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背板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145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背板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背板及显不设备。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设备中,液晶本身是不发光的,因此需要背光模组来提供均勻、高亮度的光给液晶显示面板,使液晶显示面板能显示图像。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导光板、背板等, 其中导光板固定在背板上,而背光源则放置在导光板的侧边处。在导光板上设置有扩散点, 这些扩散点可以对进入导光板的光线进行散射,使背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导光板后形成均勻的出射光,并使该出射光照射至液晶显示面板。目前,导光板主要是通过铆接定位柱的方式固定在背板上的。背板上与导光板的入光侧及对边相对应的位置处铆接有定位柱,通过此定位柱对导光板的卡位即可以实现对导光板沿光线入射方向的固定。同时,导光板和背板的边缘还用胶框进行固定,在胶框的外边安装有铁框,所述铁框上设置有螺钉孔,用螺钉锁紧铁框,可以实现导光板与入光侧相邻的对边的固定。在实现上述将导光板固定在背板上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为实现将导光板固定在背板上,需要在背板上铆接固定柱,在铁框上设置螺钉孔并穿设螺钉,所述背板上铆接的固定柱及铁框上的锁紧螺钉的使用都会使背光模组的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中的背板及液晶显示设备,以实现低成本将导光板固定在背板上。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背板,所述导光板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两个突出部分,且所述至少两个突出部分分布在所述导光板不同侧的边缘处;在所述背板上与每个所述突出部分相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两个定位筋,所述突出部分固定在与该突出部分对应的所述两个定位筋之间。其中,所述突出部分可以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中与入光侧相邻的两相对侧的边缘处。所述导光板的边缘可以仅设有两个突出部分,且所述两个突出部分关于所述导光板中心对称。所述导光板中与入光侧相邻的两相对侧边缘处可以各设置两个突出部分。所述定位筋包括定位筋本体,所述定位筋本体沿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边缘延伸,所述导光板的该侧边缘处设有与所述定位筋相对应的突出部分;或,所述定位筋包括定位筋本体,所述定位筋本体沿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边缘延伸,所述导光板的该侧边缘处设有与所述定位筋相对应的突出部分,且所述定位筋的与所述突出部分抵靠的端部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折向所述突出部分突出的方向。所述定位筋与所述背板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背板,所述背板上设置有至少两对定位筋,背光模组的导光板上的突出部分固定在与该突出部分对应的每对所述定位筋之间。所述定位筋包括定位筋本体,所述定位筋本体沿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边缘延伸,所述导光板的该侧边缘处设有与所述定位筋相对应的突出部分;或,所述定位筋包括定位筋本体,所述定位筋本体沿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边缘延伸,所述导光板的该侧边缘处设有与所述定位筋相对应的突出部分,且所述定位筋的与所述突出部分抵靠的端部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折向所述突出部分突出的方向。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液晶显示设备可以包括电视机或电脑显示器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背板及显示设备,在导光板的边缘设置有突出部分,同时在背板上与所述突出部分相应的位置处还设置有定位筋,而且相对于每一个突出部分,都有两个定位筋与之相对应。因此,便可以把所述突出部分固定在与该突出部分对应的所述两个定位筋之间。由于所述突出部分是固定在与该突出部分对应的所述两个定位筋之间,所以在导光板的入光侧的相邻侧边缘方向(即纵向)上,所述导光板的突出部分受固定该突出部分的两个定位筋在该方向的限制,便不能移动。同样,所述两个定位筋在固定所述突出部分的同时,还能在入光侧方向(即横向)上对所述突出部分限位, 而使所述突出部分也不能在入光侧方向移动。在所述导光板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两个突出部分,且这至少两个突出部分未分布在所述导光板的同一侧的边缘上,便可以使导光板受力均勻,实现将所述导光板稳定固定在所述背板上。由于本实施例中只是在导光板的边缘设置了突出部分,并且在背板上设置了定位筋,即完成了导光板和背板的固定,因此并不额外需要定位柱及螺钉等固定装置,从而降低了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光模组的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B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背板及显示设备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7]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模组的具体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背板2,导光板1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两个突出部分11,且至少两个突出部分11分布在所述导光板不同侧的边缘处;在背板2上与每个突出部分11相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两个定位筋21 (包括211和21 ,突出部分11固定在与该突出部分对应的两个定位筋21之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在导光板1的边缘设置有突出部分11,同时在背板2上与突出部分11相应的位置处还设置有定位筋21,而且相对于每一个突出部分 11,都有两个定位筋21与之相对应。因此,便可以把突出部分11固定在与该突出部分11 对应的两个定位筋21之间。由于突出部分11是固定在与该突出部分11对应的两个定位筋21之间,所以在导光板1的入光侧的相邻侧边缘方向(即纵向)上,导光板1的突出部分11受固定该突出部分11的两个定位筋21在该方向的限制,便不能移动。同样,两个定位筋21在固定突出部分11的同时,还能在入光侧方向(即横向)上对突出部分11限位, 而使突出部分11也不能在入光侧方向移动。在导光板1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两个突出部分 11,且这至少两个突出部分11未分布在所述导光板的同一侧的边缘上,便可以使导光板1 受力均勻,实现将导光板1稳定固定在背板2上。由于本实施例中只是在导光板1的边缘设置了突出部分11,并且在背板2上设置了定位筋21,即完成了导光板1和背板2的固定, 因此并不额外需要定位柱及螺钉等固定装置,从而降低了成本。导光板1上的突出部分11可以设置在导光板1中与入光侧相邻的两相对侧的边缘处。若将导光板1的突出部分11设置在导光板1的入光侧及入光侧的对边,则根据上述与每个突出部分11相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两个定位筋21,以使突出部分11固定在与该突出部分对应的两个定位筋21之间,就应该在导光板1的入光侧及入光侧的对边设置有定位筋21。这样,当背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导光板而照射至液晶显示面板时,会因为导光板上的突起部分11和背板2上的定位筋21遮挡住了一部分光线,而使导光板1上出现灯影,不能形成均勻的背光以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因此,本实施例将导光板1上的突出部分11设置在导光板1中与入光侧相邻的两相对侧的边缘处,这样便不会有物体遮挡住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从而不会出现灯影,可以形成均勻的背光给液晶显示面板。若导光板1的边缘仅设有两个突出部分11,则两个突出部分11可以设置为关于导光板1中心对称。当导光板1的边缘仅设有两个突出部分11时,由于两个突出部分11设置在导光板1中与入光侧相邻的两相对侧的边缘处,且这两个突出部分11分布在导光板1 不同侧的边缘处,所以这两个突出部分11将分别设置在导光板1中与入光侧相邻的两相对侧的边缘处。优选地,这两个突出部分11关于导光板1中心对称,这样导光板1受力均勻, 可以更稳定地固定在背板2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光板1中与入光侧相邻的两相对侧边缘处可以各设置两个突出部分11。如果在导光板1的与入光侧相邻的两相对侧边缘处仅各设置一个突出部分 11,那么当导光板1的重量或体积比较大时,与每个突出部分11对应的两个定位筋21需要通过固定突出部分11而承受整个导光板1的重量,很有可能会造成导光板1的损坏或导光板1不能稳定地固定在背板2上。相反,若在导光板1的与入光侧相邻的两相对侧边缘处各设置多个突出部分11,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优选地,本实施例在导光板1中与入光侧相邻的两相对侧边缘处各设置两个突出部分11,既可以稳定地将导光板1固定在背板2上,又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本实施例中,定位筋21包括定位筋本体,定位筋本体沿导光板1的一侧边缘延伸, 导光板1的该侧边缘处设有与定位筋21相对应的突出部分;或,定位筋21包括定位筋本体,定位筋本体沿导光板1的一侧边缘延伸,导光板1的该侧边缘处设有与定位筋21相对应的突出部分,且定位筋21的与突出部分11抵靠的端部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折向突出部分U突出的方向。如图1和图2所示,定位筋本体沿沿导光板1上与该定位筋21相对应的突出部分 11延伸,也就是两个定位筋本体均沿纵向设置,突出部分11固定在这两个定位筋本体中, 相接触的部分即为定位筋本体的长条状端面。在定位筋本体的作用下,突出部分11不能横向运动,同时由于两个定位筋本体的长条状端面的夹持作用,突出部分11不能纵向移动, 这样导光板1被固定在了背板2上。另外,定位筋本体沿导光板1上与该定位筋21相对应的突出部分11延伸,且所述定位筋本体上还设置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位于定位筋本体上与突出部分11抵靠的端部, 所述折弯部折向突出部分11突出的方向,本实施例中,突出部分11为长方体状,所以所述折弯部折向突出部分11突出的方向,也就是说折弯部与定位筋本体之间成直角。这样,在定位筋本体对导光板1的横向起到了很好限位的同时,所述折弯部也对导光板1的纵向起到了很好的限位。相对于上述没有折弯部,只是通过定位筋本体的长条状端面来防止导光板1纵向移动的情况,设置有折弯部,增大了定位筋21与突出部分11的接触面积,起到了更好的限位作用,同时也对导光板1起到了保护作用。本实施例中,背板2上设置的定位筋21与背板2 —体成型。在背板2的制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冲压等工艺,将背板2上与导光板1的突出部分11相对应的部位翻折成定位筋21。也可以不采用翻折的方式,而是在背板2的制作过程中,直接在背板2上与导光板1 的突出部分11相对应的部位通过焊接或注塑等方式来形成定位筋21。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背板。背板 2上设置有至少两对定位筋21,背光模组的导光板1上的突出部分11固定在与该突出部分 11对应的每对定位筋21之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背板,在导光板1的边缘设置有突出部分 11,同时在背板2上与突出部分11相应的位置处还设置有定位筋21,而且相对于每一个突出部分11,都有两个定位筋21与之相对应。因此,便可以把突出部分11固定在与该突出部分11对应的两个定位筋21之间。由于突出部分11是固定在与该突出部分11对应的两个定位筋21之间,所以在导光板1的入光侧的相邻侧边缘方向(即纵向)上,导光板1的突出部分11受固定该突出部分11的两个定位筋21在该方向的限制,便不能移动。同样, 两个定位筋21在固定突出部分11的同时,还能在入光侧方向(即横向)上对突出部分11 限位,而使突出部分11也不能在入光侧方向移动。在导光板1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两个突出部分11,且这至少两个突出部分11未分布在所述导光板的同一侧的边缘上,便可以使导光板1受力均勻,实现将导光板1稳定固定在背板2上。由于本实施例中只是在导光板1的边缘设置了突出部分11,并且在背板2上设置了定位筋21,即完成了导光板1和背板2的固定,因此并不额外需要定位柱及螺钉等固定装置,从而降低了成本。定位筋21包括定位筋本体,定位筋本体沿导光板1的一侧边缘延伸,导光板1的该侧边缘处设有与定位筋21相对应的突出部分;或,定位筋21包括定位筋本体,定位筋本体沿导光板1的一侧边缘延伸,导光板1的该侧边缘处设有与定位筋21相对应的突出部分,且定位筋21的与突出部分11抵靠的端部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折向突出部分11突出的方向。如图1和图2所示,定位筋本体沿导光板1上与该定位筋21相对应的突出部分11 延伸,也就是两个定位筋本体均沿纵向设置,突出部分11固定在这两个定位筋本体中,相接触的部分即为定位筋本体的长条状端面。在定位筋本体的作用下,突出部分11不能横向运动,同时由于两个定位筋本体的长条状端面的夹持作用,突出部分11不能纵向移动,这样,导光板1被固定在了背板2上。另外,定位筋本体沿导光板1上与该定位筋21相对应的突出部分11延伸,且所述定位筋本体上还设置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位于定位筋本体上与突出部分11抵靠的端部, 所述折弯部折向突出部分11突出的方向,本实施例中,突出部分为长方体,所以所述折弯部折向突出部分11突出的方向,也就是折弯部与定位筋本体之间成直角。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背板与前述背光模组中的结构及作用和效果相同,此处均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中设有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背板2,导光板1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两个突出部分11,且至少两个突出部分11分布在所述导光板不同侧的边缘处; 在背板2上与每个突出部分11相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两个定位筋21 (包括211和212),突出部分11固定在与该突出部分对应的两个定位筋21之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设备,在导光板1的边缘设置有突出部分11, 同时在背板2上与突出部分11相应的位置处还设置有定位筋21,而且相对于每一个突出部分11,都有两个定位筋21与之相对应。因此,便可以把突出部分11固定在与该突出部分11对应的两个定位筋21之间。由于突出部分11是固定在与该突出部分11对应的两个定位筋21之间,所以在导光板1的入光侧的相邻侧边缘方向(即纵向)上,导光板1的突出部分11受固定该突出部分11的两个定位筋21在该方向的限制,便不能移动。同样,两个定位筋21在固定突出部分11的同时,还能在入光侧方向(即横向)上对突出部分11限位,而使突出部分11也不能在入光侧方向移动。在导光板1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两个突出部分11,且这至少两个突出部分11未分布在所述导光板的同一侧的边缘上,便可以使导光板 1受力均勻,实现将导光板1稳定固定在背板2上。由于本实施例中只是在导光板1的边缘设置了突出部分11,并且在背板2上设置了定位筋21,即完成了导光板1和背板2的固定, 因此并不额外需要定位柱及螺钉等固定装置,从而降低了成本。所述液晶显示设备可以包括电视机或电脑显示器等。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两个突出部分,且所述至少两个突出部分分布在所述导光板不同侧的边缘处;在所述背板上与每个所述突出部分相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两个定位筋,所述突出部分固定在与该突出部分对应的所述两个定位筋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分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中与入光侧相邻的两相对侧的边缘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边缘仅设有两个突出部分,且所述两个突出部分关于所述导光板中心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中与入光侧相邻的两相对侧边缘处各设置两个突出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筋包括定位筋本体,所述定位筋本体沿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边缘延伸,所述导光板的该侧边缘处设有与所述定位筋相对应的突出部分;或,所述定位筋包括定位筋本体,所述定位筋本体沿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边缘延伸,所述导光板的该侧边缘处设有与所述定位筋相对应的突出部分,且所述定位筋的与所述突出部分抵靠的端部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折向所述突出部分突出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筋与所述背板一体成型。
7.一种背光模组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上设置有至少两对定位筋,背光模组的导光板上的突出部分固定在与该突出部分对应的每对所述定位筋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筋包括定位筋本体,所述定位筋本体沿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边缘延伸,所述导光板的该侧边缘处设有与所述定位筋相对应的突出部分;或,所述定位筋包括定位筋本体,所述定位筋本体沿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边缘延伸,所述导光板的该侧边缘处设有与所述定位筋相对应的突出部分,且所述定位筋的与所述突出部分抵靠的端部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折向所述突出部分突出的方向。
9.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设备包括电视机或电脑显示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背板及显示设备,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为实现低成本将导光板固定在背板上而发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背板,所述导光板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两个突出部分,且所述至少两个突出部分分布在所述导光板不同侧的边缘处;在所述背板上与每个所述突出部分相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两个定位筋,所述突出部分固定在与该突出部分对应的所述两个定位筋之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背板及液晶显示设备。本实用新型可用于低成本将导光板固定在背板上。
文档编号F21S8/00GK202008065SQ20112007668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2日
发明者李平 申请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