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灯明管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621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荧光灯明管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荧光灯明管清洗装置,特别适用于难清洗的螺旋形 紧凑荧光灯明管清洗。
背景技术
荧光灯明管在涂粉前需进行清洗,以去除明管内外污物(尤其是管内污 物),以确保涂粉质量,为荧光灯涂粉前重要必不可少工序。然而螺旋形紧 凑荧光灯,由于明管被弯曲呈类似螺纹状,清洗比其他荧光灯明管更为困 难。现有技术对螺旋形明管清洗,基本都是采用氢氟酸介质人工清洗方式, 即将弯曲成型的螺旋明管,散装或排列于清洗箱中,浸泡于氢氟酸溶液中
(例如5%浓度),使螺旋明管内灌满酸液并保留一时间,然后从酸洗槽中取 出并倒出清洗酸液,再以清水逐支冲洗去除酸残液,然后送入烘干装置烘
干,进入后道涂粉或涂膜、涂粉工序。这种手工浸泡操作清洗 一是清洗 过程劳动强度大, 一般至少需3人配合, 一人装管, 一人浸泡, 一人清水冲 洗,劳动生产效率较低;二是清洗操作环境恶劣,冬天在冷水中,万分艰 辛,夏天穿戴防护工装,十分闷热;三是耗酸及冲洗用水多,每支明管耗 酸O. l-0.2g,耗水大于200g,带出酸液还会造成对环境污染,是荧光灯生 产过程污染较大工序;四是酸洗后冲洗不尽,造成明管残留酸液,会影响 后续涂粉质量,对灯管寿命造成很大影响;五是装箱集中清洗,极容易造 成明管的破损和擦伤。
此外,明管清洗后涂荧光粉前,为隔断玻管中钠离子析出和汞蒸气结 合形成钠汞齐造成光衰,还需在明管清洗烘干后,在内表面进行涂膜处理, 涂膜烘干后再进行涂粉。涂膜处理同样至少需要三人操作, 一人上管,一 人涂膜, 一人下管,并且清洗和涂膜两道工序分开进行,中间需使灯管周 转,这样加上清洗,两道工序至少需要七人才能完成,不仅用工成本更大, 而且两次操作生产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劳动强度低, 生产效率高,操作环境好,清洁污染少,甚至无污染的荧光灯明管清洗装 置。
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洗、涂膜可连续自动完成,生产效率更高的荧光灯明管清洗装置。
实用新型第一目的实现,主要构思是采用机械逐支移送,并在移送过 程中完成浸入清洗、倒出清洗液、冲洗清洁、烘干,从而实现实用新型目 的。具体说,实用新型荧光灯明管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浸槽和冲洗接口, 其特征在于有一移送明管循环回转装置,其运行轨迹上分别设置有清洗浸 槽、收液槽、冲洗接口及烘干烘道,所述循环回转装置上排列设置有至少 包括固定套及转动杆,以及设置在转动杆上的明管夹组成的明管夹持装置。
实用新型所述
循环回转装置,主要功能是逐支连续输送清洗明管,使明管在移动前 进中完成清洗、冲洗、烘干等工序。其形式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长条 形回转链,也可以是圆形回转链,还可以是圆形或轮形转台,通过周而复 始回转输送移动明管,使明管在移动前进中完成清洗过程;回转驱动方式, 可以采用技术人员所熟悉的方式,例如回转链可以采用链轮驱动。
清洗浸槽,可以是现有技术的酸液槽,也可以是设有超声器的超声清 洗槽,设置在输送明管循环回转装置运行轨迹中。实用新型优先采用后者, 超声清洗既具有很好的清洗效果,同时又能避免清洗酸液造成的污染,还
能减_少冲洗不尽造成对灯管的危害;对于明管污物严重或有难清洗污物,
一种_更好可在超声清洗槽中设置在加热装置,将清洗水加热,热水超声清 洗,可以提高清洗效果。
收液槽,设置于清洗浸槽后侧,作用是收集清洗倒出废液和/或冲洗液。 根据清洗明管移动状态,可以是同时收集清洗倒出废液和冲洗液,也可以 是仅收集冲洗液。
冲洗接口,设置于收液槽区段,功能作用是将冲洗水以流动方式穿过 清洗后明管,进一步清除清洗残余污物,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冲洗喷枪, 也可以是冲洗皮管,无特别限定。
明管夹持装置,固定排列于循环回转装置上,实现对清洗明管的夹持, 并随清洗过程实现清洗明管的工艺翻转。其中固定明管转动杆在固定套中 的转动,可以是灵活自由转动形式,也可以是不灵活非自由转动形式(通过 外力拔动转动)。实用新型一种较好是优先采用前者,可以实现在移动前进 过程中自动完成翻转,以省去人工转动操作,减轻工作强度。移动前进过 程中自动完成翻转, 一种较好方式是在转动杆上设置圆轮或齿轮,在需要 清洗明管翻转位置设置搓动导轨或齿条,使得圆轮或齿轮通过导轨或齿条
段时,通过两者搓动实现转动杆的转动,使明管翻转;当然在此构思下,实现转动杆的自动转动,还可以是其他类似等同方式。转动杆上固定明管 夹,主要作用是夹持固定清洗明管,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明管夹持装 置,为明管的装夹方便,实用新型一种较好为采用钢性弹性卡,例如按螺 旋管内径宽度,由钢性弹性材料(例如弹簧片或弹簧钢丝)制成两臂呈波形
的u形卡,通过螺旋管套插于u形卡实现夹持。固定明管的转动杆,可以是
直形杆结构,也可以是弯曲结构,为有利于清洗浸槽、烘道等立体布置,
实用新型一种较好为采用z形结构,可使明管在移动中翻转分别在循环回转
装置下方和上方。
为限止固定明管转动杆在移动前进过程中不需要的倾斜翻转,实用新 型一种较好是在转动杆上设置防自动翻转结构,例如通过弹性件拉固,或 在明管夹持装置移动轨迹上设置肪转限位导轨,转动杆上有依该导轨移动 的非圆防翻转件,限制转动杆的自由翻转。
此外,为加速清洗明管的烘干,提高烘干效率,降低单支明管烘干耗能, 一种更好为冲洗后明管进入烘道前和/或在烘道中,有向明管内吹风装置, 例如在明管管口下方设置有向内吹风排管,通过吹风气流加速明管内水分 的散发。
切管浸入清洗浸槽灌注清洗及离开清洗浸槽方式,可以是通过前述明 管翻脅下沉及抬起方式,将明管"插入"清洗液中灌注清洗,及提升离开
清洗槽;也可以是清洗浸槽通过上下升降运动,使清洗明管浸入清洗浸槽, 及离开清洗浸槽。然而实用新型优先采用前者,可以简化清洗装置结构。
实用新型第二目的实现,其特征是在清洗烘干段后,有涂膜接口和收 液槽,收液槽后设有第二烘干烘道。
同样,为加速涂膜的烘干,提高烘干效率,在第二烘干烘道中有向明管 内吹风装置。
为减化设备结构和使之紧凑,节约占地,实用新型清洗浸槽、收液槽、 烘干烘道、涂膜收液槽、涂膜烘干烘道等, 一种较好为顺次上下分别设置 于循环回转装置运行轨迹,呈立体布置。
实用新型荧光灯明管清洗装置,由于采用机械连续输送单支清洗,较 现有技术大大改善了工人劳动强度和环境,同时还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逐支清洗,不仅不损伤明管,而且清洗质量好,有利于提高灯管品质,以 及清洗废液的回收。特别是采用超声波清洗,无废酸污染,加上清洗废水 基本不外散及可以处理回用,可以基本做到零排放,环保性好,能彻底根 冶明管清洗造成的污染问题;节约了冲洗用水,每支明管冲洗水由原来的200g下降为50g以下,用水量仅为原来清洗方式的1/4,并且无废酸残留, 可以彻底杜绝酸残留对灯管的危害。明管清洗和涂膜在一台机器上完成, 更是大大节省了操作用工,用工仅为原来的一半,只需4人, 一人上管、一 人冲洗、 一人涂膜、 一人卸管,劳动生产效率可提高一倍以上。即使采用 酸液清洗,由于单支清洗废液可以回收利用,对环境污染也小。钢性弹性 材料制成的明管夹持U形卡,不仅具有装夹、退管方便,特别是弹簧钢丝U 形卡,与明管接触面小,对明管摩擦损伤小。
实用新型荧光灯明管清洗装置,不仅特别适用于螺旋形紧凑荧光灯明 管清洗,更换明管夹持夹,还可以用于其他各种荧光灯明管清洗。
以下结合三个典型具体实施方式
,示例性说明及帮助理解实用新型, 但实施例仅是为了说明实用新型,并不代表实用新型构思下全部技术方案, 因此不应理解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和约束, 一些在技术人员看来, 不偏离实用新型构思的非实质性改动,具有相同或相似技术效果的简单改 变或替换,均属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图l为实用新型一个优化的明管清洗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明管夹持装置及图2A部明管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2B部明會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4C向截面防自动翻转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
参见附图,实用新型荧光灯明管清洗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相间链轮l. 1和1.2,跨接抱合两链轮间的长条循环回转链2(构成长条 形循环回转输送),循环回转链上相间固定有明管夹持装置3,链轮l. l由动 力10带动转动,使循环回转链2循环回转输送清洗明管完成清洗过程。循环 回转链一侧下方,依次排列有超声清洗槽5.1、收液槽5.2,收液槽后循环 回转链上方有第一加热烘干烘道8.1,内有对准明管管口的吹风管ll.l,第 一烘干烘道后,循环回转链下方有涂膜工位(枪)9,和涂膜液收液槽5.3, 另一侧循环回转链上方有第二烘干烘道8.2,内有吹风管11.2。明管夹持装 置3,有包括Z字形转动杆3. 1, Z字一横臂上固定有不锈钢弹簧钢丝制成的U 形卡12(两臂为与螺旋同形的波形),用于插放固定清洗螺旋明管13,另一 横臂套有可相对转动套3.2(转动套固定于循环回转链2上),后端(也可以是 前)套有槽轮3. 3,其上有摩擦橡皮圈3. 4,—未端有防翻转一字轮组3. 5组成。循环回转链2内(也可以是外)有二条限制一字轮组3. 5转动的防翻转限位导 轨6.1和6.2,其中靠清洗槽侧导轨6.1,在进入清洗槽前端和出清洗槽前处 间断。间断区段有长度为槽轮3. 3周长一半左右的供翻转短导轨4. 1和4. 2, 明管夹持装置移动至此,槽轮与导轨摩擦使Z字形转动杆3. 1翻转180度。
工作过程旋转动力10带动链轮1.1转动,驱使循环回转链2作回转运 动,使排列固定在循环回转链上的明管夹持装置3随带清洗明管移动前进 (起始时清洗明管状态如图3),当明管移动至翻转短导轨4. l处,槽轮3.3依 轨面4. 1摩擦使Z字形转动杆3. 1翻转180度,明管管口朝上浸入下方超声清 洗槽5.1(清洗时明管状态如图4),超声清洗(超声器图中未给出),清洗时
间视明管移动速度及超声清洗槽长度而定。清洗明管移动至超声清洗槽未 端,在翻转导轨4.2作用下再次翻转180度(回至图3管口朝下状态),倒出明 管中清洗废液(视导轨4.2位置,倒出废液可以回入超声清洗槽,也可以倒 入收液槽5.2),洁净清洗水7逐支冲洗明管,去除清洗污水,冲洗水由下 方收液槽5.2收集。淋水滴干结束后进入第一烘干烘道8. l(图中省略加热装
置),在吹风管ll. l及热烘道中,使明管得到烘干。烘干后出烘道明管,由 涂膜枪9逐支进行喷浆涂膜处理,余浆由涂膜收液槽5.3收集,滴干后进入 第二烘干烘道8.2,同样在吹风及加热中使明管涂膜层得到烘干,移出烘道 后拔下明管13,从而完成对荧光灯明管的超声清洗、烘干、涂膜、烘干膜 层*工序过程。明管随循环链回转移动前进过程中,Z字形转动杆3. l后 部防翻转平衡一字轮组3.5,由防翻转限位导轨6. l和6.2限位,限止了Z形 转动杆3. l的自由翻转。超声清洗水由循环水处理装置(图中未给出),作除 污处理后,可返回循环使用。
实施例2:如实施例l,省略涂膜工序段,和后续烘干烘道。超声清洗、 清水冲洗、烘干完成后即取下明管。
实施例3:如前述,实用新型清洗装置,还可以采用圆形循环回转装置。 此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实用新型构思启示下,能够从本 专利公开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一些变形,或非实质性改动,例如使明 管翻的槽轮,可以是普通转轮,或是采用齿条/齿轮啮合,实现翻转,翻转 导轨4. 1和4.2位置不同,防自动翻转采用其他结构,插放明管的支座, 还可以采用直杆结构,清洗浸槽作上下升降,清洗采用酸洗等等;这些简 单变换均具有基相同的技术效果,均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不再一一举例 细说。
权利要求1、荧光灯明管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浸槽和冲洗接口,其特征在于有一移送明管循环回转装置,其运行轨迹上分别设置有清洗浸槽、收液槽、冲洗接口及烘干烘道,所述循环回转装置上排列设置有至少包括固定套及转动杆,以及设置在转动杆上的明管夹组成的明管夹持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荧光灯明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洗浸槽为带 有超声器的超声清洗槽。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荧光灯明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超声清洗槽中 设有加热装置。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荧光灯明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明管夹持装置 固定套与转动杆呈灵活转动配合。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荧光灯明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杆上设有 圆轮或齿轮,清洗装置需要明管翻转位置设有长度为圆轮或齿轮l/2周长的搓 动导轨或齿条。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荧光灯明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明管夹持装置 移动轨迹设有防转限位导轨,转动杆上有依该导轨移动的非圆防翻转件。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荧光灯明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杆为Z形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荧光灯明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明管夹由钢性 弹性材料制成两竖臂呈波形的U形卡。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荧光灯明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U形卡由弹簧钢丝制成。
10、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荧光灯明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烘道中有向明 管内吹风装置。
11、 根据权利要求l、 2、 3、 4、 5、 6、 7、 8、 9或10所述荧光灯明管清洗 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洗烘干段后有涂膜接口和收液槽,收液槽后有第二烘干 烘道。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荧光灯明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烘干烘 道中有向明管内吹风装置。
13、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荧光灯明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洗浸槽、 收液槽、烘干烘道、涂膜收液槽、涂膜烘干烘道,顺次上下分别设置于循环 回转装置运行轨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荧光灯明管清洗装置,其特征是有一移送明管循环回转装置,其运行轨迹上分别设置有清洗浸槽、收液槽、冲洗接口及烘干烘道,所述循环回转装置上排列设置有至少包括固定套及转动杆,以及设置在转动杆上的明管夹组成的明管夹持装置。较现有技术大大改善了明管清洗劳动强度和环境,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逐支清洗,不仅不损伤明管,而且清洗质量好,有利于提高灯管品质,以及清洗废液的回收。特别是超声波清洗,无废酸污染,冲洗用水量仅为原来清洗方式的1/4,加上清洗废水基本不外散及可以处理回用,可以基本做到零排放,环保性好,并能彻底杜绝酸残留对灯管的危害。明管清洗和涂膜在一台机器上完成,更是大大节省了操作用工,用工仅为原来的一半,劳动生产效率可提高一倍以上。
文档编号H01J9/38GK201149852SQ20082003189
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5日
发明者陈生敖 申请人:宜兴市万象灯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