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545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罩,尤指可防止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源, 于导光板之上形成不均勻光学区域的一种改良的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为目前最被广为使用的显示器产品,液晶显示器是由液晶面板的液晶 层以控制各像素位置的光线透射率,使得液晶显示器能够正确地显示影像。由于液晶面板 是属于非自发光之显示材质,故,液晶显示器需要配置一个背光模块以提供其光源。通常, 背光模块具有一灯罩可容置多个发光二极管,并且,为了使得背光模块能够发挥最佳效能, 灯罩的结构也会随着背光模块的种类而有所不同。图1是一种通常用的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的俯视图,如图1图所示,习通常用的 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1’包括一罩体11’、一长条电路板12’、复数个发光二极管13’、及 复数个反射片14’,该长条电路板12’、该复数个发光二极管13’与该复数个反射片14’是 容置于该罩体11’之内,其中,发光二极管13 ’可发光以提供光源至导光板15 ’,反射片14’ 则可反射该光源,使光源能够均勻地入射该导光板15’。而随着目前发光二极管产品的发光功率日益地增加,于上述该通常用之侧光式发 光二极管灯罩1’之中,其所使用的该发光二极管13’的数量也会被相对地减少。另外,请 参阅图2,是具有高功率发光二极管的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之俯视图,如第图2所示,为 了避免高功率的发光二极管13’在该导光板15’上的特定区域产生光学亮区,相邻发光二 极管13’之距离会被增加以均勻亮度分布,然而,由于发光二极管13’数量被减少之故,该 反射片14’的数量也相对地被减少,因此,为了达到更加的光源反射效果,反射片14’的结 构也有不同的改良,即便如此,如图2所示,入射于该导光板15’的光源,仍然于导光板15’ 上形成光学暗区,其中,A区为最暗的区域,B区则为次暗的区域。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鉴于目前所常用的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的灯罩仍具有 许多缺点与不足,故极力加以研究发明,终于研发完成本发明创造一种改良的侧光式发光
二极管灯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改良结构,是在导 光板的光入射面形成复数个凹入圆弧形表面,以于光源入射该光入射面时,借由该凹入圆 弧形表面将其扩散,使得入射光源可均勻地分布于该导光板,同时,更使用一底反射片,以 于入射光源均勻分布于导光板时,避免发生光源经由导光板侧表面侧漏的情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改良结构,透过改 变其灯罩与反射片的形状,以增加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应用。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改良的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改良侧光式发光二极管包括一罩体;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设置于该罩体之内;一反射片,该反射片设置于罩体之内并位于电路板之上,该反射片并具有复数个开口 ;复 数个发光二极管,该复数个发光二极管设置于罩体内并位于该电路板之上,该复数个发光 二极管以其光发射面穿过反射片的复数个开口并发出光源;一导光板,系部分容置于罩体 之内并位于该复数个发光二极管上方,并以其光入射面面对并接收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 源,且该光入射面具有复数个凹入圆弧形表面,该复数个凹入圆弧形表面分别地相对于该 复数个发光二极管,其中,当光源入射光入射面时,光源可被凹入圆弧形表面所扩散,而均 勻地分布于该导光板;以及一底反射片,该反射片设置于罩体之内并位于导光板之一侧表 面,其中,该侧表面与该光入射面相互垂直。

图1是一种习用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的俯视图;图2是具有高功率发光二极管的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第二俯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一种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改良结构, 以下将配合图示,详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具有多组实施例,请同时参阅图3与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式 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的第一实施例俯视图与其侧视图,该改良的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 1包括一罩体11、一电路板12、一反射片14、复数个发光二极管组件13、一导光板15、与一 底反射片16,其中,该罩体11为一 L形罩体。该电路板12为一铜箔金属线路,其系藉由一绝缘导热胶17而贴附该罩体11的内 表面;该反射片14则设置于罩体11内并位于电路板12之上,如图4所示,反射片14的外 观形状为类” π”形,其具有一反射片底边142、一反射片长边143、一反射片短边144、与复 数个开口 141,其中,复数个开口 141是形成于该反射片底边142之上,并且,该反射片短边 144可被弯折以紧贴该导光板15,如此,这可便利改良的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1的组装。该复数个发光二极管13是设置于该罩体11之内并位于电路板12之上并以其光 发射面131穿过该反射片14的复数个开口 141。该导光板15部分容置于该罩体11之内并 位于发光二极管13上方,导光板15以其光入射面151接收发光二极管13所发出的光源。 如图4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之中,该光入射面151具有复数个凹入圆弧形表面1511,且该复 数个凹入圆弧形表面1511系分别地相对于该复数个发光二极管13,其中,当光源入射光入
4射面151时,光源可被凹入圆弧形表面1511所扩散,而均勻地分布于该导光板15。该底反 射片16设置于罩体11之内并位于导光板15的侧表面152,该侧表面152与该光入射面151 相互垂直,该底反射片16可防止入射于导光板15的光源,经由导光板15的侧表面152而 侧漏。继续地参阅图3与图4,同时,请参阅图5,是该改良式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的第 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如图5所示,该复数个凹入圆弧形表面1511于该光入射面151之 上形成复数个凹槽,每一个凹槽皆相对于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组件13以方便该导光板15与 该罩体11组合。此外,请参阅图6与图7,是本实用新型改良式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的第二实施 例俯视图与其侧视图,为了使得该发光二极管组件13所发射的光源能够均勻地入射该光 入射面151之上所形成之该复数个凹槽,在第一实施例之中,可再增设复数个透镜结构181 于该罩体11之内并分别地置于每一个发光二极管13之上,如此,即构成改良式侧光式发光 二极管灯罩1的第二实施例。如图6,该光源可由穿过该复数个透镜结构181均勻地入射至 导光板15,并且,透镜结构面对于发光二极管13的侧边表面具有一抗反射膜1811,该抗反 射膜181可增加透镜结构的透光性。在第二实施例中,透镜结构181可为一单面凹透镜或 一双面凹透镜,图6中即显示透镜结构181为该双面凹透镜;此外,复数个透镜结构181可 一体成型地制作,以方便组装于罩体11之内。并且,图7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该透镜结构181的两侧表面为一梯型表面,且, 该底反射片16由该导光板15的侧表面152延伸覆盖该透镜结构181面对于该罩体11的 一侧表面,如此,可同时防止光源由透镜结构181的侧表面而外漏。另外,请参阅图8,是改 良式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之第二实施例的第二俯视图,如第图8所示,透镜结构181面对 于该发光二极管13的凹面表面,可被制成一具有微结构之表面,例如具有锯齿状沟槽的 表面,如此,透过该具有微结构表面可增加发光二极管13所发出之光源的散射性。另外,本实用新型改良的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1可经由改变该罩体11与该反 射片14的外形,而具有更多的应用,请参阅图9,是改良式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的第三实 施例的侧视图,如图9所示,该罩体11具有一罩体底边111、一罩体长边112与一罩体短边 113,其中,该罩体短边113可被弯折使得罩体11形成一π形罩体。此外,相较于上述第二 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之中,该反射片14为一类π形反射片,其该反射片短边144无紧贴于 该导光板15,且,该透镜结构181的两侧表面为一方形表面。请再参阅图10,是改良式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的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图,如图10 所示,反射片14的反射片短边144被弯折并紧贴罩体短边113之内表面,且该反射片长边 143也紧贴于罩体长边112的内表面,同时,部分反射片短边144系紧贴于导光板15 ;此外, 透镜结构181的两侧表面形成该梯型表面。于此,必须说明的是,上述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其三者最大不 同处在于该罩体11与反射片14的外形,不同外形的罩体11其可搭配的反射片14亦不同。 另外,考虑到该改良式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1的制作成本,请参阅图11,是改良式侧光式 发光二极管灯罩的第五实施例的俯视图,如图11所示,该导光板15的入射面151是不具 有可均勻扩散光源的凹入圆弧形表面1511,取而代之的,系于导光板15与该发光二极管13 之间,设置具有微结构表面的透镜结构181。相较于改良式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1的第二
5实施例,第五实施例之导光板15的光入射面151不具有凹入圆弧形表面,因而降低了制作 成本,故,发明人提出了第五实施例以供低成本使用。如此,由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第四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本实 用新型的改良式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已完整且清楚地揭露,且,由上所述,可以得知本实 用新型具有下列之优点透过该导光板之光入射面的复数个凹入圆弧形表面所造成之扩散作用,入射光源 可均勻地分布于该导光板,如此,可解决通常的发光二极管灯罩所具有光源分布不均之问题。该底反射片的使用,更可避免入射光源经由导光板的侧表面侧漏。将复数个透镜结构增设于罩体内并分别地置于每一个发光二极管之上,使得光源 可由穿过该复数个透镜结构而更均勻地入射至导光板。经由改变该罩体与该反射片的外形,而该改良的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具有更多 的应用。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内。
权利要求1.一种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罩改良结构包括 一罩体(11);一电路板(12),该电路板设置于罩体(11)之内;一反射片(14),该反射片设置于罩体(11)之内并位于电路板(12)之上,该反射片 (14)具有复数个开口 (141);复数个发光二极管(13),该复数个发光二极管设置于罩体(11)之内并位于该电路板(12) 之上,该复数个发光二极管(13)以其光发射面(131)穿过反射片(14)的复数个开口(141);一导光板(15),该导光板部分容置于罩体(11)之内并位于复数个发光二极管(13)上 方,导光板(1 的光入射面(151)与发光二极管(1 面对,光入射面(151)具有复数个凹 入圆弧形表面(1511),该复数个凹入圆弧形表面(1511)分别地相对于复数个发光二极管(13);以及,一底反射片(16),该反射片设置于罩体(11)之内并位于导光板(15)之一侧表面 (152),该侧表面(152)与光入射面(151)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罩 改良结构还包括复数个透镜结构(181),该复数个透镜结构(181)设置于罩体(11)之内并 分别地置于每一个发光二极管(13)之上,且每一透镜结构面对于发光二极管(13)的侧边 表面具有一抗反射膜(18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 凹入圆弧形表面(1511)是该光入射面(151)之上形成的复数个凹槽,每一个凹槽皆相对于 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组件(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 板(12)为一铜箔金属线路,其经一绝缘导热胶(17)贴附罩体(11)的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 (11)的外形为L形或π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镜 结构(181)为一单面凹透镜或一双面凹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镜 结构(181)为面对于发光二极管的凹面表面或具有微结构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镜 结构(181)之面对于罩体(11)的侧表面由底反射片(16)延伸覆盖。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镜 结构(181)之两侧表面为一方形表面或一梯型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Π形 罩体(11)还具有一罩体底边(111)、一罩体长边(112)和一可被弯折的罩体短边(113)。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14)的外形为类π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π形 反射片(14)还具有一反射片底边(142)、一反射片长边(143)和一可被弯折的反射片短边 (14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改良结构,其包括一罩体、一电路板、复数个发光二极管组件、一反射片、一导光板以及一底反射片,电路板、复数个发光二极管组件与反射片设置于罩体内,且反射片可反射发光二极管组件所发射的光源;该导光板的光入射面具有复数个凹入圆弧形表面,该复数个凹入圆弧形表面分别地相对于该复数个发光二极管组件。藉由本实用新型之上述设计,当光入射光入射面之时,可被凹入圆弧形表面所扩散而均匀地分布于导光板,并且,底反射片可防止入射于导光板的光经由导光板侧表面而侧漏。再者,本实用新型透过改变其灯罩与反射片的形状,还可增加侧光式发光二极管灯罩应用。
文档编号F21V13/00GK201892148SQ20102056832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0日
发明者陈灿荣 申请人:苏州世鼎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