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灯管上粉、刷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4494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灯管上粉、刷粉设备的制作方法
节能灯管上粉、刷粉设备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节能灯管生产过程中对其上粉、刷粉的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白炽灯退市的确定,节能灯将面料巨大的发展机遇,很有可能取代白炽灯而成为最常用的照明光源。相应地,对节能灯的生产质量、生产效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节能灯生产过程中,灯管的上粉及刷粉是其中的关键工序。所谓的上粉,是将含有荧光粉的液体注入灯管中,令其在灯管中流布然后加热固化,从而灯管内壁即布有一层荧光粉;所谓刷粉,是因为上粉过程中整个灯管内壁都有荧光粉,而接近灯管端口处的部分是不应该有荧光粉的,故还须用刷子去除端口处一定范围的荧光粉。现有技术中,上粉还需手工操作,刷粉则是半自动化的操作。具体说来,现有的上粉过程是工人将含有荧光粉的液体倒入灯管, 然后将灯管倒置,利用液体重力使其在灯管内壁流布,同时多余的液体回收,再进入加热装置中加热固化;现有的刷粉过程是以小型马达驱动毛刷转动,毛刷上并带有限位装置,工人将转动的毛刷伸入灯管中,即可将一定长度的灯管内壁刷清。显然,现有技术的缺点是较多依赖人工操作,效率太低。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的节能灯管上粉、刷粉设备。
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节能灯管上粉、刷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回转传送带,第一传送带上设有若干第一类灯管固定座, 第二回转传送带上设有若干灯管挂钩,第二回转传送带运行的后段还设有第二类灯管固定座;所述的第一类灯管固定座包括第一夹持机构及对第一夹持机构进行整体翻转的翻转机构,所述的第二类灯管固定座包括第二夹持机构;第一传送带上方设有输送管及阀门,输送管端口位置与其中一个第一类灯管固定座的位置相对应,第一传送带下设有回收槽;第二回转传送带运行的前段设有加热装置,第二类灯管固定座的下方设有毛刷装置,所述的毛刷装置由升降电机、转动电机及毛刷组成;第一传送带和第二回转传送带分别带着第一类灯管固定座和灯管挂钩,在电机驱动下进行步进运动,并与所述的翻转机构、阀门、升降电机联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第一传送带外固定有一光电感应器,其信号与阀门相连,控制阀门的启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毛刷上带有限位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一传送带为圆形传送带,所述第二回转传送带为U形传送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底座和一对夹手,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二底座,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通过转轴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毛刷固定在转动电机的转轴上,升降电机通过一组伞形齿轮与毛刷及转动电机连接。
本发明在工作时,待处理的灯管首先进入第一传送带,即圆形传送带,被第一类灯管固定座的第一夹持机构固定后,随其进行步进式的运动,即逐步到达一个个工作位,当其与输送管端口位置对应时,阀门打开,输送管中的含荧光粉液体注入灯管内;灯管继续前进,到达下一个工作位时,第一类灯管固定座的翻转机构将第一夹持机构和被其夹持的灯管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翻转180度,使灯管开口向下;灯管继续前进,在前进过程中,灯管内液体流出,流布于整个灯管内壁,同时多余的液体流到圆形传送带下的回收槽,供回收利用。随后工人将灯管挂到灯管挂钩上,灯管随灯管挂钩以步进方式前进,在前进过程中首先受到加热装置加热,荧光粉固化在灯管内壁;到达具有第二类灯管固定座的工作位后,第二类灯管固定座利用其夹持装置将灯管固定,此时灯管开口仍是向下的,毛刷装置在升降电机驱动下向上伸入灯管开口中,旋转的毛刷刷掉管口部分的荧光粉,从而完成上粉、刷粉工序。
在圆形传送带外另设一光电感应器,可用于监控输送管和阀门之前的一个工作位,如检测到该工作位有待处理的灯管,则发出信号给阀门,按正常流程工作;如因任何原因存在未夹持灯管的灯管固定座,当其运行到该工作位时都能被光电感应器检测到,即可发出相应的指令给阀门,就没必要白白浪费荧光粉液了。
另外,本发明在刷粉阶段,灯管是倒置的,即开口向下,毛刷自下而上进入管口刷粉,刷下来的荧光粉自动落下而不会进入灯管中,进一步保证了灯管质量。由于毛刷上带有限位装置,可控制毛刷伸入灯管的长度,从而确保管口空白处的长度与设计一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节能灯管的上粉和刷粉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大大简化了工作强度和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包括上粉设备1和刷粉设备2,灯管5在上粉设备1中上粉后,挂在刷粉设备2的灯管挂钩12上,进入刷粉设备。
上粉设备1包括机座14,机座上设有一圆形传送带4,圆形传送带4上均勻地设有第一类灯管固定座3,圆形传送带4在电机驱动下步进式地运行,每次前进的距离即为相邻两个第一类灯管固定座3之间的间距,从而使每个第一类灯管固定座3对应于一个工作位; 其中一个工作位上方设有输送管3及阀门,输送管3用于容置含荧光粉的液体;所述的灯管固定座包括第一底座和固定在第一底座上的夹手6,夹手6可以夹住灯管5,灯管固定座还包括一翻转机构7,翻转机构7包括第二底座,第二底座和第一底座通过转轴相连,圆形传送带4下设有回收槽13。灯管固定座可以为16个,也可以为其它数量,只要能够达到上粉目的即可。
工作时,待处理的灯管5进入圆形传送带4后,夹手6夹住灯管5,这时灯管5开口向上,跟随圆形传送带4进入一个个工作位,当其到达与输送管1和阀门对应的工作位时, 阀门打开,输送管1中的含荧光粉液体注入灯管5内;圆形传送带4继续运动,带动灯管5 继续前进,到达下一个工作位时,第一类灯管固定座的翻转机构7转动,带动第一底座和其上的夹手6翻转180度,使灯管5开口向下;灯管5继续前进,在前进过程中,灯管5内液体流出,流布于整个灯管5内壁,同时多余的液体流到圆形传送带4下的回收槽13,供回收利用。
随后,工人将灯管5头朝下挂在刷粉设备2的挂钩12上,刷粉设备2包括一 U形回转传送带ll,u形回转传送带11带着其挂钩12在电机驱动下进行步进运动;U形回转传送带11的前段设有加热装置10,运行的后段设有第二类灯管固定座8,第二类灯管固定座 8的下方设有毛刷装置9 ;毛刷装置9中的转动电机的转轴与毛刷相连,升降电机通过伞形齿轮和毛刷以及转动电机连接。
灯管5在前进过程中首先受到加热装置10的加热,荧光粉固化在灯管5的内壁; 当灯管5到达具有第二类灯管固定座8的工作位后,第二类灯管固定座8将灯管5固定,此时灯管5的开口向下,毛刷装置9在升降电机驱动下向上伸入灯管5的开口中,转动电机带动毛刷旋转,旋转的毛刷刷掉管口部分的荧光粉,从而完成刷粉工序。毛刷上带有限位装置,可控制毛刷伸入灯管5的长度,从而确保管口空白处的长度与设计一致。
权利要求
1.节能灯管上粉、刷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回转传送带,第一传送带上设有若干第一类灯管固定座,第二回转传送带上设有若干灯管挂钩,第二回转传送带运行的后段还设有第二类灯管固定座;所述的第一类灯管固定座包括第一夹持机构及对第一夹持机构进行整体翻转的翻转机构,所述的第二类灯管固定座包括第二夹持机构;第一传送带上方设有输送管及阀门,输送管端口位置与其中一个第一类灯管固定座的位置相对应,第一传送带下设有回收槽;第二回转传送带运行的前段设有加热装置,第二类灯管固定座的下方设有毛刷装置,所述的毛刷装置由升降电机、转动电机及毛刷组成;第一传送带和第二回转传送带分别带着第一类灯管固定座和灯管挂钩,在电机驱动下进行步进运动, 并与 所述的翻转机构、阀门、升降电机联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灯管上粉、刷粉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传送带外固定有一光电感应器,其信号与阀门相连,控制阀门的启闭。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节能灯管上粉、刷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上带有限位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灯管上粉、刷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为圆形传送带,所述第二回转传送带为U形传送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灯管上粉、刷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底座和一对夹手,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二底座,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通过转轴相连。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灯管上粉、刷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固定在转动电机的转轴上,升降电机通过一组伞形齿轮与毛刷及转动电机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节能灯管上粉、刷粉设备,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回转传送带,第一传送带上设有若干第一类灯管固定座,第二回转传送带上设有若干灯管挂钩,第二回转传送带运行的后段还设有第二类灯管固定座;所述的第一类灯管固定座包括第一夹持机构及对第一夹持机构进行整体翻转的翻转机构,所述的第二类灯管固定座包括第二夹持机构;第一传送带上方设有输送管及阀门,第二回转传送带运行的前段设有加热装置,第二类灯管固定座的下方设有毛刷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节能灯管的上粉和刷粉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大大简化了工作强度和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H01J9/22GK102522286SQ20121000321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8日
发明者邢利军 申请人:临安泰利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