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可调的led集成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4632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角度可调的led集成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角度可调的LED集成模组。
背景技术
LED集成模组,一般包括光源组件和散热体,由于LED光源的光线具有较强的方向性,为了达到较好的照明效果,有时就须调整灯具的照度方向。例如大功率集成模组应用较为广泛的道路照明灯具,其一般的做法是通过调节灯杆的弯曲角度,或者通过灯具接口与灯杆接头的调整来改变光源的照射方向以此适应路面照明要求,但是灯杆或者灯具固定安装后,其灯具照射的范围即已确定,因此灯具的照射角度在使用中难以根据路面宽窄的需要来调整,这样就需要根据不同路面的宽窄来制造不同倾度的灯具,增加了生产成本,也不利于批量生产和后续的安装调试,在安装时,不能根据灯杆的高度和灯杆之间的距离等实际情况来调节LED路灯的照射角度和照射范围,且接头角度调整结构复杂,定位不准,从而达不到最佳照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LED集成模组,其结构简单,易于调节。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角度可调的LED集成模组,包括有散热器、照明组件,散热器端部还连接有一支撑轴,模组上设有相应的支撑座,所述支撑轴呈圆筒状,其两端的上部各设有一第一齿部,所述的支撑座为套合支撑轴两端处的拱形结构,其内缘上部设有与第一齿部啮合的第二齿部。进一步,所述第二齿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齿部的长度。采用上述结构后,需要调整集成模组的照射角度时,只须转动模组中的支撑轴,其第一齿部在第二齿部上移动,即支撑轴相对支撑座转动,就可使模组调整变化到一定角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端的支撑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端的结构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0013]结合图1、图2所示,一种角度可调的LED集成模组10,包括散热器1,照明组件2, 其中,照明组件2包括有电路板、LED灯,灯罩(图中未标示出),散热器1端部设有一支撑轴 3,集成模组10两端的支撑轴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散热器1的所在平面。其中,支撑轴3的上部设有第一齿部31。在模组安装时,支撑轴3可直接穿设在灯具的支撑座4上固定,其中,支撑座4为拱形套座,其圆弧形内缘的上部设有第二齿部41,第二齿部41与第一齿部 31啮合。集成模组10套合于支撑座4内,第二齿部41长度大于第一齿部31的长度,当转动支撑轴3时,其第一齿部31可在第二齿部41上移动。当集成模组10需要改变照射角度时,如图3所示,图中所示的为模组向左方转动 15°,照射角度向右方倾斜变化,将集成模组10中的支撑轴3向左移动,第一齿部31在第二齿部41上移动,移动至第二齿部41的左端,即支撑轴3相对支撑座4转动,集成模组10相对于支撑座4转动一定角度,就可达到集成模组10角度调整。同理,当集成模组10的照射角度需要向左方倾向变化时,只需将集成模组10向右转动相应角度就可实现,如图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LED集成模组无法简易快速调整照射角度的问题。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角度可调的LED集成模组,包括有散热器、照明组件,散热器端部设有一支撑轴,模组上设有相应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呈圆筒状,其两端的上部各设有第一齿部;所述的支撑座为套合支撑轴两端处的拱形结构,其弧形内缘上部设有与第一齿部啮合的第二齿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LED集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齿部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的LED集成模组,包括有散热器、照明组件,散热器端部还连接有一支撑轴,模组上设有相应的支撑座,所述支撑轴呈圆筒状,其两端的上部各设有一第一齿部,所述的支撑座为套合支撑轴两端处的拱形结构,其内缘上部设有与第一齿部啮合的第二齿部。所述第二齿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齿部的长度。采用上述结构后,需要调整集成模组的照射角度时,只须转动模组中的支撑轴,其第一齿部在第二齿部上移动,即支撑轴相对支撑座转动,就可使模组调整变化到一定角度。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132738SQ20112017430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7日
发明者叶永典, 廖良斌 申请人:厦门格绿能光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