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4880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主要是预先将一电极盖与一绝缘壳体相结合 成一体,使得制造厂商在组装该发光二极管灯具时,能将该绝缘壳体连同其底端的该电极 盖同时插入至该发光二极管灯具的一散热壳体中,以大幅提升该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组装速度。
背景技术
由于灯泡具有安装简便等优点,过去人们为了夜间或室内照明,通常会采用白炽 灯泡,但由于白炽灯泡具有耗电量高、使用寿命短(平均寿命仅约1,000小时)等缺点,故, 基于环保及节能的诉求,十余年前,已有许多使用者改采用较为省电的荧光灯泡。所谓荧光 灯泡,是指将荧光灯与安定器组合成一个整体的照明设备,其平均寿命约可达6,000小时。 荧光灯泡的尺寸与白炽灯泡相近,其灯座的介面(即电极盖或灯头)也和白炽灯泡相同,所 以可直接替换白炽灯泡。荧光灯泡的光效比白炽灯泡高得多,同样照明条件下,荧光灯泡所 消耗的电能则较白炽灯泡少得多,所以一般也将荧光灯泡称为节能灯泡。除了上述白炽灯泡及荧光灯泡外,随着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 LED)技术的进步,开始有愈来愈多不同类型的照明设备,利用发光二极管作为主要的发光 源,且已有许多灯具制造厂商开始生产制造发光二极管灯泡。由于发光二极管灯泡具备省 电、使用寿命长(约40,000小时)及不含汞等有毒物质的优点,且其所产生的光源光谱中, 几乎不含紫外线或红外线,意即发光二极管所投射出的光线,几乎不会产生热量或辐射等 问题,故在发光二极管的成本价格日趋下滑的情形下,发光二极管灯泡亦逐渐受到使用者 的青睐,而日趋普遍。日前日本夏普公司(SHARP)开发出新款的发光二极管灯泡,在该灯泡内部容纳电 源电路板的空间中,灌注有填充材料,以增加电源电路板导热降温效果,但由于其重量较 重,且灌注填充材料的成本较高,故未能在市场中普及。之后,东芝公司(TOSHIBA)开发出 另一系列发光二极管灯泡“E-C0RE”,以改善上述缺点,压低成本及售价,以期增加市占率, 惟,其发光二极管灯泡在生产线的组装上,仍有部分问题尚待解决,兹配合图1所示,针对 上述发光二极管灯泡的结构,说明如下图1所示的发光二极管灯泡主要是由一散热壳体10、一电极盖11、一绝缘树脂壳 12、一电源电路板13、一发光模块14及一灯罩15所构成,其中该散热壳体10是由铝合金所 制成,一般均是经过金属铸模一体成形制成,该散热壳体10外延伸设有多个散热鳍片100, 且该散热壳体10的底侧向内贯穿设有一容置孔,以容纳该绝缘树脂壳12,该散热壳体10的 顶侧开设有一第一通线孔101,而该绝缘树脂壳12的顶端开设有一第二通线孔120及一螺 孔121,该绝缘树脂壳12通过一螺丝16,被锁固至该散热壳体10中。该电源电路板13放 置在该绝缘树脂壳12中,以利用该绝缘树脂壳12具备的良好绝缘性,避免该电源电路板 13上的线路或电子零件直接与该散热壳体10接触,以确保该电源电路板13不致发生短路 的问题。该发光模块14由一安装底板141及数个发光二极管142所构成,该安装底板141的一侧面上布设有导电线路,该导电线路分别供连接及安装各该发光二极管142,该安装底 板141上开设有一第三通线孔143,该电源电路板13上的二导线130穿过所述通线孔120、 101、143,与该发光模块14上的导电线路相电气连接,又,该电源电路板13上的另二导线 131与该电极盖11相电气连接,该电极盖11通过螺合的方式,与该绝缘树脂壳12的底端相 结合。该发光模块14通过该电源电路板13及该电极盖11取得外部电力,并将电力传输至 所述发光二极管142,使得所述发光二极管142能产生光亮。此外,在图1中,该安装底板141的另一侧面被安装至该散热壳体10的顶侧,以使 所述发光二极管142本身的热能可经由该安装底板141的另一侧面,被传导至该散热壳体 10,且通过该散热壳体10,被散发至周遭空气中,如此即能有效降低所述发光二极管142的 工作温度,进而使所述发光二极管142发射出理想的色光。此外,该灯罩15近似于半球状, 且盖设在该散热壳体10的上方,该灯罩15的开口周缘通过接着剂,以黏合的方式,结合至 该散热壳体10的顶端周缘,使得所述发光二极管142所发出的光线,能穿过该灯罩15,而投 射至该发光二极管灯泡外。—般言,灯具制造厂商在生产线上组装前述发光二极管灯泡时,首先,必须将该绝 缘树脂壳12由下方装入至该散热壳体10内,其次,将该螺丝16锁固至该绝缘树脂壳12的 螺孔121,使该绝缘树脂壳12定位至该散热壳体10内,再将该电源电路板13安装定位至该 绝缘树脂壳12中,并使用导线131将该电源电路板13与该电极盖11相电气连接。然而, 通过作业人员的人工,逐一将该绝缘树脂壳12装入至该散热壳体10内,再以螺丝16,将该 绝缘树脂壳12锁合固定至该散热壳体10的预定位置,不仅需耗费大量人工,大幅增加生产 线的作业时间,对制造厂商的生产效率造成相当负面的影响,更极易因作业人员的疏失,造 成该绝缘树脂壳12或电极盖11未被固定至该散热壳体10的预定位置,而徒增该发光二极 管灯泡的产品不良率。此外,作业人员在将该绝缘树脂壳12组装至该散热壳体10时,极易 发生定位准确度的偏差,使得该发光二极管灯泡的产品不良率始终居高不下。因此,如何改善现有发光二极管灯泡的结构,以有效简化零件加工及组装流程,且 大幅提升该发光二极管灯泡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良率,即成为本发明在此欲探讨的一重要课 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揭诸多问题,发明人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发明 的发光二极管灯具,期简化发光二极管灯具的零件加工及组装流程,进一步提升发光二极 管灯具的生产效率,并降低产品不良率。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散热壳体、一绝缘壳体、一电 极盖、一电源电路板、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一安装底板及一灯罩,其中该散热壳体内沿轴向 贯穿设有一容置孔,该散热壳体的顶端邻近该容置孔的位置开设有一卡制槽;该绝缘壳体 由绝缘材质所构成,该绝缘壳体的构形能被组装至该容置孔内,该绝缘壳体的外侧顶端朝 径向延伸设有一凸出部,使得该绝缘壳体被组装至该容置孔内的状态下,该凸出部能嵌卡 定位至该卡制槽,又,该绝缘壳体内侧的两对应位置,分别沿轴向设有一定位部;该电极盖 包括有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该电极盖的端缘与该绝缘壳体的底端相互结合,使得该 绝缘壳体被组装至该容置孔内,且该凸出部与该卡制槽相互嵌合的状态下,该电极盖凸伸至该散热壳体的底端外,以通过该第一、第二电极,接收外部电源;该电源电路板被容置在 该绝缘壳体内,且该电源电路板的对应两端分别受所述定位部的夹持,使该电源电路板能 稳定地固定在该绝缘壳体内,该电源电路板分别与该第一、第二电极相电气连接,以接收该 第一、第二电极提供的外部电源;该安装底板的一侧布设有导电线路,该导电线路供安装该 发光二极管,且与该电源电路板相电气连接;该安装底板的另一侧与该散热壳体的顶端相 结合;该灯罩盖设在该安装底板的一侧上,且该灯罩的开口周缘与该散热壳体的顶端周缘 相结合。如此,当制造厂商在组装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灯具时,仅需将该绝缘壳体连同其底 端的该电极盖插入至该容置孔中,使得该电极盖凸伸至该散热壳体的底端外,且该凸出部 与该卡制槽相互嵌合,再将该电源电路板插入至该绝缘壳体内,且使该电路板与该第一、第 二电极相电气连接,并使该安装底板与该电源电路板相电气连接后,将该安装底板固定至 该散热壳体的顶端,盖上该灯罩,即能完成该发光二极管灯具。 通过本发明,制造厂商即可迅速完成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组装工作,不仅能防止因 作业人员的疏失,避免发生造成各零件未准确定位等情事,更能减少作业人员组装单个发 光二极管灯具的作业时间,大幅提升产品良率及生产效率。


图1是已知发光二极管灯泡的立体分解图2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
图3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标号
散热壳体…··.......20
容置孔........….200
卡制槽........….201
螺孔........... 202,251
散热鳍片…··.......203
绝缘壳体…··.......21
凸出部........….210
定位部........….211
第一缺槽…··.......212
电极盖........….22
第一电极…··.......220
第二电极…··.......221
电源电路板··..........23
导线........... 230,231
发光二极管··..........24
安装底板…··.......25
导电线路…··.......250
第二缺槽…··.......252
灯罩............26
螺丝............2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便于对本发明的目的、结构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实施例配 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发明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请参阅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 该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散热壳体20、一绝缘壳体21、一电极盖22、一电源电路板23、至少 一发光二极管对、一安装底板25及一灯罩沈,其中该散热壳体20可为铝合金或陶瓷材料 制成的散热壳体,若以铝合金材料制作该散热壳体20,必须在该散热壳体20的外侧延伸设 置有多个散热鳍片203,以增加该散热壳体20的散热面积,进而提升该散热壳体20的散热 效率,若以陶瓷材料制作该散热壳体20,则由于陶瓷材料对空气的导热率较高,故可在该散 热壳体20上省去散热鳍片的结构设计,以缩小该散热壳体20的体积大小。该散热壳体20 内沿轴向贯穿设有一容置孔200,该散热壳体20的顶端邻近该容置孔200的位置开设有一 卡制槽201,该绝缘壳体21可由合成树脂或其他绝缘材质所构成,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绝 缘壳体21接近于圆筒状,惟,在本发明的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并不局限于此,制造厂商亦能 根据实际需求及结构设计,而改变该容置孔200及该绝缘壳体21的形状,使两者能互相配 合,令该绝缘壳体21能被稳固地组装至该容置孔200内即可,该绝缘壳体21的外侧顶端朝 径向延伸设有一凸出部210,使得该绝缘壳体21被组装至该容置孔200内的状态下,该凸出 部210能嵌卡定位至该卡制槽201,又,该绝缘壳体21内侧的两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一定位 部211,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各该定位部211分别为沿该绝缘壳体21的轴向凸设的二定位凸 条。制造厂商在生产该绝缘壳体21时,可利用射出成形等方式,一体成形地制作出该绝缘 壳体21及其内部的所述定位凸条(即该定位部211)。再请参阅图2所示,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电极盖22是一规格为E^的接头,但在 本发明的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并不局限于此,制造厂商亦能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而以其他 规格(如E12、E14、E27、E39)的接头,予以取代。规格似6是表示该电极盖22的直径为 26mm,至于E12、E14等其它规格,则依此类推。该电极盖22包括有一第一电极220及一第 二电极221,该电极盖22的开口周缘与该绝缘壳体21的底端,是通过螺合方式,相互结合 成一体,当该绝缘壳体21被组装至该容置孔200内时,该绝缘壳体21连同其底端的该电极 盖22同时被插入至该散热壳体20中,该凸出部210与该卡制槽201相互嵌合时,该电极盖 22即凸伸至该散热壳体20的底端外,使得该发光二极管灯具能通过该第一、第二电极220、 221与一灯座结合,并接收该灯座提供的外部电源。该电源电路板23被收纳在该绝缘壳体 21内,且该电源电路板23的对应两端分别受所述定位部211的夹持固定,如此,该电源电 路板23便能稳定地固定在该绝缘壳体21内,再者,该电源电路板23通过二导线230与该 第一、第二电极220、221相电气连接,以通过该第一、第二电极220、221取得外部电源。另 外,该绝缘壳体21的顶端设有一第一缺槽212,该安装底板25的边缘设有一第二缺槽252, 且该安装底板25略近似于圆板状,该安装底板25的一侧面(如图中上侧)上布设有导电 线路250,该导电线路250供安装所述发光二极管M,该电源电路板23上连接有另二导线 231,该另二导线231穿过该第一、第二缺槽212、252,而与该安装底板25的导电线路250相 电气连接,该安装底板25及该散热壳体20的对应位置上分别设有螺孔251、202,如此,当该安装底板25的另一侧面(如图中下侧)的周缘被组装且贴靠至该散热壳体20的顶端时, 作业人员仅需通过螺丝27锁固至该安装底板25及该散热壳体20上的对应螺孔251、202, 即能将该安装底板25与该散热壳体20组装成一体,使该绝缘壳体21稳固地固定在该散热 壳体20中,且令该绝缘壳体21底端的该电极盖22能凸伸至该散热壳体20的底端外一预 定长度,以与灯座相结合;惟,在本发明的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并不局限于此,制造厂商亦能 根据实际的组装需求,利用接着剂,将该安装底板25的另一侧面的周缘粘贴固定至该散热 壳体20的顶端,以实现本发明所述的快速组装效果。另,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灯罩沈盖 设在该安装底板25的一侧面(如图中上侧)上,且该灯罩沈的开口周缘以黏合、螺合或嵌 卡方式与该散热壳体20的顶端周缘相结合成一体。在上述较佳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3所示,当制造厂商在组装本发明的发光二 极管灯具时,作业人员仅需将该绝缘壳体21连同其底端的该电极盖22插入至该容置孔200 中,使得该凸出部210与该卡制槽201相互嵌合,且令该电极盖22凸伸至该散热壳体20的 底端外,再将该电源电路板23沿着所述定位部211插至该绝缘壳体21内,且利用该二导线 230使该电源电路板23分别与该第一、第二电极220、221相电气连接,并以另二导线231 使该安装底板25与该电源电路板23相电气连接,最后,将该安装底板25固定至该散热壳 体20的顶端,盖上该灯罩26,即能迅速且精准地完成各该元件的组装程序,快速地制作出 该发光二极管灯具。如此,由于制造厂商不需通过作业人员的人工,如先前技艺所述的工艺 般,逐一以螺丝锁合该散热壳体20,不仅能有效节省人力资源,更能进一步节省生产线的作 业时间,而提升单位时间的产量,此外,由于作业人员仅需将该绝缘壳体21连同该电极盖 22组装至该散热壳体20上,而不需以肉眼对准该绝缘壳体21及该散热壳体20的位置(如 已知技术所述的工艺般),即能准确地组装所述元件,故能有效避免因作业人员疏失所产生 的元件位置偏差,进而能大幅减少发光二极管灯具的产品不良率。再者,由于通过本发明能 确保该电极盖22、该绝缘壳体21及该散热壳体20间的定位准确度,故能防止该电源电路板 23被安装在该绝缘壳体21内时发生位置歪斜,且能预防该电源电路板23上的电路与该散 热壳体20或该安装底板25接触,而避免发生短路等情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凡任何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皆应涵盖在以本发 明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散热壳体,其内沿轴向贯穿设有一容置孔,且所述散热壳体的顶端邻近所述容置孔 的位置开设有一卡制槽;一绝缘壳体,由绝缘材质所构成,所述绝缘壳体的构形能被组装至所述散热壳体的所 述容置孔内,所述绝缘壳体的外侧顶端朝径向延伸设有一凸出部,使得所述绝缘壳体被组 装至所述容置孔内的状态下,所述凸出部能嵌卡定位至所述卡制槽;一电极盖,包括有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所述电极盖的端缘与所述绝缘壳体的底 端相互结合,在所述绝缘壳体被组装至所述容置孔内,且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卡制槽相互嵌 合的状态下,所述电极盖凸伸至所述散热壳体的底端外;一电源电路板,被容置在所述绝缘壳体内,所述电源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电极 相电气连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及一安装底板,其一侧布设有导电线路,所述导电线路供安装所述发光二极管,且所述导 电线路与所述电源电路板相电气连接,所述安装底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散热壳体的顶端相结合 O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具还包括一 灯罩,所述灯罩盖设在所述安装底板的一侧上,且所述灯罩的开口周缘与所述散热壳体的 顶端周缘相结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内侧的两对应位 置,分别设有一定位部,且所述电源电路板的对应两端分别受所述定位部的夹持,使所述电 源电路板能稳定地固定在所述绝缘壳体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定位部分别为沿所述绝 缘壳体的轴向凸设的二定位凸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体的外侧延伸设置 有多个散热鳍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的周缘及所述散 热壳体的顶端对应位置上分别设有螺孔,所述安装底板的另一侧面的周缘被组装且贴靠至 所述散热壳体的顶端,且藉螺丝锁入对应螺孔,而结合成一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的另一侧面的周 缘使用接着剂,被粘贴固定至所述散热壳体的顶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该二极管灯具包括一散热壳体、一绝缘壳体、一电极盖、一电源电路板、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一安装底板及一灯罩,散热壳体内沿轴向贯穿设有一容置孔,邻近容置孔的位置设有一卡制槽,绝缘壳体能被组装至容置孔内,其外侧顶端朝径向延伸设有一凸出部,绝缘壳体内侧的两对应位置,分别沿轴向设有一定位部,电极盖的端缘与绝缘壳体的底端相结合,在绝缘壳体被组装至容置孔内,凸出部与卡制槽相互嵌合状态下,电极盖凸伸至散热壳体的底端外,电源电路板的对应两端分别受定位部的夹持,安装底板一侧设有导电线路供安装发光二极管,电源电路板分别与电极盖及安装底板相电气连接,灯罩的开口周缘与散热壳体的顶端周缘相结合。
文档编号F21S2/00GK102135242SQ20101010237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2日
发明者梁锦宏 申请人:天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