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附加装置及具该装置的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885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灯具附加装置及具该装置的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附加装置以及具有灯具附加装置的灯具,特别涉及一种
可提升光源利用效率的灯具附加装置以及具有灯具附加装置的灯具。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充足照明,大范围的室内空间通常设有大量的照明设备。举例来说,于办 公大楼、百货公司、学校、医院等等的照明系统常使用荧光灯管(或称日光灯管)作为主要 的照明光源。 为响应"节能减碳"的环保理念,除了使用适当的照明光源外,如何使灯具增进省 电节能效益也为重要的课题。 市面上所贩卖的灯具,仅靠灯具壳体或灯具外盖的反射板,将光线反射与扩散。但 是,由于反射板的关系,其光源有效利用率普遍不理想(通常光源利用率仅50%至70% ), 有相当一部分的光源无法利用而消耗散失。 因此,需要一种灯具附加装置、具有灯具附加装置的灯具,其可提升光源的利用 率,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发生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进光源利用率的灯具附加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有灯具附加装置的灯具,其可提升光源利用率。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灯具附加装置用于连接于包括壳体、灯管与灯
座的灯具。灯具附加装置包括可挠式光学反射片与固定件。其中,可挠式光学反射片位于 壳体与灯管之间,可挠式光学反射片包括连接部;以及固定件的一部分连接连接部,固定件
的另一部分可连接灯具。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挠式光学反射片为一微米粒子光学反射片或一纳米粒子光学 反射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微米粒子光学反射片或纳米粒子光学反射片为由一反射层与一 扩散膜所组成的光学反射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为至少一开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件为一弹性扣环、一束带或一弹性线材,该固定件穿设于至 少一开孔并连接灯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灯座还包括两个勾状件,其中至少一开孔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 开孔的距离实质上相同于两个勾状件的距离,该勾状件可卡固于开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为至少一条状切口,固定件为一片状固定件,片状固定件 穿设于条状切口 ,并且片状固定件可连接灯座。 在一个实施例中,片状固定件略呈T字形。[0016] 在一个实施例中,灯座还包括两个勾状件,至少一条状切口的数量为两个,且每一 条状切口的形状略呈L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灯具还包括至少一 电线,连接部包括相邻的一 电线容置部与一 渐縮部,电线由该渐縮部置入并连接电线容置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挠式光学反射片对应于灯管而呈弧形或呈多边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件为一黏性件,黏性件的一侧固定于连接部,黏性件的另一
侧固定于灯具的壳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灯管为一长型灯管,可挠式光学反射片呈长条状,且长度略等于 灯管的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挠式光学反射片的边缘还包括多个短切口 。 为达成上述的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灯具附加装置的灯具包括上述的灯具
附加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有效增进光源利用率。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灯具的示意图。图2为灯具附加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附加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结合于灯管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附加装置的可挠式光学反射片的另一形式。图5为灯具附加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分解示意图。图6为灯具附加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为灯具附加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结合于灯座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附加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图8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结合于灯具的局部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结合于灯具的局部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附加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结合于灯具的局部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附加装置的第六实施例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灯具附加装置1、la、lb、lc、ld、le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 10' 、 10a、 10b、 10c、 10d、 10e连接部14、14a、14b、14c、14d、14e电线容置部142渐縮部144固定部20、20a、20b、20c、20d、20e短切口 30灯具90、90a、90b、90c、90d壳体91、91a、91b、91c、91d底壳911、911a、911b、911c、911d[0048] 侧壳912、912a、912b、912c、912d 灯管92 '灯座94、94a、94b、94c 勾状件942 电线9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较佳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l,其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灯具的示意图。灯具90包括有壳体91、灯管92、 灯座94及灯具附加装置1,于本实施例中,壳体91、灯管92及灯座94为现有构件,其相同 于市售安装于天花板的灯具主结构。然而须注意的是,壳体91与灯座94也可为为了搭配 灯具附加装置1而设计的特殊的结构。 其中,壳体91包括底壳911及侧壳912。灯座94连接于壳体91的侧壳912,灯管 92通过灯座94的固持而定位于壳体91内,并且灯座94内提供灯管92发光时所需的电力。 于本实施例中,灯管92为常用的长条状荧光灯管(如图1所示),然而灯管92的 种类并不限于此。仅需稍加改变灯具附加装置1的结构,即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灯管(例 如球形灯泡或螺旋形灯管等)。 灯具附加装置1位于灯管92与底壳911之间,用以增进灯管92的照明效果。由 于目前灯座94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本实用新型的灯具附加装置1可依灯座94的结构特色, 使灯具附加装置1具有不同的接设结构。以下便分别以不同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一并参考图2及图3,其为关于灯具附加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图2为灯具附加装 置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灯具附加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结合于灯管的示意 图。灯具附加装置1包括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及固定部20,而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包括 连接部14,所述连接部14可通过固定部20将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与灯管92连接。 于本实施例中,为配合灯管92的形状,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的整体外型呈长条 状,其弯曲为弧形,且其长度也配合灯管92的长度。于本实施例中,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 为具有微米粒子或纳米粒子的反射片。举例来说,可挠式光学反射片io主要可由反射层 (Reflector)与扩散膜(Diffusion Film)所构成。其中,反射层用以提升光线的反射率,使 灯管92光源的利用率提高;扩散膜为减少眩光以及提高光线的扩散率,使光源均匀照射于 室内。然而须注意的是,可挠式光学反射片io并不限于上述,其也可为其它具备提升反射 与扩散效果的复合材料。 连接部14供连接固定部20。于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4为具有适当间距的两开孔, 所述开孔分别设于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的相对两侧。 于本实施例中,固定部20为0型扣环(如图2所示)。使用者仅需稍加扭转0形 扣环的末端,即可将固定部20固定于灯管92 (如图3所示)。通过固定部20穿过连接部 14,以将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固定于灯管92的端部。 然而须注意的是,固定部20也可改用其它类型的弹性件或紧固件等。举例来说, 固定部20可为U型扣环、束带或弹性线材等。 然而须注意的是,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的弯曲形状不限于上述的弧形。如图4所示,为可挠式光学反射片的另一弯折形式,其将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沿着灯管92方向折 叠为多个部分(于图4中折叠为五个部分),这可增进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的结构强度。 另外须注意的是,此形状也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方式中。 请参考图5至图7,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图5为灯具附加装置的第二 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灯具附加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为灯具附加装置的 第二实施例结合于灯座的示意图。灯具附加装置la包括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a及固定部 20a,而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a包括连接部14a,所述连接部14a可通过固定部20a将可挠式 光学反射片10a与灯座94a连接。 于本实施例中,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a的连接部14a为条状切口 ,固定部20a为略 呈T字形的片状固定部且(如图5所示)通过固定部20a的一端穿入于可挠式光学反射片 10a的连接部14a,使得固定部20a连接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a(如图6所示)。 当设置灯具附加装置la时,将固定部20a呈长条状的部位放置于底壳911a与灯 座94a之间以及侧壳912a与灯座94a之间(如图7所示)。通过固定部20a夹固于灯座 94a与壳体91a之间,以将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a定位。 于第二实施例中,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a与固定部20a为两独立的组件(如图5 所示),然而须注意的是,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a与固定部20a也可以一体成形方式制作。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在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a于接近连接部14a的相对两侧还包 括有垂直于连接部14a的两短切口 30 (如图6所示),以使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a设置于灯 座94a时,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a还能沿着短切口 30弯曲,以确保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a 呈弧状。然而须注意的是,短切口 30也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方式。另外,若可 挠式光学反射片10a的形状已符合所需时,也可不需要设置短切口 30。 接着请参考图8及图8A,其为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图8为灯具附加装 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8A为灯具附加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结合于灯座的示意图。灯 具附加装置lb包括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b及固定部20b,而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b包括连 接部14b,所述连接部14b可通过固定部20b将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b与灯座94b连接。 于本实施例中,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b适用于连接具有勾状件942的灯座94b(如 图8A所示),亦即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b通过固定部20b连接于灯座94b的勾状件942。于 本实施例中,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b的连接部14b为两个互为反向的L型切口 (如图8所 示),并且两连接部14b的距离配合两勾状件942的距离。使用者通过可挠式光学反射片 10b的连接部14b卡固于灯座94b上,此时固定部20b位于勾状件942与底壳911b之间。 请参考图9,其为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示出了灯具附加装置的第四实施 例结合于灯座的示意图。灯具附加装置lc包括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c及固定部20c,而可 挠式光学反射片10c包括连接部14c,其可通过固定部20c将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c与灯座 94b连接。 如图9所示,固定部20c为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c的邻近于连接部14c周围的区 域。于本实施例中,灯具附加装置lc的连接部14c为两开孔,而灯座94b包括两勾状件942, 两连接部14c的距离实质上相同于两勾状件942的距离。使用者可通过可挠式光学反射片 10c的连接部14c卡固于灯座94b的勾状件942,而将灯具附加装置lc固定于灯座94b上, 此时固定部20c位于勾状件942与底壳911b之间。[0073] 接着请参考图10与图ll,其为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图10为灯具附加 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1为灯具附加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结合于电线的示意图。灯 具附加装置Id包括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d及固定部20d,而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d包括连 接部14d,所述连接部14d可通过固定部20d将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d连接到与灯座94c相 连的电线96。 如图10所示,固定部20d为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d的邻近于连接部14d周围的部 分,当灯座94c的电线96与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d的连接部14d接合时,固定部20d便固 持光学反射片10d。 于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4d包括相连的电线容置部142与渐縮部144。当使用者欲 将灯具附加装置ld装设于灯具90c时,通过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d的连接部14d,供电线 96沿着渐縮部144置入并固定于连接部14d的电线容置部142中,此时固定部20d便将可 挠式光学反射片10d固定于电线96上(如图11所示)。 请参考图12,其为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灯具附加 装置的第六实施例示意图。灯具附加装置le包括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e及固定部20e,而 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e包括连接部14e,所述连接部14e可通过固定部20e将可挠式光学反 射片10e连接壳体91d的底壳911d。 连接部14e为可挠式光学反射片10e中,与固定部20e相接合区域。于本实施例 中,固定部20e为黏性片体(例如双面胶带),使用者可通过固定部20e的两面分别接合连 接部14e与底壳911d,以将灯具附加装置le固定。 然而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仅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实用新型所主 张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一种灯具附加装置,用于连接于一灯具,该灯具包括一壳体、一灯管与一灯座,其特征在于,该灯具附加装置包括一可挠式光学反射片,位于该壳体与该灯管之间,该可挠式光学反射片包括一连接部;以及一固定件,该固定件的一部分连接该连接部,该固定件的另一部分可连接该灯具。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挠式光学反射片为一微米粒 子光学反射片或一纳米粒子光学反射片。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微米粒子光学反射片或该纳米 粒子光学反射片为由一反射层与一扩散膜所组成的光学反射片。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具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为至少一开孔。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为一弹性扣环、一束带或 一弹性线材,该固定件穿设于所述至少一开孔并连接该灯管。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灯座还包括两个勾状件,其中所 述至少一开孔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开孔的距离相同于所述两个勾状件的距离,该勾状件 可卡固于该开孔。
7.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具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为至少一条状切口 , 该固定件为一片状固定件,该片状固定件穿设于所述条状切口 ,并且该片状固定件可连接 该灯座。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具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片状固定件略呈T字形。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具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灯座还包括两个勾状件,所述至 少一条状切口的数量为两个,且每一条状切口的形状略呈L型。
10.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具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灯具还包括至少一电线,该 连接部包括相邻的一电线容置部与一渐縮部,所述电线由该渐縮部置入并连接该电线容置 部。
11.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具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挠式光学反射片对应于 该灯管而呈弧形或呈多边形。
12.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具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为一黏性件,该黏性 件的一侧固定于该连接部,该黏性件的另一侧固定于该灯具的该壳体。
1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具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灯管为一长型灯管,该可挠 式光学反射片呈长条状,且长度略等于该灯管的长度。
1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具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挠式光学反射片的边缘 还包括多个短切口 。
15. —种具有灯具附加装置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灯具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 项所述的灯具附加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附加装置及具该装置的灯具。该灯具附加装置用于连接于包括壳体、灯管与灯座的灯具。灯具附加装置包括可挠式光学反射片与固定件。其中,可挠式光学反射片位于壳体与灯管之间,可挠式光学反射片包括连接部;以及固定件的一部分连接连接部,固定件的另一部分可连接灯具。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增进光源利用率。
文档编号F21V17/10GK201547677SQ20092014923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1日
发明者洪锦惠, 简长贤 申请人:简长贤;洪锦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