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泡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0372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灯泡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灯泡散热结构,特别涉及ー种利用対称的两个外壳体形成一中空部,用以提供灯泡散热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灯泡的散热结构是利用冲压、CNC、铸造的方式制作成一体成型的散热结构,然而一体成型的散热结构,受限于现有加工技术的能力,必须将所述一体成型的散热结构制作成ー开ロ喇叭型的结构体,此类开ロ喇叭型的结构体,在开ロ处装置灯泡时,灯泡无法与所述开ロ喇叭型的结构体紧密结合,因此散热能力有限;但若要将所述开ロ喇叭型的结构体的宽ロ部封闭成ー闭ロ喇叭型的结构体,则在脱模、研磨等制程上又会遭遇极大的困难,因此需要有ー种方法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ー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泡散热结构,其通过分别脱模制造的多个外壳体,用以达成制作所述灯泡散热结构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通过提供的灯泡散热结构,其分别地提供具有曲面的多个外壳体,用以有效地达成散热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再ー个目的在于通过提供的灯泡散热结构,其分别地通过这些外壳体内所对应的多个结合部,彼此对应结合而卡扣用以达到结合这些外壳体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通过提供的灯泡散热结构,其通过设置于这些壳体上的多个散热体,用以有效地达到提升散热效率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或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泡散热结构,其包括第一外壳体、第二外壳体、第一散热体与第二散热体。所述第一外壳体具有第一宽ロ部、第一窄ロ部与第一结合部,且自所述第一宽ロ部至所述第一窄ロ部形成一第一曲面,而所述第一结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外壳体具有第二宽ロ部、第二窄ロ部与第二结合部,且自所述第二宽ロ部至所述第二窄ロ部形成第二曲面,而所述第二结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散热体具有第一穿孔与第一锁孔,且所述第一散热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宽ロ部;所述第二散热体具有第二穿孔与第二锁孔,且所述第二散热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宽ロ部;其中所述第一外壳体与所述第二外壳体对应结合,并通过所述第一散热体与所述第二散热体用以形成中空部。其包括一锁固单元,其环绕地锁固于所述第一宽ロ部与所述第二宽ロ部。所述锁固単元为铁丝或螺丝。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以冲压、CNC、鋳造成型的方式,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壳体无法在造型曲面上制作封ロ而进行脱模的问题,特别是所述造型曲面是以垂直面的方式进行脱摸。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薄壳方式成型散热曲面、半剖方式成型组装、与半剖对称卡合或螺丝锁固结合等,用以达成可利用冲压方式、CNC与鋳造成型制作所述灯泡散热结构的目的。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灯泡散热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灯泡散热结构的结合部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ー实施例的灯泡散热结构的结合部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ー实施例的散热体结合示意图;以及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灯泡散热结构的结合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I :灯泡散热结构2 :第一外壳体4:第二外壳体6:第一散热体8:第二散热体10:中空部12:锁固单元22:第一宽ロ部24:第一窄ロ部26 :第一结合部28:第一曲面42:第二宽ロ部44:第二窄ロ部46 :第二结合部48:第二曲面262、462 :插销264、464 :插孔644,822 :梯形凸块622,844 :梯形凹槽62 :第一穿孔64 :第一锁孔82 :第二锁孔84 :第二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通过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參见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灯泡散热结构的示意图。在图I中,灯泡散热结构1,其包括第一外壳体2、第二外壳体4、第一散热体6与第二散热体8。所述第一外壳体2具有第一宽ロ部22、第一窄ロ部24与第一结合部26,且自所述第一宽ロ部22至所述第一窄ロ部24形成第一曲面28,而所述第一结合部26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体2的内部。在ー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面28上垂直设置多个散热鳍片,用以增加散热的效率。此外,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结合部26可包括至少ー个插销262和/或至少ー个插孔264的结构。參见图I,所述第二外壳体4具有第二宽ロ部42、第二窄ロ部44与第二结合部46,且自所述第二宽ロ部42至所述第二窄ロ部44形成第二曲面48,而所述第二结合部46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体4的内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面28上垂直设置多个散热鳍片,用以增加散热的效率。此外,如图I与图3所示,所述第二结合部46可包括至少ー个插销462和/或至少一个插孔464的结构,所述第一壳体2与所述第二壳体4通过所述第一结合部26与所述第ニ结合部46对应的插销与插孔结合而固定。另外,通过所述第一结合部26与所述第二结合部46的结合,并根据上述所述的所述第一结合部26与所述第二结合部46的结构,用以彼此对应结合而卡扣所述第一壳体2与所述第二壳体4,例如利用所述插销262、462及所述插孔264、464,用以彼此对应结合而卡扣所述第一壳体2与所述第二壳体4。參见图1,所述第一散热体6具有第一穿孔62,且所述第一散热体6设置于所述第 一宽ロ部22 ;所述第二散热体8具有第二穿孔84,且所述第二散热体8设置于所述第二宽ロ部4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2与所述第一散热体6为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二壳体4与所述第二散热体8为一体成型。此外,所述第一散热体6与所述第二散热体8分别地包括第一锁孔64与第二锁孔82,而所述第一散热体6与所述第二散热体8分别地通过所述第一穿孔62与所述第二穿孔84锁固于所述第二锁孔82与第一锁孔64。另外,如图4所不,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散热体6与所述第二散热体8的结合,可以用ー梯型凸块644、822与ー梯型凹槽844、622相互结合而固定。另外,如图5所示,通过所述第一外壳体2与所述第二外壳体4对应结合,并通过所述第一散热体6与所述第二散热体8以形成中空部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灯泡散热结构进一歩包括控制单元(图中未示),所述控制単元电性连接第一、第二散热体6、8上的灯泡(图中未示),且可稳固地设置于所述中空部10内,并用以控制利用灯泡的开关状态、亮度或色温等參数。且较佳地,控制单元嵌合于第一结合部26或第二结合部46,以固设于中空部10内。此外,如图I所示,为使得所述第一外壳体2与所述第二外壳体4更加紧密结合,所述灯泡散热结构可进ー步包括一锁固单元12,其用以环绕锁固于所述第一宽ロ部22与所述第二宽ロ部42,所述锁固単元可以铁丝锁固于所述锁固単元1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以冲压、CNC、鋳造成型的方式,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壳体无法在造型曲面上进行封ロ而进行脱模的问题,特别是所述造型曲面是以垂直面的方式进行脱摸。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薄壳方式成型、散热曲面分布、半剖方式成型组装、与半剖对称卡合或螺丝锁固结合等方式,用以达成可利用冲压方式、CNC与铸造成型制作所述灯泡散热结构的目的。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灯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外壳体,其具有一第一宽ロ部、一第一窄ロ部与一第一结合部,且自所述第一宽ロ部至所述第一窄ロ部形成一第一曲面,而所述第一结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内部; 一第二外壳体,其具有一第二宽ロ部、一第二窄ロ部与一第二结合部,且自所述第二宽ロ部至所述第二窄ロ部形成一第二曲面,而所述第二结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内部; 一第一散热体,且所述第一散热体一体成型设置于所述第一宽ロ部;以及 一第二散热体,且所述第二散热体一体成型设置于所述第二宽ロ部; 其中,所述第一外壳体与所述第二外壳体对应结合,并通过所述第一散热体与所述第ニ散热体形成一中空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干,进ー步包括一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中空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上垂直设置多个散热鳍片。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分别包括至少ー个插销和/或至少ー个插孔,用以彼此对应结合而卡扣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体具有一第一穿孔与一第一锁孔,所述第二散热体具有一第二穿孔与一第二锁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一散热体与所述第二散热体分别地通过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锁固于所述第二锁孔与所述第一锁孔。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体与所述第二散热体分别地具有一梯型凸块与ー梯形凹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一散热体与所述第二散热体分别地通过单个的所述梯型凸块与所述梯形凹槽相互结合固定。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锁固单元,其环绕地锁固于所述第一宽ロ部与所述第二宽ロ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単元为铁丝或螺丝。
专利摘要一种灯泡散热结构,其为一曲面圆柱体,包括第一外壳体、第二外壳体、第一散热体与第二散热体。所述第一外壳体具有第一宽口部、第一窄口部与第一结合部,且自所述第一宽口部至所述第一窄口部形成第一曲面;所述第二外壳体具有对称的所述第一外壳的结构。所述第一散热体具有第一穿孔,且所述第一散热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宽口部;所述第二散热体对应于所述第一散热体;其中,所述第一外壳体与所述第二外壳体对应结合,并通过所述第一散热体与所述第二散热体以形成中空部。通过本实用新型,可解决灯泡散热结构无法进行脱模生产的问题。
文档编号F21V17/12GK202469967SQ20112036165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1日
发明者刘进财, 吴育奇 申请人:易王集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