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分子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524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准分子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放电容器的外表面具有一对光透射性外部电极的准分子灯,尤其涉及在放电容器的内面配置有起动辅助电极的准分子灯。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在放电容器的外表面对置配置一对外部电极而构成的准分子灯,在该放电容器的光放射面处所形成的外部电极,为了发挥让光射出的原有功能,使用例如将金胶涂布成格子状的光透射性电极。另一方面,作为在不射出与上述光放射面相对置的光的一侧的外表面处形成的外部电极,虽在功能上无需具备光透射性,但多数情况下,从制造工序的简单化、及该放电容器内发生放电的稳定性等的观点来看,仍与上述光放射面同样原样采用光透射性电极。以改善此类准分子灯的起动性为目的,已知有也在放电容器内面设置由导电性物质构成的起动辅助电极。例如,日本特开平11-273629号公报(专利文献I)即为如此,在设于发光管外表面处的一对外部电极的一端部,在该发光管内表面处设有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起动辅助电极。而且,也公开了如下内容该起动辅助电极设于外部电极之间,也可以是不一定与两外部电极重叠。图8中,示出有使用光透射性电极做为外部电极的准分子灯,在放电容器11的外表面处,对置配置有一对光透射性的外部电极12。在该外部电极12的一端部,在放电容器11的内表面设有起动辅助电极13。通过这样配置起动辅助电极13,例如在对一方的外部电极12施加高频率高电压来点灯时,通过使电荷经由该起动辅助电极迅速向另一方的外部电极移动,起动性提升。然而,上述起动辅助电极13与外部电极12之间的放电,不只在起动时进行,在移至通常点灯后仍会产生该放电,该现象如图所示,作为沿面放电X朝外部电极12的方向传递。当这样发生沿面放电X时,消耗该量的能量,原本外部电极之间的正规放电所需的整体能量减少,导致照度降低。另外,也引起该沿面放电X发生的部位处的部分照度降低,是不优选的。作为防止这样的起动辅助电极与外部电极之间的沿面放电的技术,在日本特开2010-225343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在光透射性电极的端部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枝状电极的结构。在图9中示出该现有例,在放电容器11外表面的光透射性外部电极12的端部,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枝状电极14。在上述放电容器11的内面,设有由导电性物质构成的起动辅助电极13,该起动辅助电极13配置成经由上述枝状电极14的前端部和放电容器11彼此重叠。在该现有技术中,通过使起动辅助电极13对应于该枝状电极14的端部而形成,由此增加该外部电极12与起动辅助电极13之间的距离,做成使得沿面放电不容易产生的构、造。但是,伴随着近来向准分子灯的高照度化的要求而要求对灯更进一步的高输入化,即使以上述现有的结构,也存在来自起动辅助电极13的沿面放电X沿着枝状电极14而到达外部电极12的情况,其影响对外部电极12之间的正规放电造成影响。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中,若要避免该问题,可使枝状电极14沿管轴方向延伸地更长,但这样导致灯全长的较长化,兼顾有效发光长度,在实用上不适当,无法令人接受。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11-273629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10-2253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准分子灯,在放电容器的外表面设有 至少一方为光透射性的一对外部电极,在上述放电容器内面配置有起动辅助电极而构成,在该准分子灯中,通过在有限的空间内设置沿面距离尽可能长的枝状电极,使来自上述起动辅助电极的沿面放电沿着该枝状电极前进而不会到达外部电极,从而不影响外部电极之间的正规放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该发明中,其特征为,在上述外部电极上设有枝状电极,该枝状电极包括根部,从该外部电极的轴向的端部沿上述放电容器的管轴方向延伸;以及枝部,从该根部的前端向上述放电容器的宽度方向延伸;上述起动辅助电极,以至少与一方的上述外部电极的枝状电极的枝部前端互相重叠的方式配置。而且,其特征为,上述枝状电极的根部从上述外部电极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沿管轴方向延伸,上述枝部从该根部的前端向上述放电容器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延伸。而且,其特征为,上述枝状电极的上述根部与上述枝部的连接部的宽度比上述枝部的宽度大。而且,其特征为,上述枝状电极的枝部的前端部的宽度比该枝部的前端部以外的区域的宽度大。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将设在外部电极上的枝状电极由沿管轴方向延伸的根部及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枝部构成,所以起动辅助电极与枝状电极的枝部前端之间最初所发生的沿面放电沿该枝部行进。对此,因为在从上述起动辅助电极直线连接外部电极的空隙部不存在电极,所以在玻璃内面不积存电荷,不会形成电位,所以不产生向空隙部方向的电场,不发生向外部电极方向的沿面放电。而且,将上述枝状电极的根部设置成从外部电极的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位置端部延伸,由此使枝部的长度增长至最大限度,将枝状电极的全长取得较大,能够可靠防止沿面放电到达外部电极的情况。而且,与枝状电极的枝部相比,在根部与枝部的连接部分上将宽度做成较大,在电极部的作为较大面积部分的连接部分上蓄积较多电荷。由此,起动辅助电极与枝部前端之间最初发生的沿面放电,更容易朝向该电荷蓄积较多的连接部方向而沿上述枝部行进。另外,通过增大枝状电极的枝部的前端部的宽度,在起动辅助电极与该宽度较宽的前端部之间的玻璃内面上较易积存电荷,在该两者间容易发生最初的沿面放电。此最初的沿面放电,如上所述沿枝部行进,所以不会发生直线连接起动辅助电极与外部电极之间的沿面放电。这样,无需使灯全长为长尺寸化,加长沿面放电行进的距离而使其不到达外部电极,所以起到不会对外部电极之间的原来的正规放电带来不良影响的效果。


图I是本发明的准分子灯的立体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图2的B-B局部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I中示出的枝状电极与起动辅助电极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图6是其他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图。图7是另一其他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图。图8是现有技术的俯视图(A)及其剖视图⑶。图9是其他现有技术的俯视图。标记说明I :准分子灯2 :放电容器3:外部电极4 :枝状电极5:根部6 :枝部6a :前端部7:起动辅助电极8 :连接部11 :放电容器12:外部电极13:起动辅助电极14 :枝状电极X :沿面放电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在本发明的准分子灯I的放电容器2上,在其两面对置配置有一对光透射性的外部电极3、3。如图2以后的各图详细示出那样,在上述各外部电极3的端部上设有大致L字状的枝状电极4。该枝状电极4包括根部5和枝部6,该根部5从上述外部电极3的放电容器2的宽度方向的一端沿管轴方向延伸,上述枝部6从该根部5的前端朝放电容器2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延伸。特别是,如作为图2的A-A剖视图的图3、或作为只取出枝状电极与起动辅助电极的立体图的图5所示那样,在上述放电容器2内面设有由导电性物质构成的起动辅助电极7。而且,该起动辅助电极7夹着放电容器2与上述枝状电极4的枝部6的前端部6a重叠地配置。在上述结构中,在准分子灯起动时,施加于一方的外部电极3的高频电流成为一种电容耦合的状态,穿过构成放电容器2的电介体壁,向另一方的外部电极3流动高频电流,容易发生放电,起动性提高。此时,连接于外部电极3的枝状电极4为大致L字状,积存在起动辅助电极7的电荷沿着形成枝状电极4的部位、即枝部6移动,其后沿根部5移动,这样成为沿着较长的路径移动,便不会到达外部电极3。而且,在连接起动辅助电极7与外部电极3之间的最短距离的路径上,不存在枝状电极,其间并不会发生电荷的移动,所以在起动辅助电极7与外部电极3之间难以发生沿面放电。若进一步详细叙述,在灯起动时,在与枝状电极4的枝部6对置的玻璃管(放电容 器2)的内面积存有电荷,形成电位。起动辅助电极7与上述枝部6的前端部6a夹着玻璃而重叠,其间的距离非常小,所以产生强电场,并在该部位产生沿面放电。若此处的放电结束,则依次沿着枝部6向根部5的方向移动的方式,连续地在起动辅助电极7与枝部6之间发生放电。即,以沿着枝状电极4的枝部6移动的方式发生沿面放电。另一方面,在枝状电极4的枝部6的前端部6a与外部电极3之间,没有将它们短路连结那样的枝状电极,所以玻璃内面不会积存电荷,不会形成电位。因此,在连结起动辅助电极7与外部电极3的直线方向的玻璃表面不会产生电场,不会发生向该外部电极3方向的沿面放电。图6示出其他实施例,枝状电极4的根部5与枝部6的连接部8的宽度比上述枝部6的览度大。通过这样,在具有较宽面积的连接部8上蓄积较多电荷,起动辅助电极7与枝部6的连接部8的方向的电场变强,该起动辅助电极7与枝部6的前端部6a之间所发生的沿面放电容易朝该连接部8的方向移动。因此,更能防止从枝状电极4的枝部6直接朝向外部电极3发生沿面放电的情况。此外,图7示出另一其他实施例,枝状电极4的枝部6的前端部6a的宽度比其他区域部分的宽度形成得较大。通过这样,在该前端部6a中的蓄积电荷变得更多,容易发生该部分与起动辅助电极7之间的沿面放电,防止从该起动辅助电极7到外部电极3发生放电。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枝状电极4的根部5从外部电极3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沿管轴方向延伸的结构,但并不一定限定于严格地从一端部延伸的结构,只要是宽度方向的端部,其位置能够适当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仅在将枝状电极4做成L字形状并形成在宽度方向延伸的枝部6的部分上,在与图9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枝状电极14的比较中,不改变放电容器2的全长而能将沿面放电行进的长度取得较大。可是,如上述实施例所示,优选为通过将枝状电极4的根部5设置成从外部电极3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延伸,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大枝部6的长度。而且,示出了起动辅助电极7与一对外部电极3、3的枝状电极6、6这两者互相重叠的情况,但不一定需要与两者互相重叠,也可以是以与某一方的枝状电极6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这与上述现有技术I相同。另外,示出了一对外部电极3都是光透射性电极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只将放电容器的光放射面侧的外部电极做成光透射性,而其他外部电极不是光透射性,即、也可以是所谓的板状( 夕状)电极。如以上说明,在本发明的准分子灯中,在放电容器外表面的光透射性外部电极的端部,设置由根部及枝部构成的枝状电极,并且在放电容器内面,以至少与一方的上述外部 电极的枝状电极的枝部前端相互重叠的方式配置起动辅助电极,由此使起动辅助电极与枝部前端之间发生的沿面放电沿该枝部移动,不会使放电沿外部电极方向直线行进,所以不会对外部电极之间的正规放电带来不良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准分子灯,至少一方为光透射性的一对外部电极沿管轴方向设置在放电容器的外表面上,在上述放电容器的内面上配置有起动辅助电极而构成,该准分子灯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外部电极上设置有枝状电极,该枝状电极包括根部,从该外部电极的轴向的端部沿上述放电容器的管轴方向延伸;以及枝部,从该根部的前端向上述放电容器的宽度方向延伸; 上述起动辅助电极,以至少与一方的上述外部电极的枝状电极的枝部前端互相重叠的方式配置。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准分子灯,其特征在于, 上述枝状电极的根部从上述外部电极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沿管轴方向延伸,上述枝部从该根部的前端向上述放电容器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延伸。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准分子灯,其特征在于, 上述枝状电极的上述根部与上述枝部的连接部的宽度比上述枝部的宽度大。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准分子灯,其特征在于, 上述枝状电极的枝部的前端部的宽度比该枝部的前端部以外的区域的宽度大。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准分子灯,在放电容器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方为光透射性的外部电极,在上述放电容器内面配置有起动辅助电极而构成,从起动辅助电极到外部电极发生沿面放电,从而不影响外部电极之间的正规放电。其特征为,在上述外部电极上设有枝状电极,该枝状电极包括根部,从该外部电极的轴向的端部沿上述放电容器的管轴方向延伸;以及枝部,从该根部的前端向上述放电容器的宽度方向延伸;上述起动辅助电极,以至少与一方的上述外部电极的枝状电极的枝部前端互相重叠的方式配置。
文档编号H01J61/04GK102683163SQ20121006171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1日
发明者下中雅俊, 川口真孝 申请人: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