二电极具有第二主电极和多个第二支电极, 而这些第二支电极设置在该第二主电极的至少一侧,其中每一这些第二支电极 具有第二指状电极。其中,这些第一指状电极分别相互对应于这些第二指状电 极来设置,用以形成放电区于这些第一指状电极和这些第二指状电极之间
因此本发明的平面灯的电极结构的指状电极可有效增加放电区的面积,且 可避免发生误放电的情形,因而可大幅提升平面灯的发光效率和亮度。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
5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灯的剖面示意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灯的电极结构的俯视示意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灯剖面示意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平面灯的剖面示意图5A和图5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平面灯的电极结构的俯视示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平面灯的电极结构的俯视示意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平面灯的电极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a:放电区 180:
W:预设宽度 190:
100:平面灯 210:
110:第一电极 220:
111:第一主电极 310:
112:第一支电极 320:
112':第一支电极 410:
113:第一指状电极 420:
113a、 113b、 113c:放电端 411、
120:第二电极 421、
121:第二主电极 413、
122:第二支电极 423、
122':第二支电极 510:
123:第二指状电极 520:
130:密闭腔室 512:
131:诱电体层 522:
140:第一基板 611:
150:第二基板 621:
151:反射层 613:
160:框体 623:
撑柱 荧光体层 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 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 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 411,第一主电极 421':第二主电极 413':第一指状电极 423':第二指状电极
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
第一支电极
第二支电极
第一主电极
第二主电极
第一指状电极
第二指状电极170:放电气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灯的剖面示意 图,图2是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灯的电极结构的俯视示意图。本实施 例的平面灯的电极结构用以在平面灯100内形成多个放电区a,以进行放电发 光动作。本实施例的平面灯100包含有第一电极110、第二电极120、密闭腔 室130,第一基板140、第二基板150、框体160、放电气体170、支撑柱180 及荧光体层190。第一基板140和第二基板150设置于框体160的两侧,借以 形成此密闭腔室130,密闭腔室130内是先形成真空状态,再置入放电气体170, 例如氙(Xe)、氖(Ne)或氩(Ar)等惰性气体,亦可为含汞气体,借以产生激化 反应,而产生紫外光。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平面灯100可为含汞的平面灯(例如冷阴极灯), 意即平面灯100的密闭腔室130内含有汞成份。本实施例的平面灯100亦可为 无汞平面灯,或其任何运用本实施例的电极结构的平面灯。
如图1所示,第一基板140由透明介电材料制成,例如玻璃,用以使平面 灯100的发光可由第一基板140发出,第二基板150是由介电材料制成(例如 玻璃),第二基板150的表面上可形成反射层151,以反射发光,使发光可集中 由第一基板140发出。框体160是由介电材料制成(例如玻璃),以支撑平面灯 100的整体结构。支撑柱180是设置于密闭腔室130内,且位于这些放电区a 之间,用以支撑于第一基板140和第二基板150之间,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并确保当密闭腔室130抽真空时第一基板140和第二基板150不会被外界大气 压力所挤压破裂。荧光体层190形成于密闭腔室130的内壁表面,用以在受到 紫外光激发后可发出可见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可例如利用 厚膜印刷、显影蚀刻或蒸镀沉积的方式来形成于密闭腔室130的内壁表面(即 为内部电极形式),并可利用介电材料形成的诱电体层131来包覆第一电极110 和第二电极120,以防止放电电流过度释放的情形,并避免第一电极110和第 二电极120受到放电电流的伤害。本实施例的多个第一电极IIO和多个第二电 极120是交错排列地设置于同一平面上(即为水平放电形式)。第一电极110具有第一主电极111和多个第一支电极112,第一主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21呈 长条状,而这些第一支电极112分别交错地设置第一主电极111的两侧,其中 每一这些第一支电极112具有第一指状电极113。第二电极120具有第二主电 极121和多个第二支电极122,而这些第二支电极122分别交错地设置第二主 电极121的两侧,并分别相对于第一电极110的第一支电极112设置,其中每 一这些第二支电极122具有第二指状电极123,其分别对应于第一电极110的 第一指状电极113。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指状电极113可相同或不完全相同于第二 指状电极123,为方便说明,故在此仅以第一指状电极113来说明叙述。第一 指状电极113可形成于第一支电极112的末端,并相对于第一支电极112横向 延伸一预设宽度w,以延伸放电区a的放电面积,但未延伸至支撑柱180。第 一指状电极113具有多个放电端113a、 113b、 113c,其中位于两外侧的放电 端113a、 113c可长于位于中间的放电端113b,且放电端113a、 113c可向中间 内縮,借以当形成放电区a时,第一指状电极113可向内集中收敛放电区a, 以避免与相邻的第一支电极112'或第二支电极122'发生误放电(Cross Talk)的 情形,因而本实施例的第一指状电极113(或第二指状电极123)可具有增加放 电面积和避免误放电的功效。
如图2所示,当平面灯100进行放电时,第一电极110的多个第一支电极 112分别相互对应于第二电极120的多个第二支电极122,并分别形成这些放 电区a于第一支电极112的第一指状电极113和第二支电极122的第二指状电 极123之间,由于第一指状电极113和第二指状电极123可增加放电区a的面 积和避免发生误放电,因而可有效地放电发出大量的紫外光,来激发荧光体层 190产生可见光,因此,本实施例的平面灯的电极结构可提升平面灯100的发 光效率和亮度,并避免电极误放电对发光效率的影响。
请参照图3,其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灯的剖面示意图。相较 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灯的电极结构的第一电极210和第二电极 220形成于密闭腔室130的外壁表面(即为外部电极形式),例如形成于第二基 板150相对于密闭腔室130的一侧,此时,可无需诱电体层131来包覆第一电 极210和第二电极220。
请参照图4,其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平面灯的剖面示意图。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的平面灯的电极结构的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
320呈垂直相对方式,意即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分别形成于两垂直相 对的表面,以形成垂直放电。
请参照图5A和图5B,其是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平面灯的电极结 构的俯视示意图。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的第一电极410和第二电极 420的第一指状电极413、 413'和第二指状电极423、 423,是直接形成于第一主 电极411、 411,和第二主电极421、 421,的两侧,来形成这些放电区a,而未设 有第一支电极112和第二支电极122(请参照图2)。
请参照图6,其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平面灯的电极结构的俯视示 意图。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第五实施例的平面灯的电极结构的第一支电极512 和第二支电极522可仅分别形成于第一电极510和第二电极520的一侧。而第 一电极510和第二电极520可例如是采510-510-520-520或510-520-520-510 的排列方式来设置,使第一电极510的第一支电极512可分别相互对应于第二 电极520的第二支电极522。
请参照图7,其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平面灯的电极结构的俯视 示意图。相较于第四实施例,第六实施例的平面灯的电极结构的第一主电极 611和第二主电极621可呈齿波状,而第一指状电极613和第二指状电极623 是直接形成于第一主电极610和第二主电极620的两侧,以形成放电。
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平面灯的电极结构具有指状电极, 以增加放电区的面积,且可避免发生误放电的情形,因而可进一步提升平面灯 的发光效率和亮度。
虽然本发明已以多个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 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 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9
权利要求
1、一种平面灯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至少一第一电极,具有一第一主电极和多个第一指状电极,其中所述第一指状电极设置在该第一主电极的至少一侧;以及至少一第二电极,具有一第二主电极和多个第二指状电极,其中所述第二指状电极设置在该第二主电极的至少一侧;其中,所述第一指状电极分别相互对应于所述第二指状电极来设置,用以形成多个放电区于所述第一指状电极和所述第二指状电极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平面灯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平面灯至少包含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框体,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和该第二基板之间,用以形成一密闭腔室,其中该密闭腔室内具有一放电气体;以及一荧光体层,形成于该密闭腔室的内壁表面上;其中,该电极结构形成于该密闭腔室的内壁表面或外壁表面。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平面灯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平面灯是一无汞平面灯或一冷阴极平面灯。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平面灯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主电极和该第二主电极呈长条状。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平面灯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主电极和该第二主电极呈齿波状。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平面灯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二电极设置于同一平面上。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平面灯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设置于一平面上,而该第二电极设置于垂直相对于该平面的另一平面上。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平面灯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指状电极具有多个放电端,而位于两外侧的所述放电端至少长于位于中间的所述放电端。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平面灯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指状电极具有多个放电端,而位于两外侧的所述放电端分别向中间内縮。
10、 一种平面灯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至少一第一电极,具有一第一主电极和多个第一支电极,而所述第一支电极设置在该第一主电极的至少一侧,其中每一所述第一支电极具有一第一指状电极;以及至少一第二电极,具有一第二主电极和多个第二支电极,而所述第二支电极设置在该第二主电极的至少一侧,其中每一所述第二支电极具有一第二指状电极;其中,所述第一指状电极分别相互对应于该些第二指状电极来设置,用以形成多个放电区于所述第一指状电极和所述第二指状电极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灯的电极结构。此电极结构至少包含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具有第一主电极和多个第一指状电极,第二电极具有第二主电极和多个第二指状电极,其中,这些第一指状电极分别相互对应于这些第二指状电极来设置,用以形成放电区于这些第一指状电极和这些第二指状电极之间。
文档编号H01J63/00GK101640162SQ20081013478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9日
发明者曾文正, 樊雨心, 陈科名 申请人:奇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