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629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导光体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有以如下方式构成的车辆用灯具使来自发光二极管等光源的射出光从导光体的一侧端面射入,在形成于导光体的后表面部的多个反射元件上发生内反射,并从导光体的前表面部向灯具前方射出。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在这样的车辆用灯具中,导光体以沿着与灯具前后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结构。
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2-3674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具备这种导光体的车辆用灯具中,存在以下问题当导光体的长度较短吋,由于从其ー侧端面射入的来自光源的光的一部分直接到达另ー侧端面,因此不能够有效地利用来自光源的光作为灯具照射光。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具备导光体的车辆用灯具,在该车辆用灯具中,即使在其导光体的长度较短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利用来自光源的光作为灯具照射光。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通过对导光体的形状进行改进来实现上述目的。S卩,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包括光源;和导光体,该导光体使来自该光源的射出光从其ー侧端面射入后,由形成于后表面部的多个反射元件进行内反射,从前表面部向灯具前方射出,上述车辆用灯具的特征在于上述导光体形成为沿着与灯具前后方向相交的第一方向延伸,在上述一侧端面的前后方向的中间区域,形成有使得来自上述光源的射出光以在灯具前后方向上,向远离上述第一方向的方向折射的方式射入上述导光体的第一入射部。上述“光源”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采用发光二极管等。上述“导光体”只要是沿着与灯具前后方向相交的第一方向延伸形成即可,对其具体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上述“第一方向”可以是水平方向、上下方向、倾斜方向中的任意方向,另外,该“第一方向”只要是与灯具前后方向相交的方向即可,既可以是呈直线状延伸的方向,也可以是呈曲线状延伸的方向。上述“反射元件”只要是能够使到达该反射元件的来自光源的光发生内反射的结构的元件即可,对其具体的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另外,该反射元件所引发的“内反射”既可以是按照全反射进行的反射,也可以是通过对该反射元件的表面实施镜面处理,以通常的镜面反射的方式进行的反射。上述“第一入射部”只要是在导光体的一侧端面的前后方向的中间区域,将来自光源的射出光以使得该射出光在灯具前后方向上,向远离上述第一方向的方向折射的方式射入导光体的结构即可,对其具体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发明效果如上述结构所示,尽管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采用使来自光源的射出光相对于导光体从其ー侧端面射入后,在形成于其后表面部的多个反射元件发生内反射,并从其前表面部向灯具前方射出的结构,但由于该导光体以沿着与灯具前后方向相交的第一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在其一侧端面的前后方向的中间区域形成有使得来自光源的射出光在灯具前后方向上,向着远离上述第一方向的方向折射的方式射入导光体的第一入射部,因此能够获得下述作用和效果。
S卩,在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中,由于在导光体的一侧端面的前后方向的中间区域形成有使得来自光源的射出光在灯具前后方向上,向着远离上述第一方向的方向折射的方式射入导光体的第一入射部,因此,即使在导光体的长度较短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抑制从导光体的一侧端面射入的来自光源的光的一部分直接到达其另ー侧端面,或者在后表面部或前表面部发生内反射后到达其另ー侧端面,由此,能够有效地利用来自光源的光作为灯具照射光。这样,根据本发明,在具备导光体的车辆用灯具中,即使在该导光体的长度比较短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利用来自光源的光作为灯具照射光。在上述结构中,当在导光体的一侧端面的前后方向的中间区域中的与第一入射部的前后方向相邻的位置上,形成有使得来自光源的射出光以向着与第一入射部的折射方向呈前后相反的ー侧折射的方式射入导光体的第二入射部时,就能在前后方向上,将从导光体的一侧端面的中间区域射入的来自光源的光进行分光,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来自导光体的一侧端面的中间区域的入射光直接到达另ー侧端面。在上述结构中,当第一入射部由以使来自光源的射出光呈相对于包括灯具前后方向和上述第一方向的平面大致平行的光的方式射入的柱面镜(cylindrical lens)构成时,就能够使得来自导光体的一侧端面的中间区域的入射光以高效率到达形成于后表面部的多个反射元件,从而能够有效地将其利用,以作为灯具照射光。在上述结构中,当在导光体的一侧端面的中间区域的前方侧形成有使得来自光源的射出光以向着灯具后方侧折射的方式射入导光体的第三入射部时,就能够使得来自该第三入射部的入射光的大部分在导光体的前表面部发生全反射,能够有效地将其利用,以作为灯具照射光。在上述结构中,当在导光体的一侧端面的中间区域的后方侧形成有使得来自光源的射出光以向着灯具前方侧折射的方式射入导光体的第四入射部时,就能够使得来自该第四入射部的一侧端面的入射光的大部分在导光体的后表面部发生全反射,能够有效地将其利用,以作为灯具照射光。在上述结构中,当在导光体的后方侧配置有用于使从导光体漏出的光再射入该导光体的反射镜时,即使来自导光体的一侧端面的入射光从导光体的后表面部漏出,也能够有效地将其利用,以作为灯具照射光。


图I是表不本发明ー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俯视剖视图。图2是图I的II部的细节示意图。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视图。图4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与图I同样的俯视剖示图。图5是表示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比较例的现有例的与图I同样的俯视剖示图。符号说明10 车辆用灯具12 灯体14 透光罩20、120 导光体20a、120a 左端面(ー侧端面)20al、120al 第一入射部20a2、120a2 第二入射部20a3、120a3 第三入射部20a4U20a4第四入射部20b 右端面20c 后表面部20d 前表面部20f 上表面部20g 下表面部20s 反射元件22、24导光体支承部件30 发光二级管(光源)30a 发光芯片32 光源支承部件40 反射镜40s 反射元件C曲线O发光中心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I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的俯视剖视图。如该图所示,该车辆用灯具10是设置于车辆的右后端部的尾灯(tail lamp),在由灯体12和安装于该灯体12的前端开ロ部的透明状透光罩14形成的灯室内,组装有在车宽方向上呈曲线状延伸的导光体20和配置在该导光体20的左端面20a附近的发光二极管3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前方”、“后方”等前后方向的朝向是车辆用灯具10的朝向,与车辆的朝向相反。导光体20以大致一定的壁厚沿着与灯具前后方向相交的第一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具体而言,该导光体20构成为从左端面20a向右端面20b —侧,以沿着向前方侧鼓起的曲线C稍向后方侧蔓延的方式延伸的长度较短的导光柱。透光罩14沿着向前方侧鼓起的曲面形成,曲线C大致沿着该透光罩14的曲面形状在水平方向上延伸。此时,在导光体20的左端面20a的位置,该曲线C的切线方向沿着向后方侧倾斜10°左右的方向延伸,在导光体的右端面20b的位置,该曲线C的切线方向沿着向后方侧倾斜40°左右的方向延伸。图2是图I的II部的细节示意图,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导光体20的沿着与曲线C正交的平面的截面形状被设定为梯形。即,大致以曲线C为中心,该导光体20以其后表面部20c与前表面部20d呈相互平行 延伸的铅直曲面的方式形成,此外,导光体20的下表面部20g以呈水平面的方式形成,其上表面部20f以呈斜向着后方上部倾斜的斜面的方式形成。而且,在该导光体20的后表面部20c,在其左右两端部以外的部分,沿着左右方向大致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反射元件20s。这些反射元件20s以呈从前表面部20d的下端缘至上端缘的高度范围内,沿着上下方向延伸构成为V形槽状的全反射棱镜的方式构成。此时,各个反射元件20s的左侧的斜面由相对于与曲线C正交的平面倾斜20 40°左右的平面构成,右侧的斜面由与曲线C正交的平面基本一致的平面构成。另ー方面,发光二极管30的发光中心O位于曲线C上,且其发光芯片30a的发光面以朝向后方侧倾斜10°左右的方向的状态配置。该发光二级管30固定支承在光源支承部件32上,该光源支承部件32固定支承在灯体12上。导光体20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固定支承在导光体支承部件22、24上。此时,支承导光体20的左端部的导光体支承部件22固定支承在光源支承部件32上,支承导光体20的右端部的导光体支承部件24固定支承在灯体12上。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中,从其发光二级管30发出的射出光从导光体20的左端面20a射入后,由形成于其后表面部20c的多个反射元件20s利用全反射发生内反射,并从其前表面部20d向灯具前方射出。导光体20的右端面20b以与曲线C正交的平面构成,但其左端面20a由与该平面不同的面构成。S卩,在该导光体20的左端面20a,在其前后方向的中间区域形成使得来自发光二级管30的射出光以向着灯具后方侧折射的方式射入导光体20的第一入射部20al。此时,该第一入射部20al在俯视时呈相对于灯具正面方向,沿着向右侧倾斜50 60°左右的方向延伸。另外,在该导光体20的左端面20a的前后方向的中间区域的与第一入射部20al的向前方向相邻的位置,形成有使得来自发光二级管30的射出光以向着灯具前方侧折射的方式射入导光体20的第二入射部20a2。此时,该第二入射部20a2在俯视时呈相对于灯具正面方向,沿着向左侧倾斜50 60°左右的方向延伸。而且,在该导光体20的左端面20a,在第二入射部20a2的前方侧,形成有使得来自发光二级管30的射出光以向着灯具后方侧折射的方式射入导光体20第三入射部20a3,并且,在第一入射部20al的后方侧,形成有使得来自发光二级管30的射出光以向着灯具前方侧折射的方式射入导光体20第四入射部20a4。此时,该第三入射部20a3和第四入射部20a4均在俯视时沿着与灯具正面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延伸。该第一入射部20al 第四入射部20a4在从前表面部20d的下端缘到上端缘的高度范围内,分别作为使得来自发光二级管30的发光中心O的射出光变成与水平面大致平行的光的方式射入的柱面镜而构成。在导光体20的后方侧配置有用于使从导光体20漏出的光再次射入该导光体的反射镜40。该反射镜40以沿着导光体20的后表面部20c延伸的方式配置,固定支承在灯体12上。在该反射镜40的前表面,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反射元件40s形成为锯齿状。此时,该多个反射元件40s以与形成在导光体20的后表面部20c上的多个反射元件20s大致相同的间距形成。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中,在使得来自发光二级管30的射出光从导 光体20的左端面20a射入后,由导光体20的后表面部20c的一般部分(即,未形成反射兀件20s的部分)利用全反射进行内反射,然后,由邻接在其右侧的反射元件20s利用全反射进行内反射,从其前表面部20d大致向着灯具正面方向射出。此时,在后表面部20c的一般部分进行内反射后,对于未射入邻接在其右侧的反射元件20s的光,由前表面部20d利用全反射进行内反射,然后再次到达后表面部20c。另外,由前表面部20d进行内反射后,直接到达各反射元件20s的光(或者从左端面20a射入后直接到达各反射元件20s的光),不由该反射元件20s进行全反射,而是成为从该反射元件20s向导光体20的后方侧漏出的光,但是由于在导光体20的后方侧配置有反射镜40,因此在该反射兀件40s向前方反射后,从导光体20的后表面部20c再次射入导光体20,从其前表面部20d大致向着灯具正面方向射出。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采用使得来自发光二级管30 (即光源)的射出光从导光体20的左端面20a (即ー侧端面)射入后,由形成于导光体20的后表面部20c的多个反射元件20s进行内反射,从其前表面部20d向灯具前方射出。该导光体20沿着与灯具前后方向相交的水平方向延伸的曲线C形成,在其左端面20a的前后方向的中间区域形成有使得来自发光二级管30的射出光向灯具后方侧(即向着在灯具前后方向远离曲线C的方向)折射的方式射入导光体20的第一入射部20al,因此能够实现下述的作用和效果。图5是表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的作为其比较例的现有例,是与图I同样的视图。如该图所示,该现有例的导光体2的基本形状与本实施方式的导光体20相同,构成为长度较短的导光柱,但其左端面2a的形状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即,在现有例的导光体2中,其左端面2a由沿着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铅直面构成。对于这样的导光体2,从其左端面2a射入的来自发光二级管30的光中,在沿着曲线C的方向上,相对于前后方向以较大的开口角射入的光,多数由形成于导光体2的后表面部2c的多个反射元件2s进行内反射,从导光体2的前表面部2d向灯具前方射出,而在沿着曲线C的方向上,相对于前后方向以较小的开口角射入的光,直接到达导光体2的右端面2b,或者由后表面部2c或前表面部2d进行内反射后到达导光体2的右端面2b。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中,由于在导光体20的左端面20a的前后方向的中间区域形成有使得来自发光二级管30的射出光以向着灯具后方侧折射的方式射入导光体20的第一入射部20al,因此,尽管导光体20构成为长度比较短的导光柱,但是能够有效地抑制从导光体20的左端面20a射入的来自发光二级管30的光的一部分直接到达导光体20的右端面20b (即另ー侧端面),或者由后表面部20c或前表面部20d进行内反射后到达导光体20的右端面20b的现象。由此,能够有效地利用来自发光二级管30的光作为灯具照射光。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具备导光体20的车辆用灯具10中,即使在该导光体20的长度比较短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利用来自发光二级管30的光作为灯具照射光。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导光体20的左端面20a的上述中间区域的与第一入射部20al的向前方向相邻的位置,形成有使得来自发光二级管30的射出光以向着灯具前方 侧折射的方式射入导光体20的第二入射部20a2,因此,能够在前后方向将从该左端面20a的中间区域射入的来自发光二级管30的光分光。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从导光体20的左端面20a的中间区域射入导光体20的光直接到达其右端面20b的现象。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导光体20的左端面20a的第二入射部20a2的前方侧,形成有使得来自发光二级管30的射出光以向着灯具后方侧折射的方式射入导光体20的第三入射部20a3,因此,能够由导光体20的前表面部20d将来自该第三入射部20a3的入射光的大部分全反射,能够将其有效地用作灯具照射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导光体20的左端面20a的第一入射部20al的后方侧形成有使得来自发光二级管30的射出光以向着灯具前方侧折射的方式射入导光体20的第四入射部20a4,因此,能够由导光体20的后表面部20c将来自该第四入射部20a4的入射光的大部分全反射,能够将其有效地用作灯具照射光。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入射部20al 第四入射部20a4分别由使得来自发光二级管30的射出光变成与水平面大致平行的光的方式射入的柱面镜构成,因此,能够使得来自左端面20a的入射光以高效率到达形成于后表面部20c的多个反射元件20s。由此,能够有效地将这些光用作灯具照射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导光体20的后方侧配置有用于使从导光体20漏出的光再次射入该导光体20的反射镜40,因此,即使来自导光体20的左端面20a的入射光从导光体20的后表面部20c漏出,也能够有效地将这些光用作灯具照射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利用后表面部20c的一般部分和与其右侧相邻的反射元件20s的二次反射实现导光体20的后表面部20c的内反射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采用利用各反射元件20s的一次反射实现内反射的结构。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反射镜40作为独立的部件进行配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采用在灯体12的前表面形成与形成于该反射镜40的多个反射元件40s相同的多个反射元件的结构。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车辆用灯具10为设置于车辆的右后端部的尾灯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为设置于车辆的左后端部的尾灯的情况下,或者为尾灯之外的灯具的情况下,通过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也能实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和效果O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4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辆用灯具110的与图I同样的俯视剖示图。如该图所示,本变形例的车辆用灯具110的基本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只是其导光体120的左端面120a的形状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导光体20时部分不同。即,在本变形例的导光体120的左端面120a,在其前后方向的中间区域,形成有使得来自发光二级管30的射出光以向着灯具后方侧折射的方式射入导光体120的第一入射部120al,在该导光体120al的前方侧连续形成有使得来自发光二级管30的射出光以向着灯具后方侧折射的方式射入导光体120的第二入射部120a2 ;和以向着灯具后方侧折射的方式射入导光体120的第三入射部120a3。另外,在第一入射部120a2的后方侧,形成有使得来自发光二级管30的射出光以向着灯具前方侧折射的方式射入导光体120的第四入射部120a4。 此时,第一入射部120al在俯视时呈相对于灯具正面方向沿着向右侧倾斜50 60°左右的方向延伸。另外,第二入射部120a2及其前方侧的第三入射部120a3在俯视时呈相对于灯具正面方向沿着向右侧倾斜20 30°左右的方向延伸。而且,第四入射部120a4在俯视时呈沿着与灯具正面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延伸。在采用本变形例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和效
果O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作为各元素所表示的数值只不过是一例,当然也可将其设定为不同的适当值。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具有光源和导光体, 所述导光体使得来自所述光源的射出光从一侧端面射入后,由形成于后表面部的多个反射元件进行内反射,从前表面部向灯具前方射出, 所述导光体形成为沿着与灯具前后方向相交的第一方向延伸, 在所述一侧端面的前后方向的中间区域,形成有使得来自所述光源的射出光以在灯具前后方向上,向远离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折射的方式射入所述导光体第一入射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侧端面的前后方向的中间区域中的与所述第一入射部的前后方向相邻的位置上,形成有使得来自所述光源的射出光以向着与所述第一入射部的折射方向呈前后相反的一侧折射的方式射入所述导光体的第二入射部。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入射部由使得来自所述光源的射出光呈相对于包括灯具前后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大致平行的光的方式射入的柱面镜构成。
4.如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侧端面的所述中间区域的前方侧,形成有使得来自所述光源的射出光以向着灯具后方侧折射的方式射入所述导光体的第三入射部。
5.如权利要求I 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侧端面的所述中间区域的后方侧,形成有使得来自所述光源的射出光向着灯具前方侧折射的方式射入所述导光体的第四入射部。
6.如权利要求I 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光体的后方侧,配置有用于使从所述导光体漏出的光再次射入所述导光体的反射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灯具,其具备导光体,即使该导光体的长度较短,也能有效利用来自光源的光作为灯具照射光。其以使得来自发光二极管(30)的射出光从沿着与灯具前后方向相交的水平方向延伸的较短的导光体(20)的左端面(20a)射入后,由形成于其后表面部(20c)的多个反射元件(20s)全反射,从其前表面部(20d)向灯具前方射出的方式构成。此时,在导光体(20)的左端面(20a)的前后方向的中间区域,形成使得来自发光二极管(30)的射出光以向着灯具后方侧折射的方式射入导光体(20)的第一入射部(20a1)。由此能够有效抑制射入导光体(20)的来自发光二极管(30)的光的一部分直接到达或者由后表面部(20c)或前表面部(20d)内反射后到达导光体(20)的右端面(20b)的现象。
文档编号F21Y101/02GK102818205SQ201210186819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7日
发明者仲田麻美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